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姑娘!我沒說不賠!」少年試圖講理。
美人單邊秀眉輕挑,素手變招,隨意一勾,正中少年脖子上的掛繩。
「嘖!」她笑容甜得齁人,「先把東西留下幾天,你湊夠了銀錢,姐姐再還你。」
少年當然不幹,扯緊了棉線。
細細的一根繩兒在二人僵持下綳得筆直,發出咬牙切齒似的輕響,眼看下一刻就要斷了。少年人是真急了,顧不上禮數,張手去推對方手腕。
突然,他身後光影變換,一隻寬袖自二人之間掠過,亂了糾纏。
少年趕快趁機把白玉扳指塞進領口,同時把夾於指間的細針在掌心一卷,匿得無影無蹤。
美人掃興了。她麵帶微慍看向攪局的人,晃眼又笑意闌珊:「花長史今天有空?」
花信風笑道:「纓姝姑娘怎麽跟個小朋友玩笑起來了?」
美人叫纓姝,是城裏的新秀歌舞伎,人美歌動聽,舞姿婆娑,場麵上的爺們都說她不肖多久必得紅得發紫,隻怕往後一曲千金難求。
她捋順額前的碎發,笑著答:「這小哥哥麵生,奴家逗逗他的,」她說著話,一雙晶亮的杏眼滴溜溜往花信風身後瞟,「李公子也來了吧?」
可不是來了麽。
窗邊清俊頎長的影兒慢悠悠地起身,踱步過來:「跟姑娘約好了,當然是要等的。」
在這修竹城裏,認識白毛年輕人的都知道他是花長史的小師叔,卻不知道他是說書老人故事中的書膽李爻。
坊間都傳他死了。
可顯然,他還喘著氣兒呢。
爻者,言乎變者也。
一個人倘若連名字都不夠安穩,那麽他這輩子八成是不得安生的。
所以李爻不喜歡這名字。
大半年前,他化名「李不對」跑到城郊的小院子裏住。
大夥兒都覺得,他是一夜之間就住在那了,起初誰都當駐邑長史的師叔是個年齡成謎、流風迴雪的世外高人。可觀望些日子之後,發現他無親無故,不做什麽營生,偏還喜歡往熱鬧地方紮,一開口嘻嘻哈哈,漸漸也就沒人覺得他高深了——白瞎了一副神仙似的好皮囊,其實不知是哪裏來的紈絝子弟。
李爻來之前,花信風是城裏的香餑餑。花長史長得嫩,其實快四十了。他沒娶妻,位高權重,為人靠譜,上門說親的媒婆把他家門檻子禿嚕得矮了幾寸。
可自打他跟白毛師叔混在了一起,上門說和的少了一半——
因為這倆人在一起時,師叔不正經,師侄不恭敬,三天兩頭泡酒肆、窩茶館,偶爾還往樓子裏鑽。
花信風謹言克己,喜怒不行於色的持重氣度在小師叔麵前灰飛煙滅,五官偶爾還會在臉盤子上打一套拳。南晉南風盛行,單沖這倆人形影不離的樣子,便沒少勾得閑人把有悖倫常的話本往二人身上貼。
總之,花長史的風評被師叔禍害得挺慘,細糾吧,李爻也沒逼著他做什麽。
「前兒個姑娘誇我玉帶上的珠子好看,今兒送給姑娘潤手吧。」 李爻從懷裏摸出顆銅錢大的翠珠子,遞過去。
纓姝笑眯眯地接過,迴手交給身後小丫頭,向李爻福了福:「多謝李公子。今日客不多,奴家唱幾曲,就陪公子喝酒。隻可惜……」她看向地上碎掉的酒壺。
「嗓子不累多唱兩曲,愛聽,」李爻合上眼睛,偏頭淺淺嗅了下酒香,「好酒,隻一聞就醉了。」跟著,哈哈笑著坐迴位子上了。
亂子岔過去了,少年看看台上,又看看李爻,跟到桌邊抱拳道:「多謝二位恩公解圍,玉珠子我會照價還你。」
