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頁
穿越後我被陰鷙帝王標記了 作者:糖塊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宋海成笑眯眯地捏了個蜜餞,塞進嘴裏,目光朝著窗外瞥了一眼:「怎的,是那些官員不服你嗎?」
季冠灼搖搖頭道:「也並非僅僅因為這些。」
事實上,他並不認為自己能勝任丞相一職,先前會答應,也不過是因為宋海成病重,趕鴨子上架罷了。
身為丞相,內要能統領百官,輔佐君王,製定國家政策。
外要還要能處理好外交等事宜。
倘若一兩件事情倒也還好,這麽多事情堆在一塊,實在有些為難他這個剛剛畢業的大學生了。
宋海成抬手,輕輕地點了點季冠灼的膝蓋。
「澤明,事實上,我也是有私心的。」他嗓音略微有些沙啞,半晌才道,「你年紀小,又聰慧,最難能可貴的是,你背後沒有掛靠任何世家,也沒有任何後顧之憂。」
這也是他能推舉季冠灼,最重要的一點。
「比起朝中許多官員,你有膽氣,敢說,也敢做。」
宋海成微微嘆了一口氣。
師從燁繼位這幾年,他親眼見著師從燁如何長成旁人眼中的「暴君」。
是以朝中官員雖然偶然也有不同的聲音,但卻不敢太過違背師從燁。
即便師從燁再如何聰明,如何是個明君,可總得聽聽不同的聲音。
這也是他這個「帝師」,最後能幫得上滄月的。
長久的沉默過後,季冠灼認真道:「倘若丞相當真執意要退位的話,澤明義不容辭。」
他又和宋海成聊了會兒其他事情,這才起身離開。
走出臥房之時,正巧遇到幾個太醫正圍著孫國輔,探討此次孫國輔救治宋海成所用的醫方。
孫國輔此次下了猛藥,第一劑服下之時,宋海成幾乎隻剩下一口氣。
可第二劑藥服下之後,宋海成的臉色便好了一些。
那些太醫也聽說過孫國輔所用方劑,但卻沒想過還能用在此處。
幾人不斷探討其中醫理,季冠灼覺得新奇,停下腳步聽了幾句。
孫國輔不斷解答幾日疑問,一點不耐煩都沒有。
瞧見這一幕,季冠灼想到了什麽,目光不由得閃了閃。
如今這個時代,還沒有「西醫」這個說法,治病救人,靠得便是早期的中藥。
隻是中藥流派諸多,學起來又並不容易,加之戰亂侵襲,許多古籍都已遺失。這便導致滄月大夫極少。像是孫國輔這般醫術相對高超的,那便更少。
而且,歷史上對這些知名醫者,也很少記載。關於孫國輔,也不過是史書上寥寥數筆。
是以輕症還好,若是遇到什麽疑難雜症,百姓幾乎都是挺在床上等死的命。
他原本也想過要不要上書師從燁,提議發展醫術。
可滄月百姓仍舊吃不飽,穿不暖,又哪裏來的地方種植草藥?
如今瞧著孫國輔和幾位太醫探討的畫麵,季冠灼卻是又動了心思。
這滄月之中,良藥難尋。但若是有善醫者在,最起碼可以做到以最少的藥,發揮最大的功效。
心中如此想著,季冠灼便幹脆站在一旁等著孫國輔同那幾個太醫探討完。
瞧出季冠灼似是有話藥說,孫國輔讓那幾個太醫自行探討,走過去對季冠灼拱了拱手:「季大人,是有何事要找下官嗎?」
「孫大人。」季冠灼也拱手施禮,語氣親和道,「我有一事想問問孫大人。」
「您用以救治宋大人的方子,是您自己想的,還是先前便有的醫方?」
「是先前便有的,隻是下官改了改。」孫國輔有些奇怪季冠灼問這個做什麽。
季冠灼搓搓腰間掛著的玉佩,說道:「按照孫大人的意思,此方應當不止您一人會。但用此方救治宋大人的,也隻有您一人。」
「能融會貫通至此,想必孫大人對方劑定然有自己的體會。不知孫大人可否將這些教給陌生人呢?」
他承認,他有些著急。
但改善醫療環境是必然的,隻是早幾年,晚幾年而已。
孫國輔既有此本事,他有心薅孫國輔教導新醫師,就是不知孫國輔是拜師受學、家學淵源,又或者是自學成才。
倘若是家學淵源,他還真不好意思叫孫國輔去授課。
「可否問一問季大人,您問這個,是想做什麽呢?」孫國輔不答反問。
季冠灼嘆一口氣:「如今滄月能將各種方劑融會貫通的大夫實在太少,若是孫大人願意將所學傾囊相授,我想著在扶京辦個醫學舍,專門教人醫術。學子可免費學習,但學成之後,需得接受被派遣到各地衙門做醫官服務百姓,這樣一來,便不愁缺大夫了。」
孫國輔聞言,微微捋了捋鬍鬚。
此事他倒是也曾想過,隻是要帶出一個徒弟來,實在太難。
官府若不牽頭,讓他們這些老骨頭一個一個帶,不知要帶到什麽時候。
這倒是在其次,更重要的是,戰事過後,滄月境內藥材稀缺得緊。要想培養出醫者,又難免需要識藥辨藥,哪裏有那麽多藥材供他們取用呢?
