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5頁
從嬴政開始:歷代皇帝陸續降臨 作者:來碗熱幹麵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不好,快醒醒!」
「失火啦!」
李世民和高演連忙上前叫醒眾人。
劉徹幾人猛地驚醒,迅速起身。
「怎麽了。」
「你們看!」
此刻就見熊熊烈火沖天,已經將眾人包圍,距離不到十米。
「我去,流星飛劍!」
劉秀快速召喚出飛劍,一把拽住最近的高演,就朝空中飛去。
眾人也皆是如此。
眾人剛一離開地麵,熊熊烈火便席捲了一切。
狹窄的溪流也被瞬間吞沒。
而就這時,數條如繩索般的火蛇從烈焰中竄了出來。
轉瞬即至,一把鎖住了李世民的腳踝。
李世民隻覺灼痛傳來,火焰快速點燃了他的褲腳。
「啊!」
李世民猛地一劍揮灑而下,劍氣唿嘯,斬斷了火蛇。
劉徹大喊一聲:「遠離此處!」
眾人不斷揮舞出劍氣阻擋,同時朝遠處飛去。
直到晌午時分。
劉徹一行六人才灰頭土臉的停在了一片偌大的湖泊旁。
此刻眾人衣服皆又被燒毀的痕跡,臉也是黢黑。
眾人隨即在湖邊洗臉擦拭。
邊洗還邊罵罵咧咧。
...
第230章 患難見真情
長話短說。
兩支隊伍於第十日的時候碰頭,隨後一起尋找迴城的方向。
於出城第十六日終於返迴了圍城。
龍珠獲取並不算多,兌換之後所得兩萬九千龍珠。
時光飛逝,轉眼十天過後。
一聲龍吟終於再次響徹在了圍城上空。
就見上寫:
唐朝第十任皇帝:唐德宗李適(公元742年——805年)
適:kuo
李豫見狀快步上前:「我的好大兒,你可算來啦。」
重返四十歲模樣的李適此刻感覺身體倍棒,入耳看向同樣重返了四十歲模樣的李豫。
嚇了一跳,以為見了鬼。
「鬼什麽鬼,你自已不也死了嗎。」
李豫沒好氣倒道。
一刻鍾後,聽完介紹後的李適這才恍然大悟。
同時帶著有些忐忑的心跟著老爹,來到了秦始皇宮殿。
一一行禮之後,李淵隨即問道:「適兒,之前聽你爹說過一些你的事,安史之亂還是你平定的,是吧。」
李適拱手:「僥倖成功。」
李淵笑著捋了捋鬍鬚,對李適的印象還是挺不錯的,甚至是有些期待。
畢竟已經從李豫的口中得知,其長子李適乃是個能文能武,有才幹的人。
李淵:「不用謙虛,該是怎樣就是怎樣。你文武雙全,我很看好你。大唐有沒有復興起來啊。」
「這個..」
李適說著,搖了搖頭。
心虛的看了眼李淵。
見狀,李淵等人心中一沉,大唐難道真的一蹶不振了嗎。
李淵輕嘆口氣:「無妨,盡力即可。仔細訴說下,你即位後的事吧。記住,功過皆說,不可謊言。」
「是。」
旁白哥:
李適,低配版李隆基。
與李隆基有很多相似之處,兩人人生的轉折點都是因為一次兵變。然後即位前期也都是勵精圖治,後期躺平擺爛。
李適作為李豫的嫡長子,出生於公元742年,此時的唐朝國泰民安,繁花錦繡。
李適的一生都在見證大唐的由盛而衰。
隨著安史之亂爆發,大唐歌舞昇平的假象被打破,而李適也在逃亡的過程中,走出了象牙塔。
看遍人間百態,經受風刀霜劍。
李豫即位後,將剿滅安史叛軍的任務交給了李適,李適不負眾望,次年便將安史之亂平定。
他也因此斬獲赫赫戰功,以及隨之附上的太子之位。
不過此番平叛,李豫走了一步錯棋。他並未根除叛將,反而還賜予了叛將封地,任命其節度使。這也為日後的『二帝四王之亂』埋下了禍根。
公元779年,李適即位。
即位之初,他以節儉愛民著稱,堅持信用文武百官,嚴禁宦官幹政,用楊炎為相,廢租庸調製,改行「兩稅法」。
此時的大唐開始有了復甦興盛的跡象。
然後不出意外的話就意外了。
原本叛將,成德節度使李寶臣死後,其子李惟嶽向李適請求襲其父位,李適堅決拒絕。再加上李適的削藩政策,終是引起了地方不滿。
公元782年,節度使們紛紛起兵反唐,此時李適倚重的武將束手無策,最後還是宦官護衛著李適逃出了皇宮。
宦官表示:陛下啊~您現在知道誰才是真愛了嗎~
李適瘋狂點頭:患難見真情啊!
