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順和曹彰切磋完之後,便開始和對方嘮起了家常。
畢竟雙方是親戚,適當的親近總歸是不能少的。
就在二人談話之間,曹彰無意間透‘露’出的一個消息令高順的眉頭微微皺了起來。
荀彧執意反對曹‘操’稱公,已然引起了曹‘操’的不快。
曹彰雖然醉心武學,但畢竟是曹‘操’的親兒子,對於朝堂上的一些動靜雖然了解的不是很詳細,但終究知道一些。
而高順,一天到晚不是待在陷陣營的軍營裏,就是在家和老婆兒‘女’們親熱,對於曹‘操’和漢室的政治鬥爭根本就沒有興趣,朝堂上的一些消息自然就不怎麽靈通了。
雖然隻是閑談之時從曹彰口中聽到的消息,但高順卻不得不為之重視。
荀彧,終究和曹‘操’不是一路人啊。
對於曹‘操’至今所建立的霸業來說,荀彧絕對是居功至偉。雖然荀彧沒有如同高順、夏侯淵那般指揮三軍,征伐天下的手段,也沒有像郭嘉、賈詡那樣奇謀頻出、詭計不斷的能力,但是他卻是曹營大方針的製定和引領者。荀彧的政治眼光和統領全局的大智慧,放眼整個三國時代,恐怕也隻有諸葛孔明能與之一較長短了。
可以說,如果沒有荀文若,曹‘操’能不能有現在的地位,都要打上一個大大的問號。
說來也是諷刺,曹‘操’在荀彧的引領下擁有了無人可匹敵的崇高地位,但正當他準備繼續一步一步踏上權力巔峰的時候,荀彧卻突然不想幹了,甚至還要走向曹‘操’的對立麵。
無論換做是誰,恐怕都無法接受這樣的事實,曹‘操’心中窩火,自然十分正常。
曹‘操’和荀彧就好比熱戀中的情侶,好不容易經過一番戀愛長跑之後到了談婚論嫁的地步,曹‘操’卻突然發現在荀彧心中占據位置最多的,竟然還是那個叫“漢室”的前任情人。
麵對這種情況,除非真的冷血到了無情無義的地步,否則是個人估計心中都會憤恨不已。曹‘操’行事有時雖然顯得殘酷,但他並不冷血,甚至說他是‘性’情中人也不為過。
於是乎,曹‘操’心中妒火中燒!
現在的曹‘操’,心中除了憤怒之外,恐怕“吃醋”的成分,占了絕大部分。
嗯,沒錯,就是吃醋。曹‘操’見到跟隨自己十幾年的舊臣,心裏時時刻刻想的竟然都是漢室,怎麽可能不為之嫉恨不已、醋意大發?
當然,曹‘操’的這些心思,就不是高順所會去思考的了。
高順現在所考慮的,就是荀彧此次的行為,會帶來怎樣的影響。
其中最為主要的是,荀彧本人的命運,究竟會怎麽樣?
在原來的曆史中,荀彧在曹‘操’提出想要稱魏公的意願之後不久便憂慮而死,另有說法是被曹**迫服毒自殺。而在荀彧死後的第二年,曹‘操’被封魏公,得賜九錫。
總之,荀文若之死,令無數人為之扼腕。
而如今,荀彧仍然不可避免地走到了曹‘操’的對立麵,他的命運究竟會不會像原本的曆史一樣不可避免地走向滅亡,還是說有所改變?
