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到方才,我還在想,你若能把百姓放在心上,先解決水患和瘟疫,我還能給你留三分薄麵。」
「顏平,我和顏柏榆當年也是你口中的刁民!你是不是連著自己祖宗都要一起鎮壓?!」,沈長清直視龍椅之上的那人,「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水能載舟亦能覆舟,你把民心不當迴事,早晚有一天會翻船。」
群臣冷汗直冒,一個個都低著頭不敢看顏平,更不敢看沈長清。
傳聞裏的沈長清無論遇到什麽事都是溫溫和和的,有人戲言,若是往長清君身上潑桶髒水,他怕是也隻會輕輕柔柔笑著說,「不妨事,換一件就是了。」
更有某風月樓頭牌調笑著說,「哪天奴家綁了沈郎君來,強吻了他,他估計都會直接娶了奴家,要對奴家負責到底呢。」
這樣一個人,怎麽會發這麽大火?
那一定是因為,這件事情已經觸及到了他的底線。
民生,就是他的底線,一步也退不得。
顏平想明白了這一點,從龍椅上起身,走下台階,在眾人驚懼的目光中對著沈長清深深彎腰。
「老祖宗,是朕思慮不周。」
觀念是很難轉變的,沈長清知道,顏平的讓步並不是真的從此愛民如子,他隻是被迫表了個態,好穩住朝臣的心。
「工部抓緊派人修繕水利工程,太醫院派幾個人招募天下遊醫一同前往益州」,顏平冷靜下來,有條不紊逐漸安排下去,臉色終於好看了點,但還帶了些憂色。
「益州已有孕育出小兇的趨勢,除祟司怕是難以招架,還要勞煩老祖宗親自走一趟。」
顏平知道沈長清不會拒絕,他願意為此付出點小小的代價,比如,「益州府名存實亡,如今人才凋敝,朕實在是無人可用。老祖宗認為誰可任州郡」
他知道,沈長清一直在找機會讓顏華池入朝為官,如今他願意親手把這個機會捧給沈長清。
「無人可用,那就廣開言路,使天下歸心,年關之前科舉加試一場,招賢納士,至於誰任州郡,那是吏部該管的事。」
吏部尚書出列,有些為難道,「國師大人有所不知,這益州鬧的可不止小兇,那邊情形不容樂觀,各方勢力錯綜複雜,朝中恐怕無人能鎮得住。」
「聽聞老祖宗有一愛徒,深得您真傳,叫素秋?」顏平順勢挑起話頭,「不若就招他入朝,以表我朝納才誠意。」
顏平這一步棋走得相當妙,若顏華池鎮得住,那是他這個天子善於用人,必將有大量能人異士願意歸順。
若顏華池鎮不住,那就正好讓其死在那裏,沈長清不會因此降罪於他,而他也不用煎熬著良心去殺了他最愛之人生下的孩子。
事情解決之後,沈長清會怎麽做呢?
若沈長清留在益州,那麽自己在京中就可以肆無忌憚地布下天羅地網,直到最後哪怕是沈長清也束手無策。
若沈長清迴京坐鎮,顏華池那邊自己不介意暗動手腳讓他深陷囹圄,甚至……永絕後患。
無論怎麽樣,自己這一盤棋,都不會輸。
——老祖宗,我猜不止我一人勸過你。
——謀事者,心不能太善。
沈長清撚著菩提珠兒,在想別的事情。
益州是產糧大地,正是秋收時節橫遭此禍,那麽來年必將有多地同時鬧饑荒。
若顏華池此時出任州郡,彼時怪罪下來,他首當其衝,必受其亂。
洪水,瘟疫,厲鬼,饑荒,後續的難民安置,一個個大問題都擺在眼前,不可謂不急。
多磨蹭一時半刻,就會少一條生命。
沈長清一言不發,直接出了殿門,往宮外走,隻留下一眾朝臣跟顏平大眼瞪小眼。
片刻,顏平扶額道,「退朝,該幹什麽幹什麽去!」
身旁的公公掐尖了嗓子,大喊了聲退朝。
沈長清聽不見,他已經走出很遠了。
紅牆院裏,圈起來的天子和朝臣就像一個個提線木偶,權利這根線牢牢纏在傀儡身上,牽動他們的一抬手,一邁步,控製他們上躥下跳,為財,為勢奔波。
他是台下的觀眾,他是台上老舊不耐動的木偶。
那麽,傀師是誰?
沈長清策馬奔騰,馬蹄聲如驟雨來,他夾緊了馬腹。
快!再快!還要更快!
到國師府門口,他猛拉韁繩,馬嘶聲把門房引了出來,便要去牽馬。
「去叫華池,給他也備一匹馬……算了,他不一定會騎,讓他直接過來,行李不用帶了,到了那邊再說。」
門夫見沈長清眉頭緊蹙,知道是出了大事,沒有廢話,小跑去喊馬夫趕緊備馬,然後叫住一個小廝,讓他立刻把少爺引過來。
做完這一切,他便又迴了門房裏,老爺和少爺即將出門,他得好好看門才行。
「老爺這次出門要多久迴來?」聽到動靜李管家第一時間趕了過來,遞上早備好的幹糧水囊,「老爺諸務繁忙,小人上迴便留了心眼,您一入宮小人便叫廚房準備了這些。」
說著,老管家又將兩個布袋掛在馬背上,「這是路上換洗的衣裳,是兩個細緻周全的嬤嬤準備的,小人已經吩咐馬夫多備一匹馬,路上換乘。」
心思如此縝密的人實在少見,沈長清點點頭,「國師府有你,我可放心。」
「顏平,我和顏柏榆當年也是你口中的刁民!你是不是連著自己祖宗都要一起鎮壓?!」,沈長清直視龍椅之上的那人,「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水能載舟亦能覆舟,你把民心不當迴事,早晚有一天會翻船。」
群臣冷汗直冒,一個個都低著頭不敢看顏平,更不敢看沈長清。
傳聞裏的沈長清無論遇到什麽事都是溫溫和和的,有人戲言,若是往長清君身上潑桶髒水,他怕是也隻會輕輕柔柔笑著說,「不妨事,換一件就是了。」
更有某風月樓頭牌調笑著說,「哪天奴家綁了沈郎君來,強吻了他,他估計都會直接娶了奴家,要對奴家負責到底呢。」
這樣一個人,怎麽會發這麽大火?
