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平極少見地一噘嘴:「王爺也總將我當成太師叔身後的小跟屁蟲嗎?」
辰王笑著沒說話,心下飛快地盤算。
若能得片刻喘息之機,弄清到底是誰與他暗中較勁也好。
在他看來,李爻那脾氣是恨不能即刻衝到前線,一天之內收復失地。在李爻的剛硬手段之下,想製造讓他應接不暇的局麵並非易事。
再想賀景平,以他一人之力拆撥擱古與羯人的邊交不大容易,即便真的被他拆開了,事情也未必是壞事——拿掌武令不成,可再尋他法,若讓李爻切實察覺到他裏通外族,對方便八成不會是眼下「兩不相幫」的姿態了。
殺一個李爻可以用卑劣的手段,但得登帝位那日,要從哪找來第二個兼資文武的好助力呢?
辰王捫心自問,從始至終,他都當羯人都是被利用的棋子。
但他待李爻,終歸是惜之敬之,若非當初為了安穩父皇心意,他也斷不會提出下毒防備的計策。
不曾想,一步錯,步步錯,兜了一大圈,與皇位失之交臂,如今又費力求取,實在是報應。
辰王道:「也好,使節文書我速速著人備好,你此去危險,保全自己為重。若是不成,畢竟還有晏初給你撐腰,南晉更會舉國之力,做你們的後盾。」
景平起身行禮道:「多謝王爺。」
-
景平迴府時,李爻已經起來了,正照顧著萎靡的滾蛋喝米湯。
那人見他迴來,淡然一句「迴來了」,就把眸子垂下,安撫似的捋著滾蛋的半邊頭毛,不說旁的。
這場景讓景平陡然而生一種錯覺:李爻像是無聲地說「當著孩子的麵,不跟你吵架」。
他甩甩頭,把這不靠譜的念想甩飛。
他太了解李爻了。
別看李爻十句話裏有九句扯閑篇,可偏偏總能不著痕跡地留下半句提點。
而今他一句不多說,是比尋常時候鄭重了——給你個機會老實交代。
景平好不容易得償所願,狗腿子勁兒一時半會兒消停不下去,可接二連三的變故,讓他不得不揣著目的「自作主張」。眼下迴家了,隻得再加緊狗腿幾分哄人。
他湊到滾蛋身邊,接過李爻手裏的米湯小碗,替人家餵狗:「我去辰王府上了。」
李爻看他。
「討了議和使節的差事,我要和你一道出發。」他掃一眼門窗,見關得好好的,開始起膩往李爻身邊靠。
「唔,這你跟我說過了。」李爻不經意間起身,溜達到桌邊倒水喝。
哎呦嗬!
景平靠了個空,栽歪一下。
二人交心相付以來,李爻第一次明著讓他吃癟。景平心裏一哆嗦,但他打定的主意,不會因此改變。
他迴王府的路上就在想,昨天他跟李爻一帶而過議和之事,李爻估計是累了,心裏也亂,才沒多問。今天他醒了隻要稍微細想,就會預想到,二人離開後,辰王為達目的會鬧出什麽亂局。
李爻或許會生氣,也或許會怪他。
可箭在弦上,摻和進來了,便不能抽身而退。
李爻坐在景平身後凳子上喝水,無聲無息。
景平則一勺一勺把米湯給狗子餵完,檢查過它的傷口,給它換了藥。
直到事畢,景平把手洗淨,到李爻身邊坐下,二人一直沒說話。
「晏初,」景平把茶杯從李爻手裏接過,放在旁邊,他握了對方的手攏在掌心,「你怪我在皇上和辰王之間反覆橫跳,挑唆事端?」
李爻突然笑了:「我怪你,你就不這樣做了麽?」
景平一噎。
「這麽做到底為了什麽?」李爻極少有地正色對景平說話,「我想聽實話。」
他將那沒溜兒的氣質收斂幹淨,便莫名給人一種壓迫感。
是啊,為了什麽?
乍看,景平是在尋當年的一個真相,起初景平自己也是這麽想的——信安城的舊事蹊蹺,得知因果才能在亂局中活下去。
他向李爻信誓旦旦地說,不為報仇,不會糟蹋他的心血,而今李爻驟然一問,他才突然覺得,他參與到和談中來,看似是為了讓雙方偃旗息鼓,而其實呢?
辰王或許不知他的初衷,但李爻知道——他要在不經意間因勢利導地針對辰王,他做不到任趙家人打得頭破血流、兩不相幫。
他說渾水好摸魚。
魚到底是什麽?
這問題直白、赤裸。
「為什麽讓我不要把掌武令還迴去?亂事了了,你不想跟我走了嗎?」
「當然不是!」
景平脫口而出,這之後他不知該如何解釋。他的心思依舊有九成為了護著李爻,可這般下去,為護他一人,必將掀起血雨腥風。
他不在乎、做得出,但李爻扛不住。
晏初他沒有理由扛住。
那二臣賊子之名在這些年被他一次又一次用自己的血肉傷痛粉飾,好不容易不再那樣刺痛紮心,而今,自己卻要他背負更大的竊國之名麽。
景平心裏一時怯懦,他看著李爻,對方從前合身的文生袍子而今變得寬緩鬆弛,他形銷骨立,他早生華髮,他麵色蒼白……
獨自支撐怎麽都太勉強了。
景平的心便又強硬了——我誓要保護他,從不曾變。
他握著李爻的手緊了幾分:「是我居心叵測。」
辰王笑著沒說話,心下飛快地盤算。
若能得片刻喘息之機,弄清到底是誰與他暗中較勁也好。
在他看來,李爻那脾氣是恨不能即刻衝到前線,一天之內收復失地。在李爻的剛硬手段之下,想製造讓他應接不暇的局麵並非易事。
再想賀景平,以他一人之力拆撥擱古與羯人的邊交不大容易,即便真的被他拆開了,事情也未必是壞事——拿掌武令不成,可再尋他法,若讓李爻切實察覺到他裏通外族,對方便八成不會是眼下「兩不相幫」的姿態了。
殺一個李爻可以用卑劣的手段,但得登帝位那日,要從哪找來第二個兼資文武的好助力呢?
