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嚴一直以為,自己是不怕死的,如果在戰敗之際,有誰以死亡來威脅自己的話,自己一定能不為所動,慷慨就義。(m_)


    但是,當郝昭的長槍切切實實地抵在自己咽喉處的時候,李嚴才發現,原來自己也是畏懼死亡的。


    他想開口,讓士兵們不要在乎自己的‘性’命繼續奮勇殺敵,可是嘴張開之後,聲音就是發不出來。


    郝昭的長槍雖然指著李嚴的喉嚨,但並未貼在他的肌膚上,李嚴如果要開口叫喊的話,還是做得到的。


    但是,李嚴偏偏就是喊不出讓士兵無視其‘性’命,繼續作戰的話語。


    李嚴現在感到很羞愧,為自己的怯懦而羞愧。以前對於那些貪生怕死之徒,李嚴向來鄙視之,可不曾想真到了這一步,他自己也是無法跨過生死這一關。


    盡管李嚴現在的內心很不好受,但他卻依然想要活下去。


    “就算自己現在死了,綿竹城也無法守住了,誓死作戰從另一個方麵來說隻不過是平添傷亡罷了。我投降的話,眾多兵士的‘性’命也能得以保全。”李嚴在心裏這樣勸說著自己,為自己的怕死找個開脫的理由。


    “我願降,所有人放下武器,降曹!”李嚴最終如是喊道,在喊話的同時,李嚴的眼角劃過一滴清淚。


    曹軍最終占據了綿竹,而此刻呈現在曹軍眼前的,就是益州的首府之地成都。站在城牆上遠眺南方的成都城,高順和趙雲的臉上都‘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曹軍現在還剩三千人左右,其中陷陣營一千二百人,衝鋒營一千八百人。


    而成都的守軍,則為兩千五百人。


    雖然李嚴投降後,綿竹守軍也跟著李嚴降伏,這些降兵加起來尚有七八百人。但是這些士兵都是土生土長的益州人,讓他們去攻打成都,誰知道會不會有人生出別樣的心思,甚至引發起什麽動‘亂’,對此高順可不放心,因此高順也並未將他們計入攻打成都的行列之中。


    區區五百人的優勢,在攻城戰中根本難以體現,更何況成都作為益州的首府,城牆的高固程度必然還要更勝於綿竹。如果高順率領曹軍強攻成都的話,即使這三千曹軍都是‘精’銳,恐怕也是敗多勝少的結局。


    一路驅馳而下,經曆千辛萬苦之後好不容易才得以‘逼’近最終的目標成都,如果最後時刻在成都城外敗北,那實在是太可惜了。


    不過萬幸的是,李嚴投降了。有了這一位文武全才的幫助,攻打成都的難度應該會減低許多。


    李嚴對成都城內的情況十分清楚,對劉璋的‘性’格也把握得很到位,如果有他參謀提議,高順相信自己最終能順利拿下成都城,完成攻蜀的任務。


    據李嚴所說,劉璋為人懦弱無比,早在先前高順率領為數不多的人馬拿下涪城的時候,劉璋就已經有了降意,如今綿竹失守,想必其心中畏懼更甚。


    得知這一點的高順,遂決定發信一封與劉璋,信中文字軟硬兼施,勸其投降。


    ----------------------------------------------------------------


    當得知綿竹失守,甚至綿竹守將李嚴還帶著七八百名守軍投降的時候,劉璋頓時麵如死灰,手足發軟,癱在榻上。


    “諸位,事已至此,不如降乎?”劉璋目光渙散,問著身前的文武諸人。曹軍眼看著就要兵臨成都城下,這種時候劉璋卻喪失了作戰的勇氣。


    “主公,成都城內有兩千五百士兵,尚存一戰之力,何以輕易言降?”謀士黃權對劉璋說道。


    “有守城之兵,卻無守城之將,如何能戰?”劉璋對於即將到來的戰事,卻是一點信心都沒有。


    “主公,可讓張任將軍速速迴援,則敵軍可破。”謀士王累進言道。


    “劍閣關外,亦有敵軍,張任迴援而劍閣關失,亦有何用?”劉璋顯然已是心‘亂’至極,劍閣守軍眾多,隻要讓張任迴援數千兵馬,即可保成都無事,而劍閣外的曹軍依然無法寸進。但這樣淺顯的道理劉璋卻是無法想到,即使王累向他言明此中關鍵,他也隻是不依。


    “主公,尚有一地,可以求援。”正在眾人對劉璋的態度無可奈何的時候,謀士龐羲說道。


    “哪裏?”劉璋有氣無力地問道,顯然是對龐羲的提議不抱什麽指望。


    “巴郡太守嚴顏,素通軍事,雖然年紀漸老,但其人亦是驍勇。且巴郡之內,尚有駐軍五千,可令嚴老將軍留一千人駐守,其自領剩餘四千人迴援成都,如此成都城可得以守全也。”龐羲堅定地說道。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三國之陷陣無敵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天雷滾滾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天雷滾滾並收藏三國之陷陣無敵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