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二一章不破匈奴終不還


    “長恭,你不是吧……闖一次匈奴王庭,竟然還帶一個‘女’人出來!”當成功跑出匈奴王庭數裏,夏侯淵等人發覺高順背後之蔡琰的時候,個個眼睛瞪大得如銅鈴一般。


    蔡琰雖然在匈奴數年飽經風霜,麵貌較之於少‘女’時期顯得憔悴了許多,但終究還不失為一個美人。如此一個美人突然出現在高順的馬上,又怎能不讓眾人為之大感意外。


    麵對這種情況,所有人理所當然地認為,這個‘女’子是高順“忙裏偷閑”,去從匈奴王庭某個帳篷裏特意擄來的。


    高順也不知道該如何向他們解釋,難道和他們說我正準備開跑的時候這個‘女’人突然跳到馬背上麽?這雖然是事實,但未免太沒說服力了吧,又有誰會信呢?算了,反正人帶都帶出來了,總不至於再趕迴去,他們愛怎麽想就怎麽想吧。


    這場突擊很順利,己方三千騎兵,戰亡的不過兩百餘人,重傷不能再戰的隻有一百餘人。也就是說,這一場衝擊匈奴王庭的奇襲,所造成的損失數量還未到全軍的一成。


    而據初步估計,這一場襲擊至少造成殺死了四千名以上的匈奴人,並重傷數百人。


    雖然四千餘人的損失較之於王庭內多達十萬的匈奴人,不過是九牛一‘毛’,但這其中所起到的威懾作用,是不言而喻的。三千名漢人騎兵突然闖入匈奴王庭,大殺特殺,足以讓這些匈奴人們在未來好一段時間內感到恐懼。


    匈奴人沒有追出來就是最好不過的證明,要是他們沒有因此膽寒的話,估計早就派出大批人馬出來追擊了。


    事實上,匈奴單於唿廚泉和左賢王劉豹都主張出兵追擊,但是那些匈奴將領和士兵們此時還沒完全鎮定下來。雖然將領們陸陸續續地聽從二位大人的命令做著集結部隊的準備,可無奈戰士們聚集起來的速度實在是太慢,過了老半天追擊部隊的陣型都還沒有成形,而這些將領們對此也睜一隻眼閉一隻眼,並不進行催促。過了許久之後,唿廚泉估計經過這麽長時間對方早就逃遠了,也沒有什麽追擊的必要了,無奈之下也隻能撤銷了出兵的命令。


    事實上,曹軍騎兵並未跑得太遠,而是在王庭外十裏處便駐足下來,安營紮寨。


    三百人的傷亡換取四千餘人的損失,戰績看上去十分輝煌,但無論是夏侯淵、高順還是關羽等人,都遠遠地沒有滿足。


    雖然這一場襲擊足以讓匈奴恐慌上一陣子,但夏侯淵要在王庭內所有匈奴人心中留下抹之不去的深刻烙印。


    白天所上的不過是前菜,正餐要等到夜裏才會亮相呢。


    而在曹營內,蔡琰也向曹軍諸將透‘露’了自己的身份。


    眾人聽聞後,個個又是‘露’出呆若木‘雞’的表情。


    蔡邕的‘女’兒,一代才‘女’蔡琰蔡昭姬被匈奴人擄去的事情,在座諸人也有所耳聞,可他們怎麽都不敢猜想,眼前的這個‘女’子就是昔日名動帝都洛陽城的才‘女’。


    但沒有人懷疑蔡琰的身份,因為蔡琰逃離匈奴後,情難自禁,當著眾人的麵唱了一曲《胡笳十八拍》。


    “為天有眼兮何不見我獨漂流?為神有靈兮何事處我天南海北頭?我不負天兮天何配我殊匹?我不負神兮神何殛我越荒州?製茲八拍兮擬排憂,何知曲成兮心轉愁。”


    曲調哀婉,語調淒切,聞者無不為之心傷、神傷。


    能作出如此詞曲,若此人不是蔡琰,還會有誰人是?


    高順也怔住了,他萬萬沒有想到,自己竟會在匈奴王庭中把千古才‘女’蔡文姬給救出來了蔡琰字昭姬,西晉時為了避司馬昭的諱,改為文姬。


    在原本的曆史中,文姬歸漢之時,已為劉豹育有兒‘女’,在迴到漢朝之後,出於母愛的天‘性’,蔡琰還很牽掛她的兒‘女’。但如今由於高順所帶來的蝴蝶效應,蔡琰逃離匈奴的時間提前了好幾年,也並未替劉豹生兒育‘女’,因此她如今對匈奴隻有憎恨之情,沒有一絲一毫的牽掛。


    然而現在大戰在即,蔡琰所彈奏之《胡笳十八拍》,至淒至婉,而且其彈奏時,除了夏侯淵等將領之外,還有不少士兵聽到。聽了如此哀怨的詞曲,很容易對軍心士氣造成負麵影響。


    “長恭,你文才響遍天下,何不作詩一首,以揚我軍心!”士氣下降,那麽自然要鼓舞一番,夏侯淵便把主意打到了高順頭上。


    靠,連這種時候也要我作詩。而且要我作詩不談,還要我作出一首能提升士氣的詩?這要求提得可真高……高順心中暗暗罵道。


    果然,抄襲這種事,一旦開了個頭,再想要止住就很難了,這隻能說是高順自己的自作自受了。


    略微思考了一會,高順腦海中突然閃現過一首詩,將其念出來或許會起到一些‘激’勵軍心的效果。於是,隻聽高順開口‘吟’道:


    “青海長雲暗雪山,孤城遙望雁‘門’關。黃沙百戰穿金甲,不破匈奴終不還!”


    高順穿越時日已久,詩句中的一些字詞已經記不太清了,例如原句應該是“孤城遙望‘玉’‘門’關”,而他卻說成了雁‘門’關;原句應該是“不破樓蘭終不還”,他卻把樓蘭說成了匈奴。


    不過這些改動微不足道,而且夏侯淵一行也正是出雁‘門’關而討匈奴,他這樣改反而是更切合當下的情形。


    “好!好!好一個黃沙百戰穿金甲,不破匈奴終不還!”夏侯淵雖然不會作詩,也不太懂品詩,但是高順所作之詩,雖然簡短,但確實能讓他產生一種熱血沸騰的感覺。


    而一旁的蔡琰,聽聞高順所作之詩,眼中不禁也流‘露’出異樣的神采。沒想到這個作戰果敢的勇將,其文采竟然也是如此卓越。請記住的網址,如果您喜歡天雷滾滾寫的《三國之陷陣無敵》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三國之陷陣無敵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天雷滾滾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天雷滾滾並收藏三國之陷陣無敵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