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殿下的心意下官心領,」景平終是將藥喝下,呲了呲牙,「嘖,有蜜餞嗎?莊大哥,這藥也太苦了……」
眾人:……你知道這是毒嗎?
太有康南王的風骨了。沒心沒肺能傳染?
「開個玩笑,」景平把眾人穩住,「哈哈」一笑,問趙岐道,「殿下怎麽來了?」
他當然不信趙岐是為了來跟他搶毒藥喝。
趙岐前一刻想叫傳禦醫,後一刻念著景平醫術可圈可點,皺眉端詳他,見他麵色沒變化,向小侍點手。
對方呈上個錦盒,裏麵是封黑絨錦皮奏書,看規格是密奏。
火漆印早啟開了。
「大人想為被坑殺的降民尋說法,孤現在給大人答案。大人知不知道,陛下遇刺不久,就有人密奏你勾結山匪,意圖謀逆?是康南王察覺內有蹊蹺,讓孤去暗查的。無奈孤身體不佳,拖到現在才查清。」
莊別留當然不知道,眼角狠狠一抽。
他將奏書打開,見內容果然是參他玩忽徇私,時常接濟山匪,意在拉幫結派,明為命官,或許暗中意圖謀反。
而那奏書署名是「蘇禾」。
他被這名字狠狠砸在心口,差點一口氣噎過去。
一直以來,蘇禾暗中慫恿他為邊關苦難百姓發聲,隻要事情鬧得夠大,聖上為了平息輿言,總會給恩典。
可……事實呢?
對方說一套、做一套。
他和幽州百姓在對方看來不過是件工具?
暫且不論對方的真實目的,那一萬前來投誠的弟兄們,白白祭了。
剛剛景平的猜測轉眼一錘定音。
事至此時,蘇禾的暗中籌謀徹底被叫破。
景平則在吃驚另一件事——再怎麽說,蘇禾也是趙岐的外公。
依著趙岐從前待旁人的綿軟性子,此等大義滅親之舉,是咬碎牙齒也狠不下心去做的。
鄭錚曾說二殿下不是皇上親生,父親是誰未可知,母親則是蘇家遠親。
可觀蘇禾這般殫智竭力,二殿下當真是個生父不知是誰的野孩子麽?若真如此,他為何不扶持親外孫,卻要扶持一個旁係宗親的兒子?
皇後娘娘那句「二殿下與景平沾親」,在此時細思頗有深意,好一個「沾親」……
隻怕趙屹該是姓蘇?
霎時間,景平想通了很多事。他一直覺得有另一股力量攪亂朝局,他以為是牽機處、是豫妃、是皇上不作為樹敵頗多的反噬。
原來不是。
是蘇禾目的明確地攪鬧朝綱。
章遮、扶搖、莊別留……甚至晏初,都是他棋盤上的棋子。
好一盤偷龍轉鳳的竊國大棋!
「殿下,」景平躬身,將話題扯迴當下,「左相蘇禾監主自盜,慫恿百姓圍困都城,禍亂朝綱,莊大人便是人證,請殿下即刻下令羈押丞相待查,說不定丞相府能搜出一枚冒牌的掌武令。」
趙岐神色俊肅道:「事關重大,交由花都統與三法司即刻去辦,」他手中的暖爐冷了,隨手給身邊侍人,又揣手轉向景平,「如今局麵崩危,北關變故日日不同,王父獨自帶人支撐或有個馬高鐙短。掌武令還在父皇手中,孤隻有八個半枚的檮杌符,孤想悉數交予王父,讓他自行斟酌使用,以保萬全。」
侍人有眼力價兒地托出描金盒子,打開來看,裏麵是檮杌符。
景平私心巴不得應承差事,親自帶著東西飛去李爻身邊。
可他不能。
他不能時時刻刻黏在太師叔身邊,讓南晉疆域的四梁八柱壓在晏初一人的骨氣上。
景平暗中籌謀、苦候時機,要讓李爻徹底的安生,而今機會近在咫尺。他定聲道:「還有件更重要的事情需得殿下定奪,才能確保檮杌符送至王爺手中令出法隨。」
趙岐略有莫名:「何事?」
「暫廢掌武令。」景平一字一頓言罷,撩袍跪下,「近來諸多信令蹊蹺,若蘇相當真仿製掌武令,未知他還發出過什麽,隻有暫時將其廢去,才可保方隅皆無憂。」
趙岐一愣,他沒提「查清再論」這話,自他讓景平取密詔時起,二人就已經暗結同盟。景平借題發揮,直接又含蓄,無異於大聲密謀——掌武令的興廢豈是代政太子可以做到的?
何意?
廢令之前,要先行廢帝!
都城暗潮眼看翻成滔天巨浪,北關炮火也未停歇。
李爻一路快馬加鞭,本想盡快趕到登平,但繞城的暖水河結冰,又結不結實。調船渡河太慢,他隻得帶人繞路。
將到登平時,探子來報,燕北關連番遭受攻擊,蒙兀搭台唱戲,示形迷敵,挖通地道打了官軍一個措手不及。
好在,常老將軍已經炸塌了地道。
眼下大批蒙兀士兵散在城內,搶占民宅、以百姓為質,天天跟常健打巷戰。
守關軍被韃子裏外夾擊焦頭爛額,正勉強維持支撐。
李爻細盤手中兩萬人,力敵太過兇險,但若伺機而動,尚有一戰之力。
他與常健暗通計劃,帶龍翔軍繞至燕北關西城門外安營紮寨,把帥旗、軍旗全收了,營中官軍著便裝,帳務刻意散亂,教人打眼看不知他們是官還是匪。
三日之後,狂風發脾氣,把烏雲扔得到處都是,白日暗得像黑天一樣。
李爻知道時機來了。
眾人:……你知道這是毒嗎?
