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於說裏麵那個,也足以封她個三五百年的了,等他料理了顏平,再把徒弟送上皇位,就可以騰出手徹底解決昭陽公主。
顏華池不知何時已經睜開了眼,歪歪斜斜靠在立柱邊上,目光灼灼盯著沈長清的背影。
良久,他主動開口,「差不多了就走吧,起碼讓徒兒先沐個浴,更個衣。」
裝的倒是一副善解人意的樣子,可眼睛裏的失落在沈長清麵前是掩不住的。
沈長清走過顏華池身邊,微微點頭,顏華池細微地勾了唇角,跟在他身後。
顏平在外麵候著,見兩人出來,晃了晃手裏的燈,「本王送二位出宮。」
沈長清從宮女手裏也接過一盞,平和道,「有勞了。」
天邊沒有星,也沒有月,但明日晨起,烏雲會散開,陽光會將皇城連綿三月的灰濛霧氣一掃而空,百姓推開門的時候,會說,「今天是個好日子,太陽公公捨得出門了」。
至於那之後是奔走相告喊鄰裏起來曬被子,亦或是婦女們結伴到護城河邊搗衣,就不是顏平會擔心的事了。
顏平走在沈長清左側,餘光瞥見沈長清那總是帶著淡淡愁緒的眉眼,他想,傳言不虛,他家的這位老祖宗啊,真就長了副悲天憫人的慈悲相,生來就合該成仙的。
若用丫鬟們的水粉胭脂往那眉心點上一個小紅點,可不就活脫脫一個觀音大士下凡!
走到宮門前,顏平就站住腳不走了,他眼中閃著精明的光,臉上帶著笑容,春風得意卻又不忘帶點謙卑,聲音不高不低道,「老祖宗,不送了!」
沈長清的手放在顏華池背後,前行的步伐沒有停頓,那身後的聲音略輕,卻叫微涼的風帶到沈長清耳邊,剛好聽個分明。
「再見麵時,您可要當心了,雨雖停,路還濕,東方未白,夜色正濃。您慢點走,萬一不慎摔了跤,恐怕要萬劫不復!」
「平親王有這個閑心,不如先想想明日上朝,如何穩住丞相。」
沈長清二人漸漸消失在黑咕隆咚的夜色裏。
顏平收斂了笑意,冷冷看著宮門前的錦衣衛統領,「衛卿是識時務的人,該做什麽,想必不用寡人過多提醒。」
衛開霽持刀抱拳,單膝下跪,高聲道,「臣領旨謝恩,即刻去辦!」
衛開霽從胸前衣襟取出藏了許久的聖旨,聖旨上染著血跡,照應著寫字人的悽慘。
「隻是國師那邊……」
「照去不誤,沈長清畢竟也是朝臣中的一員,他在京城有國師府,這些年來顏家一直替他看顧打理著,他今夜多半就在那裏下榻,你去宣讀聖旨的時候放尊重點,別讓人傳出什麽不好的風聲。」
這一夜,朝野上下動盪不安,無數大人從睡夢中被管家喚醒,接見了這位特殊的宣旨人後,在馬夫和家丁的簇擁下乘著車馬往皇宮趕去。匆忙間還鬧出來個笑話,禦史大夫長孫璞瑜出來接旨時連鞋襪都跑掉了!