於是此事之後的李適一改之前對宦官的態度,開始寵信宦官,任命宦官為禁軍統帥。
李適被迫出逃,輾轉奉天、梁州等地。
史稱『奉天之難』。
因為這場兵亂中,有四人自立為王,兩人自立為帝。所以又稱『二帝四王之亂』。
三年之後,唐將領李晟等人攻克長安,李適才終於迴了家。
此後的李適一改往日清廉,開始變得貪財好利。且寵信奸臣,放任宦官弄權。
他終究還是活成了少年時自已最厭惡的模樣。
公元805年,李適病逝,終年六十四。
「失火啦!」
李世民和高演連忙上前叫醒眾人。
劉徹幾人猛地驚醒,迅速起身。
「怎麽了。」
「你們看!」
此刻就見熊熊烈火沖天,已經將眾人包圍,距離不到十米。
「我去,流星飛劍!」
劉秀快速召喚出飛劍,一把拽住最近的高演,就朝空中飛去。
眾人也皆是如此。
眾人剛一離開地麵,熊熊烈火便席捲了一切。
狹窄的溪流也被瞬間吞沒。
而就這時,數條如繩索般的火蛇從烈焰中竄了出來。
轉瞬即至,一把鎖住了李世民的腳踝。
李世民隻覺灼痛傳來,火焰快速點燃了他的褲腳。
「啊!」
李世民猛地一劍揮灑而下,劍氣唿嘯,斬斷了火蛇。
劉徹大喊一聲:「遠離此處!」
眾人不斷揮舞出劍氣阻擋,同時朝遠處飛去。
直到晌午時分。
劉徹一行六人才灰頭土臉的停在了一片偌大的湖泊旁。
此刻眾人衣服皆又被燒毀的痕跡,臉也是黢黑。
眾人隨即在湖邊洗臉擦拭。
邊洗還邊罵罵咧咧。
...
第230章 患難見真情
長話短說。
兩支隊伍於第十日的時候碰頭,隨後一起尋找迴城的方向。
於出城第十六日終於返迴了圍城。
龍珠獲取並不算多,兌換之後所得兩萬九千龍珠。
時光飛逝,轉眼十天過後。
一聲龍吟終於再次響徹在了圍城上空。
就見上寫:
唐朝第十任皇帝:唐德宗李適(公元742年——805年)
適:kuo
李豫見狀快步上前:「我的好大兒,你可算來啦。」
重返四十歲模樣的李適此刻感覺身體倍棒,入耳看向同樣重返了四十歲模樣的李豫。
嚇了一跳,以為見了鬼。
「鬼什麽鬼,你自已不也死了嗎。」
李豫沒好氣倒道。
一刻鍾後,聽完介紹後的李適這才恍然大悟。
同時帶著有些忐忑的心跟著老爹,來到了秦始皇宮殿。
一一行禮之後,李淵隨即問道:「適兒,之前聽你爹說過一些你的事,安史之亂還是你平定的,是吧。」
李適拱手:「僥倖成功。」
李淵笑著捋了捋鬍鬚,對李適的印象還是挺不錯的,甚至是有些期待。
畢竟已經從李豫的口中得知,其長子李適乃是個能文能武,有才幹的人。
李淵:「不用謙虛,該是怎樣就是怎樣。你文武雙全,我很看好你。大唐有沒有復興起來啊。」
「這個..」
李適說著,搖了搖頭。
心虛的看了眼李淵。
見狀,李淵等人心中一沉,大唐難道真的一蹶不振了嗎。
李淵輕嘆口氣:「無妨,盡力即可。仔細訴說下,你即位後的事吧。記住,功過皆說,不可謊言。」
「是。」
旁白哥:
李適,低配版李隆基。
與李隆基有很多相似之處,兩人人生的轉折點都是因為一次兵變。然後即位前期也都是勵精圖治,後期躺平擺爛。
李適作為李豫的嫡長子,出生於公元742年,此時的唐朝國泰民安,繁花錦繡。
李適的一生都在見證大唐的由盛而衰。
隨著安史之亂爆發,大唐歌舞昇平的假象被打破,而李適也在逃亡的過程中,走出了象牙塔。
看遍人間百態,經受風刀霜劍。
李豫即位後,將剿滅安史叛軍的任務交給了李適,李適不負眾望,次年便將安史之亂平定。
他也因此斬獲赫赫戰功,以及隨之附上的太子之位。
不過此番平叛,李豫走了一步錯棋。他並未根除叛將,反而還賜予了叛將封地,任命其節度使。這也為日後的『二帝四王之亂』埋下了禍根。
公元779年,李適即位。
即位之初,他以節儉愛民著稱,堅持信用文武百官,嚴禁宦官幹政,用楊炎為相,廢租庸調製,改行「兩稅法」。
此時的大唐開始有了復甦興盛的跡象。
然後不出意外的話就意外了。
原本叛將,成德節度使李寶臣死後,其子李惟嶽向李適請求襲其父位,李適堅決拒絕。再加上李適的削藩政策,終是引起了地方不滿。
公元782年,節度使們紛紛起兵反唐,此時李適倚重的武將束手無策,最後還是宦官護衛著李適逃出了皇宮。
宦官表示:陛下啊~您現在知道誰才是真愛了嗎~
李適瘋狂點頭:患難見真情啊!
於是此事之後的李適一改之前對宦官的態度,開始寵信宦官,任命宦官為禁軍統帥。
李適被迫出逃,輾轉奉天、梁州等地。
史稱『奉天之難』。
因為這場兵亂中,有四人自立為王,兩人自立為帝。所以又稱『二帝四王之亂』。
三年之後,唐將領李晟等人攻克長安,李適才終於迴了家。
此後的李適一改往日清廉,開始變得貪財好利。且寵信奸臣,放任宦官弄權。
他終究還是活成了少年時自已最厭惡的模樣。
公元805年,李適病逝,終年六十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