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孝——!”一聲悲慟至極的長鳴響起,震耳欲聾,久久不絕。
曹仁的屍體早已被荀彧安排盛殮,此時曹操正伏在其棺木上放聲痛哭。
見到曹操這幅悲痛欲絕的模樣,其帳下文武皆默立兩側,沒有人敢出聲勸慰。
“速令軍隊準備,七日之後,我當提十萬兵,掃滅江東孫氏!”曹操哭了好一會兒,最終咬牙切齒地說道,語氣之中充滿了無盡的恨意。
“主公,萬萬不可啊!”荀彧聽到曹操竟要在七天之內攻打江東,臉色驚變,也顧不上是否會惹主公不高興了,急忙開口說道。
“不可?有何不可?”聽聞荀彧反對出兵,曹操臉色明顯不悅。也就因為開口說話的是荀彧,如果換成是其他人,恐怕曹操早就發飆,破口大罵了。
“官渡之戰我軍大敗袁紹,正是兵威揚於天下之時!放眼中原,現在還有誰敢與我爭鋒!吾提十萬兵橫掃江東,有何不可!”曹操失曹仁,正是痛苦不已的時候,又怎會輕易聽進別人的勸諫之言。
“袁紹雖敗,但其勢猶存,以河北之力,再硬湊十萬士兵出來也不是什麽難事。更何況西涼馬騰、韓遂等皆野心勃勃,絕非易與之輩。此番我軍和袁紹交戰,而馬騰等部也正巧忙於平定羌亂,如若不是因為羌亂的緣故,誰知道他們會不會像孫堅一樣揮兵攻打許昌?而如今其動亂已定,若我軍不顧一切南下,說不定馬騰、韓遂便會有所異動啊!”荀彧痛心疾首地苦勸道,“更何況南麵還有劉表,雖然其與孫堅有隙,但唇亡齒寒,若主公提十萬大軍南侵,誰能擔保他不會因為害怕而選擇和孫堅聯合?總之,現在還遠沒到向南方用兵的時候啊!”
曹操臉色鐵青,雖然他不喜歡荀彧這樣反駁自己,但毋庸置疑,對方所說句句屬實。
“奉孝,你可有什麽良策,能讓我順利征討江東?”曹操問郭嘉道。
郭嘉見曹操詢問自己,隻能無奈苦笑,自己隻不過是一個謀士罷了,又不是神仙,怎麽可能不顧客觀條件想出所謂的良策。
“屬下無策。”郭嘉搖了搖頭,淡淡地說道。
“唉!”曹操也知道自己是強人所難了,不過他胸中就是氣悶啊。
“為什麽那孫堅就能肆無忌憚的攻我城池,我想攻打江東就困難重重呢!”曹操仰天問道。
眾人聞言,盡皆沉默,相覷無語。
而這時候,一個默默無名的文官站出來,對曹操詳細解釋道:“主公,孫堅一統江東,虎踞至今已有經年,其周圍根本沒什麽強敵,所慮者唯山越和劉表耳。然而山越皆山野之民,雖然能給孫堅造成一定的麻煩,但終究不過是些許小患。而劉表年老,其雄心早已不再,孫堅攻下江夏後,他便畏孫堅如虎,不敢輕動。故而孫堅能毫無後顧之憂,盡力北上攻打許昌。然而主公則不同,主公身處中原腹心,西有馬騰、北有袁紹,皆一方之大患也,故不能在倉促之時輕易南下,以防不測。”
這名文官侃侃而談完畢之後,臉上露出少許自得的神色。主公不就問了個這麽簡單的問題麽,怎麽這些個著名的謀臣一個個都迴答不上來?看來我還是很有才能的啊,不知道主公是否會因為滿意我的答案而對我封賞加官呢?
他卻不知道此時無論荀彧也好,郭嘉也好,還是其他謀臣也好,都用著一種看傻瓜般的目光盯著他。
天哪,這種愚蠢到極點的人究竟是怎麽混到曹操的帳下的啊!
確實,那人所說的那些道理再簡單不過了,但這些道理曹操難道會不明白,需要別人來告訴他麽?這家夥竟然還在這裏侃侃而談,扯一段長篇大論出來,他究竟有多麽看低他的這個主子啊?
曹操先前那一問,不過是一個略帶憤慨的感歎罷了,並不是真的要問清楚為什麽孫堅能夠打過來,自己不能打過去。大家對這都心知肚明,自然不會傻嗬嗬地上前答話。卻不料這和同僚之中竟然還有笨到這種程度的,還真以為曹操在詢問呢,這明顯是在貶低自己主子的智商嘛!
