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相府周圍一直有禁軍守衛。
蘇老爺像隻困獸。他隻是暗自慶幸,近來亂事太多,外孫大概還沒騰出手來發落他。
他打點關係,給閨女發了兩封信,石沉大海。
實在不知是守衛的小子收錢不辦事,還是女兒得知他的算計,壓根不想理他了。
老頭兒的花白頭髮又氣多了不少。他暗罵閨女想不開,外戚轉正,豈非更好?
更深露重。
蘇禾打發老管家去睡,獨自坐在窗邊看天上的圓銀盤子發呆。
猝不及防間,他餘光見暗影一晃,以為自己眼花,定睛細看確實有個黑衣人進了屋。
黑衣人端身行禮,將麵巾摘下來。
蘇禾看清之後,驚喜又戒備起來:「你我合謀復刻掌武令之計已經敗露,還來做什麽?老夫事敗,即便抄斬也不會說出你跟扶搖,放心吧。」
「相爺這就放棄了?」
來人是福祿,他聲音輕輕的:「露不一定敗,如今趙岐篡位,皇上生大氣,身子更要不行了,大人若能藉機匡扶社稷,把名不正言不順之人扯下來,往後的江山,就徹底是二殿下的了。」
蘇禾眯了眯眼睛,讓父子二人鷸蚌相爭皆損?
甚是狠毒啊。
「我深陷亂局自有道理,你又是為何?」
福祿彎起嘴角,表情居然有一瞬的溫柔,與前一刻陰毒的模樣判若兩人。
他心裏盪起一灣漣漪:折騰到頭隻為了給她演一場熱鬧,讓她看見我。
但他不能這麽說。
他躬身道:「自然是想得高官厚祿。富貴險中求,大人隨奴才去見陛下,這之後一場大戲唱好了,一勞永逸。」
蘇禾皺眉道:「我是階下囚,即便出得丞相府,皇宮大內怎麽能進去?」
福祿笑道:「陛下年幼時,曾與康南王在宮中的廢棄宮苑裏挖過一條出城密道,之前填死了。眼下奴才又讓人挖開,不僅大人能進去,更有高手已經入宮了,咱們去瞧好吧。」
第168章 宮變
太靖閣的彩色琉璃拱頂將月光投在地麵上, 影出斑斕的冷顏色。
趙晟看著那堆色彩、咂著酒,自言自語似的道:「同是光芒,投影相同、形狀相同、就連位置都相同, 太陽的繽紛暖融融的, 月光卻冷, 晏初……傳了捷報來, 說沒說何時迴來?」
豫妃眼皮都不抬,隻管給趙晟斟酒。
樊星應道:「王爺隻傳了捷報,陛……」他所指「陛下」是趙岐, 不敢繼續說了。
趙晟剛睡一覺, 醒來就在喝酒,現在已經有點多了,幹笑幾聲:「無妨,他怎麽了?」
「他尚未給王爺發班師詔令, 想來王爺還會在北關守些時候吧。」樊星沒再稱趙岐作陛下。
趙晟感嘆道:「莊別留一直在北關,這麽多年與蒙兀拉扯不下, 晏初此去不過十幾日,居然告大捷。滿朝武將,沒他一個文官頂用。」
「王爺在軍報中謙稱是時運所致, 他騰空登平, 以空城誘敵深入, 言說這非是旁人敢為的, 還自罪了一番。」樊星道。
「何罪之有啊, 」趙晟笑了笑, 喝兩杯酒又問道, 「他身子還好嗎,提過沒有?」
