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視行業發展至今擁有非常完善的合同款和相關規定,除了官方規定以外,行業內有默認的規則,有些規則看起來沾點迷信色彩,但它被視為一種傳統,依然在圈內盛行。
默認的規則也有不同的說法,有人拜關公,有人拜佛,有專門穿紅衣服揭紅布,還有些人拜心裏的神。
比如賀笙,他受前妻影響信基督,他不會上香,每次開機都站在旁邊祈禱一番。
至於維舟的信仰是什麽,他以前是無神論,重生後他信『天道』,天指的是命運,道指的是個人修為。
其實在最初的作品開機時,賀笙不願意搞這些,都是直接開拍,但自從攝影師包燁加入團隊之後,他為了照顧包燁的習慣,開始實行這種儀式。
包爺平時很好說話,對這方麵卻很講究,曾經對賀笙直言道:「不燒香我就不摘遮光罩。」
對待這類有實力的前輩,該給予的尊重一定要給予。包燁在攝影界的地位可以這樣形容,像施萬渝這種攝影係的小菜鳥見到包燁就相當於見了祖師爺,見麵就想讓對方收下自己的膝蓋。
開機儀式發展的越來越隆重,倒不是因為人越來越迷信,而是為了鼓舞士氣,求個平安順利,屬於一種公開的社會活動。
並且通過這個活動,邀約到各路媒體,包括網上的主流媒體,如果想要提升曝光度,需要有明星陣容或有名的公眾人物加持,不然沒什麽意義。
這部新戲的唯一流量來源就是剛剛獲得最佳女配的演員笑鶯,她負責在發布會露臉,接受媒體的採訪。
這些不歸賀笙管,他不操心這些事,萬事俱備,他隻琢磨怎麽樣能把作品拍到極致。
走完『江湖』規矩,新戲正式開拍。
賀笙臨時改劇名,他對眾人說了句:「先改成《光降》。」理由是:不想在聽到『海』這個字。
大家對他想一出是一出的作風已經習以為常,場工把原先的幾個字擦掉,在場記板寫上新劇名。
第一個拍攝場景在何家大院,劇組的人已經事先溝通好。
整個劇組都動了起來,導演組和演員開始走戲,不僅要導演和演員熟悉所有台詞,現場的所有人都要深刻理解整個片段的劇情,這樣攝影師才能夠抓到更好的角度錄音。
通常演員需要走兩次戲,不過賀笙的片場最少三次,表演的方式也不能太死板,他是一個獨立特行的導演,很多人猜不透他下一步想做什麽,總是出其不意,改來改去。
他最喜歡現場改詞或加戲。
有好幾次,場工按照演員的走位貼完地標後,他又讓人給撤了,反反覆覆重新開始。
奇怪的是,沒有人抱怨,整個團隊都抱著同一個目標,那就是做好這件事,不論過程有多麽繁雜坎坷。
最開始設定的幾場戲都是女主單獨的戲份,男主的戲份大部分在攝影棚,維舟的戲份按照計劃是在後天開拍,暫時不參與,但是他與賀笙就跟雙胞胎似的形影不離。
賀笙坐在監視器後麵,左邊是導演助理,右邊就是維舟。
有一次,劇務組的人喊副導演,副導演就指著維舟調侃道:「在那呢,他才是副導演。」
每次拍完一場戲,賀笙都會讓演員來看一遍,過了或者重新來一遍,他會積極地問維舟和包燁的想法。
維舟通常會說:「我妹妹非常渴望另一種生活,我能感受到。」
賀笙問:「你渴望嗎?」
維舟說:「不知道。」
...
攝影指導時時刻刻的發功,定下構圖,工作人員按照導演的指示開始擺燈光,布置場景,擺放道具,錄音話筒員做好準備,最後演員就位,一個美麗的故事以電影藝術的形式呈現出來——
片名:【光降】
卷號:001/場號:2/鏡號:5/次數:9
導演:賀笙
攝影師:包燁
日期:xx年7月10日
——
一間屋舍,一盞煤油燈,一首由電池收音機傳出的悠揚的歌曲交代了時代背景。
屋外,四方院子裏擺著一張長到好像沒有盡頭的木桌,上麵白花花一片,一對中年夫婦正在拾到桌上的凝固狀物。
他們的手法異常熟練,神情無緒到接近呆滯。
常思坐在他們對麵,低著頭,霞光照在她的頭頂,她的手裏也有一片白色的東西。
她知道這是什麽,全家都靠它餬口。
紅色的夕陽觸到地平線,像水般擴散開來。
這座小鎮真美,這間院子也美,最令人陶醉的是不遠處的海浪聲。
母親用手敲響木桌,頭也不抬道:「關掉,很吵。」
常思:「你聽。」
母親:「快去。」
常思裝作沒聽見。
父親用他的權威敲響桌子,隻用一個眼神就能傳達某種嚴厲的信息。
常思迴到屋裏,關掉收音機。
她轉過臉,透過兩扇窗戶,看見坐在院子裏的母親與父親的背影。
常思十七歲,生活在靠海的小鎮,這個院子是她的家,關押她的籠子。
她說:「是豬圈。」
母親:「你像豬嗎?」
常思:「那就是鳥籠。」