由於高順穿越所導致的一係列效應,使得曹‘操’勢力擴充的速度要快上不少,其渴望稱公的年份也比原先的曆史要早上好幾年。如今荀彧才四十三歲,比曆史上去世的年齡還小了七歲,如果荀彧最終中年而亡,那高順必然會深深為之惋惜和感傷。
高順和荀彧的關係雖然並不如他和典韋、夏侯惇、趙雲他們之間來的那麽深厚,但畢竟曾經有著共同守護東郡城的經曆,雖然那已是十多年前的事了,但彼時的情誼終究不是那麽簡單就會消逝的,再加之高順對荀彧的品德向來敬重,當真不忍心對方重蹈早逝的覆轍。
中興漢室,那是荀彧一生所追求的信念。最初荀彧選擇追隨曹‘操’,最直接的原因就是他從曹‘操’身上看到了漢室中興的希望。而如今,曹‘操’已與漢室背道而馳,那麽荀彧自然要與之分道揚鑣。
雖然現在荀彧和曹‘操’之間的矛盾還未‘激’化,但隨著二人彼此之間的距離漸行漸遠,最後所引發的必然是悲慘的結局。
高順不希望悲劇發生,可一時之間,他還想不到什麽辦法去阻止。
自己能怎麽辦呢?想要避免曆史重演,無非就是改變荀彧和曹‘操’其中的一人,但無論荀彧還是曹‘操’,又豈是那麽容易就會被高順所說動的。
荀彧的信念絕對上不會動搖,哪怕高順舌燦蓮‘花’,被蘇秦、張儀附體,也根本不可能改變荀彧的想法。想要勸服他迴心轉意,順從曹‘操’的意願,難於上青天。
荀彧無法勸動,難道自己還能去勸阻曹‘操’稱公麽,那樣隻是讓自己去和荀彧一同去送死罷了。而如果荀彧執意站在曹‘操’的對立麵,曹‘操’最終也隻能選擇對荀彧下手。曹‘操’和荀彧之間原本‘私’‘交’甚好,但正因如此,曹‘操’才更不可能容忍荀彧的背叛。
此外,曹‘操’和漢室的矛盾也已經無可調解了,如果曹‘操’放過荀彧,多少有著屈服於漢室的意味。那樣一來,他十幾年間積累起來的威信,說不定都有可能要受到動搖。
所以說,一旦荀彧和曹‘操’作對到底,就算曹‘操’在情感上不想置對方於死地,卻也無從選擇了,他現在所身處的位置已經決定了最終的結局。~
高順和曹彰切磋完之後,便開始和對方嘮起了家常。
畢竟雙方是親戚,適當的親近總歸是不能少的。
就在二人談話之間,曹彰無意間透‘露’出的一個消息令高順的眉頭微微皺了起來。
荀彧執意反對曹‘操’稱公,已然引起了曹‘操’的不快。
曹彰雖然醉心武學,但畢竟是曹‘操’的親兒子,對於朝堂上的一些動靜雖然了解的不是很詳細,但終究知道一些。
而高順,一天到晚不是待在陷陣營的軍營裏,就是在家和老婆兒‘女’們親熱,對於曹‘操’和漢室的政治鬥爭根本就沒有興趣,朝堂上的一些消息自然就不怎麽靈通了。
雖然隻是閑談之時從曹彰口中聽到的消息,但高順卻不得不為之重視。
荀彧,終究和曹‘操’不是一路人啊。
對於曹‘操’至今所建立的霸業來說,荀彧絕對是居功至偉。雖然荀彧沒有如同高順、夏侯淵那般指揮三軍,征伐天下的手段,也沒有像郭嘉、賈詡那樣奇謀頻出、詭計不斷的能力,但是他卻是曹營大方針的製定和引領者。荀彧的政治眼光和統領全局的大智慧,放眼整個三國時代,恐怕也隻有諸葛孔明能與之一較長短了。
可以說,如果沒有荀文若,曹‘操’能不能有現在的地位,都要打上一個大大的問號。
說來也是諷刺,曹‘操’在荀彧的引領下擁有了無人可匹敵的崇高地位,但正當他準備繼續一步一步踏上權力巔峰的時候,荀彧卻突然不想幹了,甚至還要走向曹‘操’的對立麵。
無論換做是誰,恐怕都無法接受這樣的事實,曹‘操’心中窩火,自然十分正常。
曹‘操’和荀彧就好比熱戀中的情侶,好不容易經過一番戀愛長跑之後到了談婚論嫁的地步,曹‘操’卻突然發現在荀彧心中占據位置最多的,竟然還是那個叫“漢室”的前任情人。
麵對這種情況,除非真的冷血到了無情無義的地步,否則是個人估計心中都會憤恨不已。曹‘操’行事有時雖然顯得殘酷,但他並不冷血,甚至說他是‘性’情中人也不為過。
於是乎,曹‘操’心中妒火中燒!