「這……」樊星現在不在「禦前」伺候了, 哪裏知道得這麽詳細。
「罷了,即便不好,他也不會說,向來對自己輕描淡寫的。」趙晟擺擺手,摩挲著方竹報平安的腰佩,「禦書房多寶閣的第二層屜子裏有個牛皮小桶,是與政務無關的東西,讓他們通融一下,拿過來。」
樊星領命,剛要去辦,側門處突然有人說話:「賢婿可以自己去拿。」
屋內人除了豫妃,皆大驚。
眾人循聲看,來人根本不該出現在這——是左相蘇禾。
他身邊跟了個太監,麵如冠玉、臉色比樊星還幹淨,隻是整個人罩著層冷森森的凜冽,模樣根本不像伺候人的主兒,正是福祿。
福祿目光落在豫妃身上,見她坐得離趙晟不遠不近,向她微微頷首。
豫妃則沒看見他似的,淡淡地事不關己。
「國丈為何在此,你如何從府裏出來的?」趙晟站起來猛了,酒意上頭,打了個晃。
蘇禾低笑兩聲:「臣能來此陛下該高興,這足能證明陛下未到山窮水盡之地,還有人願意支援陛下。」
趙晟握緊腰佩幾分,沒說話,向殿外看,隱約看到院外站崗禁軍的衣裳邊。
「賢婿的出路不在那邊,」蘇禾一指後殿,「咱們火燒太靖閣,亂中取變,才有得勝之機。」
這夜月色甚明。
但皇宮大內有一方永遠陰暗的角落,是內侍庭的監牢。
牢房在一座枯衰的院子裏,院門匾額上隻有個大大的「哀」字。為奴為婢本就悲哀,進了這地方是哀中之大。太多人被遺忘在這,出不去、不見天、被遺忘到死,像被丟在角落的垃圾,自行腐爛。
哀牢的值守戍衛正數著天上的星星犯困。
風吹著院中高樹,響起有規律的節奏,讓人昏昏欲睡。
戍衛瞌睡得點了下頭,搓搓凍得發僵的手,罵句街,換姿勢繼續站——守在這裏祖上也是沒積德。
風過空隙的聲音,依舊頗有節奏,他心道:從前不曾聽過這種鬼哭風,是哪裏漏了?天亮讓造辦司派人來看看。那幫勢利眼,能不能給仔細修?
正這麽想,他忽而覺得頸後落了東西,很輕,大冬天的帶著冰涼才格外明顯。
蘇老爺像隻困獸。他隻是暗自慶幸,近來亂事太多,外孫大概還沒騰出手來發落他。
他打點關係,給閨女發了兩封信,石沉大海。
實在不知是守衛的小子收錢不辦事,還是女兒得知他的算計,壓根不想理他了。
老頭兒的花白頭髮又氣多了不少。他暗罵閨女想不開,外戚轉正,豈非更好?
更深露重。
蘇禾打發老管家去睡,獨自坐在窗邊看天上的圓銀盤子發呆。
猝不及防間,他餘光見暗影一晃,以為自己眼花,定睛細看確實有個黑衣人進了屋。
黑衣人端身行禮,將麵巾摘下來。
蘇禾看清之後,驚喜又戒備起來:「你我合謀復刻掌武令之計已經敗露,還來做什麽?老夫事敗,即便抄斬也不會說出你跟扶搖,放心吧。」
「相爺這就放棄了?」
來人是福祿,他聲音輕輕的:「露不一定敗,如今趙岐篡位,皇上生大氣,身子更要不行了,大人若能藉機匡扶社稷,把名不正言不順之人扯下來,往後的江山,就徹底是二殿下的了。」
蘇禾眯了眯眼睛,讓父子二人鷸蚌相爭皆損?
