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名聽了捏著稀疏的胡子嘿嘿直笑。
陳阿福就說讓王氏拿去縣城的繡坊賣錢,再把編法告訴繡坊,掙點錢把家裏這段日子渡過去。
王氏一直在給縣城的錦雲繡坊做繡活,這些手鏈拿去那裏賣,掌櫃不會太壓價。
王氏高興地點頭,晌飯做了一鍋稠稠的玉米糊,每個人都吃飽了肚子。吃了飯,王氏就急急忙忙去了縣城。
她一走,一家人就急切地盼著她快點迴來。
夕陽西下,終於盼到了眉開眼笑的王氏。她說掌櫃很喜歡,說還沒見過這麽別致的手鏈,給了她八百文大錢。還了賒布頭、碎布、繡線的六十文,還剩七百多文錢。說著,她拿出了一個小銀角子和幾百文大錢。
她還買了一斤豬肉,二十斤糙米,一些專給陳名吃的大棗、蓮子等東西。
一家人具是開心不已,終於又可以吃飽飯了。
陳阿福卻是暗誹不已,古代的錢還真不好掙,她賣的也算設計,卻是連一兩銀子都沒賣到。
五月八日,地裏的冬小麥開始收割了。今年又是一個豐收年,陳業父子是莊稼好把式,地裏的產出多,每畝出麥二百多斤。
二房的那四畝地也由大房種,大房留四成,交二房六成租子。二房的六成,除了交稅,留了一百多斤麥子在家留著磨麵粉,剩下的賣了兩貫多錢。這些事,每年都是陳業父子幫著做。同時,又多了許多麥稈,堆滿了二房的後院。
有了這些麥稈,阿祿和大寶就輕鬆多了,不用再天天去撿柴。
這兩貫多錢,若是節省些,一些農戶可以支撐半年。但在陳名家,也就是四個月的診費和藥費。這還是因為陳阿福不用買藥了,否則隻夠三個月的藥費。
終於等到五月二十日,是大房把糧食和錢交給二房的時候,還要商量下一步地裏該種什麽以及修房子的事。
知道他們今天要來,王氏專門去割了一斤肉,沽了兩斤陳名喜歡喝的燒酒,整治了幾個好菜。這迴不是燉菜,都是用油炒的菜。
本來陳阿福想賣弄一下自己的廚藝,但王氏不願意,說今天有客,怕她做不好浪費食材,她隻得負責燒火。用油熗鍋的香味和「刺啦」的聲音讓陳阿福的口水不時溢滿口腔,好在她現在能夠控製住自己了,趕緊吞下去。
看到不停在廚房裏打轉的阿祿和大寶,每炒好一盤菜,陳阿福都會用筷子給他們夾一片肉,笑問,「味道怎麽樣,需不需要加點鹽?」
兩個小正太都包著油嘴一本正經地說,「好吃,什麽都不需要加了。」
王氏也不多說,隻是笑著搖搖頭。
本來,之前王氏提議說再買幾尺布送胡氏,陳名沒同意。
陳名說,「我們又沒多收我大哥家的租子,別人賃咱們家的地,也是這個收法。有那錢,還不如給我娘或是大哥扯幾尺布做衣裳。她一說,咱就送,還不知道要送多少。咱們比不上三弟家有錢,連大院子都給他們修上了。」想了想,又說,「那就扯幾尺粗布給大哥做衣裳吧,大哥一年到頭也辛苦。」
陳阿福不知道陳名和王氏說的啥意思,卻也聽出了陳名雖然極尊重陳業,但卻是極看不上胡氏。等看了胡氏令人牙酸的表演,也就懂了。
吃飯前,陳老太、陳業、胡氏、陳阿貴都來了,後來還跟著小尾巴陳大虎。
胡氏看了眼坐在那裏燒火的陳阿福,撇嘴說道,「都說阿福長俊了,果真是長俊了呢。不過,再俊有啥用?連點子聘禮都不能為娘家掙,白養十幾年了。」
陳阿福慢慢說道,「我雖然不能給我爹娘掙聘禮,但以後肯定會像兒子一樣孝敬他們。」
胡氏鼻子「哼」了一聲,進了西屋。
陳業先拿了兩貫五百文出來,這是賣糧食的錢。後又拿了四貫錢出來,二房的那一畝地陳業買了,之前借了二房一貫錢,現在再拿四貫過來。
胡氏看著陳名把那六貫多錢接過去,肉痛得不行。心道,這陳名和王氏真是隻進不出的主兒,摳死了。這麽多的錢,也不說拿些出來感激大哥侄子一年到頭的辛苦。
