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堂有了,先生有了,學生嘛,目前就塵塵一個,尋了一個好天氣,放了幾掛的鞭炮,學堂就算正式開課,這事大丫暫時還沒和村裏人說,為啥沒說,第一,上學是大事,她不會主動送上門,要讓他們求著她來說,有些事不能上趕著,你主動給他,跟他來求是兩碼事,最起碼最後一種,得到後會讓他們更懂得珍惜。


    因為學堂的開課,村裏好多戶人家都按耐不住了,他們知道這是村長請來的先生,是村長在自已家地裏蓋的學堂,村長最有說話權,人家可是為人家的孩子專門請的,也不知道能不能同意自家孩子來上學。


    於是紛紛找到村長家,來說這個事,都說自己的孩子也想入學,看看這學費怎麽收,收多少,能不能少收,都是抱著這樣的心情找來的,他們壓根就沒敢奢望孩子可以免費上學。


    因為聽說村長每月給先生的月薪都高的離譜,如果是以前的日落村的村民,他們連想都不敢想,現在來了女村長後,村的名字也改了,村裏人也富了,這裏的環境也變了,手裏有了閑錢,想讓自己家孩子的願望就更強烈了。


    這兩個先生也是有意思,一開始隻是衝著銀子的麵子,以為這裏有多麽的貧困,環境有多差,可是來了知道,這裏居然就象室外桃源一樣美麗,有山,有水,有樹林,還有一望無際綠蔥蔥的糧田。


    對這裏不緊是麵上的滿意,更是心裏也滿意的不行,當聽到東家開出的條件後,居然連哼都沒哼,直接答應了。在村裏人一趟一趟的找來之後,大丫才鬆了口。


    「學是可以上,隻要是五歲以上都可以來學堂上學,做為村長,也可以做主,讓本村的人享受免學費的待遇,如果有親戚朋友家的孩子來上的話,學費減半,隻收外麵學堂的一半學費」


    聽到這麽大快人心的消息,村裏人趕緊拉著自家的孩子去學堂報名,為此李雨專門為學堂請了兩個長工,長年在學堂幫忙,一個幫忙看護學生的安全,一個專門打掃燒水侍候先生。


    學堂收的學費全部用於學生,對於學習好的,努力勤奮的,都會有專門獎學金,村裏人好多和周圍村聯姻的人家奔走相告,紛紛來報名上學。


    也因為這裏有一個舉人教課,連鎮上,縣裏的人都跑這兒來上學,學堂沒有住所,好多都是出錢,讓孩子借住在村裏的莊戶人家,也因此為村民增加了一項收入。


    舉人先生隻教課業好的,其他人如果通過一段時間的學習後成績上來,也可以升到舉人先生開設的課堂裏。這下一個秀才先生教不過來,又請了二個,一共三個秀才,一個舉人,直到學堂課桌滿了之後,才不再招人,想上學的,隻有等第二年才可以。


    這七年裏,富康村變化真的很大,水土不再流失,沒有了漫天黃土,周圍山丘上的樹都長的特別茂密,亂石山再也看不到亂山,全部被植貝覆蓋,有了水源澆地,黃土再也飛揚不起來。


    大丫從第五年的時候就開始一點一點再次改變這裏,除了護路樹,護土樹,其它的樹都閥了,然後有計劃的,整齊的種了二百畝的果樹,這二百畝分了十個品種,一個品種種了二十畝,沒有多種,是因為這裏的消費跟不上。


    靠近池塘的種了二十畝水稻,遠的種旱稻,其它全部都種上了玉米,紅薯,土豆,小麥等農作物,菜地隻種了幾畝,夠自家就可以了。


    民以食為天,隻有吃飽了,農民才會想別的,吃都吃不了,整那些調料,果酒,醬肉啥的那些調味的都是扯淡。


    從來到這裏,就沒見過他們過什麽節日,就是在大明朝,也沒見過過什麽日子,象過端節吧,吃都吃不飽,哪來的江米包粽子,象八月十五吧,哪來的東西做月餅,哪來的物品祭月,這裏的古代農村,隻有在過年的時候,才會開心,才會把一年到頭省出來的錢,拿出來買一點肉。


    目的也是想改善一下自己的生活,隻有在府城,才會有什麽廟會,燈會,這個節,那個節的,在農村,除了集市,就是鬼節,再就是年節。


    都是窮惹的禍,如果不是大丫,他們這裏沒準沒幾年就沙化了,不過也是就因為有了大丫,不單這裏的環境有了巨變,這裏的人們每家多了好多的耕地,最主要的是開了荒五年之內不用納稅,村裏人在開荒第一年就有了收成,連著五年修養,已存下好多的糧食,所以村裏人才一下就富裕起來。


    也是從第五年起,因為朝廷鼓勵開荒,又是人少地多,所以收的稅也不多,現在目前,隻有康樂村這一塊的土地高產,其他的地方還都是低產,所以這稅都是按低產來收的,加上這些低稅使得康樂村更富了。


    第一百二十四章 水業


    同時也為周圍挨的近的村莊找到了發展的機遇,帶動著一起致富改善環境,方圓幾百裏之內,再也找不到如此風景優美的地方了,於是一到春暖花開,或是十月金秋,好多大戶人家的子弟就會來此遊玩,惹得那些小商小販也都經常光顧此地。


    做為村長,為了保護村裏的幹幹淨淨的好環境,不允許他們進村販賣,所以慢慢的官道兩邊就有了一些小商小販,他們在官道兩邊搭了一些小巧又精巧的木房子,一座挨一座,也不占地方,還很精巧,開始售賣各種貨物。


    李雨也藉此,做了幾個跟他們一樣的木製房子,開始把一些土特產,時令水果,花生,核桃啥的都放在小房子裏售賣,不用再跑遠路送貨了。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俺就喜歡當村姑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黑色幕幃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黑色幕幃並收藏俺就喜歡當村姑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