甚是狠毒啊。
「我深陷亂局自有道理,你又是為何?」
福祿彎起嘴角,表情居然有一瞬的溫柔,與前一刻陰毒的模樣判若兩人。
他心裏盪起一灣漣漪:折騰到頭隻為了給她演一場熱鬧,讓她看見我。
但他不能這麽說。
他躬身道:「自然是想得高官厚祿。富貴險中求,大人隨奴才去見陛下,這之後一場大戲唱好了,一勞永逸。」
蘇禾皺眉道:「我是階下囚,即便出得丞相府,皇宮大內怎麽能進去?」
福祿笑道:「陛下年幼時,曾與康南王在宮中的廢棄宮苑裏挖過一條出城密道,之前填死了。眼下奴才又讓人挖開,不僅大人能進去,更有高手已經入宮了,咱們去瞧好吧。」
第168章 宮變
太靖閣的彩色琉璃拱頂將月光投在地麵上, 影出斑斕的冷顏色。
趙晟看著那堆色彩、咂著酒,自言自語似的道:「同是光芒,投影相同、形狀相同、就連位置都相同, 太陽的繽紛暖融融的, 月光卻冷, 晏初……傳了捷報來, 說沒說何時迴來?」
豫妃眼皮都不抬,隻管給趙晟斟酒。
樊星應道:「王爺隻傳了捷報,陛……」他所指「陛下」是趙岐, 不敢繼續說了。
趙晟剛睡一覺, 醒來就在喝酒,現在已經有點多了,幹笑幾聲:「無妨,他怎麽了?」
「他尚未給王爺發班師詔令, 想來王爺還會在北關守些時候吧。」樊星沒再稱趙岐作陛下。
趙晟感嘆道:「莊別留一直在北關,這麽多年與蒙兀拉扯不下, 晏初此去不過十幾日,居然告大捷。滿朝武將,沒他一個文官頂用。」
「王爺在軍報中謙稱是時運所致, 他騰空登平, 以空城誘敵深入, 言說這非是旁人敢為的, 還自罪了一番。」樊星道。
「何罪之有啊, 」趙晟笑了笑, 喝兩杯酒又問道, 「他身子還好嗎,提過沒有?」
「這……」樊星現在不在「禦前」伺候了, 哪裏知道得這麽詳細。
「罷了,即便不好,他也不會說,向來對自己輕描淡寫的。」趙晟擺擺手,摩挲著方竹報平安的腰佩,「禦書房多寶閣的第二層屜子裏有個牛皮小桶,是與政務無關的東西,讓他們通融一下,拿過來。」
樊星領命,剛要去辦,側門處突然有人說話:「賢婿可以自己去拿。」
屋內人除了豫妃,皆大驚。
眾人循聲看,來人根本不該出現在這——是左相蘇禾。
他身邊跟了個太監,麵如冠玉、臉色比樊星還幹淨,隻是整個人罩著層冷森森的凜冽,模樣根本不像伺候人的主兒,正是福祿。
福祿目光落在豫妃身上,見她坐得離趙晟不遠不近,向她微微頷首。
豫妃則沒看見他似的,淡淡地事不關己。
「國丈為何在此,你如何從府裏出來的?」趙晟站起來猛了,酒意上頭,打了個晃。
蘇禾低笑兩聲:「臣能來此陛下該高興,這足能證明陛下未到山窮水盡之地,還有人願意支援陛下。」
趙晟握緊腰佩幾分,沒說話,向殿外看,隱約看到院外站崗禁軍的衣裳邊。
「賢婿的出路不在那邊,」蘇禾一指後殿,「咱們火燒太靖閣,亂中取變,才有得勝之機。」
這夜月色甚明。
但皇宮大內有一方永遠陰暗的角落,是內侍庭的監牢。
牢房在一座枯衰的院子裏,院門匾額上隻有個大大的「哀」字。為奴為婢本就悲哀,進了這地方是哀中之大。太多人被遺忘在這,出不去、不見天、被遺忘到死,像被丟在角落的垃圾,自行腐爛。
哀牢的值守戍衛正數著天上的星星犯困。
風吹著院中高樹,響起有規律的節奏,讓人昏昏欲睡。
戍衛瞌睡得點了下頭,搓搓凍得發僵的手,罵句街,換姿勢繼續站——守在這裏祖上也是沒積德。
風過空隙的聲音,依舊頗有節奏,他心道:從前不曾聽過這種鬼哭風,是哪裏漏了?天亮讓造辦司派人來看看。那幫勢利眼,能不能給仔細修?
正這麽想,他忽而覺得頸後落了東西,很輕,大冬天的帶著冰涼才格外明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