李爻饒有興致地看少年,剛才視線有遮擋,他沒看清二人怎麽就動手了,隻隱約看出倆人都有所保留,尤其是這少年躲閃時的步子大巧若拙,他一笑:「珠子是我樂意送她的,不必再提。」
少年依舊道:「公子家住哪裏,我湊夠了錢,好給你送去。」
這個死心眼兒。
「相請不如偶遇,不趕時間的話,坐下喝一杯吧。」李爻笑道。
台上姑娘開嗓了,她嗓音獨特,乍聽幾分啞,細品有婉婉道來的優雅,聽說是年幼發燒壞了嗓子,倒因禍得福,得了獨一無二的音色。那些婉轉於她曲調裏的花啊、蝶啊仿佛瞬間有了生命,浮現於茶館二樓,芊翩著從窗子撲出去,給已秋的山河添了幾分生機。
少年剛想坐下,看見李爻看著台上姑娘時眼角流出的笑意,改了主意,跟他端正一禮,轉身下樓去了,看來是實在不喜歡這氛圍。
李爻沒再攔,待少年人的身影消失在樓梯口,低聲問花信風:「怎麽突然就出手了?」
「遠遠一瞥他脖子上的白玉扳指,想起阿素,恍惚沒忍住。」
花信風口中的「阿素」是他的心上人,當年姑娘對他流水落花之情,嫁了信國公,最終物是人非,月墜花折。
花信風嘆息一聲,一口幹了麵前冷掉的茶:「我怕是失心瘋了,」自嘲罷了,他扭迴之前的話題,「你攔我追那羯人探子做什麽?」
「那條是小魚。」李爻笑著,借喝茶的動作用寬袖掩麵低聲說了句話。
錯愕與一言難盡在花信風眼中一閃而過。他措辭好一會兒,沒憋出個屁來,終於嘟嘟囔囔起身下樓:「活該你操心的命……」
李爻不管他,點手叫小二溫了壺酒,自斟一杯,沖纓姝敬了敬,一飲而盡。
美人單邊秀眉輕挑,素手變招,隨意一勾,正中少年脖子上的掛繩。
「嘖!」她笑容甜得齁人,「先把東西留下幾天,你湊夠了銀錢,姐姐再還你。」
少年當然不幹,扯緊了棉線。
細細的一根繩兒在二人僵持下綳得筆直,發出咬牙切齒似的輕響,眼看下一刻就要斷了。少年人是真急了,顧不上禮數,張手去推對方手腕。
突然,他身後光影變換,一隻寬袖自二人之間掠過,亂了糾纏。
少年趕快趁機把白玉扳指塞進領口,同時把夾於指間的細針在掌心一卷,匿得無影無蹤。
美人掃興了。她麵帶微慍看向攪局的人,晃眼又笑意闌珊:「花長史今天有空?」
花信風笑道:「纓姝姑娘怎麽跟個小朋友玩笑起來了?」
美人叫纓姝,是城裏的新秀歌舞伎,人美歌動聽,舞姿婆娑,場麵上的爺們都說她不肖多久必得紅得發紫,隻怕往後一曲千金難求。
她捋順額前的碎發,笑著答:「這小哥哥麵生,奴家逗逗他的,」她說著話,一雙晶亮的杏眼滴溜溜往花信風身後瞟,「李公子也來了吧?」
可不是來了麽。
窗邊清俊頎長的影兒慢悠悠地起身,踱步過來:「跟姑娘約好了,當然是要等的。」
在這修竹城裏,認識白毛年輕人的都知道他是花長史的小師叔,卻不知道他是說書老人故事中的書膽李爻。
坊間都傳他死了。
可顯然,他還喘著氣兒呢。
爻者,言乎變者也。
一個人倘若連名字都不夠安穩,那麽他這輩子八成是不得安生的。
所以李爻不喜歡這名字。
大半年前,他化名「李不對」跑到城郊的小院子裏住。
