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他們這邊幾乎還什麽都沒有。
再加上不知道哪裏冒出來的「天庭」處處礙事,正可謂是流年不順,諸事不宜。
華池那孩子背地裏也不知道在做什麽打算,與他同心倒也罷了,怕就怕這個思維與常人不同的瘋子幹出些荒唐事來,到時候不好收場。
不過沒關係,當年他和顏柏榆也是這樣從無到有,一點一點厲兵秣馬,一點一點蠶食天下,最後合八荒,並四海。
世人總說,他是最有雄韜大略的主公,而他是最神機妙算的軍師。
很般配吧?
所以那時候,行伍出身的那些混蛋們講著葷段子,開著他們的玩笑,起鬧讓生得白淨的沈長清趕緊嫁給主公。
沈長清隻是安靜捧著茶坐在一邊陪酒,並不生氣。反而是顏柏榆每次都站起來,一邊狠狠拍桌子,拍得桌上酒杯歪倒一片,酒液散滿帳中泥地,一邊與那些五大三粗的漢子們理論。
「狗娘養的東西,笑到老子頭上來了?哈?信不信老子把你們一個個的揍得抱頭鼠竄!」
將軍們鬧笑成一團,「主公也學會講糙話了,哈哈哈哈!護著他那個小媳婦兒呢!」
「滾滾滾!趕緊滾蛋!」
顏柏榆很聰明,三言兩語就拉近了與將士們的距離,他和底下人打成一片,而沈長清自始至終都是孤身一人。
沒有人敢親近,哪怕他很溫和,哪怕他那時候還不是仙。
沈長清聲名在外,任是誰站在他麵前都會自慚形穢,不敢搭話。
顏柏榆可不怕他,他二人自幼相識,年少相知,成年後又誌同道合,早就把彼此當做知己。
那是一年中秋,少年鬢角編了幾股麻花,脫下盔甲丟在架子上,往蒲團上歪歪一坐,別有一番瀟灑風味,他看著沈長清,「長清,你說,這天下幾時能太平?」
沈長清慢條斯理給壺裏添了瓢清水,沒搭話。
「長清,你總這樣不好,人家問你話,你就是再不想理,也總是要迴應一句,解釋一二,這樣別人才不會覺得你高不可攀,孤立你,明白嗎?」
「我知道了」,沈長清本來不欲再說,想了想還是答了,「快了。」
顏柏榆不知道他說的是水快好了,還是征戰沙場的日子快結束了。
就像沈長清不知道,為什麽顏柏榆無論走到哪裏都能給人一種分外親切的感覺。
但自那天起,他便養成了習慣,無論誰問他話,他都會迴,至少迴一字,「嗯。」
「師尊在想什麽?走了一路神,魂不守舍的。剛剛還差點撞倒三個大嬸,要不是徒兒拽著您,您怕是要走到水渠裏去了。」
「嗯,在想,等會尋些什麽書給你」,沈長清凝視起徒弟的臉,時至今日他才發現這張臉似曾相識。
像誰他忘了,隻一點他記得,不像顏柏榆。
顏華池是顏家的直係血脈,可他和太祖沒有任何相像之處。
顏平顏安或多或少還有些相似,顏華池卻全然不是。
「弟子好看嗎?都把您迷得神魂顛倒了,您要真這麽喜歡,徒兒把麵皮撕下來送您可好?」
沈長清伸手,捏起徒弟一塊臉頰肉,揉搓了兩下,淡淡道,「留著吧,省得日後出門,再嚇到別人。」
顏華池笑著一直等到他揉完,準備收迴手的時候,才一把抓住沈長清手腕,低頭在其手背上飛快落下一吻。
「粘到那死人的糖水了,您倒是不嫌晦氣」,他這樣解釋。
沈長清抽迴手,微微頷首,「你倒是不怕髒。」
沈長清逕自走在前麵,顏華池也不追,就慢慢悠悠跟著。
走了一段路,就到了。
今日是中秋,別家府邸都在張燈結彩,準備了兔子燈籠,擺了案香和貢品,準備拜月亮。
唯國師府一如往常那樣冷清。
年輕的馬夫又長高了幾分,帳房先生的病三個月前就好全了,透過拱門能看見後院帳房燈火通明,是老先生在核對帳本。
李管家還是那麽老,花白的頭髮添了多少,誰也數不清,且也沒有人數過。
他囑咐廚娘和當差的幾個丫頭,「老爺辦事迴來了,你們去打些浴水來,再備了飯食月餅、瓜果點心送到前院來。」
「老爺,這些年您一直不在,府裏甚少過節,您看是否需要小人派幾個沒事幹的小廝去街上買幾盞兔兒燈?」
沈長清解下披風,遞給旁邊一早侯著的小廝,輕聲道,「太晚了,不會麻煩嗎?」
那小廝接了衣裳,笑著道,「不晚,咱們這些下人本來也早就盼著過節了,老爺可以把採買的事兒交給小人,小人年輕,腿腳快。」
「那你去吧,李管家,挑個侍衛跟著他,最近不太平。」沈長清想了想,又添了一句,「問問華池喜歡什麽樣式的,盡量照著買,再讓他用完膳過來一趟。」
李管家一一應下,見沈長清往書房走,勸阻道,「老爺不用一起吃點嗎?」
「食之無味,不吃也罷」,沈長清轉身,關上門的同時一併道,「廚房那邊照著華池口味做就好。」
書房門關上了,李管家看著窗內燈火亮起,晃晃悠悠的燭火將沈長清修長的身影拉得越發清瘦,影子在窗戶紙上變了形狀,那影子似乎在翻書。
李管家搖了搖頭,終究什麽也沒有說,下去安排了。
再加上不知道哪裏冒出來的「天庭」處處礙事,正可謂是流年不順,諸事不宜。
華池那孩子背地裏也不知道在做什麽打算,與他同心倒也罷了,怕就怕這個思維與常人不同的瘋子幹出些荒唐事來,到時候不好收場。
不過沒關係,當年他和顏柏榆也是這樣從無到有,一點一點厲兵秣馬,一點一點蠶食天下,最後合八荒,並四海。
世人總說,他是最有雄韜大略的主公,而他是最神機妙算的軍師。
很般配吧?