母親滿是皺紋的臉如同一片幹癟的樹葉,雙眼沒有溫度,黑色的眼珠仿佛是從一口恐怖的深井向外張望。
默認的規則也有不同的說法,有人拜關公,有人拜佛,有專門穿紅衣服揭紅布,還有些人拜心裏的神。
比如賀笙,他受前妻影響信基督,他不會上香,每次開機都站在旁邊祈禱一番。
至於維舟的信仰是什麽,他以前是無神論,重生後他信『天道』,天指的是命運,道指的是個人修為。
其實在最初的作品開機時,賀笙不願意搞這些,都是直接開拍,但自從攝影師包燁加入團隊之後,他為了照顧包燁的習慣,開始實行這種儀式。
包爺平時很好說話,對這方麵卻很講究,曾經對賀笙直言道:「不燒香我就不摘遮光罩。」
對待這類有實力的前輩,該給予的尊重一定要給予。包燁在攝影界的地位可以這樣形容,像施萬渝這種攝影係的小菜鳥見到包燁就相當於見了祖師爺,見麵就想讓對方收下自己的膝蓋。
開機儀式發展的越來越隆重,倒不是因為人越來越迷信,而是為了鼓舞士氣,求個平安順利,屬於一種公開的社會活動。
並且通過這個活動,邀約到各路媒體,包括網上的主流媒體,如果想要提升曝光度,需要有明星陣容或有名的公眾人物加持,不然沒什麽意義。
這部新戲的唯一流量來源就是剛剛獲得最佳女配的演員笑鶯,她負責在發布會露臉,接受媒體的採訪。
這些不歸賀笙管,他不操心這些事,萬事俱備,他隻琢磨怎麽樣能把作品拍到極致。
走完『江湖』規矩,新戲正式開拍。
賀笙臨時改劇名,他對眾人說了句:「先改成《光降》。」理由是:不想在聽到『海』這個字。
大家對他想一出是一出的作風已經習以為常,場工把原先的幾個字擦掉,在場記板寫上新劇名。
第一個拍攝場景在何家大院,劇組的人已經事先溝通好。
整個劇組都動了起來,導演組和演員開始走戲,不僅要導演和演員熟悉所有台詞,現場的所有人都要深刻理解整個片段的劇情,這樣攝影師才能夠抓到更好的角度錄音。
通常演員需要走兩次戲,不過賀笙的片場最少三次,表演的方式也不能太死板,他是一個獨立特行的導演,很多人猜不透他下一步想做什麽,總是出其不意,改來改去。
他最喜歡現場改詞或加戲。
有好幾次,場工按照演員的走位貼完地標後,他又讓人給撤了,反反覆覆重新開始。
奇怪的是,沒有人抱怨,整個團隊都抱著同一個目標,那就是做好這件事,不論過程有多麽繁雜坎坷。
最開始設定的幾場戲都是女主單獨的戲份,男主的戲份大部分在攝影棚,維舟的戲份按照計劃是在後天開拍,暫時不參與,但是他與賀笙就跟雙胞胎似的形影不離。
賀笙坐在監視器後麵,左邊是導演助理,右邊就是維舟。
有一次,劇務組的人喊副導演,副導演就指著維舟調侃道:「在那呢,他才是副導演。」
每次拍完一場戲,賀笙都會讓演員來看一遍,過了或者重新來一遍,他會積極地問維舟和包燁的想法。
維舟通常會說:「我妹妹非常渴望另一種生活,我能感受到。」
賀笙問:「你渴望嗎?」
維舟說:「不知道。」
...
攝影指導時時刻刻的發功,定下構圖,工作人員按照導演的指示開始擺燈光,布置場景,擺放道具,錄音話筒員做好準備,最後演員就位,一個美麗的故事以電影藝術的形式呈現出來——
片名:【光降】
卷號:001/場號:2/鏡號:5/次數:9
導演:賀笙
攝影師:包燁
日期:xx年7月10日
——
一間屋舍,一盞煤油燈,一首由電池收音機傳出的悠揚的歌曲交代了時代背景。
屋外,四方院子裏擺著一張長到好像沒有盡頭的木桌,上麵白花花一片,一對中年夫婦正在拾到桌上的凝固狀物。
他們的手法異常熟練,神情無緒到接近呆滯。
常思坐在他們對麵,低著頭,霞光照在她的頭頂,她的手裏也有一片白色的東西。
她知道這是什麽,全家都靠它餬口。
紅色的夕陽觸到地平線,像水般擴散開來。
這座小鎮真美,這間院子也美,最令人陶醉的是不遠處的海浪聲。
母親用手敲響木桌,頭也不抬道:「關掉,很吵。」
常思:「你聽。」
母親:「快去。」
常思裝作沒聽見。
父親用他的權威敲響桌子,隻用一個眼神就能傳達某種嚴厲的信息。
常思迴到屋裏,關掉收音機。
她轉過臉,透過兩扇窗戶,看見坐在院子裏的母親與父親的背影。
常思十七歲,生活在靠海的小鎮,這個院子是她的家,關押她的籠子。
她說:「是豬圈。」
母親:「你像豬嗎?」
常思:「那就是鳥籠。」
母親滿是皺紋的臉如同一片幹癟的樹葉,雙眼沒有溫度,黑色的眼珠仿佛是從一口恐怖的深井向外張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