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頁
玄學菜鳥成了農學教授 作者:暗夜公主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閆小平醫生不得不承認的是,像張承誌這樣的村醫的存在,對一個村子的村民來說其實非常重要,有時候甚至可以決定生死。
張長蘇和閆小平都沒有說話,張承誌也不需要他們的迴答,他自顧自地繼續說道:「其實我剛上大學的時候,也是想過要成為一個醫術出眾救死扶傷的了不起的醫生的,但沒多久我就意識到,我隻是一個過分普通的醫學生。
「我沒有背景,家族長輩連一個村醫都沒有,我的學校普普通通,我的成績也隻是在中遊水平。而且在入學之前我就和政府簽訂了協議,我付不起違約金,我唯一的出路就是當個村醫。
「而一個普通的村醫,是很難學到高明的醫術的,甚至我連學習的途徑都很少,因為村子裏隻有我一個村醫,來到這裏我很多時候都可能手忙腳亂地翻書。
「我曾經嚐試過去請教我過去的老師,但他們都很忙,並不能很及時地解答我的疑問。也是來到村子之後我才明白,為什麽很多衛生所的醫生除了感冒發燒之類的問題,都會讓患者去醫院檢查,因為他們拿不準不敢下定論。
「我還在念書的時候覺得等我當了醫生,肯定會做得比他們更好,後來我才發現,他們未必不知道患者的情況,他們隻是沒有底氣,不敢承擔患者的健康和生命,萬一他們的判斷出錯,沒有人能夠給他們兜底。
「我現在也變成了一個這樣的醫生。張仙長,我有時候很迷茫,覺得現在這樣也挺好的,小澤村需要我,在這裏的所有人全部離開之前,我隻需要守在村子裏就好了。
「但有時候我又覺得不甘心,我真的要讓自己的一輩子就這麽過去嗎?」
其實人的一輩子說長很長,說短也很短,大多數人的一生相對於這個社會來說本身就是平平淡淡地過去的,甚至於有些人追求的就是平淡平靜的生活。
但總有一些人是不甘心於平凡的,他們希望能夠在世人心中留下自己的名字,告訴這個世界世上曾經有一個他來過,並且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
這兩種生活態度無所謂好壞,隻是個人自己的選擇罷了,而這個社會同時需要這兩種人,但毫無疑問不甘於平凡的人更容易取得普遍意義上的成功,也更容易吸引其他人的目光,獲得人們的欣賞。
張承誌就是一個有些野心,但又不是特別有野心的人,他渴望成功,但不知道該如何行動。
這也是正常的,他的經曆局限了他的眼界。
張長蘇對張承誌的態度並沒有因此而有所改變,精準地從他的這一大段內心自白中提煉出了重點,直接問道:「所以你是想要跟我學中醫?」
張承誌其實此前從來沒有這樣明確地想過這個想法,但聽到張長蘇的話,他感覺自己的想法突然豁然開朗起來,有些忐忑地看著麵容平靜的張長蘇,「我可以跟您學中醫嗎?」
張承誌大學學的是西醫,在上大學之前他也沒有任何和中醫接觸的經歷,對中醫的唯一了解就是從網上看來的一些類似於傳言的東西,不知真假。
但張承誌現在很明確一點,他想要試試,想要學習更多的醫學知識,西醫沒有機會,那就學中醫。
雖然對他來說,這是從頭開始,但如果不把握住這個機會,那他這輩子幾乎就能看到盡頭了,他不甘心於如此。
隻是從頭開始而已,他才二十幾歲,他還年輕,他可以承受這個時間成本。
張長蘇並不介意傳授醫術,實際上他的父親張安然雖然是天師世家的傳人也是一名正統修士,但走的是以醫術弘道的路子,也願意廣傳醫術讓中醫為更多人了解也能夠救治更多疾病。
張安然就有很多弟子,其中一部分雖然受他的影響也是玄門居士但並未出家修行,隻是單純隨他學習醫術,如今也在全國各地行醫。
張長蘇雖然不從醫,但並不介意傳授醫術,因為他本來也打算教劉星澤,一隻羊是放兩隻羊也是放。
不過張承誌的情況和劉星澤顯然還不太一樣,劉星澤畢竟是長住雲來宮的,隨時可以授課,而張承誌卻還是小澤村的村醫,不可能長時間請假。
張長蘇想了想說道:「我給你一本書和一個月的時間,一個月內如果你能把這本書背下來並且通過我的考核,我就教你。如果你中途反悔了不想也沒關係,把書送迴來還給我就行。」
學中醫還是需要一些天賦的,如果天賦不行硬要學習很可能這個世界上也隻是多一個耽誤患者的庸醫而已,浪費時間也浪費別人的生命,不如趁早放棄。
張長蘇想到的事情,張承誌自然也想到了,實際上他想到的自己的劣勢比張長蘇想的更多,畢竟他才是最了解自己的人。
他其實不是很有信心張長蘇願意教他,雖然他也不是很了解張長蘇,但之前從小澤村信眾們那兒得到的信息讓他猜測張長蘇不是個喜歡麻煩的人。
所以聽到張長蘇願意給他一個機會,張承誌是非常驚喜的,至於他考驗他覺得完全可以理解,第一時間鄭重答應並感謝了張長蘇。