太有康南王的風骨了。沒心沒肺能傳染?
「開個玩笑,」景平把眾人穩住,「哈哈」一笑,問趙岐道,「殿下怎麽來了?」
他當然不信趙岐是為了來跟他搶毒藥喝。
趙岐前一刻想叫傳禦醫,後一刻念著景平醫術可圈可點,皺眉端詳他,見他麵色沒變化,向小侍點手。
對方呈上個錦盒,裏麵是封黑絨錦皮奏書,看規格是密奏。
火漆印早啟開了。
「大人想為被坑殺的降民尋說法,孤現在給大人答案。大人知不知道,陛下遇刺不久,就有人密奏你勾結山匪,意圖謀逆?是康南王察覺內有蹊蹺,讓孤去暗查的。無奈孤身體不佳,拖到現在才查清。」
莊別留當然不知道,眼角狠狠一抽。
他將奏書打開,見內容果然是參他玩忽徇私,時常接濟山匪,意在拉幫結派,明為命官,或許暗中意圖謀反。
而那奏書署名是「蘇禾」。
他被這名字狠狠砸在心口,差點一口氣噎過去。
一直以來,蘇禾暗中慫恿他為邊關苦難百姓發聲,隻要事情鬧得夠大,聖上為了平息輿言,總會給恩典。
可……事實呢?
對方說一套、做一套。
他和幽州百姓在對方看來不過是件工具?
暫且不論對方的真實目的,那一萬前來投誠的弟兄們,白白祭了。
剛剛景平的猜測轉眼一錘定音。
事至此時,蘇禾的暗中籌謀徹底被叫破。
景平則在吃驚另一件事——再怎麽說,蘇禾也是趙岐的外公。
依著趙岐從前待旁人的綿軟性子,此等大義滅親之舉,是咬碎牙齒也狠不下心去做的。
鄭錚曾說二殿下不是皇上親生,父親是誰未可知,母親則是蘇家遠親。
可觀蘇禾這般殫智竭力,二殿下當真是個生父不知是誰的野孩子麽?若真如此,他為何不扶持親外孫,卻要扶持一個旁係宗親的兒子?
皇後娘娘那句「二殿下與景平沾親」,在此時細思頗有深意,好一個「沾親」……
隻怕趙屹該是姓蘇?
霎時間,景平想通了很多事。他一直覺得有另一股力量攪亂朝局,他以為是牽機處、是豫妃、是皇上不作為樹敵頗多的反噬。
原來不是。
是蘇禾目的明確地攪鬧朝綱。
章遮、扶搖、莊別留……甚至晏初,都是他棋盤上的棋子。
好一盤偷龍轉鳳的竊國大棋!
「殿下,」景平躬身,將話題扯迴當下,「左相蘇禾監主自盜,慫恿百姓圍困都城,禍亂朝綱,莊大人便是人證,請殿下即刻下令羈押丞相待查,說不定丞相府能搜出一枚冒牌的掌武令。」
趙岐神色俊肅道:「事關重大,交由花都統與三法司即刻去辦,」他手中的暖爐冷了,隨手給身邊侍人,又揣手轉向景平,「如今局麵崩危,北關變故日日不同,王父獨自帶人支撐或有個馬高鐙短。掌武令還在父皇手中,孤隻有八個半枚的檮杌符,孤想悉數交予王父,讓他自行斟酌使用,以保萬全。」
侍人有眼力價兒地托出描金盒子,打開來看,裏麵是檮杌符。
景平私心巴不得應承差事,親自帶著東西飛去李爻身邊。
可他不能。
他不能時時刻刻黏在太師叔身邊,讓南晉疆域的四梁八柱壓在晏初一人的骨氣上。
景平暗中籌謀、苦候時機,要讓李爻徹底的安生,而今機會近在咫尺。他定聲道:「還有件更重要的事情需得殿下定奪,才能確保檮杌符送至王爺手中令出法隨。」
趙岐略有莫名:「何事?」
「暫廢掌武令。」景平一字一頓言罷,撩袍跪下,「近來諸多信令蹊蹺,若蘇相當真仿製掌武令,未知他還發出過什麽,隻有暫時將其廢去,才可保方隅皆無憂。」
趙岐一愣,他沒提「查清再論」這話,自他讓景平取密詔時起,二人就已經暗結同盟。景平借題發揮,直接又含蓄,無異於大聲密謀——掌武令的興廢豈是代政太子可以做到的?
何意?
廢令之前,要先行廢帝!
都城暗潮眼看翻成滔天巨浪,北關炮火也未停歇。
李爻一路快馬加鞭,本想盡快趕到登平,但繞城的暖水河結冰,又結不結實。調船渡河太慢,他隻得帶人繞路。
將到登平時,探子來報,燕北關連番遭受攻擊,蒙兀搭台唱戲,示形迷敵,挖通地道打了官軍一個措手不及。
好在,常老將軍已經炸塌了地道。
眼下大批蒙兀士兵散在城內,搶占民宅、以百姓為質,天天跟常健打巷戰。
守關軍被韃子裏外夾擊焦頭爛額,正勉強維持支撐。
李爻細盤手中兩萬人,力敵太過兇險,但若伺機而動,尚有一戰之力。
他與常健暗通計劃,帶龍翔軍繞至燕北關西城門外安營紮寨,把帥旗、軍旗全收了,營中官軍著便裝,帳務刻意散亂,教人打眼看不知他們是官還是匪。
三日之後,狂風發脾氣,把烏雲扔得到處都是,白日暗得像黑天一樣。
李爻知道時機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