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將軍何在?”曹彰作為援軍至此,按理說自然要去拜訪一下作為主將的高順,可進入營帳一看,卻四處找不到高順的人影。


    滿腹疑‘惑’的曹彰隻能向司馬懿詢問高順的下落,畢竟身為一軍主將,卻在營中找不到身影,這事太過奇怪了。


    司馬懿也不瞞曹彰,遂將高順偷度‘陰’平,至今久未有消息一事告訴曹彰。


    曹彰聽聞之後,臉上隨即‘露’出了十分焦急的表情。


    高順是曹彰的姑父,平日裏和曹‘操’的幾個兒子多多少少都有‘交’情,而對於喜好戰鬥的曹彰而言,身為曹營第一將的高順更是其崇拜和學習的對象。如今高順身處險境,雖然司馬懿等人斷言高順此時尚且平安,但曹彰怎能放心的下?


    “既如此,我便帶著我這兩千五百人,也度那‘陰’平一迴,去支援我姑父好了!”從長安到劍閣關外,曹彰一路暢通無阻,對於蜀道之難並沒有一個深刻的了解。在他看來,高順既然能帶著士兵度過‘陰’平險道,那自己多半也能做到。高順度過‘陰’平後陷入了困境,曹彰便決定自己也偷度‘陰’平,去馳援高順,將其從險境之中救出。


    司馬懿他們怎麽可能會答應曹彰的這個要求,曹彰莫名其妙地出現在這裏已經很是匪夷所思了。無論司馬懿還是陸遜,都想不通為何援軍隻有這麽點數量,如果曹‘操’真要派遣援軍的話,怎麽著都不可能隻派兩千五百人馬啊,也不會派隻有十七歲的曹彰作為援軍統帥吧。


    涼州之變是在高順率軍出征後發生的,司馬懿等人雖有耳聞,對具體情況也不甚了解,更不知道曹彰作為副將參與了那場戰爭。即使以司馬懿、陸遜之智,也絕想不到曹彰是偷跑過來的。


    但不管怎麽樣,萬一曹彰要是在戰鬥之中不幸被殺害的話,司馬懿等人該如何去承受曹‘操’的怒火?司馬懿和陸遜都擔不起這個責任,自然不可能答應曹彰的請求。


    當初高順想要實施偷度‘陰’平計劃的時候,便已是所有人反對,隻不過高順是一軍之主將,他可以強壓下其他人反對的意見,一意孤行。然而如今的曹彰隻不過是一個援軍統領,在場的所有將軍,包括曹真、夏侯尚在內,論將職都比曹彰來得要高。雖然曹彰是曹‘操’親子,但在這麽多級別壓過他的將軍麵前,絕對做不到獨斷專行。


    這種情況下,司馬懿等人執意拒絕曹彰請求的話,曹彰也是別無他法。他能從長安偷偷來到劍閣關外,但卻沒有辦法從劍閣關外偷跑至‘陰’平,要知道他手上可沒有西蜀地形圖,去‘陰’平該往哪裏走他都不清楚。


    但是曹彰的請求,卻給陸遜帶來一個想法。


    當初反對高順偷度‘陰’平,主要是因為‘陰’平小道艱險難行,所有人都認為此行必然無功,徒耗士兵‘性’命罷了。


    但是以現在的情形來看,高順並不是沒能成功度過‘陰’平,而是在度過‘陰’平之後,與敵軍對峙不下,從而陷入了泥沼之中。


    這至少說明了兩點,一是‘陰’平道雖險,卻並非不可度過,二是劍閣關之後,蜀中兵力應已所剩無幾,要知道高順帶去的隻有三千人,如果蜀中兵力充沛,哪怕陷陣營再怎麽能征善戰,恐怕現在也已全軍覆沒,張任估計早就拿著高順的首級來耀武揚威了。


    既然高順至今尚無‘性’命之憂,那就說明高順在度過‘陰’平後,其兵力可能略少於蜀中的兵力,但差別不可能太多。


    如果這時再加派一支人馬偷度‘陰’平,去支援高順,或許能順利拿下成都。


    自軍能偷度‘陰’平一次,難道就不能有第二次了麽?


    而對於張任來說,他恐怕未必想得到曹軍先後兩次派部隊度過‘陰’平吧,這樣一來,己方就很有可能在第二次偷度‘陰’平之後占得先手。


    如果曹彰沒有出現,陸遜就算想到了這一計策也未必能夠付諸實施,畢竟現在自己這邊就隻有萬餘人,度‘陰’平一事,至少又要分調出三千人,這樣一來剩下的士兵數量就有些稀少了。


    士兵數量驟減,張任一定會發現不對勁,就算自己使用增灶之類的方法掩飾,時間一長也遲早會被看出端倪。要是讓張任看出軍隊數量減少,他一定會料到己方故技重施,再次偷度‘陰’平。到時他派兵增援成都也好,或者出擊將己方剩餘不多的兵力殲滅也好,都可謂勝券在握,而曹軍則是呈風雨飄搖之勢,稍有不慎就將麵臨滅頂之災了。


    如今曹彰的到來,則能很好地解決這一問題。曹彰初至,隻要將消息保密,城內的張任未必會發覺有援軍到來。而曹彰帶來的兵力為兩千五百人,差不多能填上調兵後的空缺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三國之陷陣無敵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天雷滾滾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天雷滾滾並收藏三國之陷陣無敵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