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務員不知道其中所以,心想怎麽可能讓陳嘉予一個機長給乘客引路,趕緊伸手要代勞:「先生您登機牌還是給我看一下。」
最後還是陳嘉予擋掉了,他說:「沒事,我朋友。」然後他對方皓說:「7a,左手邊靠窗。」
方皓心情不錯,繼續笑著說:「謝謝陳機長。」
陳嘉予湊近了他,手裏麵還捏著他的機票,用隻有兩個人能聽到的聲音說:「多睡會兒啊,昨天你睡得那麽晚。」
方皓嗯了一聲,他其實被他隨便一句話撩的渾身都熱,隻睡五個小時的困意也一掃而空了,隻是礙於遠處遠遠不斷地有客人上飛機,他不好多說什麽。
陳嘉予又囑咐他到地方下了飛機在登機口等他幾分鍾,然後才迴到駕駛艙。
下飛機以後,陳嘉予要馬不停蹄跟同一個機組和同一架飛機再飛雪梨。下客之後,他趁著地麵在加油這個空閑時間,特意又從飛機上下來。
方皓果然在門口拉著行李箱等他。
陳嘉予大步流星走過去,帶著他走出去兩步,在熙熙攘攘的人群中,給了他一個很緊的擁抱。
「寶貝兒,祝你好運,」他在方皓耳邊說:「終點線見。你可以的。」
方皓沒說話,他抱緊了陳嘉予。過了得有十幾秒鍾,他才鬆開手。「我有點想親你,怎麽辦。」
陳嘉予笑了笑。他其實也想,但畢竟這機場人來人往,他又身著機長製服。所以,親了親自己的手指,又用手指同樣的部位碰了碰方皓的臉頰:「先欠著,到終點補給你。」
直到發令槍響,他都忘不了陳嘉予這句話。一百公裏公路跑屬於超級馬拉鬆,他為此從年初準備了整整九個月。即便是屢屢被日夜顛倒的工作打亂計劃,他也堅持下來了。其實,站到起跑線的那一刻,他已經覺得自己已經成功了一半。手機信箱裏躺著陳嘉予在雪梨機場起飛之前給他發的信息——他起跑的時候,陳嘉予正好在天上飛,所以他提前祝福了。說的話無非還是那些——祝你好運,但我知道你不需要。你一定行的。我愛你,終點見。
而這次,他平穩的狀態保持到了第五十公裏處。超馬賽事每隔一段賽程都有補給站,補充水、電解質和食物。兩年前他在北京那一場比賽就是完全吃不進去東西導致後來沒能完賽,而他跑到第七十公裏處的時候又有了同樣的感受——腎上腺素的刺激下,他感覺不到餓,隻能感覺到渾身要燃起來一樣地火熱,心跳快得停不下來。香港常年悶熱濕潤,實在不是舉行這種賽事的理想地點。
他是逼著自己在補給站坐下來,吃了點牛肉幹,和兩個能量膠。
第七十五公裏處開始,他開始感覺到無法抗拒的生理疲勞。之前幾十公裏都可以靠欣賞美景和聽著耳機裏的音樂度過,他也深知自己的體能儲備足以應付。可現在,真正進入了賽事的關鍵階段,每一公裏都如同之前兩公裏那麽長,每一步都像之前兩步那麽重。
他咬了咬牙,努力集中精神對抗這種生理不適。其實方皓一直覺得,跑步是最無聊也最有意思的運動,無聊在於它的節奏和律動如此單一,左腳跟著右腳,右腳跟著左腳,交替數十萬步的步伐毫無變化。可它有意思,因為你有機會自我審視。方皓來在普通人裏麵算跑得快,他大學練過一萬米,可那時候也沒比出太多成績。可他因此發現了超馬和極限長跑,從那以後,跑步對他來說就不僅僅是速度。長跑不單單是身體機能的極限,考驗得更是心理。這是自己和自我共處的課,他學會了管理疼痛,管理疲勞,也管理自己的心態。
