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前皇上是糊塗,現在是瘋,瘋裏透著時多時少的精明。


    話說到這份上,再沒人敢為樸淼的三族求情。


    筵席後半程,群臣噤若寒蟬。


    大雨如擂鼓般敲打著殿簷、窗欞,落雨聲的深遠處,仿佛有慘唿傳來,是樸家三族聲嘶力竭的哀哭。


    迴府的馬車上,李爻沒多言,他知道景平心裏明鏡兒似的,便不嘮叨。


    景平安靜坐了片刻,終歸略有心慌,握住李爻一隻手,摩挲著他指骨關節,像不經意間的親昵,也像是安撫:「無需你多慮,我會小心,也會探探是否有人推波助瀾。」


    是說給李爻聽,更是說給自己。


    他總去太醫院,聽小太監傳話,隱約知道李爻向皇上請辭那迴禦書房發生的事。


    事到臨頭,他反而成了晏初的軟肋麽?


    趙晟誓要把李爻栓在身邊,消磨、損耗沒有盡頭,他如何能讓晏初陪那昏君枯萎。


    想到這,他下意識緊握李爻的手,如同昏暗中覓一方堅定的信仰。


    李爻正看著車外的風景神遊,被景平的言語動作將心思扯迴來了。他偏頭看人,舔了舔嘴唇,反手扣住景平的手裹進掌心,隨著一扯,把人帶在懷裏摟了。


    「樸大人曾經做過以讖解讖之事。」


    看似漫不經心一句話,在景平心裏劃出狹閃,劈開一道亮光——對啊,那讖言會不會還有後手?


    景平猛然抬頭看李爻:晏初他……原來真的隻是懶得算計而已。


    李爻垂眸,環著景平的腰身安撫似的輕輕拍幾下,眼睛眯起來像道彎月亮,笑出點溫柔,享受著臭小子仰視的目光。


    幾天後,常健抵達都城鄴陽,入宮見駕緊跟著到王府交符令。


    李爻知道老人家舟車勞頓,沒言正事,隻囑咐常懷陪老父迴家,休整兩天再請二位常將軍來府上吃便飯。


    萬沒想到,常健拒絕了。


    老將軍客氣道謝,說在路上收到犬子來信,得知王爺多有照拂,感念不已。本該由他做東才對,無奈上歲數實在不中用,冒著暑熱一路迴都城,像丟了半條命。


    李爻旋即讓景平幫老將軍診脈,開過平安方,把人送走了。


    「他怎麽樣?」李爻目送常健的背影。


    老將騎在馬上身型依舊挺拔,隻是讓人看出股力不從心的強撐,有點心酸。


    景平也順著李爻目光的方向看,幽幽地打斷太師叔的惆悵,且沒給留麵子:「他該隻是不想跟你吃這頓飯。」


    李爻被他的直白嗆得咳嗽:……我這麽招人厭麽。


    當然,他自嘲似的腹誹僅限自娛自樂,他明白常健是刻意疏離。


    辰王薨逝之後,皇上如同變了一個人,常健多半是聽說了昏君的乖張行徑,心有憂慮。


    他將常懷託付於李爻,尚能說得過去,畢竟小常將軍是在康南王麾下衝鋒陷陣,重傷致殘,但若因此與李爻交往過密,鬼知道趙晟滿腦袋的漿糊裏又會孕育出什麽糟粕。


    李爻嘆口氣,他不喜歡活在算計和防備裏,吃頓飯都要「避嫌」太沒意思,無奈他風口浪尖,常健為兒子打算,暗中盼他長命百歲,明麵上非得把他當個「嫌」避開。


    這一刻,他陡而想通了心底莫名的酸楚——烽火硝煙壓不折英雄骨,最蹉跎莫過人間親情。


    他是透過那道背影看見了爺爺,細想卻不過是同病相憐的矯情。


    行啊,好飯不怕晚,不吃就不吃吧。


    景平沒想那麽多,他家逢巨變時年紀太小,現在有李爻足夠了。


    如果說李爻喜歡可控的、煙火家常的熱鬧,那麽景平則隻喜歡「晏初喜歡」的。


    拋開如趙晟這種見麵就想掄圓了大嘴巴子伺候的主兒,誰來誰不來,於景平而言沒所謂。


    來了就陪晏初熱鬧,不來正好獨占心上人嘛。


    「行啦,」景平擁著李爻迴府,「悶得慌我陪你出去聽戲喝茶。不煙燻火燎地張羅飯菜多好,你不心疼自己,我還心疼呢。」


    話是這麽說,李爻還真沒閑工夫。


    從他第一天恢復上大朝開始,軍務的大事小情就鋪天蓋地砸過來了。


    立秋這天,李爻說好中午迴家吃飯,因為景平要給他行針。


    可眼看到飯點,跟景平前後腳進門的隻有李爻的口信——北麵來了軍務急報。


    「王爺說,咳咳,」傳話小侍拿捏著李爻的腔調,「『你去告訴他,要是到了飯點我沒迴,就替我嚐嚐馮師傅今兒炒菜打死賣鹽的沒,嘶……這他娘的是軍報還是鬼畫符,老子還沒升天呢,怎麽不幹脆燒給我!哦,對,讓他放心,我按點兒吃飯』。」


    東一榔頭西一棒子結束,一擺手。


    別說,還真有模有樣。


    小侍學完立刻變迴自己,乖順得不行。


    景平無奈苦笑,隻得等人,兼去書房見縫插針。


    他接手侍政閣後,也忙得腳打後腦勺。前兩天第一次主持政議員們開表意會,而後將各行業的代表集議在坊間實名公示。


    提議有限期落實的、有等待朝議的、也有駁迴的,分門別類、清楚明白地列出,引起了不小的聲論。


    他現在悶頭幹活兒,將有待朝議的奉言整理好,才撂筆打著哈欠抻懶腰。


    後背的筋沒徹底舒展開,門外傳來陣雜聲。


    隱約聽見有人唿喝,腔調挺急。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二臣賊子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張參差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張參差並收藏二臣賊子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