否則所有人都將會知道,隆夏已經變成了一個徹頭徹尾的變態。
所有悲劇都是從什麽時候開始的呢?他想。
似乎一切,都是從隆夏去外地上中學後開始的。
從小到大,隆春對自己這個被寵壞的弟弟並不親近。尤其是在弟弟獲得了去外地的好學校讀書的機會後,他總會覺得自己的父母在盼望著自己的弟弟過一個和自己「不一樣」的、更高更遠的人生。
就像一座城堡,總會留下一個主人守家,另一個人則被寄予期望去開疆擴土,探索更大的世界。
這份「不一樣」讓隆春很不舒服。如果隆夏在父母眼裏是不一樣的,那他這樣的孩子又算什麽呢?
直到從初二的某一天開始,隆夏整個人都變了。他變得比過去更經常和家裏人發脾氣,卻總會莫名流露出恐懼瑟縮神態,就像他在學校裏被欺負了一樣。隆春忙於學習,很少迴家,對弟弟的變化並不關心。而他也知道,他父親對弟弟的關心結果會是什麽樣的——除了叫他做個強者之外,不會有別的詞。
小孩子一定是會懂得自我調節的。隆春如是想。果然,在半年後,隆夏不再向著陰鬱的深淵裏越滑越遠,相反,他像是癡狂地崇拜著另一個人。
他神經兮兮地搬迴家一個酒盒,把它供在櫃子的高處。他把自己關在房間裏,整天看那個人看過的書籍和影視作品。他狂熱地想要接近那個人,跟蹤他、監視他、甚至嚐試登陸對方的社交帳號……這一切都是後來許多年裏,隆春從隆夏的哭喊聲中得知的。
他哭著說那個人如此完美,可他的心裏根本沒有他。
而後,一場意外事故地方的發生導致了隆夏的轉學。在轉學後,隆夏如變了個人一樣。他一舉一動都在模仿著「那個人」的模樣,仿佛他想要成為和那個人最相似的人,隻有如此,他才能被那個人所看見。
就連他的成績也變得異常的優異。隆秋甚至因此說:「我聽別人說,哥的成績突然好得像是開始作弊一樣。不過隻要高考見真章,這些流言就都會被打破了吧。」
然而這種不穩定的平衡,依舊在隆夏高考前的那場車禍裏被徹底顛覆了。
隆家父母希望隆夏能以殘疾人的身份參加高考。但隆夏拒絕了,他把自己關在房間裏,像是永遠也不要出來。
隆春以為他隻是意誌消沉。恰好,他也更傷心於隆秋的離去。而且,隆夏的消沉也是一件好事。這樣隆家的財產,就能都歸於他所有,而不會被另一個男性繼承人劃去一大筆了。
——至於隆冬,她從來不在隆家的家產計劃裏。否則,他們的父母也不會強烈地要求她去讀護理專業,又迴到雪山鎮工作、陪伴在他們的身邊。
直到一天半夜醒來——隆春很少半夜醒來,但那天他的心慌得厲害。在隆秋去世後,他總有心煩意亂時去她的房間逛逛的習慣。然而這次,他沒有看見隆秋養的小狗。
那是一隻很英俊的小狗,全家人都很喜歡它,尤其是隆秋。在隆秋去世後,它替代了她的主人,住在那個房間裏,作為一種愛的紀念。
它很忠誠也很聽話。它不會半夜亂叫,也不會跑走。
屬於妹妹的房間裏空無一物,屬於隆夏的房間前卻有點點血跡。隆春就在那時推開了隆夏的房門,然後看見了讓他畢生難忘的那一幕——
那條小狗,血淋淋地躺在地板中央。它的旁邊是手握著菜刀的隆夏。
隆夏握著菜刀,手在抖,臉上卻在撕心裂肺地笑。他看起來就像是他認為自己已經成為了一名強者。隆春本以為自己會衝上去抓住他、質問他、責打他……
可他那一刻,竟然恐懼得一句話也不敢說。
這個年過23的男人,在鎮上擁有著最前途無量的工作和體麵的未來的男人,恐懼的不是自己的弟弟,而是恐懼全小鎮的人都知道,他有一個瘋子弟弟。
這對他們隆家來說,將是多大的損失啊!
他背著人,悄悄把那隻狗的屍體掩埋了。在那之後他就成為了隆夏最堅固的「共犯」——不情不願,厭惡至極,可還是不得不替他處理各種麻煩事,乃至於出於「安撫」對方的目的,給對方帶來新的受害者。
而這一切,隆冬都並不知曉。隆春也沒有讓她知曉的必要,因為他認為,隆冬早晚都是外人。
可憐的隆冬此時還不知道隆家的遺囑裏根本沒有她的份呢。她那貪慕虛榮的丈夫也不知道。如今隆春也隻是因為隆夏瘋著,而不好提出分家的事。
他穩定著隆夏的精神狀態,自覺承擔了巨大的壓力。他支持隆夏去他的畫室,畫那些或許都是殘肢碎肉血糊巴拉的畫。他被迫給隆夏找來他需要的動物和工具,好讓隆夏少做點發脾氣的行為。他說服隆夏多待在家裏少出門,他甚至沒有問隆夏……
當年,隆夏的成績到底是不是作弊得來的。他在高考之前發生車禍,到底是不是一個巧合。
而如今,隆夏又瘋了。其實隆春已經注意到,從半年前白唯一家搬來之後,隆夏就變得很不對勁。他花費大量時間泡在網上,和一些記者發消息,甚至接受採訪,暗中散布謠言……
隆春沒懂隆夏為什麽唯獨對白唯有那麽大的敵意,難道是因為嫉妒,難道是因為無聊?但能有一個轉移隆夏注意力的人,他覺得這很好。
所有悲劇都是從什麽時候開始的呢?他想。
似乎一切,都是從隆夏去外地上中學後開始的。
從小到大,隆春對自己這個被寵壞的弟弟並不親近。尤其是在弟弟獲得了去外地的好學校讀書的機會後,他總會覺得自己的父母在盼望著自己的弟弟過一個和自己「不一樣」的、更高更遠的人生。
就像一座城堡,總會留下一個主人守家,另一個人則被寄予期望去開疆擴土,探索更大的世界。
這份「不一樣」讓隆春很不舒服。如果隆夏在父母眼裏是不一樣的,那他這樣的孩子又算什麽呢?