跑到八十公裏處的時候,天空飄起了雨,路麵條件變得更加糟糕,他雙腿像灌鉛一樣沉重。這時候,他就縱容自己,打開了一個之前都沒捨得打開的月光寶盒——方皓關掉了音樂,也不再往道路兩側看了。他開始迴憶他和陳嘉予過去的一年。
從荷航一個爆胎開始,陳嘉予為了自己航班的利益,在不清楚緊急事件的情況下屢次跟他嗆聲,質疑他的決定。然後他們麵對麵,方皓一句話說得他服軟了。他懂得禮數,沒再爭執這件事。再之後,他在盧燕的送別飯局上坐到了他手邊,晚上喝完酒又被他開車送迴了家。
那也是他們第一次聊起大學時代,他記得自己喝多了,但陳嘉予一句一句地在和自己拉著家常。
再往後,陳嘉予窮盡浪漫心思,天天跟他要17左,為此兩個人是一個願打一個願挨。方皓是後來想起,才覺得他們那時候真是太曖昧了。曖昧堆疊到了頂,卻被著陸燈一個誤會打散,方皓想自己是一輩子也忘不了陳嘉予在雨夜裏麵走開的樣子,和他當時看自己的那個眼神,他們明明距離幾米,他卻好像在千裏之外。
還好,後來陳嘉予承諾,這樣的眼神方皓有生之年不會在他身上再看到。
他跑過了八十公裏的裏程碑,又跑過了八十五公裏的。方皓繼續想到,著陸燈那一場莫名其妙的冷戰過後,他是失去了才覺得心裏空落落,所以真誠地挽迴了,陳嘉予雖然遲鈍,但也為此付出了真心,跟他分享了香港迫降的感受。那一刻,方皓是真正地對他心動了。
他記得生日那天晚上,陳嘉予抬起手摸他的眼睛,記得他睡不著覺,方皓一個電話就過去陪他看電影,那天晚上他們在一片黑暗與混沌裏麵緊貼著身體做愛,也記得香港迫降三周年的前一天晚上,陳嘉予抱著他往收藏櫃上麵坐,後來兩個人折騰得一地雞毛。他的溫柔和包容他愛,他的激情和放肆他愛,他那點隱秘的壞心眼兒和偶爾的孩子氣他更愛。
最後還是陳嘉予擋掉了,他說:「沒事,我朋友。」然後他對方皓說:「7a,左手邊靠窗。」
方皓心情不錯,繼續笑著說:「謝謝陳機長。」
陳嘉予湊近了他,手裏麵還捏著他的機票,用隻有兩個人能聽到的聲音說:「多睡會兒啊,昨天你睡得那麽晚。」
方皓嗯了一聲,他其實被他隨便一句話撩的渾身都熱,隻睡五個小時的困意也一掃而空了,隻是礙於遠處遠遠不斷地有客人上飛機,他不好多說什麽。
陳嘉予又囑咐他到地方下了飛機在登機口等他幾分鍾,然後才迴到駕駛艙。
下飛機以後,陳嘉予要馬不停蹄跟同一個機組和同一架飛機再飛雪梨。下客之後,他趁著地麵在加油這個空閑時間,特意又從飛機上下來。
方皓果然在門口拉著行李箱等他。
陳嘉予大步流星走過去,帶著他走出去兩步,在熙熙攘攘的人群中,給了他一個很緊的擁抱。
「寶貝兒,祝你好運,」他在方皓耳邊說:「終點線見。你可以的。」
方皓沒說話,他抱緊了陳嘉予。過了得有十幾秒鍾,他才鬆開手。「我有點想親你,怎麽辦。」
陳嘉予笑了笑。他其實也想,但畢竟這機場人來人往,他又身著機長製服。所以,親了親自己的手指,又用手指同樣的部位碰了碰方皓的臉頰:「先欠著,到終點補給你。」
直到發令槍響,他都忘不了陳嘉予這句話。一百公裏公路跑屬於超級馬拉鬆,他為此從年初準備了整整九個月。即便是屢屢被日夜顛倒的工作打亂計劃,他也堅持下來了。其實,站到起跑線的那一刻,他已經覺得自己已經成功了一半。手機信箱裏躺著陳嘉予在雪梨機場起飛之前給他發的信息——他起跑的時候,陳嘉予正好在天上飛,所以他提前祝福了。說的話無非還是那些——祝你好運,但我知道你不需要。你一定行的。我愛你,終點見。