陳名知道胡氏心裏的想法,拿著錢歎道,「這些錢看著不少,但家裏開銷大,買藥,修房子,一轉眼就花沒了。」又對陳老太說,「娘,我這個家不是弱就是病,放這麽多錢我心裏不踏實。這三貫娘幫我保管著,修房子、盤炕用的泥磚、木頭什麽的,就用這個錢,大哥去取也方便。」
老太太答應著接了過去。
陳名又拿了一貫錢給王氏說,「明天去縣城一趟,把賒的藥錢還了,再買些藥迴來。剩下的這兩貫錢,一貫是請人修房子的工錢,還要給阿福母子買鍋碗瓢盆。至於家俱什麽的沒錢買,就把東屋的家具抬過去吧。還剩一貫多錢,隻夠買兩個月的藥。哎,天天不斷頓的吃藥,再多的錢都不夠。」
這麽一分配,六貫多錢眨眼功夫就都沒了,這個家過得也著實艱難。
吃飯的時候,依然是陳老太領著兩個兒子、大孫子坐在炕上吃,這次胡氏和王氏也在這桌,掛著炕沿坐著。
陳阿福和另幾個孩子在地下桌上吃。沒有陳阿菊在場,陳大虎也表現出了可愛的一麵。他邊大口吃著肉,邊看著陳阿福幹淨的臉說,「阿福姑姑,你的臉洗幹淨了,原來長得這麽俊啊,比阿菊姑姑還俊。」
陳阿福笑道,「你不怕阿菊姑姑聽見了揍你?」
大虎滿不在乎地說,「我又不傻,當著她的麵,我會說她是咱們響鑼村最好看的小娘子。」
這孩子還真是隔代遺傳,不像他爹,像陳業,甚至比陳業還多了幾分油嘴滑舌。
陳阿祿和大寶聽了,都嗬嗬笑起來。
這桌很友好,可炕上那一桌就不是了,都在看胡氏演大戲。
胡氏一遍又一遍地反複訴說著自己男人、兒子及自己的辛苦,「……哎喲喲,忙了大半年,無論刮風下雨他們父子都要往田間地頭跑,從來都是先顧著你們家的地,再顧我們自家的地。那辛苦的,經常累得晚上爬在炕上直‘哎喲’。有一天,下著大雨,我當家的去排水,還摔了一跌,一身泥水地迴來,把我心痛的……」她還捶了捶胸口,又繼續說,「到哪裏去找這麽心疼兄弟的人?反正除了我當家的,我就沒看到過……我這個長嫂也是個勞累的命,一進陳家門就忙得像陀螺,兩個小叔都當親兄弟疼……」
陳阿福就說讓王氏拿去縣城的繡坊賣錢,再把編法告訴繡坊,掙點錢把家裏這段日子渡過去。
王氏一直在給縣城的錦雲繡坊做繡活,這些手鏈拿去那裏賣,掌櫃不會太壓價。
王氏高興地點頭,晌飯做了一鍋稠稠的玉米糊,每個人都吃飽了肚子。吃了飯,王氏就急急忙忙去了縣城。
她一走,一家人就急切地盼著她快點迴來。
夕陽西下,終於盼到了眉開眼笑的王氏。她說掌櫃很喜歡,說還沒見過這麽別致的手鏈,給了她八百文大錢。還了賒布頭、碎布、繡線的六十文,還剩七百多文錢。說著,她拿出了一個小銀角子和幾百文大錢。
她還買了一斤豬肉,二十斤糙米,一些專給陳名吃的大棗、蓮子等東西。
一家人具是開心不已,終於又可以吃飽飯了。
陳阿福卻是暗誹不已,古代的錢還真不好掙,她賣的也算設計,卻是連一兩銀子都沒賣到。
五月八日,地裏的冬小麥開始收割了。今年又是一個豐收年,陳業父子是莊稼好把式,地裏的產出多,每畝出麥二百多斤。
二房的那四畝地也由大房種,大房留四成,交二房六成租子。二房的六成,除了交稅,留了一百多斤麥子在家留著磨麵粉,剩下的賣了兩貫多錢。這些事,每年都是陳業父子幫著做。同時,又多了許多麥稈,堆滿了二房的後院。
有了這些麥稈,阿祿和大寶就輕鬆多了,不用再天天去撿柴。
這兩貫多錢,若是節省些,一些農戶可以支撐半年。但在陳名家,也就是四個月的診費和藥費。這還是因為陳阿福不用買藥了,否則隻夠三個月的藥費。
終於等到五月二十日,是大房把糧食和錢交給二房的時候,還要商量下一步地裏該種什麽以及修房子的事。
知道他們今天要來,王氏專門去割了一斤肉,沽了兩斤陳名喜歡喝的燒酒,整治了幾個好菜。這迴不是燉菜,都是用油炒的菜。
本來陳阿福想賣弄一下自己的廚藝,但王氏不願意,說今天有客,怕她做不好浪費食材,她隻得負責燒火。用油熗鍋的香味和「刺啦」的聲音讓陳阿福的口水不時溢滿口腔,好在她現在能夠控製住自己了,趕緊吞下去。