國師府較遠,衛開霽到的時候已經是下半夜了。
他給門夫遞了拜貼,門夫是個精瘦幹練的老漢,驗了驗沒有問題,便讓家丁開門,拱手一禮道,「老爺特意囑咐,若是宮裏來人,不必通報,直接放行,大人請進。」
「衛大人請隨小的來」,一個機靈的小廝上前,恭敬引路。
在國師府,衛開霽可不敢擺架子讓沈長清親自來接,他跟著那小廝走在偌大的外院裏,七彎八繞繞過幾座華亭,穿過幾處弧形拱門才到沈長清的書房。
「少爺早些時候已經在東廂房睡下了,老爺吩咐一切從簡不要鬧出太大動靜,招待不周還請衛大人見諒,小人這就先告退了。」
衛開霽走入書房,沈長清端著一杯茶,坐在桌案後麵,左手一下一下輕敲桌麵,晃晃蕩盪的菩提珠兒撞在桌沿,發出的聲音有些沉悶。
沈長清坐著,衛開霽站著,緩緩攤開手裏的聖旨。
「永安十三年春闈,京中三月陰雨,司天監告朕以禍起,朕感學子進京不易,不願寒天下舉子之心,遂修書扶褚山,懇求國師入宮主事。
「然,寡人終究眼拙,國師久不入世,朕亦無從辨起,竟遭歹人鑽營,假冒國師入宮行刺,以致千年功業付之一炬。朕心哀痛,不可斷絕。
「六宮之中,無人倖免,朕之儲君,灰滅無餘!朕悔恨矣,為時已晚,今留絕筆,告諸卿知:
「朕無兄長,隻餘一弟,是為平王。朕於危難之際,性命攸關之間,滿朝文武無一人可救,唯平王救駕,攜親兵與那妖道殊死一決,寡人方得苟延殘喘,彌留之際書此詔言,朕殯天以後,平王繼位,諸位愛卿當盡心輔佐,鞠躬盡瘁。朕在天之靈,倍感欣慰,必佑我天齊萬世太平。
「永安十三年,丁卯,顏安手書。欽此。」
衛開霽上前兩步,倒轉聖旨捧在手心,「請國師過目。」
見沈長清點頭,衛開霽清了清嗓子,又道,「平親王口諭,請國師明日早朝,商討新帝年號登基大典及皇陵擴建一幹事宜。」
沈長清不語,盞茶功夫後,他嗤笑,「禮讚官和工部該做的事卻找【山人】,是何道理?」
「迴去告訴你的新帝,老祖宗我年紀大了,操不得心,最好別再動那借我正名的心思,明日的早朝我會去,但很遺憾,我是去給新皇陛下添堵的。」
衛開霽捲起聖旨,恭敬一禮,道,「下官遵命。」
顏華池不知何時已經睜開了眼,歪歪斜斜靠在立柱邊上,目光灼灼盯著沈長清的背影。
良久,他主動開口,「差不多了就走吧,起碼讓徒兒先沐個浴,更個衣。」
裝的倒是一副善解人意的樣子,可眼睛裏的失落在沈長清麵前是掩不住的。
沈長清走過顏華池身邊,微微點頭,顏華池細微地勾了唇角,跟在他身後。
顏平在外麵候著,見兩人出來,晃了晃手裏的燈,「本王送二位出宮。」
沈長清從宮女手裏也接過一盞,平和道,「有勞了。」
天邊沒有星,也沒有月,但明日晨起,烏雲會散開,陽光會將皇城連綿三月的灰濛霧氣一掃而空,百姓推開門的時候,會說,「今天是個好日子,太陽公公捨得出門了」。
至於那之後是奔走相告喊鄰裏起來曬被子,亦或是婦女們結伴到護城河邊搗衣,就不是顏平會擔心的事了。
顏平走在沈長清左側,餘光瞥見沈長清那總是帶著淡淡愁緒的眉眼,他想,傳言不虛,他家的這位老祖宗啊,真就長了副悲天憫人的慈悲相,生來就合該成仙的。
若用丫鬟們的水粉胭脂往那眉心點上一個小紅點,可不就活脫脫一個觀音大士下凡!
