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頁
馬大妞進城記[六零] 作者:七夜忘情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聽到眾人笑聲,大智一扭身就跑了出去,大勇也將自己碗中的餃子吃掉,趕緊出去了。小翠和梅子雖然比較斯文,這會也加快速度。
「都別急,他們一準到咱家來。」馬紅梅不緊不慢的說。
果然沒一會敲鑼打鼓的聲音,進了院子,大家也吃好了,紛紛走出門口,大妞看事一夥扭秧歌的,一共五個人,一個人還騎著假毛驢,看家裏出來人了,四十多歲臉上辦著小醜像的的那個上前,「崔家屯子崔老四給馬家各位老少爺們,大娘大嬸拜年了。」說完給眾人一拱手,接著鑼鼓聲變,兩個年輕一點的走上前,「正月裏來是新年呀——」
大年初一頭一天呀啊——
家家戶戶團圓會呀啊,少的給老的拜年呀啊,
也不論那男和女呀誒呦呦呦呦呦誒呦呦,
都把那新衣服穿啊誒呦呦呦呦,都把那個新衣服穿吶啊誒呀啊~」
這倆人的嗓子真透亮,沒一會馬家院子就圍了一堆人。
馬紅梅這會從下屋拿了一個袋子,裏邊放了二十斤苞米麵,另加了一條狼腿在裏邊,遞給之前那個年齡大的中年人。那人接過去手一摸裏邊東西就差不離,然後這人拿起小鑼敲得叮噹響,聽著這聲,院裏唱的更賣力了,一連唱了四段二人轉,還扭了一段秧歌,那騎驢的小夥子把驢子騎出花來了,逗得大家樂的肚子疼。
差不多一個點才走,繼續往別家走。
這也是他們這邊的習俗,從初一到初五,都有扭秧歌唱二人轉的挨個屯子走,看誰家富裕就進去唱上一段,主家看著給,唱戲的也看著唱,一般主家都不會往外趕,喜慶麽,就算啥也沒有給把瓜子也行。
以前馬家過年的時候也會請戲班子過來唱戲,這幾年不興這個,才沒請。
大年初一上門拜年,東屋就沒斷了客,老爺子早讓大妞去公社信用社換了新錢,來拜年的,甭管那輩的一人一毛。
大力初一下午就迴林場了,那邊據說過年隻放了半天假,食堂吃了一頓餃子就算過年了。
今年過年晚,過了年都進入二月份了,初二大妞也去了一趟北甸子看了看老林叔和三小。倆人過得也算逍遙,老林叔是老獵人隻是一次不小心被熊瞎子給踩折了腿,就是這樣也是靠著他的機智逃脫出去。隻是那時候沒養好,腿腳不太利索,三小跟老林叔學了打獵,爺倆就在北甸子這裏當護林員,老林叔守著護林員的木屋,三小跟大妞一樣進山巡視。
靠著林子時不時的打些獵物,生活的也不錯。
過了初五大妞就要進山一趟,看看山裏情況,每年到這個時候是林子裏最危險的時候,林子裏不少動物都缺少食物,餓壞了的動物,就有可能出山了。
二月份天氣依然很冷,往年到月底的時候還會下幾場大雪。
初二是出嫁女迴娘家的時候,馬紅梅就是家裏的姑娘自然不用迴娘家,不過宋雲成要迴宋家的,隻不過因為每年初二事情依然很多,所以每年都往後推一天。
初三一大早,家裏的爬犁套好,上麵鋪好棉被,一大家子都上去,今年因為大力的工作不能一起去,大奎卻是三年沒有見大爺爺了。
爬犁不小,一家人坐上去也不擠。
宋家在南河套孫家窩棚,他們是外來戶,宋家老太爺逃荒過來的,當時帶了兩個兒子長子就是大妞的爺爺宋國忠,次子是宋國義,宋國忠和宋國義兩人在老爺子去世後就分家了,宋國忠有三個兒子,宋雲成是小兒子。現在一大家子還沒有分家。