大夥兒都覺得,他是一夜之間就住在那了,起初誰都當駐邑長史的師叔是個年齡成謎、流風迴雪的世外高人。可觀望些日子之後,發現他無親無故,不做什麽營生,偏還喜歡往熱鬧地方紮,一開口嘻嘻哈哈,漸漸也就沒人覺得他高深了——白瞎了一副神仙似的好皮囊,其實不知是哪裏來的紈絝子弟。
李爻來之前,花信風是城裏的香餑餑。花長史長得嫩,其實快四十了。他沒娶妻,位高權重,為人靠譜,上門說親的媒婆把他家門檻子禿嚕得矮了幾寸。
可自打他跟白毛師叔混在了一起,上門說和的少了一半——
因為這倆人在一起時,師叔不正經,師侄不恭敬,三天兩頭泡酒肆、窩茶館,偶爾還往樓子裏鑽。
花信風謹言克己,喜怒不行於色的持重氣度在小師叔麵前灰飛煙滅,五官偶爾還會在臉盤子上打一套拳。南晉南風盛行,單沖這倆人形影不離的樣子,便沒少勾得閑人把有悖倫常的話本往二人身上貼。
總之,花長史的風評被師叔禍害得挺慘,細糾吧,李爻也沒逼著他做什麽。
「前兒個姑娘誇我玉帶上的珠子好看,今兒送給姑娘潤手吧。」 李爻從懷裏摸出顆銅錢大的翠珠子,遞過去。
纓姝笑眯眯地接過,迴手交給身後小丫頭,向李爻福了福:「多謝李公子。今日客不多,奴家唱幾曲,就陪公子喝酒。隻可惜……」她看向地上碎掉的酒壺。
「嗓子不累多唱兩曲,愛聽,」李爻合上眼睛,偏頭淺淺嗅了下酒香,「好酒,隻一聞就醉了。」跟著,哈哈笑著坐迴位子上了。
亂子岔過去了,少年看看台上,又看看李爻,跟到桌邊抱拳道:「多謝二位恩公解圍,玉珠子我會照價還你。」
李爻饒有興致地看少年,剛才視線有遮擋,他沒看清二人怎麽就動手了,隻隱約看出倆人都有所保留,尤其是這少年躲閃時的步子大巧若拙,他一笑:「珠子是我樂意送她的,不必再提。」
少年依舊道:「公子家住哪裏,我湊夠了錢,好給你送去。」
這個死心眼兒。
「相請不如偶遇,不趕時間的話,坐下喝一杯吧。」李爻笑道。
台上姑娘開嗓了,她嗓音獨特,乍聽幾分啞,細品有婉婉道來的優雅,聽說是年幼發燒壞了嗓子,倒因禍得福,得了獨一無二的音色。那些婉轉於她曲調裏的花啊、蝶啊仿佛瞬間有了生命,浮現於茶館二樓,芊翩著從窗子撲出去,給已秋的山河添了幾分生機。
少年剛想坐下,看見李爻看著台上姑娘時眼角流出的笑意,改了主意,跟他端正一禮,轉身下樓去了,看來是實在不喜歡這氛圍。
李爻沒再攔,待少年人的身影消失在樓梯口,低聲問花信風:「怎麽突然就出手了?」
「遠遠一瞥他脖子上的白玉扳指,想起阿素,恍惚沒忍住。」
花信風口中的「阿素」是他的心上人,當年姑娘對他流水落花之情,嫁了信國公,最終物是人非,月墜花折。
花信風嘆息一聲,一口幹了麵前冷掉的茶:「我怕是失心瘋了,」自嘲罷了,他扭迴之前的話題,「你攔我追那羯人探子做什麽?」
「那條是小魚。」李爻笑著,借喝茶的動作用寬袖掩麵低聲說了句話。
錯愕與一言難盡在花信風眼中一閃而過。他措辭好一會兒,沒憋出個屁來,終於嘟嘟囔囔起身下樓:「活該你操心的命……」
李爻不管他,點手叫小二溫了壺酒,自斟一杯,沖纓姝敬了敬,一飲而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