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還有什麽急差事。


    宮內禦書房。


    李爻進門先吃一驚——不太大的空間裏,站著滿屋子太醫院的老頭兒,院使、同知、院判都在,還有好些李爻叫不上名的醫生大夫。


    一堆老頭子麵有菜色,一張張老臉皺得比苦瓜還苦。襯得小景平格外紮眼。


    皇上這是把太醫院搬到禦書房來了麽。


    李爻第一反應是景平跟皇上嚼舌頭根子了——把他不舒服的事兒禦前告狀來著。皇上聚攏一眾老頭子們,是要給他看病。


    轉念一想,太荒唐了,怎麽可能呢?


    「晏初來了,」趙晟臉色也不太好看,「來。」他示意李爻坐,又向內侍庭總管樊星打個眼色。


    樊星將一份加急文書遞到李爻手上:「大人請過目。」


    那是花信風發來的急信,措辭簡練,沒有虛頭巴腦的馬屁。


    一共不過十行字,李爻一眼看到頭——前陣子,景平和軍中醫師調出的新藥管用,可近來天氣迴暖,疫病有死灰復燃之跡,幾位年紀稍長的軍醫也染病了。事急從權,無患、洛雨、修竹三城的醫師被急招調入軍中支援。也因如此,軍中鬧疫病的事情越發瞞不住了。花信風來信目的有二,一是向都城請求醫藥資源支持,二是請皇上防備胡哈和羯人野心不死。


    「軍務的事情容後議,」趙晟道,「今日召諸位來,是想在醫備輜重方麵,商量出個對策。」


    話音落,眾人皆看太醫院使。


    院使大人沉吟片刻,顫巍巍上前兩步,道:「陛下,此時不宜再在坊間徵召大夫隨軍,一來,疫病不知道何時徹底能除,若是一拖好久,指不定便有民間大夫待不住,到時候無論是否放他離開,都易生亂。是以,微臣建議,從太醫院借調太醫,前去支援。草藥,則就近調配。」


    話音落,院判反駁道:「可這兩年太醫院本就多職從缺,再調人去那麽遠的地方,不知幾時能迴。宮裏主子們日常請脈的工作都恐分配不開了。還是請戶部協助,從民間秘征大夫,給予厚祿,簽下契約,待到邊邑的病情穩定,再集體放迴,銀兩給到位,便不會有人多做蜚語……」


    院使冷冷看那院判一眼:「高大夫可知你這一套流程下來,那缺醫少藥的邊邑駐軍又會有多少人染病,多少人不治嗎!」


    眼看要吵起來了。


    「好了,」趙晟把話茬截斷,「二位都言之有理,所以朕現在徵召諸位國手來,在此危難之時,先去控製局麵,而後再按高院判說的,走戶部密招流程。有哪位大夫,願意先行開拔,為邊邑的將士們藥到病除的?」


    一屋子人雅雀無聲。


    眼看天要熱了,信上又說軍醫也有染病,誰都知道這一去不僅是苦差事,指不定還得送命。


    一幫老頭你看我,我看你……


    從前嫌棄對方老眉哢哧眼,多看一眼都想自戳雙目,現在則把對方臉上的老年斑都數清楚了。


    就在諸人黏黏糊糊沒人說話時,景平突然偏頭看了李爻一眼,跟著出列行禮,道:「陛下,微臣願往。」


    李爻心一驚:那麽多太醫都不吱聲,怎麽就得你去呢!


    但這話他現在不好說。


    拋開私心,對方有自己當年禦前立軍令狀的風骨,李爻一時想護犢子不放手,一時又揣了幾分所謂的「老懷安慰」。


    景平毛遂自薦,皇上立刻大肆褒獎,讓樊星記下,待到凱旋那日,定有重賞。


    但太醫院裏,懸壺濟世的熱血之人委實是少數,多是些連病症措辭都要撚來算去、被宦海爭鬥磨平了稜角的老傢夥。一個個依舊持著懷疑態度,暗道皇上的許約無論多誘惑,也要有命迴來才能拿在手裏。


    磨嘰了好一會兒,自願前去的算上賀景平,隻有三人。


    最後皇上拍了桌子,讓餘下腿腳尚算靈便的內科太醫抓鬮,又抓出倆「倒黴蛋」,不給喘息之機直接一道聖旨下——今日迴去收拾,明日一早內侍庭親衛護送五位醫師,日夜兼程前去江南邊邑救急。


    募醫的事情了了。


    皇上遣散太醫,對李爻道:「晏初留下,朕有話與你說。」


    景平行禮告退,轉身往外走,目光晃在李爻臉上,見對方表情淡淡的。他心裏不禁打鼓:我自作主張沒同他商量,他是不是生氣了?


    他與李爻錯身而過。


    李爻極輕地說了句:「門口等著。」


    景平心裏一哆嗦:看來真生氣了。


    第034章 香囊


    邊邑突發變故, 皇上當然要考慮遊弋的外族,留李爻在禦書房閉門密談,轉眼大半個時辰過。


    李爻被放出來時, 午膳時間都過了, 見景平在院裏的梨樹下轉悠, 才想起剛才讓人家等他呢。


    景平笑臉相迎, 見李爻不說話,就隨著他往外走。直到宮門口正街上,李爻才問:「那麽多太醫, 怎麽就得你出頭呢?」


    景平想過對方責備他自作主張, 沒想到他來了這麽一句。


    「『福不唐捐,莫啻微茫』,這是你當初寫的,還記得嗎?」景平歪頭看李爻, 目色柔和了宮牆兩側的花,「我曾經不懂是何意, 現在卻明白了。」


    李爻壓根不記得了。想了半天,隱約記起這八個字是二人在江南初見時,自己隨手寫的。


    景平居然看到心裏去了。


    「當年你一己之力立軍令狀時, 問沒問過自己, 朝上那麽多將軍, 怎麽就得你出頭呢?你那時還沒我現在年長吧。」景平說話慢悠悠的。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二臣賊子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張參差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張參差並收藏二臣賊子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