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最終沒有聽從郭嘉的勸告,決意對徐州發兵。


    高順則被留在了兗州的東郡城,其陷陣營最初建立時兵力為一千,經過這段時間的發展,如今共有一千五百驍銳。新招募的五百士兵雖然在素質上還比不過那以前老兵,但經曆的同樣也是如同地獄般的嚴苛訓練,因此其戰力也是一等一的強悍。這次攻徐州,曹操將那一千陷陣營老兵盡數調用,歸夏侯淵指揮,隻留下那五百新兵讓高順繼續操練。


    曹操任兗州牧至今,不斷厲兵秣馬,此時共有大軍七萬。此次攻徐州,曹操一舉發動五萬大軍,令夏侯淵、趙雲、樂進統領兩萬人為前部,自己攜曹仁、曹洪統領兩萬人為中軍,徐榮、李典、於禁統領一萬人為後軍,郭嘉、戲誌才、劉曄、滿寵、呂虔等一幹謀士俱為參軍。


    至於兗州後方,夏侯惇、程昱領三千兵守濮陽,高順、荀彧領三千兵守東郡,毛玠、荀攸領三千兵守陳留,剩下的兵力則由一些名不見經傳的龍套統領,分散守護在兗州其餘大小諸縣城中。


    高順一開始還因為曹操不帶他去徐州而鬧情緒,不過他隨即就釋然了。因為他很快就想清楚了,待在兗州說不定同樣有戰功可拿。要知道,呂布就是趁曹操攻徐州,後防空虛的時候,在陳宮、張邈的幫助下突然發難的。屆時如果能守住呂布的攻勢,那功勞絕不比在徐州前線浴血奮戰來的少。隻不過自己辛苦帶出來的陷陣營就這樣輕易地被劃到別人麾下,雖說這隻是臨時借調,遲早會還給她的,但這還是讓高順怎麽都無法接受。


    其實曹操這次出征還是非常想帶上高順的,畢竟其麾下陷陣營的戰力不容小視。雖說抽調了一千老兵給夏侯淵,但陷陣營是高順一手帶出來的,突然換將難保沒有指揮上的不便,從而造成戰力上的折損。


    這次不讓高順隨軍出征,很大程度上還是因為自己那個妹子。曹操既然答應了曹銘,幫助撮合她與高順,那麽就必須給高順機會。所謂的機會,倒並不是說給與其親近曹銘的機會,而是給與其親近自己老爹曹嵩的機會。他雖身為兗州牧,乃一州的最高統治者,兗州的政事老爹無法插手。但在自己家中,大家長還是曹嵩,曹銘的婚事屬於家事,完全由曹嵩決斷。隻有高順真正得到了曹嵩的認可,兩人之間才有可能。否則即使再怎麽疼愛小妹,老爹死也不同意的話,自己也不能頂著個不孝的罪名替妹妹定下婚事。


    因此,隻有讓高順和曹嵩混熟才行。把高順帶去徐州,哪怕他所獲的功勞是全軍第一,自己也不可能一下子就把他提拔到一個特別高的位置,那麽他所立下的戰功在曹嵩眼裏也隻是一個淺薄的概念罷了,對於這樁婚事沒有任何推動作用。與其這樣,還不如讓高順留在兗州,讓他能有更多的機會和曹嵩產生交集,讓他在曹嵩腦中積攢下越來越多的印象,這樣效果更為實際一些。至於攻徐州,曹操對自己的軍力有著超強的信心。陷陣營的戰力雖說有些折損,但其人數本就隻有一千,於五萬大軍而言能起到多大的作用還不可知,再者說就算陷陣營實力有所下降,但下降的幅度也不會大到哪裏去,至少絕對還稱得上精銳之名。曹操堅信,憑著自己所統領的軍勢,一定能將整個徐州攻而克之。


    因此無論從哪方麵而言,曹操都能放心地將高順留在兗州。更何況兗州確實也需要有人留守,沒看到除了高順以外,曹軍中威望最高的夏侯惇不也留下來擔任拱衛之責麽。


    曹操臨行前還特意暗示過高順一番:“多去拜訪我父。”