這是張長蘇給他的一次機會,也是張承誌給自己的一次機會,如果一個月後他能夠通過張長蘇的考驗,那他就盡最大的努力去學習中醫;如果他通不過考驗,可能這說明他確實缺乏一些天賦,也該接受自己的平凡了。
張長蘇和閆小平都沒有說話,張承誌也不需要他們的迴答,他自顧自地繼續說道:「其實我剛上大學的時候,也是想過要成為一個醫術出眾救死扶傷的了不起的醫生的,但沒多久我就意識到,我隻是一個過分普通的醫學生。
「我沒有背景,家族長輩連一個村醫都沒有,我的學校普普通通,我的成績也隻是在中遊水平。而且在入學之前我就和政府簽訂了協議,我付不起違約金,我唯一的出路就是當個村醫。
「而一個普通的村醫,是很難學到高明的醫術的,甚至我連學習的途徑都很少,因為村子裏隻有我一個村醫,來到這裏我很多時候都可能手忙腳亂地翻書。
「我曾經嚐試過去請教我過去的老師,但他們都很忙,並不能很及時地解答我的疑問。也是來到村子之後我才明白,為什麽很多衛生所的醫生除了感冒發燒之類的問題,都會讓患者去醫院檢查,因為他們拿不準不敢下定論。
「我還在念書的時候覺得等我當了醫生,肯定會做得比他們更好,後來我才發現,他們未必不知道患者的情況,他們隻是沒有底氣,不敢承擔患者的健康和生命,萬一他們的判斷出錯,沒有人能夠給他們兜底。
「我現在也變成了一個這樣的醫生。張仙長,我有時候很迷茫,覺得現在這樣也挺好的,小澤村需要我,在這裏的所有人全部離開之前,我隻需要守在村子裏就好了。
「但有時候我又覺得不甘心,我真的要讓自己的一輩子就這麽過去嗎?」
其實人的一輩子說長很長,說短也很短,大多數人的一生相對於這個社會來說本身就是平平淡淡地過去的,甚至於有些人追求的就是平淡平靜的生活。
但總有一些人是不甘心於平凡的,他們希望能夠在世人心中留下自己的名字,告訴這個世界世上曾經有一個他來過,並且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
這兩種生活態度無所謂好壞,隻是個人自己的選擇罷了,而這個社會同時需要這兩種人,但毫無疑問不甘於平凡的人更容易取得普遍意義上的成功,也更容易吸引其他人的目光,獲得人們的欣賞。
張承誌就是一個有些野心,但又不是特別有野心的人,他渴望成功,但不知道該如何行動。
這也是正常的,他的經曆局限了他的眼界。
張長蘇對張承誌的態度並沒有因此而有所改變,精準地從他的這一大段內心自白中提煉出了重點,直接問道:「所以你是想要跟我學中醫?」
張承誌其實此前從來沒有這樣明確地想過這個想法,但聽到張長蘇的話,他感覺自己的想法突然豁然開朗起來,有些忐忑地看著麵容平靜的張長蘇,「我可以跟您學中醫嗎?」
張承誌大學學的是西醫,在上大學之前他也沒有任何和中醫接觸的經歷,對中醫的唯一了解就是從網上看來的一些類似於傳言的東西,不知真假。
但張承誌現在很明確一點,他想要試試,想要學習更多的醫學知識,西醫沒有機會,那就學中醫。
雖然對他來說,這是從頭開始,但如果不把握住這個機會,那他這輩子幾乎就能看到盡頭了,他不甘心於如此。
隻是從頭開始而已,他才二十幾歲,他還年輕,他可以承受這個時間成本。
張長蘇並不介意傳授醫術,實際上他的父親張安然雖然是天師世家的傳人也是一名正統修士,但走的是以醫術弘道的路子,也願意廣傳醫術讓中醫為更多人了解也能夠救治更多疾病。
張安然就有很多弟子,其中一部分雖然受他的影響也是玄門居士但並未出家修行,隻是單純隨他學習醫術,如今也在全國各地行醫。
張長蘇雖然不從醫,但並不介意傳授醫術,因為他本來也打算教劉星澤,一隻羊是放兩隻羊也是放。
不過張承誌的情況和劉星澤顯然還不太一樣,劉星澤畢竟是長住雲來宮的,隨時可以授課,而張承誌卻還是小澤村的村醫,不可能長時間請假。
張長蘇想了想說道:「我給你一本書和一個月的時間,一個月內如果你能把這本書背下來並且通過我的考核,我就教你。如果你中途反悔了不想也沒關係,把書送迴來還給我就行。」
學中醫還是需要一些天賦的,如果天賦不行硬要學習很可能這個世界上也隻是多一個耽誤患者的庸醫而已,浪費時間也浪費別人的生命,不如趁早放棄。
張長蘇想到的事情,張承誌自然也想到了,實際上他想到的自己的劣勢比張長蘇想的更多,畢竟他才是最了解自己的人。
他其實不是很有信心張長蘇願意教他,雖然他也不是很了解張長蘇,但之前從小澤村信眾們那兒得到的信息讓他猜測張長蘇不是個喜歡麻煩的人。
所以聽到張長蘇願意給他一個機會,張承誌是非常驚喜的,至於他考驗他覺得完全可以理解,第一時間鄭重答應並感謝了張長蘇。
這是張長蘇給他的一次機會,也是張承誌給自己的一次機會,如果一個月後他能夠通過張長蘇的考驗,那他就盡最大的努力去學習中醫;如果他通不過考驗,可能這說明他確實缺乏一些天賦,也該接受自己的平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