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駝山有兵權的,隻有你和胡萬。你總自以為是,覺得自己可以護住這些人質。


    「那為什麽,來往商人都稱此地為絕戶道?


    「你劫了一次還不夠,你拿捏著人家的親人,你逼得他們榨幹自己的血肉,砸碎自己的骨頭,把骨髓都給你送過來


    「你害死一人還不夠,你逼得一家人走投無路都去死。


    「這樣的例子還有多少?林蒼,你可能數得清?」


    「我不會殺你」,沈長清目光略沉,「那不是一般的毒藥,癱瘓和啞隻是開始。


    「你的肌肉會慢慢萎縮,你的血不會再新生,你的五感都會一點一點消失。


    「漸漸的,五髒六腑如烈火烹油,周身經脈如萬蟻噬咬,腦子卻如墜冰窖般清醒而敏銳。


    「但你仍然不會死,這樣的日子,你還要過三十年。」


    「好好體會一下吧,他們是怎麽一點一點一日一日煎熬著走向絕望的。」


    沈長清說完這句話,就起身離開,陳淵海緊隨其後。


    許禕想要趁機溜走,卻被唐梨酒笑著攔住去路,垂頭喪氣跟著人走了。


    堂上隻餘林蒼一人,沒人管他,就任他一直被捆在那裏。


    直到夜幕降臨,穿堂風凍得他瑟瑟發抖,他才「啊啊」地叫起來。


    沒人理他,甚至這一塊都沒人經過。


    他好像被徹底遺忘。


    第063章 星星之火,必將燎原


    夜深了, 燭光搖曳,沈長清坐在案前,陳淵海站在他身後, 俯身看著桌上的白紙。


    很晚了, 兩人還沒有要睡的打算, 沈長清在白紙中間畫了一條歪歪扭扭的曲線。


    曲線分叉, 引出無數支流,這就是天齊賴以生存的最大水源, 若江。


    陳淵海食指按著的地方, 就是若江的支流, 宣河。


    宣河旁邊還有兩條大河涇、渭,三條大河像雞爪一樣分劃三塊大地——益州、涇川、平陽。


    這就是整個三河流域, 陳淵海總轄地區。


    涇河清, 流速慢。渭河濁, 水流湍。唯有宣河, 最適合漕運。


    因此涇川景色宜人,多有富家公子豪遊, 平陽交通險阻, 地域特色顯著, 益州商賈雲集, 乃整個中原經濟最繁盛的貿易中心。


    益州多為平原, 以天齊十分之一的耕地, 提供全國五分之一的產糧。


    但正因其地勢低畦,雨季之時,平陽高山流水匯入宣河多發洪災。平陽旱季之時, 益州則因為位於平陽高山迎風坡,空氣又濕又熱, 多發蝗災。


    益州,就像是四麵環山的小蒸籠,熱毒散不出去,火卻越燒越盛,烏雲不斷往裏麵注水,高山流水匯聚在鍋底,常年濕熱致使其土壤肥沃,生物種類繁多,適應能力超強,但同時疫病種類也變多變雜。


    所以沈長清的計劃,要分兩步走。


    「你怎麽看?」沈長清用筆在代表涇川的四方塊上畫了個圈,又打了個箭頭,指向益州。


    陳淵海沉吟片刻,指著涇河,「通涇渭,中流速。」


    流速中和,則平陽山路難,水路不通,難以與外界溝通的問題就可以解決。


    陳淵海將食指從平陽劃到益州,「遷百民,增人力。」


    益州大患,死者渝萬,勞動力嚴重缺乏。


    相反,平陽落後,人丁卻興盛,平陽有限的資源供不起如此多的人口,那麽就可以等涇渭可以通航之後,將一部分人遷移至益州。


    「可」,沈長清點點頭,「補償要到位,另外注意不要涸澤而漁,致使平陽徒生變端。」


    「小米、麥子,實際都並非最適合三河栽種的作物」,陳淵海道,「陳家依您的吩咐,與各大掌櫃協作,已經找到新作物,西洋來的地番薯,若江下遊發源的水稻,產量極高,又適合濕熱天氣,作物成熟快,或可解天齊燃眉之急。」


    「善」,沈長清在益州畫了個圈,「營銷需要指導嗎?可有方案?」


    「造勢」,陳淵海自信一笑,「就以屠家村舊址麥地開始,這三河的風向,要變了。」


    「您且拭目以待!」


    「很好」,沈長清擱筆,陳思源的後代比他想像中要更加優秀,很是省心,他拿出一本厚厚的書籍,「此乃建安三神醫臨終前託付太祖的平民藥方,我記得的不多,參照張、華、董三位老爺子的著作、生前足跡、與我為數不多的幾次交談,盡量還原並於今日匯總成冊。」


    陳淵海瞳孔微微放大,他捧起沉重的書籍,輕輕撫摸,低頭致敬,「您之功勳,舉國皆感。」


    「不,這是老爺子的心血,我替他們還願,是我曾請他們幫忙的因果。」


    過往的歷史在陳淵海腦海中浮現,他頭更低,「您之大義,四海銘內。」


    從小爺爺跟他講,他爺爺的爺爺的爺爺,不知道多少個爺爺的爺爺,有幸跟過一位真正的人間仙。


    「淵海,你知道嗎?這個世界上很多國家都處在戰亂、分裂、動盪之中。」


    「爺爺!你騙人!父親說天齊已經三千年沒有打過大仗了!如果真的像你說的那樣,天齊怎麽能獨善其身呢?」


    爺爺慈祥地摸摸他腦袋,「那是因為三千年前,有個偉大的人,以一己之力鎮壓外邦,平戰亂,安民生,他隻要還活著一天,別國就不敢太過分。」


    「哇!那他活了好多年啦!我也可以活那麽多年麽?」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我家徒兒總想弒師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烏兮子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烏兮子並收藏我家徒兒總想弒師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