看到不停在廚房裏打轉的阿祿和大寶,每炒好一盤菜,陳阿福都會用筷子給他們夾一片肉,笑問,「味道怎麽樣,需不需要加點鹽?」
兩個小正太都包著油嘴一本正經地說,「好吃,什麽都不需要加了。」
王氏也不多說,隻是笑著搖搖頭。
本來,之前王氏提議說再買幾尺布送胡氏,陳名沒同意。
陳名說,「我們又沒多收我大哥家的租子,別人賃咱們家的地,也是這個收法。有那錢,還不如給我娘或是大哥扯幾尺布做衣裳。她一說,咱就送,還不知道要送多少。咱們比不上三弟家有錢,連大院子都給他們修上了。」想了想,又說,「那就扯幾尺粗布給大哥做衣裳吧,大哥一年到頭也辛苦。」
陳阿福不知道陳名和王氏說的啥意思,卻也聽出了陳名雖然極尊重陳業,但卻是極看不上胡氏。等看了胡氏令人牙酸的表演,也就懂了。
吃飯前,陳老太、陳業、胡氏、陳阿貴都來了,後來還跟著小尾巴陳大虎。
胡氏看了眼坐在那裏燒火的陳阿福,撇嘴說道,「都說阿福長俊了,果真是長俊了呢。不過,再俊有啥用?連點子聘禮都不能為娘家掙,白養十幾年了。」
陳阿福慢慢說道,「我雖然不能給我爹娘掙聘禮,但以後肯定會像兒子一樣孝敬他們。」
胡氏鼻子「哼」了一聲,進了西屋。
陳業先拿了兩貫五百文出來,這是賣糧食的錢。後又拿了四貫錢出來,二房的那一畝地陳業買了,之前借了二房一貫錢,現在再拿四貫過來。
胡氏看著陳名把那六貫多錢接過去,肉痛得不行。心道,這陳名和王氏真是隻進不出的主兒,摳死了。這麽多的錢,也不說拿些出來感激大哥侄子一年到頭的辛苦。
陳名知道胡氏心裏的想法,拿著錢歎道,「這些錢看著不少,但家裏開銷大,買藥,修房子,一轉眼就花沒了。」又對陳老太說,「娘,我這個家不是弱就是病,放這麽多錢我心裏不踏實。這三貫娘幫我保管著,修房子、盤炕用的泥磚、木頭什麽的,就用這個錢,大哥去取也方便。」
老太太答應著接了過去。
陳名又拿了一貫錢給王氏說,「明天去縣城一趟,把賒的藥錢還了,再買些藥迴來。剩下的這兩貫錢,一貫是請人修房子的工錢,還要給阿福母子買鍋碗瓢盆。至於家俱什麽的沒錢買,就把東屋的家具抬過去吧。還剩一貫多錢,隻夠買兩個月的藥。哎,天天不斷頓的吃藥,再多的錢都不夠。」
這麽一分配,六貫多錢眨眼功夫就都沒了,這個家過得也著實艱難。
吃飯的時候,依然是陳老太領著兩個兒子、大孫子坐在炕上吃,這次胡氏和王氏也在這桌,掛著炕沿坐著。
陳阿福和另幾個孩子在地下桌上吃。沒有陳阿菊在場,陳大虎也表現出了可愛的一麵。他邊大口吃著肉,邊看著陳阿福幹淨的臉說,「阿福姑姑,你的臉洗幹淨了,原來長得這麽俊啊,比阿菊姑姑還俊。」
陳阿福笑道,「你不怕阿菊姑姑聽見了揍你?」
大虎滿不在乎地說,「我又不傻,當著她的麵,我會說她是咱們響鑼村最好看的小娘子。」
這孩子還真是隔代遺傳,不像他爹,像陳業,甚至比陳業還多了幾分油嘴滑舌。
陳阿祿和大寶聽了,都嗬嗬笑起來。
這桌很友好,可炕上那一桌就不是了,都在看胡氏演大戲。
胡氏一遍又一遍地反複訴說著自己男人、兒子及自己的辛苦,「……哎喲喲,忙了大半年,無論刮風下雨他們父子都要往田間地頭跑,從來都是先顧著你們家的地,再顧我們自家的地。那辛苦的,經常累得晚上爬在炕上直‘哎喲’。有一天,下著大雨,我當家的去排水,還摔了一跌,一身泥水地迴來,把我心痛的……」她還捶了捶胸口,又繼續說,「到哪裏去找這麽心疼兄弟的人?反正除了我當家的,我就沒看到過……我這個長嫂也是個勞累的命,一進陳家門就忙得像陀螺,兩個小叔都當親兄弟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