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仲達。你還未答我,張鬆此來,是否是為獻益州而來?”高順見司馬懿遲遲沒有迴應,遂再一次問對方道。
“確實如高將軍所料,張鬆確有獻益州之心。”司馬懿也意識到自己有些失態了,急忙迴過神來,對高順說道,“高將軍神機妙算,懿自愧不如。”
“我隻不過是隨口一猜,哪有什麽神機妙算,仲達卻是謬讚了。”高順見司馬懿都說不如自己了,也是略感吃驚。
與此同時,高順心中也有一點暗爽,司馬懿是何等聰明之人,那可是能與諸葛亮匹敵的智者,這樣的人竟然在自己麵前說出“自愧不如”這四個字,不管是不是出於謙虛,都讓高順的虛榮心得到些許滿足。
如果高順承認一切出於他的推斷,那麽司馬懿說不得要懷疑一下,可是如今高順那隨隨便便的態度,又令司馬懿有些捉‘摸’不定了。
難不成這高長恭,真是世之奇才?
高順能征善戰,同時又文采翩然,這已經是舉世罕見,而如今這一份未卜先知的能力,更是令司馬懿無法小覷。
司馬懿打量著高順,而高順則在考慮關於張鬆的問題。
高順並不喜歡張鬆其人,在高順看來,張鬆可謂是典型的卑鄙小人。
張鬆最初在劉璋手下做事,人家劉璋也沒怎麽虧待他,隻因為他認為劉璋暗弱,並非明主,於是就想方設法要出賣掉自己的主君。張鬆先是到曹‘操’處,想要將益州出賣給對方,卻不想自己未受到曹‘操’的重視。心懷不滿之下,張鬆很是不客氣地對曹‘操’進行譏諷,最後被惱羞成怒的老曹直接趕了出來。可是即使遭逢挫折,張鬆賣主的心思依然不變,曹‘操’沒有接納,張鬆便另尋他人,最後找到了荊州的劉備,而劉備也正找機會擴張自己的地盤,兩人是一拍即合。張鬆大大方方地邀劉備入主益州,還將西蜀地形圖‘交’給了對方。
以高順看來,你既然看不上劉璋,那麽自己辭職,另尋明主就是了。做這等引狼入室,圖謀不軌之舉,說得好聽點是不厚道,說得難聽點就是卑劣至極。張鬆最後因為被泄密落得個身死的下場,卻也是應得的報應,純屬活該。
但是不管高順如何看待張鬆,現在對方已經來到了許昌,曹‘操’又會如何對待他?是會和原本曆史相同,將張鬆趕出去,還是說會有所變化,接受張鬆的建議攻打蜀中?
高順又不禁想到,如果曹‘操’趕走張鬆,張鬆又會何去何從?現在劉備尚寄居在孫堅手下,沒有自己的地盤,如果張鬆為曹‘操’所拒,他所能尋求的賣主對象,恐怕也隻有孫堅了吧。
可是劉備能接納張鬆,不代表孫堅也能,曹‘操’也絕對算的上是求賢若渴了,即使這樣張鬆都被趕了出去,可見他的‘性’格又多麽惡劣。對於‘性’格如此惡劣之人,劉備能夠容忍得下來,一來是因為劉備的臉皮本來就比較厚,能夠最大限度地無視張鬆的無禮,二來那時劉備卻是急切地需要擴張自己的領地,所以才會和張鬆一拍即合。可換成如今的孫堅,想要讓他接受張鬆的惡劣的個‘性’,可絕非易事,要知道,論脾氣之暴躁,孫堅絕對是比曹‘操’更為厲害,曹‘操’隻不過是趕走張鬆,換成是孫堅,說不定就直接將對方斬殺了。
高順不僅有些惡趣味地想道,要是到時候曹‘操’趕走張鬆,孫堅也容不下他,那麽堅決想要完成賣主大業的張鬆,到時候又該怎麽辦?
“想必張鬆已昨日見過主公了,情況如何?”高順繼續問司馬懿道。
“張鬆‘性’格目中無人,狂傲不羈,言詞又惡劣至極,為主公所不喜。”司馬懿答道。
果然如此麽?也是,要是老曹能忍下張鬆,那也就不是老曹了。
“那麽,主公可會出兵西蜀?”
