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韓遂死後。金城的鬧劇很快便迎來的它的結局。


    大難不死的曹‘操’隨即便調動城外的曹軍入城,輕而易舉地掌控住城內的局勢。韓遂被殺,西涼軍大將閻行也已受誅,剩下的一些西涼軍將領都是平庸之輩,根本沒有絲毫反抗的能力,麵對無論是數量還是戰力都要遠勝於西涼軍的曹軍,他們隻能選擇束手就擒。


    絕大多數西涼軍將領都很愛惜自己的‘性’命,並沒有為韓遂殉死的打算,被曹軍擒獲之後,都是爭相納降,唯恐落於人後。對於他們的投降,曹‘操’雖然並不想接納,畢竟自己的‘性’命此次真的差一點就壞在西涼軍的手上,想要輕輕鬆鬆就將此事當作沒發生一般給揭過去,曹‘操’可絕不是這般大度之人。不過曹‘操’也很清楚,雖然現在自己的勢力已然是天下最強大的那一支,但終究尚未實現天下一統,還不足以令自己能夠肆意對向自己投誠的人展開殺戮。


    因此雖然心中不願,但曹‘操’還是接受了眾多西涼軍將領的投降,甚至讓他們在原有的職位之上,都進行了些許的升遷。


    不過西涼軍之中並非全是畏死之人,有一人就未向曹‘操’請降,那便是韓遂帳下的首席謀士成公英。


    以才能來論,成公英絕對算的上是出眾了。至少在韓遂帳下,有能之人並不多,武將方麵以閻行最為出‘色’,而謀士這邊就靠成公英了。韓遂殺死馬騰之後,迴到西涼可謂狀況不斷,各種羌‘亂’民‘亂’以及其他**相繼發生,如果沒有成公英的輔佐及出謀劃策,西涼的局勢恐怕要比現在更為糜爛許多。


    成公英之名曹‘操’也有所耳聞,和那些庸碌無能的西涼軍將領不同,曹‘操’倒是希望成公英能加入自己帳下,雖然自己手下不缺謀士,但是優秀的人才怎麽都是不嫌多的。


    而且曹‘操’也有聽說,金城嘩變一事,其中雖然缺不了成公英的謀劃,但那也僅是出於奉命行事的無奈之舉。在事前成公英得知韓遂想要行刺謀逆之舉的時候,也竭力表達過自己的反對意見,隻不過對方完全聽不進去而已。


    曹‘操’親自來到關押成公英的地方,誠懇地表達了想要招攬對方的意願。原本成公英自忖必死無疑,曹‘操’親自招降,倒也是頗出他的意料,再加上曹‘操’語氣誠摯,成公英為之感動,遂降曹軍。


    親手誅殺韓遂的馬岱,雖然是其自己的妄作主張,不過此舉終究是救了曹‘操’的‘性’命,曹‘操’自然也不會吝惜賞賜,在贈予馬岱一大筆財物之後,遷其為牙‘門’將軍,授關內侯。


    殊不知,馬岱表麵上很是高興地領賞,內心裏卻不知道有多麽後悔了。韓遂被殺前那簡簡單單的一句話,讓他心底對曹‘操’的恨意再度被‘激’發出來,隻要自己不帶著韓遂的首級迴去,或者晚迴去一些,那麽此刻曹‘操’估計早死於‘亂’軍之中了。那樣一來,韓遂和曹‘操’俱死,自己就是真正意義上的大仇得報了。


    現在倒好,曹‘操’撿迴一條命,自己在想要殺他,根本就是不可能之事了。


    而這一份情緒,馬岱自然是不敢有絲毫表‘露’,否則絕對會死於非命。於是馬岱隻能努力裝出一副最為高興的樣子,去感謝曹‘操’的恩賞。


    而馬岱對於龐德的看法,經過這一夜也是改變了許多。原本馬岱視龐德為長者,以半師待之,可是在金城,龐德先是拒絕和自己共同誅殺韓遂的提議,然後又是無禮地從自己這裏搶去韓遂的首級,救下曹‘操’的‘性’命,因此馬岱對龐德產生了不少偏見,甚至還帶著幾分厭惡之情。


    除馬岱之外,其餘如典韋、龐德、曹真、曹休、夏侯尚、李通等一幹將領,此次也都因功得到了不少封賞,可謂皆大歡喜。


    長子曹昂,雖然沒得到什麽實質‘性’的獎勵,卻也從曹‘操’那裏得到了一個“臨危不‘亂’”的評價,這對於一個勢力的繼承人來說,絕對是莫大的肯定了。


    唯一沒有得到賞賜的,恐怕就隻有賈詡了。這名詭計多端的毒士,在西涼軍嘩變伊始,便鑽到桌案下麵一直躲到**結束。不過賈詡一介文人,如此行為倒也正常,並沒有誰對此向他進行責難和嘲諷。


    整頓完金城的局麵之後,曹‘操’率領軍隊,繼續向西涼開拔。西涼軍失去了韓遂,更缺少一幹文武,完全沒有能夠主事的人,在曹‘操’的大軍麵前完全不敢抵抗。幾乎涼州所有大小城池,麵對曹軍都是望風而降。


    最終,曹‘操’輕輕鬆鬆地就接手了整個涼州。雖然涼州這邊還是有著諸如羌‘亂’之類的許多問題,但是至少現在統治涼州的人已不是韓遂,而是他曹‘操’!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三國之陷陣無敵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天雷滾滾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天雷滾滾並收藏三國之陷陣無敵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