那一定是因為,這件事情已經觸及到了他的底線。
民生,就是他的底線,一步也退不得。
顏平想明白了這一點,從龍椅上起身,走下台階,在眾人驚懼的目光中對著沈長清深深彎腰。
「老祖宗,是朕思慮不周。」
觀念是很難轉變的,沈長清知道,顏平的讓步並不是真的從此愛民如子,他隻是被迫表了個態,好穩住朝臣的心。
「工部抓緊派人修繕水利工程,太醫院派幾個人招募天下遊醫一同前往益州」,顏平冷靜下來,有條不紊逐漸安排下去,臉色終於好看了點,但還帶了些憂色。
「益州已有孕育出小兇的趨勢,除祟司怕是難以招架,還要勞煩老祖宗親自走一趟。」
顏平知道沈長清不會拒絕,他願意為此付出點小小的代價,比如,「益州府名存實亡,如今人才凋敝,朕實在是無人可用。老祖宗認為誰可任州郡」
他知道,沈長清一直在找機會讓顏華池入朝為官,如今他願意親手把這個機會捧給沈長清。
「無人可用,那就廣開言路,使天下歸心,年關之前科舉加試一場,招賢納士,至於誰任州郡,那是吏部該管的事。」
吏部尚書出列,有些為難道,「國師大人有所不知,這益州鬧的可不止小兇,那邊情形不容樂觀,各方勢力錯綜複雜,朝中恐怕無人能鎮得住。」
「聽聞老祖宗有一愛徒,深得您真傳,叫素秋?」顏平順勢挑起話頭,「不若就招他入朝,以表我朝納才誠意。」
顏平這一步棋走得相當妙,若顏華池鎮得住,那是他這個天子善於用人,必將有大量能人異士願意歸順。
若顏華池鎮不住,那就正好讓其死在那裏,沈長清不會因此降罪於他,而他也不用煎熬著良心去殺了他最愛之人生下的孩子。
事情解決之後,沈長清會怎麽做呢?
若沈長清留在益州,那麽自己在京中就可以肆無忌憚地布下天羅地網,直到最後哪怕是沈長清也束手無策。
若沈長清迴京坐鎮,顏華池那邊自己不介意暗動手腳讓他深陷囹圄,甚至……永絕後患。
無論怎麽樣,自己這一盤棋,都不會輸。
——老祖宗,我猜不止我一人勸過你。
——謀事者,心不能太善。
沈長清撚著菩提珠兒,在想別的事情。
益州是產糧大地,正是秋收時節橫遭此禍,那麽來年必將有多地同時鬧饑荒。
若顏華池此時出任州郡,彼時怪罪下來,他首當其衝,必受其亂。
洪水,瘟疫,厲鬼,饑荒,後續的難民安置,一個個大問題都擺在眼前,不可謂不急。
多磨蹭一時半刻,就會少一條生命。
沈長清一言不發,直接出了殿門,往宮外走,隻留下一眾朝臣跟顏平大眼瞪小眼。
片刻,顏平扶額道,「退朝,該幹什麽幹什麽去!」
身旁的公公掐尖了嗓子,大喊了聲退朝。
沈長清聽不見,他已經走出很遠了。
紅牆院裏,圈起來的天子和朝臣就像一個個提線木偶,權利這根線牢牢纏在傀儡身上,牽動他們的一抬手,一邁步,控製他們上躥下跳,為財,為勢奔波。
他是台下的觀眾,他是台上老舊不耐動的木偶。
那麽,傀師是誰?
沈長清策馬奔騰,馬蹄聲如驟雨來,他夾緊了馬腹。
快!再快!還要更快!
到國師府門口,他猛拉韁繩,馬嘶聲把門房引了出來,便要去牽馬。
「去叫華池,給他也備一匹馬……算了,他不一定會騎,讓他直接過來,行李不用帶了,到了那邊再說。」
門夫見沈長清眉頭緊蹙,知道是出了大事,沒有廢話,小跑去喊馬夫趕緊備馬,然後叫住一個小廝,讓他立刻把少爺引過來。
做完這一切,他便又迴了門房裏,老爺和少爺即將出門,他得好好看門才行。
「老爺這次出門要多久迴來?」聽到動靜李管家第一時間趕了過來,遞上早備好的幹糧水囊,「老爺諸務繁忙,小人上迴便留了心眼,您一入宮小人便叫廚房準備了這些。」
說著,老管家又將兩個布袋掛在馬背上,「這是路上換洗的衣裳,是兩個細緻周全的嬤嬤準備的,小人已經吩咐馬夫多備一匹馬,路上換乘。」
心思如此縝密的人實在少見,沈長清點點頭,「國師府有你,我可放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