從他家到孫家窩棚用了兩個多小時,大家身上都凍得夠嗆。
車子沒等進屯子,宋家人就看到了,這條路從屯子中間穿過,宋家就在第一排房子最東邊,房子地基高,坐在屋裏都能看到大路上的情況。
「就說你們今天能來,咱媽一直坐炕上瞅著呢。」宋家老大宋雲峰迎過來說道,看到從爬犁上下來的大奎,一下子抱住了,「你小子啥時候迴來的?哎呦,長得這個結實。」
「大爺,我小年那天迴來的。」大奎也笑著說。
「快別下來了,坐著。」宋雲峰說著拉著馬就往前走。走過一趟房右拐進入村道,最裏邊,門口已經站了好幾個人,「你二哥和你二嫂去鄰村迴娘家了,知道你今天能迴來,說是中午就迴。」
「我大嫂今年為了我們又沒迴去吧。」宋雲成有些不好意思的說。
「沒事,那年都這樣,我讓你嫂子初六迴去,到時候在家多待幾天。」這也是沒招的事,他媳婦家離得遠,迴去得用小半天時間,他爹初四生日,就算不大辦也得大家吃個團圓飯。所以每年都晚迴去,好在晚迴去能多住幾天。
「大嫂。」馬紅梅看到大嫂趕緊上前,「大嫂過年好。」
「過年好過年好。」宋家大嫂性子很好,總是樂嗬嗬的,看到幾個孩子更是挨個摸摸臉摸摸手的。稀罕的不行。
跟著一起迎出來的是宋雲峰唯一的兒子,宋誌剛還有他媳婦劉月。劉月也是本屯子的,昨天已經迴過娘家晚上就迴來了。
劉月看到大妞高興的不行「早就盼著你了,原想著年前能來一趟呢。」
「今年二爺爺迴來了,四爺爺也在我們家過節,事情太多,就沒過來。」年前的時候她爸過來一趟,送了年貨,大妞他們就沒來。
「快進屋。」劉月一邊拉著大妞一邊拉著梅子,「梅子也這麽大了,越長越好看了。」說的梅子有點不好意思。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都別急,他們一準到咱家來。」馬紅梅不緊不慢的說。
果然沒一會敲鑼打鼓的聲音,進了院子,大家也吃好了,紛紛走出門口,大妞看事一夥扭秧歌的,一共五個人,一個人還騎著假毛驢,看家裏出來人了,四十多歲臉上辦著小醜像的的那個上前,「崔家屯子崔老四給馬家各位老少爺們,大娘大嬸拜年了。」說完給眾人一拱手,接著鑼鼓聲變,兩個年輕一點的走上前,「正月裏來是新年呀——」
大年初一頭一天呀啊——
家家戶戶團圓會呀啊,少的給老的拜年呀啊,
也不論那男和女呀誒呦呦呦呦呦誒呦呦,
都把那新衣服穿啊誒呦呦呦呦,都把那個新衣服穿吶啊誒呀啊~」
這倆人的嗓子真透亮,沒一會馬家院子就圍了一堆人。
馬紅梅這會從下屋拿了一個袋子,裏邊放了二十斤苞米麵,另加了一條狼腿在裏邊,遞給之前那個年齡大的中年人。那人接過去手一摸裏邊東西就差不離,然後這人拿起小鑼敲得叮噹響,聽著這聲,院裏唱的更賣力了,一連唱了四段二人轉,還扭了一段秧歌,那騎驢的小夥子把驢子騎出花來了,逗得大家樂的肚子疼。
差不多一個點才走,繼續往別家走。
這也是他們這邊的習俗,從初一到初五,都有扭秧歌唱二人轉的挨個屯子走,看誰家富裕就進去唱上一段,主家看著給,唱戲的也看著唱,一般主家都不會往外趕,喜慶麽,就算啥也沒有給把瓜子也行。
以前馬家過年的時候也會請戲班子過來唱戲,這幾年不興這個,才沒請。
