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子到手了,也沒啥可留的,四個人連說聲告辭都沒有,拿著銀子直接轉身出了門,坐上牛車離開了上河村。
打鐵要趁熱,估計阿婆今天也沒有去擺灘的心情了,幹脆帶著石頭和村裏的二三個人,一起去了縣裏,在文案室交了一定的銀子後,辦理了收養手續,並把那個斷絕書也備了案,這樣以後就是鬧起來,也不怕。
阿婆今天特別開心,在縣裏買了好多東西,迴來後,分給了這些來幫忙的村裏人,有了兒子這是一件大喜事,石頭以後改姓了吳,吳阿婆是隨著阿公叫的,阿公就姓吳,所以石頭以後就姓吳了,叫吳石。
為了慶祝這件大喜事,阿婆安排在第三天,特地請了村裏的所有人來家裏吃席,擺了十幾桌,從此石頭改口叫啊婆為阿娘,而大丫還是依然叫阿婆,她的身份也還是一個客人。
因為家裏有了一個男人,大丫除了吃飯很少和他們在一起,大部分時間就是關在房裏看書,村裏人好多人以為大丫會嫁給吳石。
阿婆好象也有這個意思,總是時不時的叫出大丫來,說這事說那事的,有意無意的讓他倆單獨在一起。
石頭見大丫經常看書,也提出了想和大丫學習,讀書認字寫字,本來大丫就是想等著他以後接手這裏,自己好離開,所以也就答應了。
大人學認字寫字,接受能力比小孩子快很多,每天他去鎮上賣了貨迴來,沒事的時候就教他認十個字,然後讓他照著字去寫,家裏有紙和筆,他怕浪費紙,就拿著毛筆沾著水,在院裏的地上練習,等覺得寫好了,再寫到紙上,他很刻苦,每天除了家裏的活計,就是練字,進步相當的快。
有時候大丫都懷疑,這傢夥是不是那家生的,是不是撿來的,論長相,他以前的家裏的好象隻有他長的最好,論才華,雖然他起步太晚,但是人聰明還刻苦,一學就會。
短短一個多月,他就認得好多的字,雖然寫的字不全,但是認字認的相當快,這說明他的記憶力很好。
有不懂的地方,他就來問大丫,大丫也耐心給他做解答,阿婆也不打擾他們,總是笑咪咪的看著他倆,心裏想著,要是他們能成一對的話,她的心就圓滿了。
兒子兒媳都是孝順的,她還求什麽。這也是想想啊,她沒敢跟人家姑娘說呢,因為她心裏明白,姑娘不是一般的人,縱然他家的石頭長的好,可是人家姑娘要才有才有貌有貌,所以即便是心裏急,也是沒辦法。
不過她卻不想讓石頭娶別人,大丫是她心裏認可的人,所以村裏有好多姑娘家也看上了石頭,找媒人來說,都被她擋了迴去,並且阿婆還在背地裏鼓勵石頭,好好學,一定要好好對大丫,爭取贏得大丫的芳心。
石頭心裏也對大丫有好感,但是礙於大丫性情清冷,所以一直都以學習的方式接近大丫,試圖和大丫能多說上幾句話,這個石頭也有耐心,他認定了大丫,就連看都不看別的姑娘,心裏隻想著她。
眼看著年關就要近了,家裏也忙活了起來,到了年底,阿婆家往外租的地也要收迴來,一共十畝,都交給了石頭,大丫醃製了二罐子泡菜,打算過年的時候吃,又做了幾條鹹魚,臘肉,二十斤的臘腸,一罐鹹雞蛋,新鮮的菜院裏的暖棚裏都有種的,隨吃隨摘。
與此同時,大丫也收到了三封信,是二丫三丫和山子派寵物鸚鵡送來的,信裏表達的濃濃的思念之情,這些讓大丫心裏暖暖的,把三隻鳥收進空間,讓它們休息下,自己提筆寫了迴封,讓他們放心,過兩年就迴去看他們。