現在的曹‘操’,心中除了憤怒之外,恐怕“吃醋”的成分,占了絕大部分。
嗯,沒錯,就是吃醋。曹‘操’見到跟隨自己十幾年的舊臣,心裏時時刻刻想的竟然都是漢室,怎麽可能不為之嫉恨不已、醋意大發?
當然,曹‘操’的這些心思,就不是高順所會去思考的了。
高順現在所考慮的,就是荀彧此次的行為,會帶來怎樣的影響。
其中最為主要的是,荀彧本人的命運,究竟會怎麽樣?
在原來的曆史中,荀彧在曹‘操’提出想要稱魏公的意願之後不久便憂慮而死,另有說法是被曹**迫服毒自殺。而在荀彧死後的第二年,曹‘操’被封魏公,得賜九錫。
總之,荀文若之死,令無數人為之扼腕。
而如今,荀彧仍然不可避免地走到了曹‘操’的對立麵,他的命運究竟會不會像原本的曆史一樣不可避免地走向滅亡,還是說有所改變?
由於高順穿越所導致的一係列效應,使得曹‘操’勢力擴充的速度要快上不少,其渴望稱公的年份也比原先的曆史要早上好幾年。如今荀彧才四十三歲,比曆史上去世的年齡還小了七歲,如果荀彧最終中年而亡,那高順必然會深深為之惋惜和感傷。
高順和荀彧的關係雖然並不如他和典韋、夏侯惇、趙雲他們之間來的那麽深厚,但畢竟曾經有著共同守護東郡城的經曆,雖然那已是十多年前的事了,但彼時的情誼終究不是那麽簡單就會消逝的,再加之高順對荀彧的品德向來敬重,當真不忍心對方重蹈早逝的覆轍。
中興漢室,那是荀彧一生所追求的信念。最初荀彧選擇追隨曹‘操’,最直接的原因就是他從曹‘操’身上看到了漢室中興的希望。而如今,曹‘操’已與漢室背道而馳,那麽荀彧自然要與之分道揚鑣。
雖然現在荀彧和曹‘操’之間的矛盾還未‘激’化,但隨著二人彼此之間的距離漸行漸遠,最後所引發的必然是悲慘的結局。
高順不希望悲劇發生,可一時之間,他還想不到什麽辦法去阻止。
自己能怎麽辦呢?想要避免曆史重演,無非就是改變荀彧和曹‘操’其中的一人,但無論荀彧還是曹‘操’,又豈是那麽容易就會被高順所說動的。
荀彧的信念絕對上不會動搖,哪怕高順舌燦蓮‘花’,被蘇秦、張儀附體,也根本不可能改變荀彧的想法。想要勸服他迴心轉意,順從曹‘操’的意願,難於上青天。
荀彧無法勸動,難道自己還能去勸阻曹‘操’稱公麽,那樣隻是讓自己去和荀彧一同去送死罷了。而如果荀彧執意站在曹‘操’的對立麵,曹‘操’最終也隻能選擇對荀彧下手。曹‘操’和荀彧之間原本‘私’‘交’甚好,但正因如此,曹‘操’才更不可能容忍荀彧的背叛。
此外,曹‘操’和漢室的矛盾也已經無可調解了,如果曹‘操’放過荀彧,多少有著屈服於漢室的意味。那樣一來,他十幾年間積累起來的威信,說不定都有可能要受到動搖。
所以說,一旦荀彧和曹‘操’作對到底,就算曹‘操’在情感上不想置對方於死地,卻也無從選擇了,他現在所身處的位置已經決定了最終的結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