所以那時候,行伍出身的那些混蛋們講著葷段子,開著他們的玩笑,起鬧讓生得白淨的沈長清趕緊嫁給主公。
沈長清隻是安靜捧著茶坐在一邊陪酒,並不生氣。反而是顏柏榆每次都站起來,一邊狠狠拍桌子,拍得桌上酒杯歪倒一片,酒液散滿帳中泥地,一邊與那些五大三粗的漢子們理論。
「狗娘養的東西,笑到老子頭上來了?哈?信不信老子把你們一個個的揍得抱頭鼠竄!」
將軍們鬧笑成一團,「主公也學會講糙話了,哈哈哈哈!護著他那個小媳婦兒呢!」
「滾滾滾!趕緊滾蛋!」
顏柏榆很聰明,三言兩語就拉近了與將士們的距離,他和底下人打成一片,而沈長清自始至終都是孤身一人。
沒有人敢親近,哪怕他很溫和,哪怕他那時候還不是仙。
沈長清聲名在外,任是誰站在他麵前都會自慚形穢,不敢搭話。
顏柏榆可不怕他,他二人自幼相識,年少相知,成年後又誌同道合,早就把彼此當做知己。
那是一年中秋,少年鬢角編了幾股麻花,脫下盔甲丟在架子上,往蒲團上歪歪一坐,別有一番瀟灑風味,他看著沈長清,「長清,你說,這天下幾時能太平?」
沈長清慢條斯理給壺裏添了瓢清水,沒搭話。
「長清,你總這樣不好,人家問你話,你就是再不想理,也總是要迴應一句,解釋一二,這樣別人才不會覺得你高不可攀,孤立你,明白嗎?」
「我知道了」,沈長清本來不欲再說,想了想還是答了,「快了。」
顏柏榆不知道他說的是水快好了,還是征戰沙場的日子快結束了。
就像沈長清不知道,為什麽顏柏榆無論走到哪裏都能給人一種分外親切的感覺。
但自那天起,他便養成了習慣,無論誰問他話,他都會迴,至少迴一字,「嗯。」
「師尊在想什麽?走了一路神,魂不守舍的。剛剛還差點撞倒三個大嬸,要不是徒兒拽著您,您怕是要走到水渠裏去了。」
「嗯,在想,等會尋些什麽書給你」,沈長清凝視起徒弟的臉,時至今日他才發現這張臉似曾相識。
像誰他忘了,隻一點他記得,不像顏柏榆。
顏華池是顏家的直係血脈,可他和太祖沒有任何相像之處。
顏平顏安或多或少還有些相似,顏華池卻全然不是。
「弟子好看嗎?都把您迷得神魂顛倒了,您要真這麽喜歡,徒兒把麵皮撕下來送您可好?」
沈長清伸手,捏起徒弟一塊臉頰肉,揉搓了兩下,淡淡道,「留著吧,省得日後出門,再嚇到別人。」
顏華池笑著一直等到他揉完,準備收迴手的時候,才一把抓住沈長清手腕,低頭在其手背上飛快落下一吻。
「粘到那死人的糖水了,您倒是不嫌晦氣」,他這樣解釋。
沈長清抽迴手,微微頷首,「你倒是不怕髒。」
沈長清逕自走在前麵,顏華池也不追,就慢慢悠悠跟著。
走了一段路,就到了。
今日是中秋,別家府邸都在張燈結彩,準備了兔子燈籠,擺了案香和貢品,準備拜月亮。
唯國師府一如往常那樣冷清。
年輕的馬夫又長高了幾分,帳房先生的病三個月前就好全了,透過拱門能看見後院帳房燈火通明,是老先生在核對帳本。
李管家還是那麽老,花白的頭髮添了多少,誰也數不清,且也沒有人數過。
他囑咐廚娘和當差的幾個丫頭,「老爺辦事迴來了,你們去打些浴水來,再備了飯食月餅、瓜果點心送到前院來。」
「老爺,這些年您一直不在,府裏甚少過節,您看是否需要小人派幾個沒事幹的小廝去街上買幾盞兔兒燈?」
沈長清解下披風,遞給旁邊一早侯著的小廝,輕聲道,「太晚了,不會麻煩嗎?」
那小廝接了衣裳,笑著道,「不晚,咱們這些下人本來也早就盼著過節了,老爺可以把採買的事兒交給小人,小人年輕,腿腳快。」
「那你去吧,李管家,挑個侍衛跟著他,最近不太平。」沈長清想了想,又添了一句,「問問華池喜歡什麽樣式的,盡量照著買,再讓他用完膳過來一趟。」
李管家一一應下,見沈長清往書房走,勸阻道,「老爺不用一起吃點嗎?」
「食之無味,不吃也罷」,沈長清轉身,關上門的同時一併道,「廚房那邊照著華池口味做就好。」
書房門關上了,李管家看著窗內燈火亮起,晃晃悠悠的燭火將沈長清修長的身影拉得越發清瘦,影子在窗戶紙上變了形狀,那影子似乎在翻書。
李管家搖了搖頭,終究什麽也沒有說,下去安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