這家夥慘了,眾人心中默念道。就算現在不會慘,將來也一定不好過。
饒是曹操此時怒火萬丈,也不僅被眼前這個“一本正經”的家夥給稍稍逗樂了。誒,他叫什麽來著?
曹操沒有立刻懲罰這個不開眼的家夥,畢竟自己“問”,人家答,合乎情理,根本沒什麽懲罰的理由。但是此後數十年,那位默默無名的文官始終沒得到一丁點的升遷,在這個可憐的位置上一直幹到退仕。
不過最終,在眾人的輪番勸諫下,曹操雖然千般不願,萬般不甘,但最終還是撤消了攻打江東的想法。
不過,那個被於禁從孫堅軍大營所俘虜來的孫權,其所要麵臨的命運可就淒慘無比了。在曹操眼裏,孫權必須死,他要用孫堅兒子的命去祭奠曹仁的英靈。
孫堅對這個兒子的命也寶貴得很,否則他也不會退兵到宛城了。荀彧說是否釋放孫權得等曹操迴來說了算,於是曹操迴軍許昌的消息一傳來,他便立馬加派使者前去商議釋放孫權一事。
曹操直接無視了使者,連見都沒見。
孫堅一開始是認為使者的分量不夠,於是他指派江東陸家中的陸康出使前往許昌,務必讓他求迴孫權。
陸氏是江東名族,江東四大士族之中,陸家排在首位。而陸康則是陸家當代家主,今年已經是七十高壽了,乃是譽滿江左的名士。
陸康在後世或許名聲不顯,然而他的從孫卻大大有名,那便是火燒連營的陸遜。
在孫堅看來,這陸康名頭夠大了吧,讓他去和你曹操商量算給你麵子了吧,你也應該把我兒子還給我了吧。
於是,孫堅也顧不上什麽尊老敬賢,直接命令這個七十歲的老頭前往許昌,去和曹操談判。
陸康老胳膊老腿的,哪願進行什麽長途跋涉的旅遊?不過一來違抗孫堅的命令可能會導致一些很嚴重的後果,二來孫堅也允諾如果孫權被放迴來,必定予陸家以重酬,陸康最終還是隻能勉為其難的出發了。
曹仁的屍體早已被荀彧安排盛殮,此時曹操正伏在其棺木上放聲痛哭。
見到曹操這幅悲痛欲絕的模樣,其帳下文武皆默立兩側,沒有人敢出聲勸慰。
“速令軍隊準備,七日之後,我當提十萬兵,掃滅江東孫氏!”曹操哭了好一會兒,最終咬牙切齒地說道,語氣之中充滿了無盡的恨意。
“主公,萬萬不可啊!”荀彧聽到曹操竟要在七天之內攻打江東,臉色驚變,也顧不上是否會惹主公不高興了,急忙開口說道。
“不可?有何不可?”聽聞荀彧反對出兵,曹操臉色明顯不悅。也就因為開口說話的是荀彧,如果換成是其他人,恐怕曹操早就發飆,破口大罵了。
“官渡之戰我軍大敗袁紹,正是兵威揚於天下之時!放眼中原,現在還有誰敢與我爭鋒!吾提十萬兵橫掃江東,有何不可!”曹操失曹仁,正是痛苦不已的時候,又怎會輕易聽進別人的勸諫之言。
“袁紹雖敗,但其勢猶存,以河北之力,再硬湊十萬士兵出來也不是什麽難事。更何況西涼馬騰、韓遂等皆野心勃勃,絕非易與之輩。此番我軍和袁紹交戰,而馬騰等部也正巧忙於平定羌亂,如若不是因為羌亂的緣故,誰知道他們會不會像孫堅一樣揮兵攻打許昌?而如今其動亂已定,若我軍不顧一切南下,說不定馬騰、韓遂便會有所異動啊!”荀彧痛心疾首地苦勸道,“更何況南麵還有劉表,雖然其與孫堅有隙,但唇亡齒寒,若主公提十萬大軍南侵,誰能擔保他不會因為害怕而選擇和孫堅聯合?總之,現在還遠沒到向南方用兵的時候啊!”