    隻不過高順有了先前的那一番誤解,對於曹操的這句話怎麽聽怎麽有股異樣的意味,再加上懷有一番怨念,表麵上是畢恭畢敬地答應了,但曹操前腳剛走,高順便立馬把這句話當成了耳邊風。大不了每隔幾日去探望曹嵩一次算作是應付,等曹操事後問起就說訓練繁忙好了,想必他也不會太過糾結於這種事上。


    ————————————————————————————————


    陶謙聞曹操率軍五萬來攻徐州,途中大小縣城相繼失守,不經驚懼萬分。一方麵,陶謙急遣陳珪前去議和,另一方麵,則令孫乾立馬往北海請援。


    陳珪前望曹營,自是無功而返。而北海孔融最近剛在劉備的幫助下消滅黃巾餘黨管亥所率領的賊軍,自身也沒多少餘力去支援徐州,不過在孫乾的苦苦哀求之下,孔融最終還是和劉備硬湊出五千人,前往救援徐州。


    下邳城外,戰鼓聲連天,曹軍進入徐州,可謂攻無不克,夏侯淵的兩萬前軍如今已然一路打到了下邳城下。隻要下邳城被攻破,那麽徐州便徹徹底底成為了曹操的囊中之物了。


    陶謙一開始竟然並未采取守城戰略,而是選擇先和曹軍在下邳城外廝殺一陣。一方麵是他對丹陽兵的戰力有信心,更多的原因則是出於他見到曹操大軍此刻並未全數到來,如今出現在下邳城外的隻有兩萬夏侯淵的前軍,從而產生了與之一戰的心思。隻要挫敗曹操前軍一陣,那麽就可以大大降低對方的士氣,等曹操大軍與前軍匯合時,自己的處境也可以稍微好轉一些。


    兩軍將士在戰鼓聲的催動之下,狂暴地絞殺在一起。戰場之上,人命賤如螻蟻。或許前一刻你剛把某個敵兵的腦袋砍下來,這一刻就會有一杆木槍將你的胸膛貫穿。


    事已至此,陶謙哪裏還敢有什麽保留,丹陽兵已全數投入到戰場上,以抵擋曹軍如同洪水般的攻勢。


    孔融和劉備的援軍也早已趕到,隻見關羽張飛這二員虎將一馬當先,衝入亂軍之中。馬過之處,隻留下一地的曹軍屍體,狼藉不已。


    在丹陽兵和北海援軍的支撐下,戰場上的局勢勉強還算是膠著,並未向曹軍一邊倒。


    對於在亂陣之中衝殺的那兩員戰將,夏侯淵自然是認識的,而且以前還身為友軍一同殺敵過,對於其武勇有著深刻的印象。


    “弓箭手,射!”夏侯淵右手指向關張二人所在的方向,對身後的弓箭手下達了命令。


    夏侯淵深知,一定要盡早遏製這二人的氣勢,否則的話一旦被這兩人殺紅了眼,接下來的仗可就不好打了。


    弓箭手得到命令,對著關張二人便是一陣齊射。


    關羽和張飛見狀,便也顧不得殺敵,趕忙青龍偃月刀和丈八蛇矛橫在身前不斷舞動,將一支支飛來的箭枝打落在一旁。


    在戰場之上,弓箭無疑是最有效的殺傷武器。尤其對於關張這種萬人敵來說,派五十名士兵圍毆他們的效果遠不如派十五名弓箭手在遠處遙遙地射他們來的要好。


    上次追趕董卓的時候,也就幸虧對方同樣是倉促間設伏,一應器具都未準備齊全。如果西涼軍那時配足弓弩、檑木、滾石的話,那麽聯軍的損失將大幅增加,說不定將領之中也會出現折損。


    而現在是幾百名弓手對著關張二人射箭,二人即使武藝再高,又哪裏能應付著撲天而來的箭陣,隻能一邊揮舞著手中的武器撥擋箭枝一邊後退。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三國之陷陣無敵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天雷滾滾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天雷滾滾並收藏三國之陷陣無敵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