走到宮門前,顏平就站住腳不走了,他眼中閃著精明的光,臉上帶著笑容,春風得意卻又不忘帶點謙卑,聲音不高不低道,「老祖宗,不送了!」
沈長清的手放在顏華池背後,前行的步伐沒有停頓,那身後的聲音略輕,卻叫微涼的風帶到沈長清耳邊,剛好聽個分明。
「再見麵時,您可要當心了,雨雖停,路還濕,東方未白,夜色正濃。您慢點走,萬一不慎摔了跤,恐怕要萬劫不復!」
「平親王有這個閑心,不如先想想明日上朝,如何穩住丞相。」
沈長清二人漸漸消失在黑咕隆咚的夜色裏。
顏平收斂了笑意,冷冷看著宮門前的錦衣衛統領,「衛卿是識時務的人,該做什麽,想必不用寡人過多提醒。」
衛開霽持刀抱拳,單膝下跪,高聲道,「臣領旨謝恩,即刻去辦!」
衛開霽從胸前衣襟取出藏了許久的聖旨,聖旨上染著血跡,照應著寫字人的悽慘。
「隻是國師那邊……」
「照去不誤,沈長清畢竟也是朝臣中的一員,他在京城有國師府,這些年來顏家一直替他看顧打理著,他今夜多半就在那裏下榻,你去宣讀聖旨的時候放尊重點,別讓人傳出什麽不好的風聲。」
這一夜,朝野上下動盪不安,無數大人從睡夢中被管家喚醒,接見了這位特殊的宣旨人後,在馬夫和家丁的簇擁下乘著車馬往皇宮趕去。匆忙間還鬧出來個笑話,禦史大夫長孫璞瑜出來接旨時連鞋襪都跑掉了!
國師府較遠,衛開霽到的時候已經是下半夜了。
他給門夫遞了拜貼,門夫是個精瘦幹練的老漢,驗了驗沒有問題,便讓家丁開門,拱手一禮道,「老爺特意囑咐,若是宮裏來人,不必通報,直接放行,大人請進。」
「衛大人請隨小的來」,一個機靈的小廝上前,恭敬引路。
在國師府,衛開霽可不敢擺架子讓沈長清親自來接,他跟著那小廝走在偌大的外院裏,七彎八繞繞過幾座華亭,穿過幾處弧形拱門才到沈長清的書房。
「少爺早些時候已經在東廂房睡下了,老爺吩咐一切從簡不要鬧出太大動靜,招待不周還請衛大人見諒,小人這就先告退了。」
衛開霽走入書房,沈長清端著一杯茶,坐在桌案後麵,左手一下一下輕敲桌麵,晃晃蕩盪的菩提珠兒撞在桌沿,發出的聲音有些沉悶。
沈長清坐著,衛開霽站著,緩緩攤開手裏的聖旨。
「永安十三年春闈,京中三月陰雨,司天監告朕以禍起,朕感學子進京不易,不願寒天下舉子之心,遂修書扶褚山,懇求國師入宮主事。
「然,寡人終究眼拙,國師久不入世,朕亦無從辨起,竟遭歹人鑽營,假冒國師入宮行刺,以致千年功業付之一炬。朕心哀痛,不可斷絕。
「六宮之中,無人倖免,朕之儲君,灰滅無餘!朕悔恨矣,為時已晚,今留絕筆,告諸卿知:
「朕無兄長,隻餘一弟,是為平王。朕於危難之際,性命攸關之間,滿朝文武無一人可救,唯平王救駕,攜親兵與那妖道殊死一決,寡人方得苟延殘喘,彌留之際書此詔言,朕殯天以後,平王繼位,諸位愛卿當盡心輔佐,鞠躬盡瘁。朕在天之靈,倍感欣慰,必佑我天齊萬世太平。
「永安十三年,丁卯,顏安手書。欽此。」
衛開霽上前兩步,倒轉聖旨捧在手心,「請國師過目。」
見沈長清點頭,衛開霽清了清嗓子,又道,「平親王口諭,請國師明日早朝,商討新帝年號登基大典及皇陵擴建一幹事宜。」
沈長清不語,盞茶功夫後,他嗤笑,「禮讚官和工部該做的事卻找【山人】,是何道理?」
「迴去告訴你的新帝,老祖宗我年紀大了,操不得心,最好別再動那借我正名的心思,明日的早朝我會去,但很遺憾,我是去給新皇陛下添堵的。」
衛開霽捲起聖旨,恭敬一禮,道,「下官遵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