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如塵覺得身為朋友應該多關心兩句,「你可知道人家是有婚約的?」
「我知道,當初救阿寧時便將其身份和離家的前因後果問清楚了,是父母之命,阿寧並不喜歡那人。我既決定和他在一起,會解決這些問題的。」
「不對。」葉如塵搖搖頭。
「什麽不對?」
「我方才給你卜算,卦象顯示,你的姻緣乃天賜,明白說,該是聖上指婚。」
蕭呈淵不以為意,「那我迴京讓聖上賜婚好了。」
第139章 《隴州紀事》
葉如塵慢慢嘆了口氣, 「你果然是認真的,一夜之間仿佛什麽都變了,太快了些。」
蕭呈淵眼睛移向遠處, 流露的目光就仿佛在追憶什麽, 有幾分歷盡滄桑的感覺, 很難想想這會是他能展現的。
隻聽他慢慢說著, 「這些年我過得瀟灑,卻總覺得缺點什麽,心中有抹影子無論如何也抓不住。昨日我用藥後醒來,入眼便是他在房中忙碌的身影, 那一刻,突然有種強烈的感覺, 原來我一直在等得人就是他。」
「正如你所言,命運將我要的人送到了我身邊,我英雄救美, 他以身相許,一路相伴互生情愫, 像書中一般,是不是很有故事感?」
該不該說,這麽俗的話本現在已經沒人看了,過時很多年了好嗎......
葉如塵「哦」了一聲,淡淡道:「命運會給你送很多人,昨日買菜的大娘似乎也很喜歡你。不是,你方才還說我胡謅,不信這些呢。」
「這麽講不是好聽些嗎, 說實在的,無非就是到了適婚年齡, 恰好有這麽個人出現在身邊,性子不錯,既互生好感,兩廂有意,便在一起。」
蕭呈淵斜睨他一眼,「就是簡單的愛情,你懂不懂?」
哈?葉如塵嗤笑,「我家元宵來年都四歲了,你跟我顯擺......我與阿辰乃天作之合,一眼萬年定終生,就是那種,你懂不懂?我看你估計就不懂。」
蕭呈淵語塞,轉了下腦子,「一見鍾情是吧,真隨便。」
「侯爺,秦將軍有請。」重山突然來報,打斷了二人的閑聊。
蕭呈淵走前叩了叩石桌,一副拽拽的很欠揍的模樣說道,「天意不順我便與天鬥,順其自然是不可能的,葉兄,你的人生準則,對我不太適用。」
葉如塵笑而不語,喝完茶也起身離去。
中午早早用了膳,葉如塵等人便駕車離開。
趙淮寧這次沒有跟著走,顧青辰說他想留在嘉峪關等蕭呈淵傷好。
走之前,趙淮寧問顧青辰「這樣會不會不好」,雖然決定留下,但也會憂慮自己一個哥兒這般大膽會惹來異樣眼光。
這話已經反覆問了好些遍,第一次顧青辰就反問他是否想好,他迴答是。
顧青辰受葉如塵影響,沒那麽迂腐,對此當然無意見。
「趙二公子既然是反覆思量做出的決定,蕭將軍也同意,那何須在意無關緊要之人,我自是不在意的。」
葉如塵也知道此事,因為在出發前趙淮寧也私下找過他。
早上的幾句話令趙淮寧心中不安,感覺葉如塵不看好他與蕭呈淵,糾結之下還是找來了,自己都搞不清是想得些寬慰還是求證什麽。
「葉大人覺得我與蕭哥哥不是良緣嗎?」趙淮寧問道。
「阻礙萬千難以廝守,兩人卻一往情深生死不渝是一輩子;沒有多炙熱的愛情,平平淡淡、柴米油鹽也是一輩子;毫無情愛,但相互尊敬能攜手白頭還是一輩子。」
「趙二公子,你覺得什麽是良緣?」
什麽是良緣,這怎麽能輕易斷定呢,有人覺得隻要相愛就夠了,也有人覺得家世品性相配才好。
葉如塵看來,一對人能相知相愛相守,不經歷磨難,高興快樂走完一生就是良緣。
趙淮寧想要的良緣是什麽樣,那要問他自己。
都說『寧毀十座廟,不拆一樁婚』。
人家兩個人互相有意思,總不能因為算出愛情不順就強製勸分吧,那所有情深文的主角們都要be了。
拿錢算命,該說都說了,多管閑事要遭雷劈的。
「喜歡是自己的事,怎麽做也是自己的事,旁人無法給出決斷,問心無愧即可。」葉如塵說道。
抱歉,不兼職戀愛顧問。
「多謝大人贈言,淮寧懂了。」
趙淮寧微微俯身作禮,「在桂寧縣便見識過大人的測算之能,不敢質疑,但還是想隨心而行,大人勿怪。」
葉如塵點點頭,他理解,信不信是一迴事,聽不聽是另一迴事。
離開嘉峪關,在道上走了沒多久,就見前方一大隊車馬快速行來,身著鎧甲是軍中將士,張一龍忙駕車躲到一旁避讓。
「這應該就是蕭呈淵所說與他一同離京押送軍資的隊伍。」
葉如塵推開車窗往外看,「打頭那個應該就是中軍都督僉事,沈泛。」
等人走完,顧青辰問道:「隊伍裏怎麽還有名太監。」
「不知。」葉如塵搖頭,「沒聽蕭呈淵提起,或是他們走後不久,上頭又突然有了指示。隊伍行的慢,那太監追上後就順道一起走了。」
「走吧。」葉如塵合上窗戶,對張一龍道。
——
嘉峪關,隨行而來的皇宮太監手舉明黃絹帛,當眾高喊:「蕭呈淵接旨!」
「我知道,當初救阿寧時便將其身份和離家的前因後果問清楚了,是父母之命,阿寧並不喜歡那人。我既決定和他在一起,會解決這些問題的。」
「不對。」葉如塵搖搖頭。
「什麽不對?」
「我方才給你卜算,卦象顯示,你的姻緣乃天賜,明白說,該是聖上指婚。」
蕭呈淵不以為意,「那我迴京讓聖上賜婚好了。」
第139章 《隴州紀事》
葉如塵慢慢嘆了口氣, 「你果然是認真的,一夜之間仿佛什麽都變了,太快了些。」
蕭呈淵眼睛移向遠處, 流露的目光就仿佛在追憶什麽, 有幾分歷盡滄桑的感覺, 很難想想這會是他能展現的。
隻聽他慢慢說著, 「這些年我過得瀟灑,卻總覺得缺點什麽,心中有抹影子無論如何也抓不住。昨日我用藥後醒來,入眼便是他在房中忙碌的身影, 那一刻,突然有種強烈的感覺, 原來我一直在等得人就是他。」
「正如你所言,命運將我要的人送到了我身邊,我英雄救美, 他以身相許,一路相伴互生情愫, 像書中一般,是不是很有故事感?」
該不該說,這麽俗的話本現在已經沒人看了,過時很多年了好嗎......