“依我看來,主公目前並無意攻打益州。如今天下諸侯,除主公之外便隻有孫堅、張魯和劉璋等寥寥數人。這三人之中,也就孫堅有所威脅,另二人不足為懼,主公的想法是一鼓作氣消滅孫堅,則劉璋和張魯必會望風而降,則天下可定矣。”
司馬懿說的不錯,曹‘操’現在的對手是孫堅,而不應該是劉璋和張魯。但是高順總覺得,張鬆此來是一個很好的契機,如果能輕鬆拿下益州,那何樂而不為呢?
江東在孫堅的經營下,原本就不容小覷,再加上得了半個荊州,實力更為雄盛,想要擊敗孫堅,也不是什麽易事。
北軍不善水戰,雖然攻下荊州,得了蔡瑁,但是想要訓練出一支合格的水軍,所需時間不短。
另一個時空中,赤壁之戰是三國時期最為著名的戰役,曹‘操’慘敗,也使得其統一天下的希望就此湮滅。
如今的時代,孫堅的實力更為強盛,其水軍戰力更是天下無雙,雖然他做不到北上攻曹,但固長江而守,卻是綽綽有餘。
在這種情況下,想要攻滅孫堅,占領江東,十分困難,稍有不慎,便有可能重蹈另一世赤壁的覆轍。而且以目前的形勢看,就算能攻下東吳,恐怕也要‘花’費上七八年的時間。
與其那般,還不如借著張鬆前來許昌的機會,前去攻占益州。有張鬆作為內應,加上劉璋暗弱,拿下益州並非難事。到時曹‘操’天下十占其八,便絕不是孫堅所能抵擋的了,曹軍亦可同時從益州、荊州、徐州等地多線出兵,合擊江東,孫堅必然顧此失彼,難以應對,則天下大勢,可一戰而定矣。
這便是高順的設想,以高順自己估計,如此行事的話,五年以內,天下可一統也。
“仲達。你還未答我,張鬆此來,是否是為獻益州而來?”高順見司馬懿遲遲沒有迴應,遂再一次問對方道。
“確實如高將軍所料,張鬆確有獻益州之心。”司馬懿也意識到自己有些失態了,急忙迴過神來,對高順說道,“高將軍神機妙算,懿自愧不如。”
“我隻不過是隨口一猜,哪有什麽神機妙算,仲達卻是謬讚了。”高順見司馬懿都說不如自己了,也是略感吃驚。
與此同時,高順心中也有一點暗爽,司馬懿是何等聰明之人,那可是能與諸葛亮匹敵的智者,這樣的人竟然在自己麵前說出“自愧不如”這四個字,不管是不是出於謙虛,都讓高順的虛榮心得到些許滿足。
如果高順承認一切出於他的推斷,那麽司馬懿說不得要懷疑一下,可是如今高順那隨隨便便的態度,又令司馬懿有些捉‘摸’不定了。
難不成這高長恭,真是世之奇才?
高順能征善戰,同時又文采翩然,這已經是舉世罕見,而如今這一份未卜先知的能力,更是令司馬懿無法小覷。
司馬懿打量著高順,而高順則在考慮關於張鬆的問題。
高順並不喜歡張鬆其人,在高順看來,張鬆可謂是典型的卑鄙小人。
張鬆最初在劉璋手下做事,人家劉璋也沒怎麽虧待他,隻因為他認為劉璋暗弱,並非明主,於是就想方設法要出賣掉自己的主君。張鬆先是到曹‘操’處,想要將益州出賣給對方,卻不想自己未受到曹‘操’的重視。心懷不滿之下,張鬆很是不客氣地對曹‘操’進行譏諷,最後被惱羞成怒的老曹直接趕了出來。可是即使遭逢挫折,張鬆賣主的心思依然不變,曹‘操’沒有接納,張鬆便另尋他人,最後找到了荊州的劉備,而劉備也正找機會擴張自己的地盤,兩人是一拍即合。張鬆大大方方地邀劉備入主益州,還將西蜀地形圖‘交’給了對方。
以高順看來,你既然看不上劉璋,那麽自己辭職,另尋明主就是了。做這等引狼入室,圖謀不軌之舉,說得好聽點是不厚道,說得難聽點就是卑劣至極。張鬆最後因為被泄密落得個身死的下場,卻也是應得的報應,純屬活該。
但是不管高順如何看待張鬆,現在對方已經來到了許昌,曹‘操’又會如何對待他?是會和原本曆史相同,將張鬆趕出去,還是說會有所變化,接受張鬆的建議攻打蜀中?