曹操臉色鐵青,雖然他不喜歡荀彧這樣反駁自己,但毋庸置疑,對方所說句句屬實。
“奉孝,你可有什麽良策,能讓我順利征討江東?”曹操問郭嘉道。
郭嘉見曹操詢問自己,隻能無奈苦笑,自己隻不過是一個謀士罷了,又不是神仙,怎麽可能不顧客觀條件想出所謂的良策。
“屬下無策。”郭嘉搖了搖頭,淡淡地說道。
“唉!”曹操也知道自己是強人所難了,不過他胸中就是氣悶啊。
“為什麽那孫堅就能肆無忌憚的攻我城池,我想攻打江東就困難重重呢!”曹操仰天問道。
眾人聞言,盡皆沉默,相覷無語。
而這時候,一個默默無名的文官站出來,對曹操詳細解釋道:“主公,孫堅一統江東,虎踞至今已有經年,其周圍根本沒什麽強敵,所慮者唯山越和劉表耳。然而山越皆山野之民,雖然能給孫堅造成一定的麻煩,但終究不過是些許小患。而劉表年老,其雄心早已不再,孫堅攻下江夏後,他便畏孫堅如虎,不敢輕動。故而孫堅能毫無後顧之憂,盡力北上攻打許昌。然而主公則不同,主公身處中原腹心,西有馬騰、北有袁紹,皆一方之大患也,故不能在倉促之時輕易南下,以防不測。”
這名文官侃侃而談完畢之後,臉上露出少許自得的神色。主公不就問了個這麽簡單的問題麽,怎麽這些個著名的謀臣一個個都迴答不上來?看來我還是很有才能的啊,不知道主公是否會因為滿意我的答案而對我封賞加官呢?
他卻不知道此時無論荀彧也好,郭嘉也好,還是其他謀臣也好,都用著一種看傻瓜般的目光盯著他。
天哪,這種愚蠢到極點的人究竟是怎麽混到曹操的帳下的啊!
確實,那人所說的那些道理再簡單不過了,但這些道理曹操難道會不明白,需要別人來告訴他麽?這家夥竟然還在這裏侃侃而談,扯一段長篇大論出來,他究竟有多麽看低他的這個主子啊?
曹操先前那一問,不過是一個略帶憤慨的感歎罷了,並不是真的要問清楚為什麽孫堅能夠打過來,自己不能打過去。大家對這都心知肚明,自然不會傻嗬嗬地上前答話。卻不料這和同僚之中竟然還有笨到這種程度的,還真以為曹操在詢問呢,這明顯是在貶低自己主子的智商嘛!
這家夥慘了,眾人心中默念道。就算現在不會慘,將來也一定不好過。
饒是曹操此時怒火萬丈,也不僅被眼前這個“一本正經”的家夥給稍稍逗樂了。誒,他叫什麽來著?
曹操沒有立刻懲罰這個不開眼的家夥,畢竟自己“問”,人家答,合乎情理,根本沒什麽懲罰的理由。但是此後數十年,那位默默無名的文官始終沒得到一丁點的升遷,在這個可憐的位置上一直幹到退仕。
不過最終,在眾人的輪番勸諫下,曹操雖然千般不願,萬般不甘,但最終還是撤消了攻打江東的想法。
不過,那個被於禁從孫堅軍大營所俘虜來的孫權,其所要麵臨的命運可就淒慘無比了。在曹操眼裏,孫權必須死,他要用孫堅兒子的命去祭奠曹仁的英靈。
孫堅對這個兒子的命也寶貴得很,否則他也不會退兵到宛城了。荀彧說是否釋放孫權得等曹操迴來說了算,於是曹操迴軍許昌的消息一傳來,他便立馬加派使者前去商議釋放孫權一事。
曹操直接無視了使者,連見都沒見。
孫堅一開始是認為使者的分量不夠,於是他指派江東陸家中的陸康出使前往許昌,務必讓他求迴孫權。
陸氏是江東名族,江東四大士族之中,陸家排在首位。而陸康則是陸家當代家主,今年已經是七十高壽了,乃是譽滿江左的名士。
陸康在後世或許名聲不顯,然而他的從孫卻大大有名,那便是火燒連營的陸遜。
在孫堅看來,這陸康名頭夠大了吧,讓他去和你曹操商量算給你麵子了吧,你也應該把我兒子還給我了吧。
於是,孫堅也顧不上什麽尊老敬賢,直接命令這個七十歲的老頭前往許昌,去和曹操談判。
陸康老胳膊老腿的,哪願進行什麽長途跋涉的旅遊?不過一來違抗孫堅的命令可能會導致一些很嚴重的後果,二來孫堅也允諾如果孫權被放迴來,必定予陸家以重酬,陸康最終還是隻能勉為其難的出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