再說山子,自從辭官後,這一年多專心打理大姐留下的產業,弄得紅紅火火,上有皇帝的暗中支持,下有大丫給他留下的豐富資源,山子把生意做的紅紅火火,並在大明王國每個州縣,都興辦了利民山莊,收留那些無家可歸的人員並教他們技術,扶持他們,這一年多的時候,大明王國的國力一下就上升了一個台階,大街上很少出現那麽乞丐之類的人。
而朝廷也辦精圖誌,進行了改革,發展農業,給百姓專門製定了一些政策鼓勵他們,傳說大明王朝有神獸護國,是一位仙人留下的,這個仙人是誰,無從得知。
但是也有一些知情者,他們慢慢向山子家靠攏,以求將來得到庇護。
因為大丫的原因,二丫和三丫家也得到了皇家的特權,對他們家非常照顧,現在蘇太醫在宮裏行醫,都不用跪禮了,所有人都對他們很客氣,這也讓兩家人很納悶。
梁皓宇也因為此事一下被皇上提到了巡防處的總統領,現在三丫一家成了香餑餑,連梁將軍都經常親自派管家叫他們迴府吃飯,家裏的態度一下由地下變成了天上,都是巴結奉成的。
遠在幾千裏之外的大丫卻不知道這裏,信上也沒提到過,隻是說了姐弟三人過的不錯,很是想念她。
可是他們卻沒想到,他們神一樣的大姐正在別國的小山村裏悠閑得過著日子。
這時的阿婆他們正在辦年貨,準備過年了,對聯是買迴來的紅紙讓石頭寫的,雞鴨魚豬牛羊肉,都準備好了,這段時間就是擦洗,蒸煮,擦的活是石頭的,洗和蒸煮的活是大丫和阿婆的,整個家收拾的真幹淨,有些需要添置的物件也添置了,就等著過大年了。
而石頭娘那邊,自從石頭不再迴來後,家裏就亂成了一鍋粥,家裏的飯菜還好說,都是媳婦們做,隻是體力活卻一個也拿不起來,讓他們做點什麽,不是沒力氣,就是被東西砸住了,傷了手腿什麽的事經常見到。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打鐵要趁熱,估計阿婆今天也沒有去擺灘的心情了,幹脆帶著石頭和村裏的二三個人,一起去了縣裏,在文案室交了一定的銀子後,辦理了收養手續,並把那個斷絕書也備了案,這樣以後就是鬧起來,也不怕。
阿婆今天特別開心,在縣裏買了好多東西,迴來後,分給了這些來幫忙的村裏人,有了兒子這是一件大喜事,石頭以後改姓了吳,吳阿婆是隨著阿公叫的,阿公就姓吳,所以石頭以後就姓吳了,叫吳石。
為了慶祝這件大喜事,阿婆安排在第三天,特地請了村裏的所有人來家裏吃席,擺了十幾桌,從此石頭改口叫啊婆為阿娘,而大丫還是依然叫阿婆,她的身份也還是一個客人。
因為家裏有了一個男人,大丫除了吃飯很少和他們在一起,大部分時間就是關在房裏看書,村裏人好多人以為大丫會嫁給吳石。
阿婆好象也有這個意思,總是時不時的叫出大丫來,說這事說那事的,有意無意的讓他倆單獨在一起。
石頭見大丫經常看書,也提出了想和大丫學習,讀書認字寫字,本來大丫就是想等著他以後接手這裏,自己好離開,所以也就答應了。
大人學認字寫字,接受能力比小孩子快很多,每天他去鎮上賣了貨迴來,沒事的時候就教他認十個字,然後讓他照著字去寫,家裏有紙和筆,他怕浪費紙,就拿著毛筆沾著水,在院裏的地上練習,等覺得寫好了,再寫到紙上,他很刻苦,每天除了家裏的活計,就是練字,進步相當的快。
有時候大丫都懷疑,這傢夥是不是那家生的,是不是撿來的,論長相,他以前的家裏的好象隻有他長的最好,論才華,雖然他起步太晚,但是人聰明還刻苦,一學就會。
