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爻一皺眉,他本打算讓花信風去延展兩方防線,避免敵軍側位突襲,可眼下金石之傷也棘手,不能再減員了。


    兩相權重一時遲疑。


    如今軍中能稱將領的,常健重病、常懷中了麻藥、黃驍在統籌各處,其餘分營統領,李爻不知根知底,便難得善用。


    他正想讓花信風和黃驍舉賢不避親,推舉一人去看顧防線,便又有哨位來報:「統帥,內城方向來了小隊江湖人,為首的是位白胖老人,自稱姓蕭,說得知邊關告急,略通藥石,是來幫襯的,您看……」


    李爻心思一動——莫非是蕭百興帶人來了?


    他那一心避世的師兄怎麽會允許蕭百興帶人來增援?


    「啊,」哨位又補充道,「那蕭先生說是受了賀大人的託付趕來的。」


    -


    蕭百興帶來的人都通醫術,處理金石外傷順手得很。


    定邊軍得了這般助力,戰力穩定下來。


    軍務、醫務皆忙,李爻跟蕭百興得以說上幾句話時,天已經快亮時了。


    「代掌門率同門前來支援,李爻代境內百姓謝過大義。」


    李爻言罷,向一眾同門端正行一軍禮。


    他身後的親衛和護軍小隊見主帥行禮,一併端姿躬身。


    軍儀威嚴,敬意凜肅人心。


    蕭百興趕快將李爻扶起來:「師叔言重了,幫得上忙我等便不算白來。」


    李爻摘下帥盔,遞給小龐,露出幾分說不清的笑意:「你師父那老……咳,」他順嘴想說「老不死的」,又覺得人多不合適,把自己嗆了一下,「他還閉關給自己挖墳呢?他知道你來,怕要氣得直接升天了。」


    也沒比叫人家「老不死的」客氣。


    蕭百興早知道他這狗嘴裏沒象牙,禮貌性地扯起絲笑意,嘆氣道:「師父確實不知,我帶人來純是看賀家的麵子,也念同門之誼,幫襯師叔一二。」


    李爻差異,問道:「代掌門居然和景平這麽投緣?」


    蕭百興一雙被胖臉擠沒了的眼睛在李爻臉上轉了兩圈,拉著他遠離開眾人,低聲問:「小景平一直沒同你說,他求我師父醫你毒傷的事?」


    李爻驚駭。


    蕭百興皺眉撇嘴,暗罵景平這癡情小子把肉埋在飯裏。


    他私心覺得景平對李爻的情太深沉可貴,現下也不管景平九曲十八彎的小心思了,直接將他上山跪在雨裏求醫的事說給李爻聽了。


    「拋開世俗禮法,我敬他心思至純,樂於與他結交,前兩日他親自迴師門求援,我便來幫你了,」蕭百興頓了頓,決定好人做到底,壓低聲音道,「他在我麵前承認對你……」他「嘿嘿」壞笑了笑,不用說已知是何意,「他告訴你了嗎?你怎麽想的?我看你遂了他得了,太難得。」


    景平求醫的整件事李爻不知道。


    如今驟聞,心間似融起一團火,熾烈且溫暖,燒得他一把心思焦灼,烘得他喉嚨發幹,說不出話。


    他晃眼看蕭百興,見這老白胖子滿臉的看熱鬧不嫌事大,徹底不想跟他掰扯兒女情長了。


    他秉持端正清了清嗓子:「代掌門師侄是要開姻緣廟,給派裏創收麽?」


    蕭百興人老不吃他這套,笑眯眯地看他:「師叔岔話題做什麽,莫不是要來做香客?同門一場,我給你打折。」


    李爻:……


    兩軍陣前,李爻為主帥不該有過多的情牽意結,依舊被景平擾得心頭又痛又暖。


    他有一瞬的念想盼能化一隻鷹,千萬裏轉眼即至,飛去景平身邊,不管前線的糟亂事。


    而然後呢?


    之後他能怎樣?


    給景平餘生相伴?


    又對得起苦守邊關的將士們嗎?


    李爻一笑,將不著邊際的妄想扔開十萬八千裏,恢復了一軍統帥的正常模樣,向蕭百興正色道:「戰事當前,勞代掌門和諸位同門費心。」


    說完,半字不提私情,轉身走了。


    蕭百興知道自己一番話,李爻聽進去了,不禁感嘆他年紀輕輕身居高位的氣度——柔腸百轉千迴,終歸是要被如磐石的堅韌壓在外人難以窺見的地方。


    李爻往中軍帳去,向花信風道:「敵軍兩日內必大舉來犯……」


    他話沒說完輕咳起來。


    咳嗽聲眨眼功夫被晨風吹去不知何處。


    花信風關切道:「你怎麽樣,景平調出新藥了嗎?」


    剛才李爻和蕭百興說話時,花信風沒在,殊不知一個問題穩撞槍口。


    李爻甩了花信風一眼。


    這倆人十多年的交情,沒大沒小慣了,花信風少有地被李爻一眼看得心底發毛。


    一縮脖子,起了滿後背白毛汗。


    「你們師徒二人可以啊,」李爻嗔笑,「合夥為了我好,瞞得我嚴絲合縫。」


    花信風不傻,見師兄來,便知道他當初給景平指的「迴師門求醫」這條羊腸小路瞞不住了,索性腰杆一挺,理直氣壯:「總好過讓他胡查亂摸,摸到要掉腦袋的真相不自知。」


    李爻一噎,花信風的顧慮確實存在。


    花信風少見他吃癟,有心笑一個,轉念又覺得小師叔也不容易,對景平的欺瞞用心良苦,這事左右都有理,反而變成無處說理。


    終歸隻是嘆了口氣。


    誰知,他一口氣沒嘆出李爻的反應,倒把烽火台上的哨位嘆醒了神。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二臣賊子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張參差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張參差並收藏二臣賊子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