皇帝在養心殿見了朝臣,沒說幾句便遣了眾人。


    葉如塵問道:「陛下,可還用臣留下侍疾?」


    皇帝看向他,突然笑了,「葉卿可願留下?」


    葉如塵:......


    「迴陛下,實不相瞞,今夜發生諸多事,把微臣夫郎嚇壞了,擔心臣,就在宮外等我呢。」


    「葉卿今夜救駕有功,後日朝會一同封賞。」皇帝擺擺手,葉如塵躬聲拜禮,匆匆退下。


    出了宮門,果然見一輛馬車在道上候著,顧父和顧青辰都在裏麵。


    葉如塵摸了摸顧青辰的腦袋,「一切安好,走吧,迴家。」


    第147章 不如放假


    翌日, 皇帝召見安王和幾位重臣,期間說要將處置睿王、晉王一黨之事交由安王。


    安王顯然比他兩個兄弟要拎得清,沒有在此刻冒然出頭, 反覆推拒, 不敢逾距, 最終還是由聖上親自定奪。


    時隔數月, 皇帝再一次出現在了大朝會上。


    這日早朝,當眾宣布了睿王、晉王一黨的處置決議,明裏暗裏一連追究了數字官員。


    至於是否全部處置幹淨,葉如塵不清楚, 反正即使有漏網想來後續安王也不可能放過他們。


    如今晉王一脈被廢黜,睿王已死, 其子雖保留皇室身份卻也翻不出浪花了,能繼承大統的隻有安王殿下,朝中勢力即將迎來大洗。


    但皇帝還在任, 又剛發生了逼宮造反之事,眾朝臣心思各異, 都不敢掉以輕心。


    皇帝重迴前朝,精神矍鑠,完全看不出重病之相,叫人忍不住猜測此前一切是否早已在這位計劃之中。


    安王的監國之權被收迴,但依舊從旁協理著朝政,看起來皇帝此番是確有意培養繼承人了。


    葉如塵如今無官無職,今次本就是來聽封的,襲著此前從五品知州的官位站在後方, 聽著皇帝與眾臣議論國事。


    突然被叫到名字,葉如塵愣了下抬起頭, 走出隊伍站到階下,「臣在!」


    周圍數到目光移向他,明明不認識,但都對葉如塵這個名字十分熟悉。


    隴州葉知州的種種事跡早已傳揚在外,遠的不說,就說春上葉如塵夫郎出的那本《隴州紀事—中冊》,完了就沒有後續了,半月讀上的連載不再繼續,眾人大驚,這是要坑了!


    那下冊怎麽辦?還會出嗎?讀者簡直想掐著顧青辰的脖子問下冊呢?被狗吃了嗎!


    作為[有間報社]的大東家,[半月讀]的前任主編,[隴州紀事]的作者,顧青辰身體力行教會了大家一個新詞,「斷更」。


    有沒有下冊其實不要緊,大家更想問,能不能把附篇葉如塵寫的《隴州興起簡策》完整版放出來!


    雖然葉如塵已期滿,隴州之變化也實實在在,但畢竟天高地遠,聽來的總沒有親眼見的真實。


    而旁觀所見,又沒有從葉如塵這個當事人角度親筆撰寫的建設計劃來得感覺通透。


    所以大家都很想看《隴州興起簡策》完整篇,想知道這場基建計劃是否全部落實?


    還有年初那場盛世煙花秀,被傳得沸沸揚揚,神乎其神,他們雖然沒能親眼看見,但流傳出來了許多畫作與詩篇,就連燕京的報紙也報導了此事。


    再近點兒說,聽聞前夜宮中霍亂,葉如塵就在現場,還救駕有功。


    幾年前那場殿試後入宮授職,誰也想不到一位被外派至窮鄉僻壤的探花郎竟如此驚才絕艷。當年的匆匆一麵早就拋之腦後,沒幾人記得那探花郎是何模樣。


    現今這位傳聞中的人物終於出現在眾臣眼前,怎能不引人側目。


    關於葉如塵接下來的官職事務,皇帝問葉如塵想做什麽?


    葉如塵很是驚詫,授官之事由皇帝和吏部決定,不是誰想幹什麽就能幹什麽,該直接安排才對!


    站在旁邊的一位官員沖葉如塵眨眨眼,葉如塵原本不認識此人,但方才這位大人開口說過話,是禮部尚書王典。


    這便要從昨日說起了,昨日幾位朝中重臣去內宮麵見聖上開小會,一來處罰逆黨一事,二來對救駕眾將士論功行賞,其中就有葉如塵。


    說起葉如塵授官一事,皇帝比較看中葉如塵專研新事物的能力,這幾年他總能給皇帝帶來各種驚喜。


    尤其是親眼看了那場煙花秀之後,皇帝簡直恨不得當場將人拖迴京扔去火器營研究火器!直後悔自己當初竟真信了葉如塵無意得到火藥方子但知之甚少的說辭。


    若殿試時就知道葉如塵有這能耐,那他絕不會出現在隴州。


    可葉如塵能力又不止於此,文有治國之才,武有神勇之姿,這樣的人物,無論是放到工部還是火器營,似乎都屈才了。


    皇帝不過隨口一說,本想著有臣子能幫助決斷。結果不但有支持去工部的、軍營的,各種意見想法滿天飛。


    吏部尚書覺得可以去地方布政使司或者督察院,皇帝表示要留葉如塵在京;


    禮部尚書王典嚷嚷著禮部缺人手,瞧著葉如塵正合適,工部的罵他不要臉,睜眼說瞎話。


    柳大學士推選葉


    如塵進內閣,王典總是什麽話都敢說,笑問「柳家是沒人了嗎,要找外孫兒婿接班?」柳大學士表示自己「舉賢不避親。」


    皇帝頭疼得緊,散了眾人,突然興起,想聽聽葉如塵的意見。


    葉如塵能有什麽意見,他什麽都不相幹,隻想當個有俸祿可領的鹹魚。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我在古代搞發展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奇遇木木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奇遇木木並收藏我在古代搞發展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