辰王捫心自問,從始至終,他都當羯人都是被利用的棋子。
但他待李爻,終歸是惜之敬之,若非當初為了安穩父皇心意,他也斷不會提出下毒防備的計策。
不曾想,一步錯,步步錯,兜了一大圈,與皇位失之交臂,如今又費力求取,實在是報應。
辰王道:「也好,使節文書我速速著人備好,你此去危險,保全自己為重。若是不成,畢竟還有晏初給你撐腰,南晉更會舉國之力,做你們的後盾。」
景平起身行禮道:「多謝王爺。」
-
景平迴府時,李爻已經起來了,正照顧著萎靡的滾蛋喝米湯。
那人見他迴來,淡然一句「迴來了」,就把眸子垂下,安撫似的捋著滾蛋的半邊頭毛,不說旁的。
這場景讓景平陡然而生一種錯覺:李爻像是無聲地說「當著孩子的麵,不跟你吵架」。
他甩甩頭,把這不靠譜的念想甩飛。
他太了解李爻了。
別看李爻十句話裏有九句扯閑篇,可偏偏總能不著痕跡地留下半句提點。
而今他一句不多說,是比尋常時候鄭重了——給你個機會老實交代。
景平好不容易得償所願,狗腿子勁兒一時半會兒消停不下去,可接二連三的變故,讓他不得不揣著目的「自作主張」。眼下迴家了,隻得再加緊狗腿幾分哄人。
他湊到滾蛋身邊,接過李爻手裏的米湯小碗,替人家餵狗:「我去辰王府上了。」
李爻看他。
「討了議和使節的差事,我要和你一道出發。」他掃一眼門窗,見關得好好的,開始起膩往李爻身邊靠。
「唔,這你跟我說過了。」李爻不經意間起身,溜達到桌邊倒水喝。
哎呦嗬!
景平靠了個空,栽歪一下。
二人交心相付以來,李爻第一次明著讓他吃癟。景平心裏一哆嗦,但他打定的主意,不會因此改變。
他迴王府的路上就在想,昨天他跟李爻一帶而過議和之事,李爻估計是累了,心裏也亂,才沒多問。今天他醒了隻要稍微細想,就會預想到,二人離開後,辰王為達目的會鬧出什麽亂局。
李爻或許會生氣,也或許會怪他。
可箭在弦上,摻和進來了,便不能抽身而退。
李爻坐在景平身後凳子上喝水,無聲無息。
景平則一勺一勺把米湯給狗子餵完,檢查過它的傷口,給它換了藥。
直到事畢,景平把手洗淨,到李爻身邊坐下,二人一直沒說話。
「晏初,」景平把茶杯從李爻手裏接過,放在旁邊,他握了對方的手攏在掌心,「你怪我在皇上和辰王之間反覆橫跳,挑唆事端?」
李爻突然笑了:「我怪你,你就不這樣做了麽?」
景平一噎。
「這麽做到底為了什麽?」李爻極少有地正色對景平說話,「我想聽實話。」
他將那沒溜兒的氣質收斂幹淨,便莫名給人一種壓迫感。
是啊,為了什麽?
乍看,景平是在尋當年的一個真相,起初景平自己也是這麽想的——信安城的舊事蹊蹺,得知因果才能在亂局中活下去。
他向李爻信誓旦旦地說,不為報仇,不會糟蹋他的心血,而今李爻驟然一問,他才突然覺得,他參與到和談中來,看似是為了讓雙方偃旗息鼓,而其實呢?
辰王或許不知他的初衷,但李爻知道——他要在不經意間因勢利導地針對辰王,他做不到任趙家人打得頭破血流、兩不相幫。
他說渾水好摸魚。
魚到底是什麽?
這問題直白、赤裸。
「為什麽讓我不要把掌武令還迴去?亂事了了,你不想跟我走了嗎?」
「當然不是!」
景平脫口而出,這之後他不知該如何解釋。他的心思依舊有九成為了護著李爻,可這般下去,為護他一人,必將掀起血雨腥風。
他不在乎、做得出,但李爻扛不住。
晏初他沒有理由扛住。
那二臣賊子之名在這些年被他一次又一次用自己的血肉傷痛粉飾,好不容易不再那樣刺痛紮心,而今,自己卻要他背負更大的竊國之名麽。
景平心裏一時怯懦,他看著李爻,對方從前合身的文生袍子而今變得寬緩鬆弛,他形銷骨立,他早生華髮,他麵色蒼白……
獨自支撐怎麽都太勉強了。
景平的心便又強硬了——我誓要保護他,從不曾變。
他握著李爻的手緊了幾分:「是我居心叵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