高順又不禁想到,如果曹‘操’趕走張鬆,張鬆又會何去何從?現在劉備尚寄居在孫堅手下,沒有自己的地盤,如果張鬆為曹‘操’所拒,他所能尋求的賣主對象,恐怕也隻有孫堅了吧。
可是劉備能接納張鬆,不代表孫堅也能,曹‘操’也絕對算的上是求賢若渴了,即使這樣張鬆都被趕了出去,可見他的‘性’格又多麽惡劣。對於‘性’格如此惡劣之人,劉備能夠容忍得下來,一來是因為劉備的臉皮本來就比較厚,能夠最大限度地無視張鬆的無禮,二來那時劉備卻是急切地需要擴張自己的領地,所以才會和張鬆一拍即合。可換成如今的孫堅,想要讓他接受張鬆的惡劣的個‘性’,可絕非易事,要知道,論脾氣之暴躁,孫堅絕對是比曹‘操’更為厲害,曹‘操’隻不過是趕走張鬆,換成是孫堅,說不定就直接將對方斬殺了。
高順不僅有些惡趣味地想道,要是到時候曹‘操’趕走張鬆,孫堅也容不下他,那麽堅決想要完成賣主大業的張鬆,到時候又該怎麽辦?
“想必張鬆已昨日見過主公了,情況如何?”高順繼續問司馬懿道。
“張鬆‘性’格目中無人,狂傲不羈,言詞又惡劣至極,為主公所不喜。”司馬懿答道。
果然如此麽?也是,要是老曹能忍下張鬆,那也就不是老曹了。
“那麽,主公可會出兵西蜀?”
“依我看來,主公目前並無意攻打益州。如今天下諸侯,除主公之外便隻有孫堅、張魯和劉璋等寥寥數人。這三人之中,也就孫堅有所威脅,另二人不足為懼,主公的想法是一鼓作氣消滅孫堅,則劉璋和張魯必會望風而降,則天下可定矣。”
司馬懿說的不錯,曹‘操’現在的對手是孫堅,而不應該是劉璋和張魯。但是高順總覺得,張鬆此來是一個很好的契機,如果能輕鬆拿下益州,那何樂而不為呢?
江東在孫堅的經營下,原本就不容小覷,再加上得了半個荊州,實力更為雄盛,想要擊敗孫堅,也不是什麽易事。
北軍不善水戰,雖然攻下荊州,得了蔡瑁,但是想要訓練出一支合格的水軍,所需時間不短。
另一個時空中,赤壁之戰是三國時期最為著名的戰役,曹‘操’慘敗,也使得其統一天下的希望就此湮滅。
如今的時代,孫堅的實力更為強盛,其水軍戰力更是天下無雙,雖然他做不到北上攻曹,但固長江而守,卻是綽綽有餘。
在這種情況下,想要攻滅孫堅,占領江東,十分困難,稍有不慎,便有可能重蹈另一世赤壁的覆轍。而且以目前的形勢看,就算能攻下東吳,恐怕也要‘花’費上七八年的時間。
與其那般,還不如借著張鬆前來許昌的機會,前去攻占益州。有張鬆作為內應,加上劉璋暗弱,拿下益州並非難事。到時曹‘操’天下十占其八,便絕不是孫堅所能抵擋的了,曹軍亦可同時從益州、荊州、徐州等地多線出兵,合擊江東,孫堅必然顧此失彼,難以應對,則天下大勢,可一戰而定矣。
這便是高順的設想,以高順自己估計,如此行事的話,五年以內,天下可一統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