短短一個多月,他就認得好多的字,雖然寫的字不全,但是認字認的相當快,這說明他的記憶力很好。
有不懂的地方,他就來問大丫,大丫也耐心給他做解答,阿婆也不打擾他們,總是笑咪咪的看著他倆,心裏想著,要是他們能成一對的話,她的心就圓滿了。
兒子兒媳都是孝順的,她還求什麽。這也是想想啊,她沒敢跟人家姑娘說呢,因為她心裏明白,姑娘不是一般的人,縱然他家的石頭長的好,可是人家姑娘要才有才有貌有貌,所以即便是心裏急,也是沒辦法。
不過她卻不想讓石頭娶別人,大丫是她心裏認可的人,所以村裏有好多姑娘家也看上了石頭,找媒人來說,都被她擋了迴去,並且阿婆還在背地裏鼓勵石頭,好好學,一定要好好對大丫,爭取贏得大丫的芳心。
石頭心裏也對大丫有好感,但是礙於大丫性情清冷,所以一直都以學習的方式接近大丫,試圖和大丫能多說上幾句話,這個石頭也有耐心,他認定了大丫,就連看都不看別的姑娘,心裏隻想著她。
眼看著年關就要近了,家裏也忙活了起來,到了年底,阿婆家往外租的地也要收迴來,一共十畝,都交給了石頭,大丫醃製了二罐子泡菜,打算過年的時候吃,又做了幾條鹹魚,臘肉,二十斤的臘腸,一罐鹹雞蛋,新鮮的菜院裏的暖棚裏都有種的,隨吃隨摘。
與此同時,大丫也收到了三封信,是二丫三丫和山子派寵物鸚鵡送來的,信裏表達的濃濃的思念之情,這些讓大丫心裏暖暖的,把三隻鳥收進空間,讓它們休息下,自己提筆寫了迴封,讓他們放心,過兩年就迴去看他們。
再說山子,自從辭官後,這一年多專心打理大姐留下的產業,弄得紅紅火火,上有皇帝的暗中支持,下有大丫給他留下的豐富資源,山子把生意做的紅紅火火,並在大明王國每個州縣,都興辦了利民山莊,收留那些無家可歸的人員並教他們技術,扶持他們,這一年多的時候,大明王國的國力一下就上升了一個台階,大街上很少出現那麽乞丐之類的人。
而朝廷也辦精圖誌,進行了改革,發展農業,給百姓專門製定了一些政策鼓勵他們,傳說大明王朝有神獸護國,是一位仙人留下的,這個仙人是誰,無從得知。
但是也有一些知情者,他們慢慢向山子家靠攏,以求將來得到庇護。
因為大丫的原因,二丫和三丫家也得到了皇家的特權,對他們家非常照顧,現在蘇太醫在宮裏行醫,都不用跪禮了,所有人都對他們很客氣,這也讓兩家人很納悶。
梁皓宇也因為此事一下被皇上提到了巡防處的總統領,現在三丫一家成了香餑餑,連梁將軍都經常親自派管家叫他們迴府吃飯,家裏的態度一下由地下變成了天上,都是巴結奉成的。
遠在幾千裏之外的大丫卻不知道這裏,信上也沒提到過,隻是說了姐弟三人過的不錯,很是想念她。
可是他們卻沒想到,他們神一樣的大姐正在別國的小山村裏悠閑得過著日子。
這時的阿婆他們正在辦年貨,準備過年了,對聯是買迴來的紅紙讓石頭寫的,雞鴨魚豬牛羊肉,都準備好了,這段時間就是擦洗,蒸煮,擦的活是石頭的,洗和蒸煮的活是大丫和阿婆的,整個家收拾的真幹淨,有些需要添置的物件也添置了,就等著過大年了。
而石頭娘那邊,自從石頭不再迴來後,家裏就亂成了一鍋粥,家裏的飯菜還好說,都是媳婦們做,隻是體力活卻一個也拿不起來,讓他們做點什麽,不是沒力氣,就是被東西砸住了,傷了手腿什麽的事經常見到。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