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任德年真喝多了,借酒勁把杯往桌子上一蹲:「李晏初!我與你爺爺忘年之交,我得替他看著你,如今擺在眼前清洗你李家二臣之名的好機會,怎麽能讓它流走!」
李老將軍還健在時,任德年總是到府上來,老將軍也偶爾去他家,這事李爻知道。
當時任大人是戶部的從四品巡官,若非是二人聊得來,老李不會應承他的。
後來老將軍離世,他前來弔唁,向前任戶部尚書以房契作抵押,預支了三年的俸祿當慰金,誠心可鑑。
隻是李爻入朝後忙著四處打仗,在都城住的日子掐著手指頭都數得過來,跟他委實不熟。
李爻聽他這般說,驀地一愣。
他細看對方,沒判斷出這人是借醉攀大輩兒,還是觀望到什麽風聲在提點自己——若是得娶郡主,往後辰王勢大,李家二臣的名聲確實再無人敢提。
但前提是,辰王得成功上位才行。
且也不非要在大庭廣眾下行逼迫之舉啊。
景平則還是很氣。但他想往外蹦得找個機會,晏初這正主兒沒張嘴,他一個下官小輩往外蹦躂不合適。
李爻笑著晃了景平一眼:暗自氣唿唿的模樣還挺可愛。
他自娛自樂的念頭飄過,便收斂心神,轉向任德年平心靜氣道:「任大人,李家到底為何背負罵名、我李爻又是否當真二臣賊子,史官一支筆,往後自有人評斷。更甚,我想洗去汙名,該由守大晉山河無恙,護蒼生百姓無憂實現,依靠姻親求娶高門貴女換不來忠心耿耿,」他話說到這站起來了,轉向辰王道,「殿下,如今陛下龍體欠佳,兩國和談之事難免拖延,咱們可等,外族強弩鐵騎下的百姓不可等,敵軍敢欺淩到疆域邊境,咱們就敢硬氣到底,十五日之內,對方若不還城池百姓,下官便以二王子人頭祭旗,將亂我邊境的十幾萬草包通通趕迴老家去!」
在座群臣聽得熱血沸騰,與此等豪情相比,再沒人理會娶嫁之事。
辰王正要開口,眼神一飄,到嘴邊的話又給噎迴去了。
眾人順著他的目光望——蓉輝郡主不知何時站在宴堂大門邊,兩行眼淚恣意落下。她知道李爻來了,心中惦念,來看他一眼。
誰知好巧不巧,趕上李爻又一次拒婚。
按理說,王府宴外臣,郡主不該來。
可辰王隻這一個女兒,寵得沒邊。
他微一皺眉,向女兒招手:「既然來了過來坐會兒。」
蓉輝郡主站定了沒動。這一刻她確定,這輩子跟李爻不可能有因情所起的牽繫了,從前念著希望不大,終歸是心有所盼。
然而事不過三,往後縱使李爻迴心轉意前來求娶,她也會持著一口骨氣,不嫁他。
但骨氣二字說來容易,撐起來千難萬難。
現在她一想到與他註定無緣,眼淚就止不住地落,有心扭臉跑走,隻會更加丟臉;依言大方走過去喝酒,便離李爻更近了。
到時心裏惴惴情意難平,隻怕會哭得更難看。
進退無門,一時僵住了。
「郡主怎麽不高興了,怕是風大迷了眼睛。」突然有人說話。
這人坐得離門口很近,官階在眾人裏不算高,是兵部的侍郎。他示意侍女幫郡主拿帕子擦眼淚。
蓉輝知道有人給她搭台階:「是了,我……風大迷了眼睛,」她又看向李爻道,「李帥心懷家國大義,我隻恨自己不是男兒之身,不能在側幫襯,但若國有所需,蓉輝也盼能上陣殺敵,不負民之膏血供養多年。」