「季大人可曾想好如何去辦這個醫學舍?」他看向季冠灼,說道,「若當真能辦的起來,老夫還真的願意帶幾個徒弟出來。」
如今太醫院的確算得上是青黃不接,滄月境內醫者也的確太少。
前兩年他迴故裏探親之時,每日都有不少人來找他診脈看病,如此境況,也實在令人頭疼。
季冠灼搖搖頭道:「也並非僅僅因為這些。」
事實上,他並不認為自己能勝任丞相一職,先前會答應,也不過是因為宋海成病重,趕鴨子上架罷了。
身為丞相,內要能統領百官,輔佐君王,製定國家政策。
外要還要能處理好外交等事宜。
倘若一兩件事情倒也還好,這麽多事情堆在一塊,實在有些為難他這個剛剛畢業的大學生了。
宋海成抬手,輕輕地點了點季冠灼的膝蓋。
「澤明,事實上,我也是有私心的。」他嗓音略微有些沙啞,半晌才道,「你年紀小,又聰慧,最難能可貴的是,你背後沒有掛靠任何世家,也沒有任何後顧之憂。」
這也是他能推舉季冠灼,最重要的一點。
「比起朝中許多官員,你有膽氣,敢說,也敢做。」
宋海成微微嘆了一口氣。
師從燁繼位這幾年,他親眼見著師從燁如何長成旁人眼中的「暴君」。
是以朝中官員雖然偶然也有不同的聲音,但卻不敢太過違背師從燁。
即便師從燁再如何聰明,如何是個明君,可總得聽聽不同的聲音。
這也是他這個「帝師」,最後能幫得上滄月的。
長久的沉默過後,季冠灼認真道:「倘若丞相當真執意要退位的話,澤明義不容辭。」
他又和宋海成聊了會兒其他事情,這才起身離開。
走出臥房之時,正巧遇到幾個太醫正圍著孫國輔,探討此次孫國輔救治宋海成所用的醫方。
孫國輔此次下了猛藥,第一劑服下之時,宋海成幾乎隻剩下一口氣。
可第二劑藥服下之後,宋海成的臉色便好了一些。
那些太醫也聽說過孫國輔所用方劑,但卻沒想過還能用在此處。
幾人不斷探討其中醫理,季冠灼覺得新奇,停下腳步聽了幾句。
孫國輔不斷解答幾日疑問,一點不耐煩都沒有。
瞧見這一幕,季冠灼想到了什麽,目光不由得閃了閃。
如今這個時代,還沒有「西醫」這個說法,治病救人,靠得便是早期的中藥。
隻是中藥流派諸多,學起來又並不容易,加之戰亂侵襲,許多古籍都已遺失。這便導致滄月大夫極少。像是孫國輔這般醫術相對高超的,那便更少。
而且,歷史上對這些知名醫者,也很少記載。關於孫國輔,也不過是史書上寥寥數筆。
是以輕症還好,若是遇到什麽疑難雜症,百姓幾乎都是挺在床上等死的命。
他原本也想過要不要上書師從燁,提議發展醫術。
可滄月百姓仍舊吃不飽,穿不暖,又哪裏來的地方種植草藥?
如今瞧著孫國輔和幾位太醫探討的畫麵,季冠灼卻是又動了心思。
這滄月之中,良藥難尋。但若是有善醫者在,最起碼可以做到以最少的藥,發揮最大的功效。
心中如此想著,季冠灼便幹脆站在一旁等著孫國輔同那幾個太醫探討完。
瞧出季冠灼似是有話藥說,孫國輔讓那幾個太醫自行探討,走過去對季冠灼拱了拱手:「季大人,是有何事要找下官嗎?」
「孫大人。」季冠灼也拱手施禮,語氣親和道,「我有一事想問問孫大人。」
「您用以救治宋大人的方子,是您自己想的,還是先前便有的醫方?」
「是先前便有的,隻是下官改了改。」孫國輔有些奇怪季冠灼問這個做什麽。
季冠灼搓搓腰間掛著的玉佩,說道:「按照孫大人的意思,此方應當不止您一人會。但用此方救治宋大人的,也隻有您一人。」
「能融會貫通至此,想必孫大人對方劑定然有自己的體會。不知孫大人可否將這些教給陌生人呢?」
他承認,他有些著急。
但改善醫療環境是必然的,隻是早幾年,晚幾年而已。
孫國輔既有此本事,他有心薅孫國輔教導新醫師,就是不知孫國輔是拜師受學、家學淵源,又或者是自學成才。
倘若是家學淵源,他還真不好意思叫孫國輔去授課。
「可否問一問季大人,您問這個,是想做什麽呢?」孫國輔不答反問。
季冠灼嘆一口氣:「如今滄月能將各種方劑融會貫通的大夫實在太少,若是孫大人願意將所學傾囊相授,我想著在扶京辦個醫學舍,專門教人醫術。學子可免費學習,但學成之後,需得接受被派遣到各地衙門做醫官服務百姓,這樣一來,便不愁缺大夫了。」
孫國輔聞言,微微捋了捋鬍鬚。
此事他倒是也曾想過,隻是要帶出一個徒弟來,實在太難。
官府若不牽頭,讓他們這些老骨頭一個一個帶,不知要帶到什麽時候。
這倒是在其次,更重要的是,戰事過後,滄月境內藥材稀缺得緊。要想培養出醫者,又難免需要識藥辨藥,哪裏有那麽多藥材供他們取用呢?
「季大人可曾想好如何去辦這個醫學舍?」他看向季冠灼,說道,「若當真能辦的起來,老夫還真的願意帶幾個徒弟出來。」
如今太醫院的確算得上是青黃不接,滄月境內醫者也的確太少。
前兩年他迴故裏探親之時,每日都有不少人來找他診脈看病,如此境況,也實在令人頭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