大年初一上門拜年,東屋就沒斷了客,老爺子早讓大妞去公社信用社換了新錢,來拜年的,甭管那輩的一人一毛。
大力初一下午就迴林場了,那邊據說過年隻放了半天假,食堂吃了一頓餃子就算過年了。
今年過年晚,過了年都進入二月份了,初二大妞也去了一趟北甸子看了看老林叔和三小。倆人過得也算逍遙,老林叔是老獵人隻是一次不小心被熊瞎子給踩折了腿,就是這樣也是靠著他的機智逃脫出去。隻是那時候沒養好,腿腳不太利索,三小跟老林叔學了打獵,爺倆就在北甸子這裏當護林員,老林叔守著護林員的木屋,三小跟大妞一樣進山巡視。
靠著林子時不時的打些獵物,生活的也不錯。
過了初五大妞就要進山一趟,看看山裏情況,每年到這個時候是林子裏最危險的時候,林子裏不少動物都缺少食物,餓壞了的動物,就有可能出山了。
二月份天氣依然很冷,往年到月底的時候還會下幾場大雪。
初二是出嫁女迴娘家的時候,馬紅梅就是家裏的姑娘自然不用迴娘家,不過宋雲成要迴宋家的,隻不過因為每年初二事情依然很多,所以每年都往後推一天。
初三一大早,家裏的爬犁套好,上麵鋪好棉被,一大家子都上去,今年因為大力的工作不能一起去,大奎卻是三年沒有見大爺爺了。
爬犁不小,一家人坐上去也不擠。
宋家在南河套孫家窩棚,他們是外來戶,宋家老太爺逃荒過來的,當時帶了兩個兒子長子就是大妞的爺爺宋國忠,次子是宋國義,宋國忠和宋國義兩人在老爺子去世後就分家了,宋國忠有三個兒子,宋雲成是小兒子。現在一大家子還沒有分家。
從他家到孫家窩棚用了兩個多小時,大家身上都凍得夠嗆。
車子沒等進屯子,宋家人就看到了,這條路從屯子中間穿過,宋家就在第一排房子最東邊,房子地基高,坐在屋裏都能看到大路上的情況。
「就說你們今天能來,咱媽一直坐炕上瞅著呢。」宋家老大宋雲峰迎過來說道,看到從爬犁上下來的大奎,一下子抱住了,「你小子啥時候迴來的?哎呦,長得這個結實。」
「大爺,我小年那天迴來的。」大奎也笑著說。
「快別下來了,坐著。」宋雲峰說著拉著馬就往前走。走過一趟房右拐進入村道,最裏邊,門口已經站了好幾個人,「你二哥和你二嫂去鄰村迴娘家了,知道你今天能迴來,說是中午就迴。」
「我大嫂今年為了我們又沒迴去吧。」宋雲成有些不好意思的說。
「沒事,那年都這樣,我讓你嫂子初六迴去,到時候在家多待幾天。」這也是沒招的事,他媳婦家離得遠,迴去得用小半天時間,他爹初四生日,就算不大辦也得大家吃個團圓飯。所以每年都晚迴去,好在晚迴去能多住幾天。
「大嫂。」馬紅梅看到大嫂趕緊上前,「大嫂過年好。」
「過年好過年好。」宋家大嫂性子很好,總是樂嗬嗬的,看到幾個孩子更是挨個摸摸臉摸摸手的。稀罕的不行。
跟著一起迎出來的是宋雲峰唯一的兒子,宋誌剛還有他媳婦劉月。劉月也是本屯子的,昨天已經迴過娘家晚上就迴來了。
劉月看到大妞高興的不行「早就盼著你了,原想著年前能來一趟呢。」
「今年二爺爺迴來了,四爺爺也在我們家過節,事情太多,就沒過來。」年前的時候她爸過來一趟,送了年貨,大妞他們就沒來。
「快進屋。」劉月一邊拉著大妞一邊拉著梅子,「梅子也這麽大了,越長越好看了。」說的梅子有點不好意思。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