直到從初二的某一天開始,隆夏整個人都變了。他變得比過去更經常和家裏人發脾氣,卻總會莫名流露出恐懼瑟縮神態,就像他在學校裏被欺負了一樣。隆春忙於學習,很少迴家,對弟弟的變化並不關心。而他也知道,他父親對弟弟的關心結果會是什麽樣的——除了叫他做個強者之外,不會有別的詞。
小孩子一定是會懂得自我調節的。隆春如是想。果然,在半年後,隆夏不再向著陰鬱的深淵裏越滑越遠,相反,他像是癡狂地崇拜著另一個人。
他神經兮兮地搬迴家一個酒盒,把它供在櫃子的高處。他把自己關在房間裏,整天看那個人看過的書籍和影視作品。他狂熱地想要接近那個人,跟蹤他、監視他、甚至嚐試登陸對方的社交帳號……這一切都是後來許多年裏,隆春從隆夏的哭喊聲中得知的。
他哭著說那個人如此完美,可他的心裏根本沒有他。
而後,一場意外事故地方的發生導致了隆夏的轉學。在轉學後,隆夏如變了個人一樣。他一舉一動都在模仿著「那個人」的模樣,仿佛他想要成為和那個人最相似的人,隻有如此,他才能被那個人所看見。
就連他的成績也變得異常的優異。隆秋甚至因此說:「我聽別人說,哥的成績突然好得像是開始作弊一樣。不過隻要高考見真章,這些流言就都會被打破了吧。」
然而這種不穩定的平衡,依舊在隆夏高考前的那場車禍裏被徹底顛覆了。
隆家父母希望隆夏能以殘疾人的身份參加高考。但隆夏拒絕了,他把自己關在房間裏,像是永遠也不要出來。
隆春以為他隻是意誌消沉。恰好,他也更傷心於隆秋的離去。而且,隆夏的消沉也是一件好事。這樣隆家的財產,就能都歸於他所有,而不會被另一個男性繼承人劃去一大筆了。
——至於隆冬,她從來不在隆家的家產計劃裏。否則,他們的父母也不會強烈地要求她去讀護理專業,又迴到雪山鎮工作、陪伴在他們的身邊。
直到一天半夜醒來——隆春很少半夜醒來,但那天他的心慌得厲害。在隆秋去世後,他總有心煩意亂時去她的房間逛逛的習慣。然而這次,他沒有看見隆秋養的小狗。
那是一隻很英俊的小狗,全家人都很喜歡它,尤其是隆秋。在隆秋去世後,它替代了她的主人,住在那個房間裏,作為一種愛的紀念。
它很忠誠也很聽話。它不會半夜亂叫,也不會跑走。
屬於妹妹的房間裏空無一物,屬於隆夏的房間前卻有點點血跡。隆春就在那時推開了隆夏的房門,然後看見了讓他畢生難忘的那一幕——
那條小狗,血淋淋地躺在地板中央。它的旁邊是手握著菜刀的隆夏。
隆夏握著菜刀,手在抖,臉上卻在撕心裂肺地笑。他看起來就像是他認為自己已經成為了一名強者。隆春本以為自己會衝上去抓住他、質問他、責打他……
可他那一刻,竟然恐懼得一句話也不敢說。
這個年過23的男人,在鎮上擁有著最前途無量的工作和體麵的未來的男人,恐懼的不是自己的弟弟,而是恐懼全小鎮的人都知道,他有一個瘋子弟弟。
這對他們隆家來說,將是多大的損失啊!
他背著人,悄悄把那隻狗的屍體掩埋了。在那之後他就成為了隆夏最堅固的「共犯」——不情不願,厭惡至極,可還是不得不替他處理各種麻煩事,乃至於出於「安撫」對方的目的,給對方帶來新的受害者。
而這一切,隆冬都並不知曉。隆春也沒有讓她知曉的必要,因為他認為,隆冬早晚都是外人。
可憐的隆冬此時還不知道隆家的遺囑裏根本沒有她的份呢。她那貪慕虛榮的丈夫也不知道。如今隆春也隻是因為隆夏瘋著,而不好提出分家的事。
他穩定著隆夏的精神狀態,自覺承擔了巨大的壓力。他支持隆夏去他的畫室,畫那些或許都是殘肢碎肉血糊巴拉的畫。他被迫給隆夏找來他需要的動物和工具,好讓隆夏少做點發脾氣的行為。他說服隆夏多待在家裏少出門,他甚至沒有問隆夏……
當年,隆夏的成績到底是不是作弊得來的。他在高考之前發生車禍,到底是不是一個巧合。
而如今,隆夏又瘋了。其實隆春已經注意到,從半年前白唯一家搬來之後,隆夏就變得很不對勁。他花費大量時間泡在網上,和一些記者發消息,甚至接受採訪,暗中散布謠言……
隆春沒懂隆夏為什麽唯獨對白唯有那麽大的敵意,難道是因為嫉妒,難道是因為無聊?但能有一個轉移隆夏注意力的人,他覺得這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