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到眾將士齊聲勸諫,高順的內心稍稍恢複了一絲理智。


    的確,自己的家小都在許昌城內,許昌城要是不保,自己的家人或許都會有危險。


    但是自己就這樣帶著軍隊橫衝直撞想許昌城闖過去的話,那麽後果說不定會更嚴重。


    如果許昌城真的已被攻破,那麽憑自己這五千人,恐怕也難以救出自己的家人,隻是無謂送死罷了。


    屆時自己家人救不出不說,更是白白葬送五千條性命。


    高順有一定程度的智計,算得上是一員智將,但他終不是謀士,對於一些問題看得不是很透徹。如果郭嘉、程昱等謀士在一旁的話,肯定會提醒高順,孫堅為了招攬人才,有很大可能不會動其家人。


    其實高順如果能靜下心來仔細琢磨的廢話,他未必察覺不了這個道理。但所謂當局者迷,高順現在一心為自己家人的處境感到擔憂,就算有誰當著他麵點明其中緣由,高順也未必會相信對方的言語。


    不過郝昭等人的苦勸也不是沒有絲毫作用,至少現在高順已然比先前清醒了很多。


    高順深吸了一口氣,目光深邃,內心念頭飛轉,考慮著到底該如何行動。


    究竟是不顧犧牲地衝進去,還是……


    留給高順考慮的時間極其有限,他多猶豫一刻,城內的局勢就更多危險一分。


    “依軍師計而行。”高順最終還是決定采取郭嘉向曹操所獻的計策,盡管高順並不清楚在如今的情況下,這等計策還有幾分效用?


    ————————————————————————————————


    此時的許昌城東門,雖然孫堅軍已將城頭掛著的曹字大旗扯下,但這並不代表他們已經拿下了許昌城。


    是的,曹仁死了,但曹仁死後不過片刻工夫,從另外三門集結而來的援軍便已經趕到了。


    曹軍和孫堅軍在城門附近又展開了新一輪的廝殺,場麵極為壯烈。


    從另外三門趕來的曹軍人數也並不多,加起來也就六千人左右。畢竟在其他三門外也一部分孫堅軍在攻城,以至於他們不可能將所有兵力全部派往東門。


    否則的話,就算保住了東門,可其他三門淪陷,那結果還不是一樣的麽?


    孫堅軍原本聚集在東門外的兵力大約有兩萬六千,在攻城戰和甕城內的肉搏戰中,孫堅軍陸續損失了大約兩千人。可饒是如此,他們此刻所擁有的的兵力依然是趕至東門之曹軍的四倍。


    雖然說其餘三門援軍的趕到讓周瑜吃了一小驚,但他並不為此著急。曹仁以生命為代價所付出的堅持雖然讓許昌城易主的時間繼續往後延了一會,可許昌城被即將自軍攻克仍是一個不爭的事實。


    六千人而已,又怎能擋得住我兩萬餘大軍。別忘了,現在可不是在進行什麽攻城戰,如今城門已開,兩軍完全在進行著短兵相接的交鋒。失去了城池的憑依,在四倍數量差距下,曹軍沒有任何機會扳迴局勢。


    孫堅神情激動,這座許昌城唾手可得,它將成為自己踏向天下的立足之階。


    “主公,周將軍!”正當孫堅、周瑜得意之時,一名傳令兵突然神色慌忙的跑到他們身邊報告道,“有一支軍隊正在向我們逼近。”


    軍隊?還正在朝著許昌逼近?周瑜和孫堅聽聞,心頭俱是一凜。


    尤其是孫堅,許昌城眼看就能攻下了,他可不想在這個節骨眼上橫生枝節。


    難道說曹操已經擊敗袁紹,率軍迴援了?


    不對,雖然說曹操以弱勝強,以劣勢兵力擊敗袁紹優勢兵力,這並不是沒有可能發生的事,但也絕不至於這樣快。曹操想取得官渡戰場的勝利,隻能和袁紹拚消耗,而絕不會以速戰的方式取勝。


    還是說曹操決定不顧一切迴來救援許昌?可是這樣的話袁紹會放過他麽?一路銜尾追殺下來,曹操軍根本無法平安返迴許昌。


    正是因為事先將這些因素都分析清楚了,所以孫堅才會揮兵攻打許昌。


    難道曹操和袁紹暗中達成了什麽協議不成?


    孫堅不斷地在心中猜想著各種可能性,而周瑜此時則要冷靜得多。


    “敵軍大約有多少人?打的又是什麽旗幟?”周瑜開口問道。


    “屬下隻是目測,大約有四五萬吧,打的旗幟正是曹操的帥旗。”傳令兵迴答道,語氣之中帶著一絲顫音。


    “什麽?這麽多?"聽到這個數量,孫堅和周瑜不約而同地倒吸了一口冷氣。


    “不可能!”如果說孫堅先前隻是有些在意的話,那麽此刻就已經完全變了臉色。


    如果來的援軍隻有一兩萬,那倒還好說,自己也能應付得來。可是四五萬大軍,孫堅心裏就不是滋味了。


    雖說許昌陷城在即,可是對方好歹有著六千人,想要殺光他們的話還是要花費上那麽一些時間的。


    如果在這期間對方的數萬大軍殺到,那麽絕對會形成一場災難。


    要知道現在自己還沒能攻進這許昌城,到時萬一自己兩萬餘人被對方四五萬人堵在這東門之外,那可真是走投無路了。


    而且別忘了,城門另一側可還有曹軍的六千人。雖說現在這六千人對自己根本造不成什麽威脅,可一旦敵方援軍到來,那麽這六千人便可與那數萬大軍遙相唿應,成兩方夾擊之勢,足以對自軍造成不小的傷亡。


    “公瑾,現在該怎麽辦?”孫堅問周瑜道。


    “據你估算,敵軍大概還有多久可以到此?”周瑜聽聞孫堅問話,並沒有立即迴答,而是繼續問那傳令兵道。


    “估計用不了多少時間,大概小半個時辰吧。”傳令兵答道。


    周瑜對這答案很是不滿,又是估計,又是大概的。不過現在他也沒空去斥責這傳令兵,而且這麽短時間內讓其精確推測出敵軍的行進速度當真是強人所難了。


    “主公,看來隻有暫且退兵了。”周瑜略作思慮,對孫堅說道。


    這也是無奈之舉,許昌破城在望,誰都不希望功虧一簣。然而變故已生,這時如果硬扛下去的話,恐怕會造成不可挽迴的下場。


    撤兵麽?孫堅身子一顫,許昌城近在眼前,叫他怎麽舍得就此退卻。


    “不若召集其餘諸門攻城人馬,和曹軍一戰如何?”天下大權,近在咫尺,孫堅實在是不想放棄啊。


    “主公不可啊!”周瑜勸誡道,“召迴諸門攻城兵馬,我們數量雖然不差於曹軍,可城內守軍也就沒了牽製。須知城內守軍仍有一萬數千之眾,屆時其和城外曹軍裏應外合,則我軍腹背受敵,情勢隻會更為危險。”


    孫堅沉吟片刻,最終無奈下令道:“全軍退兵!”


    命令傳至其他三門,各門之外的孫堅軍在得令後相繼撤退,於距東門十裏處集合,紮營。


    而城外的援軍也沒有進城,也在東門外安營紮寨,其營寨距離孫堅也有十裏左右的距離。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三國之陷陣無敵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天雷滾滾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天雷滾滾並收藏三國之陷陣無敵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