她後半句話說得慷慨萬分,在座官員立刻有人叫好,把尷尬壓下去些。
無奈郡主的眼淚依舊不爭氣,跟嘴分道揚鑣,狠命地往下流。
景平遠遠看著,心裏一揪:這姑娘正如當初我追隨晏初身影那般。隻是我比她幸運太多了。
糟亂一片中,兵部的年輕侍郎向郡主一笑,又道:「郡主的眼睛還是不舒服嗎?下官家鄉有一說法,若是被風迷了眼便要看些靈動迅捷的動影,讓眼睛活動開,心也就不總惦記眼睛難受了,」他看了一圈,「隻是這事下官做不來,不知哪位大人會舞劍,來給郡主分分心。」
話語間指向明顯,和稀泥的手藝也該是祖傳的:王爺把人家姑娘弄哭了,便該由你來哄一哄。
隻要李爻接話,這事便翻篇了。隻是堂堂郡王、當朝右相在飲宴上舞劍供人看,若是心眼小的,八成是要記恨他了。
堂內無人說話。
景平念著李爻有傷在身,想說明因由,代勞一二,被李爻一把拉住:「不礙事,你去不合適。」李爻低聲道。
他轉向辰王:「王爺可否借劍一用?」
辰王遲疑:「你……傷好了嗎?」
李爻笑道:「小傷不足掛齒,下官還要去鄯庸關與將士們共抗外敵,若是連劍都武不動了,剛剛的豪言壯語,豈非笑談?」
辰王思慮片刻,向一旁侍人吩咐:「取掠春寒來。」
片刻,劍來了。
掠春寒劍如其名,極為秀麗,自重輕鋼口卻好。李爻倒提了劍,先向辰王一禮,而後轉向蓉輝:「請郡主上座,免得一會兒我要用後背對著王爺,太失禮了。」
蓉輝郡主鑽了牛角尖的傷心淡下些,依言到父親身邊坐下,怔怔看著李爻。
李爻脫掉外氅,餘下裏麵一襲青藍色長袍。他赴宴沒戴冠,一頭白髮半束著,很是返璞歸真,髮絲與長劍亮白閃銀交輝唿應,與衣裳反襯出他臉色發冷。那異常俊秀的眉宇間暗藏著一抹行伍之人的鋒利。
李老將軍還健在時,任德年總是到府上來,老將軍也偶爾去他家,這事李爻知道。
當時任大人是戶部的從四品巡官,若非是二人聊得來,老李不會應承他的。
後來老將軍離世,他前來弔唁,向前任戶部尚書以房契作抵押,預支了三年的俸祿當慰金,誠心可鑑。
隻是李爻入朝後忙著四處打仗,在都城住的日子掐著手指頭都數得過來,跟他委實不熟。
李爻聽他這般說,驀地一愣。
他細看對方,沒判斷出這人是借醉攀大輩兒,還是觀望到什麽風聲在提點自己——若是得娶郡主,往後辰王勢大,李家二臣的名聲確實再無人敢提。
但前提是,辰王得成功上位才行。
且也不非要在大庭廣眾下行逼迫之舉啊。
景平則還是很氣。但他想往外蹦得找個機會,晏初這正主兒沒張嘴,他一個下官小輩往外蹦躂不合適。
李爻笑著晃了景平一眼:暗自氣唿唿的模樣還挺可愛。
他自娛自樂的念頭飄過,便收斂心神,轉向任德年平心靜氣道:「任大人,李家到底為何背負罵名、我李爻又是否當真二臣賊子,史官一支筆,往後自有人評斷。更甚,我想洗去汙名,該由守大晉山河無恙,護蒼生百姓無憂實現,依靠姻親求娶高門貴女換不來忠心耿耿,」他話說到這站起來了,轉向辰王道,「殿下,如今陛下龍體欠佳,兩國和談之事難免拖延,咱們可等,外族強弩鐵騎下的百姓不可等,敵軍敢欺淩到疆域邊境,咱們就敢硬氣到底,十五日之內,對方若不還城池百姓,下官便以二王子人頭祭旗,將亂我邊境的十幾萬草包通通趕迴老家去!」