而這次,他平穩的狀態保持到了第五十公裏處。超馬賽事每隔一段賽程都有補給站,補充水、電解質和食物。兩年前他在北京那一場比賽就是完全吃不進去東西導致後來沒能完賽,而他跑到第七十公裏處的時候又有了同樣的感受——腎上腺素的刺激下,他感覺不到餓,隻能感覺到渾身要燃起來一樣地火熱,心跳快得停不下來。香港常年悶熱濕潤,實在不是舉行這種賽事的理想地點。
他是逼著自己在補給站坐下來,吃了點牛肉幹,和兩個能量膠。
第七十五公裏處開始,他開始感覺到無法抗拒的生理疲勞。之前幾十公裏都可以靠欣賞美景和聽著耳機裏的音樂度過,他也深知自己的體能儲備足以應付。可現在,真正進入了賽事的關鍵階段,每一公裏都如同之前兩公裏那麽長,每一步都像之前兩步那麽重。
他咬了咬牙,努力集中精神對抗這種生理不適。其實方皓一直覺得,跑步是最無聊也最有意思的運動,無聊在於它的節奏和律動如此單一,左腳跟著右腳,右腳跟著左腳,交替數十萬步的步伐毫無變化。可它有意思,因為你有機會自我審視。方皓來在普通人裏麵算跑得快,他大學練過一萬米,可那時候也沒比出太多成績。可他因此發現了超馬和極限長跑,從那以後,跑步對他來說就不僅僅是速度。長跑不單單是身體機能的極限,考驗得更是心理。這是自己和自我共處的課,他學會了管理疼痛,管理疲勞,也管理自己的心態。
跑到八十公裏處的時候,天空飄起了雨,路麵條件變得更加糟糕,他雙腿像灌鉛一樣沉重。這時候,他就縱容自己,打開了一個之前都沒捨得打開的月光寶盒——方皓關掉了音樂,也不再往道路兩側看了。他開始迴憶他和陳嘉予過去的一年。
從荷航一個爆胎開始,陳嘉予為了自己航班的利益,在不清楚緊急事件的情況下屢次跟他嗆聲,質疑他的決定。然後他們麵對麵,方皓一句話說得他服軟了。他懂得禮數,沒再爭執這件事。再之後,他在盧燕的送別飯局上坐到了他手邊,晚上喝完酒又被他開車送迴了家。
那也是他們第一次聊起大學時代,他記得自己喝多了,但陳嘉予一句一句地在和自己拉著家常。
再往後,陳嘉予窮盡浪漫心思,天天跟他要17左,為此兩個人是一個願打一個願挨。方皓是後來想起,才覺得他們那時候真是太曖昧了。曖昧堆疊到了頂,卻被著陸燈一個誤會打散,方皓想自己是一輩子也忘不了陳嘉予在雨夜裏麵走開的樣子,和他當時看自己的那個眼神,他們明明距離幾米,他卻好像在千裏之外。
還好,後來陳嘉予承諾,這樣的眼神方皓有生之年不會在他身上再看到。
他跑過了八十公裏的裏程碑,又跑過了八十五公裏的。方皓繼續想到,著陸燈那一場莫名其妙的冷戰過後,他是失去了才覺得心裏空落落,所以真誠地挽迴了,陳嘉予雖然遲鈍,但也為此付出了真心,跟他分享了香港迫降的感受。那一刻,方皓是真正地對他心動了。
他記得生日那天晚上,陳嘉予抬起手摸他的眼睛,記得他睡不著覺,方皓一個電話就過去陪他看電影,那天晚上他們在一片黑暗與混沌裏麵緊貼著身體做愛,也記得香港迫降三周年的前一天晚上,陳嘉予抱著他往收藏櫃上麵坐,後來兩個人折騰得一地雞毛。他的溫柔和包容他愛,他的激情和放肆他愛,他那點隱秘的壞心眼兒和偶爾的孩子氣他更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