葉如塵「哦」了一聲,淡淡道:「命運會給你送很多人,昨日買菜的大娘似乎也很喜歡你。不是,你方才還說我胡謅,不信這些呢。」
「這麽講不是好聽些嗎, 說實在的,無非就是到了適婚年齡, 恰好有這麽個人出現在身邊,性子不錯,既互生好感,兩廂有意,便在一起。」
蕭呈淵斜睨他一眼,「就是簡單的愛情,你懂不懂?」
哈?葉如塵嗤笑,「我家元宵來年都四歲了,你跟我顯擺......我與阿辰乃天作之合,一眼萬年定終生,就是那種,你懂不懂?我看你估計就不懂。」
蕭呈淵語塞,轉了下腦子,「一見鍾情是吧,真隨便。」
「侯爺,秦將軍有請。」重山突然來報,打斷了二人的閑聊。
蕭呈淵走前叩了叩石桌,一副拽拽的很欠揍的模樣說道,「天意不順我便與天鬥,順其自然是不可能的,葉兄,你的人生準則,對我不太適用。」
葉如塵笑而不語,喝完茶也起身離去。
中午早早用了膳,葉如塵等人便駕車離開。
趙淮寧這次沒有跟著走,顧青辰說他想留在嘉峪關等蕭呈淵傷好。
走之前,趙淮寧問顧青辰「這樣會不會不好」,雖然決定留下,但也會憂慮自己一個哥兒這般大膽會惹來異樣眼光。
這話已經反覆問了好些遍,第一次顧青辰就反問他是否想好,他迴答是。
顧青辰受葉如塵影響,沒那麽迂腐,對此當然無意見。
「趙二公子既然是反覆思量做出的決定,蕭將軍也同意,那何須在意無關緊要之人,我自是不在意的。」
葉如塵也知道此事,因為在出發前趙淮寧也私下找過他。
早上的幾句話令趙淮寧心中不安,感覺葉如塵不看好他與蕭呈淵,糾結之下還是找來了,自己都搞不清是想得些寬慰還是求證什麽。
「葉大人覺得我與蕭哥哥不是良緣嗎?」趙淮寧問道。
「阻礙萬千難以廝守,兩人卻一往情深生死不渝是一輩子;沒有多炙熱的愛情,平平淡淡、柴米油鹽也是一輩子;毫無情愛,但相互尊敬能攜手白頭還是一輩子。」
「趙二公子,你覺得什麽是良緣?」
什麽是良緣,這怎麽能輕易斷定呢,有人覺得隻要相愛就夠了,也有人覺得家世品性相配才好。
葉如塵看來,一對人能相知相愛相守,不經歷磨難,高興快樂走完一生就是良緣。
趙淮寧想要的良緣是什麽樣,那要問他自己。
都說『寧毀十座廟,不拆一樁婚』。
人家兩個人互相有意思,總不能因為算出愛情不順就強製勸分吧,那所有情深文的主角們都要be了。
拿錢算命,該說都說了,多管閑事要遭雷劈的。
「喜歡是自己的事,怎麽做也是自己的事,旁人無法給出決斷,問心無愧即可。」葉如塵說道。
抱歉,不兼職戀愛顧問。
「多謝大人贈言,淮寧懂了。」
趙淮寧微微俯身作禮,「在桂寧縣便見識過大人的測算之能,不敢質疑,但還是想隨心而行,大人勿怪。」
葉如塵點點頭,他理解,信不信是一迴事,聽不聽是另一迴事。
離開嘉峪關,在道上走了沒多久,就見前方一大隊車馬快速行來,身著鎧甲是軍中將士,張一龍忙駕車躲到一旁避讓。
「這應該就是蕭呈淵所說與他一同離京押送軍資的隊伍。」
葉如塵推開車窗往外看,「打頭那個應該就是中軍都督僉事,沈泛。」
等人走完,顧青辰問道:「隊伍裏怎麽還有名太監。」
「不知。」葉如塵搖頭,「沒聽蕭呈淵提起,或是他們走後不久,上頭又突然有了指示。隊伍行的慢,那太監追上後就順道一起走了。」
「走吧。」葉如塵合上窗戶,對張一龍道。
——
嘉峪關,隨行而來的皇宮太監手舉明黃絹帛,當眾高喊:「蕭呈淵接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