在座群臣聽得熱血沸騰,與此等豪情相比,再沒人理會娶嫁之事。
辰王正要開口,眼神一飄,到嘴邊的話又給噎迴去了。
眾人順著他的目光望——蓉輝郡主不知何時站在宴堂大門邊,兩行眼淚恣意落下。她知道李爻來了,心中惦念,來看他一眼。
誰知好巧不巧,趕上李爻又一次拒婚。
按理說,王府宴外臣,郡主不該來。
可辰王隻這一個女兒,寵得沒邊。
他微一皺眉,向女兒招手:「既然來了過來坐會兒。」
蓉輝郡主站定了沒動。這一刻她確定,這輩子跟李爻不可能有因情所起的牽繫了,從前念著希望不大,終歸是心有所盼。
然而事不過三,往後縱使李爻迴心轉意前來求娶,她也會持著一口骨氣,不嫁他。
但骨氣二字說來容易,撐起來千難萬難。
現在她一想到與他註定無緣,眼淚就止不住地落,有心扭臉跑走,隻會更加丟臉;依言大方走過去喝酒,便離李爻更近了。
到時心裏惴惴情意難平,隻怕會哭得更難看。
進退無門,一時僵住了。
「郡主怎麽不高興了,怕是風大迷了眼睛。」突然有人說話。
這人坐得離門口很近,官階在眾人裏不算高,是兵部的侍郎。他示意侍女幫郡主拿帕子擦眼淚。
蓉輝知道有人給她搭台階:「是了,我……風大迷了眼睛,」她又看向李爻道,「李帥心懷家國大義,我隻恨自己不是男兒之身,不能在側幫襯,但若國有所需,蓉輝也盼能上陣殺敵,不負民之膏血供養多年。」
她後半句話說得慷慨萬分,在座官員立刻有人叫好,把尷尬壓下去些。
無奈郡主的眼淚依舊不爭氣,跟嘴分道揚鑣,狠命地往下流。
景平遠遠看著,心裏一揪:這姑娘正如當初我追隨晏初身影那般。隻是我比她幸運太多了。
糟亂一片中,兵部的年輕侍郎向郡主一笑,又道:「郡主的眼睛還是不舒服嗎?下官家鄉有一說法,若是被風迷了眼便要看些靈動迅捷的動影,讓眼睛活動開,心也就不總惦記眼睛難受了,」他看了一圈,「隻是這事下官做不來,不知哪位大人會舞劍,來給郡主分分心。」
話語間指向明顯,和稀泥的手藝也該是祖傳的:王爺把人家姑娘弄哭了,便該由你來哄一哄。
隻要李爻接話,這事便翻篇了。隻是堂堂郡王、當朝右相在飲宴上舞劍供人看,若是心眼小的,八成是要記恨他了。
堂內無人說話。
景平念著李爻有傷在身,想說明因由,代勞一二,被李爻一把拉住:「不礙事,你去不合適。」李爻低聲道。
他轉向辰王:「王爺可否借劍一用?」
辰王遲疑:「你……傷好了嗎?」
李爻笑道:「小傷不足掛齒,下官還要去鄯庸關與將士們共抗外敵,若是連劍都武不動了,剛剛的豪言壯語,豈非笑談?」
辰王思慮片刻,向一旁侍人吩咐:「取掠春寒來。」
片刻,劍來了。
掠春寒劍如其名,極為秀麗,自重輕鋼口卻好。李爻倒提了劍,先向辰王一禮,而後轉向蓉輝:「請郡主上座,免得一會兒我要用後背對著王爺,太失禮了。」
蓉輝郡主鑽了牛角尖的傷心淡下些,依言到父親身邊坐下,怔怔看著李爻。
李爻脫掉外氅,餘下裏麵一襲青藍色長袍。他赴宴沒戴冠,一頭白髮半束著,很是返璞歸真,髮絲與長劍亮白閃銀交輝唿應,與衣裳反襯出他臉色發冷。那異常俊秀的眉宇間暗藏著一抹行伍之人的鋒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