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長安曹軍和涼州軍鏖戰的時候陸遜、張遼、樂進也正領著三萬援軍心急火燎地趕往合肥馳援


    張遼領兵能力不俗率眾急行軍之下日行四十餘裏竟是沒花太久時間就趕到了合肥城下


    這行軍速度甚至讓江東軍大將周瑜都為之吃驚不已周瑜料到可能有援軍到來卻也沒想到援軍竟然來的這麽快


    兵法有雲:“五十裏而爭利則蹶上將軍其法半至;三十裏而爭利則三分之二至”張遼能以每日行進四十餘裏的速度趕至合肥城下而軍隊人數並沒什麽流失已經是非常不錯的表現稱得上是兵貴神速了


    周瑜雖然對援軍的行軍速度略感驚訝但也沒太放在心上畢竟從一開始起援軍的到來便是在預想之內的不過在三路大軍一起攻曹的局勢麵前曹操即使派援軍過來數量也不可能很多周瑜對於破城的信心絲毫未減


    周瑜並未采取四麵圍城的方法而是圍三厥一張遼當即率援軍從沒有士兵攻擊的合肥西門進城


    合肥城內守軍原本就隻有兩萬連日守城下來更是消耗得厲害如今已是不足萬人十萬江東軍在攻城的時候雖然有所損耗但可戰之兵依舊在九萬以上即使三萬援軍進城之後城內曹軍的人數依舊不足江東軍的一半


    形勢很不容樂觀


    想要擊退江東軍難度著實不小如果其後方能出現一些意外例如糧倉被燒之類的變故那當真是再好不過了


    在率軍前來救援的時候陸遜便已打探到江東軍把糧營設置在巢湖北側這座糧營負責這十萬江東軍的糧食供給可謂異常重要要是能端掉這座糧營則江東軍不戰自退也


    隻可惜周瑜不是蠢人糧草的重要性周瑜十分清楚對於糧營的保護十分到位而且合肥距離巢湖並不遠如果巢湖遭到攻擊圍攻合肥的江東軍也可以立即派出一部分人馬前來解圍張遼雖率軍三萬但想要繞道去把江東軍設在巢湖北的糧營燒毀幾乎不可能


    進入合肥城後陸遜一直在考慮著退敵之策


    不過城外的對手可是那個周瑜啊一般的計策又怎能瞞得過他


    雖然陸遜對江東極為敵視但他絕不會被仇恨蒙蔽雙眼周瑜的能耐他再清楚不過了數十年一出的絕世智將對其稍有小覷的話那便很有可能會招來滅頂之災


    如果江東軍願意的話在援軍進城時橫加阻撓想成功進城怕也是難度不小可如果將援軍攔在城外自軍攻城時所麵對的壓力固然不會增加可是也要時時刻刻防備援軍的騷擾反而顯得麻煩還不如大大方方地將援軍放入城中然後一舉將其全殲於城內


    周瑜之智可見一斑


    麵對周瑜這樣的對手必須小心對付不能有絲毫鬆懈


    不過如今的形勢實在不利江東軍兵力占優隻要采取堂堂正正的攻擊即可無論城內實施了何等計策江東軍隻要做好自身的防備其餘一概不予理會那麽城內守軍就很難應對


    究竟該如何破解眼前的危局陸遜苦思良久倒被他靈光一現想出一條計策出來


    隻不過此計太險弄不好丟掉合肥城不說淮南之地都有可能盡失於敵手


    屆時江東軍長驅直入許昌便岌岌可危也


    可如果此計能成十萬江東軍便有可能就此全軍覆沒


    此計究竟能不能實行陸遜為之糾結不已


    算了反正自己隻是一個參謀的身份就算想出計策最後做決定的還是張遼、李典等一幹大將們自己隻要把想出的計策報上去究竟采納與否就由他們做決定吧


    “此計會不會太險了一些……”聽完陸遜的提議張遼、樂進、李典三人沉默了過了許久之後李典才問出這麽一句


    其實這已經算是很隱晦的說法了陸遜獻的計策幾乎不能用險來形容了一旦失敗那幾乎就是萬劫不複啊


    “……我倒覺得可以一試”接下來發話的是樂進“反正困守合肥失守也是遲早的事還不如賭上一賭說不定還能打孫堅軍一個落花流水”


    張遼眉頭微蹙還在考慮著其中的得失


    陸遜的計策無疑很誘人如若成功東吳軍即使不談覆滅退軍江東也是必然的


    但是這條計策要是失敗的話那後果也委實太嚴重自己這四萬人落得個全軍覆沒的下場不說很有可能會讓許昌城就此直麵江東大軍的攻擊


    不過樂進說的倒也沒錯江東軍由周瑜統領攻城甚猛合肥城內守城器械本來就稀缺守城兵力也不足由於三麵迎敵的緣故曹操想必也不會派出更多的援軍來合肥了外無必救之軍內無必守之城要是繼續困守孤城的話城破是在所難免的隻是時間問題罷了


    到時許昌依舊要麵臨孫堅大軍的攻勢


    想要擊退孫堅軍唯有依靠奇計


    “我也讚同實施伯言的計策”心中計議已定張遼遂開口言道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三國之陷陣無敵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天雷滾滾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天雷滾滾並收藏三國之陷陣無敵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