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一起床,周慈青便也跟著爬了起來。
周慈青是帶了滿腦子現代那些新奇的吃食,腦子活泛得很。除卻剛來這兒時,還不大會使灶屋裏的鍋和灶膛,後頭會了,做出來的吃食就沒有味道不好的。
他第一日給吳長庚帶了竹筒飯,加了糯米,臘肉,豌豆,胡蘿蔔。佐以鹽,醬油,油。要吃時就燒火,再將竹筒放入火堆中,直至炭烤得竹筒表麵焦黃,便能吃了。
也有香菇臘肉,還有香腸竹筍,都是周慈青變著法兒給吳長庚做的。
顧慮到吳長庚的飯量,他每日都要盛滿五根竹筒叫吳長庚帶著走,免得他中午餓肚子。
吳長庚不願周慈青同他一塊兒早起,便叫他多睡兒,不必勉強自己。
周慈青搖頭:「哪裏是勉強我呢,我這也是願意的。夜裏頭睡那般早,白天自然不會懶躺著。況且那菜都是你來切的,我不過是忙活著塞進竹筒裏,算得上什麽呢。」
見他樂在其中,吳長庚便不再勸。
周慈青也順帶著給自己塞了一竹筒的飯,留在午間滾進那灶膛裏,燒熱了再吃。
他在家裏頭餵雞餵鴨餵大黑,上午吳長庚前腳一走,他後腳就趕著豬羊出去。
同村裏小孩混熟後,他竟成了孩子王。
一直是在村中領頭的吳向鬆問他:「我聽人說,你和蘇少爺在縣城裏做了生意,賺了大錢,為何還留在村中呢?」
周慈青抻了個懶腰:「哪裏又賺了多少呢,不過是尚且能糊個口罷了。你想,這出人出力都是蘇家的,我又能拿多少錢。再者,我想你們應是知曉我自寒冬便生了場大病,錢財都要花在這醫藥上。湯湯水水的,加上人參和燕窩吃了不少,哪還有餘下的錢財。」
吳向鬆說:「怪說不得呢。我本不是在說你們為何不去縣城裏住,我是想著你聰穎,讀書定是不差的,怎麽不去考取功名。現在想來,你身子骨弱,要是真去考上一場,碰上寒冬臘月的在那貢房裏,隻怕是命都要去掉半條。」
周慈青滿臉的敬謝不敏,連道:「你知曉便好。你自個兒好好讀書,切莫傷了身體,免得往後後悔都來不及。」
周慈青是讀得來四書五經,可若是叫他去細細鑽研,那便是讓他犯了難。
更遑論科舉還有那寫詩寫策論,他是一概不會的。
他不大喜讀書,卻愛聽這些幼童們的朗朗書聲。最近他就將買來的蜜餞和飴糖分去,給他們甜甜嘴。
得了吃的,放羊割草的幼童們更是喜笑顏開,讀書聲越大了。
周慈青聽著還犯了困,若非早晨起來,這些草上生了不少露珠,連他的褲腿都沾濕不少,他隻怕是早坐下來打起盹了。
一個多時辰後,那些孩子們陸陸續續歸家,周慈青也沒停留。
眼瞅著前麵一堆羊群湧過,沒幾天又碰上的吳愣子家倆孩子又碰上了他,還恨恨看了他兩眼。
周慈青是懶得同人計較的,何況是倆孩子,犯不著上趕著吵鬧。
可他成日裏被這倆孩子糟心地恨來恨去,心裏也不大痛快。迴去就打算找蘇知樂,讓他自個兒去解決這些恩怨。
說曹操,曹操便到。
吳長庚進山第一天,周慈青放羊歸家時便碰上了蘇知樂。身邊竟也沒跟個小廝護衛,就他一人便跑來了。
正如周慈青沒料到這才幾天他就忙不迭跑來找自己,蘇知樂也不成想他竟在放羊。
周慈青睨了他一眼:「這叫勤儉持家,可懂?」
蘇知樂哼哼兩聲:「怕不是慳吝吧,你可是賺了……」
周慈青一把握住他的嘴,不叫他多話:「財不外露,你可曾聽過?」
蘇知樂乖乖閉上嘴,隻那表情還是有些不服氣的。
周慈青便拿之前對吳向鬆所言的話來敷衍他。
蘇知樂一拍掌,便道:「可巧了,我家中還有些上好的人參燕窩,不若給你送來。」
周慈青搖頭:「無功不受祿。」
蘇知樂:「可你本就在同我家合夥做生意,光是靠你,我要不了多長時日便能補齊上一迴虧損的錢財了。何況我跟在你左右,一張嘴好似也利索不少。」
周慈青笑道:「可我已收了銀子,那才是我費盡心思後理所應當得來的酬勞。」
蘇知樂嘟噥著:「我還道你瞧著是個奸商,不曾想竟這般有道義。」
周慈青挑眉,哼了聲:「你小看我了吧。」
蘇知樂幹脆攤牌:「好吧,那我便將實情同你道來。這人參燕窩也是你後頭的酬勞,你自是能收的。」
周慈青曉得他這是有正事了,不然不會來找自己,便道:「路上不是個談話的好地兒,迴家了再談。」
蘇知樂心裏門清兒,便正兒八經跟在他身後。
他平日裏從不踏足鄉裏民間的屋子,自家那小院修得富麗堂皇,看那些低矮房簷便覺著好奇,多看了好幾眼。
到了周慈青住的小院,沒料想他還養了雞鴨鵝,又將豬羊趕迴了圈裏。
熟門熟路的,和他那嬌氣公子哥的外表大相逕庭,真叫蘇知樂看傻了眼。
好在院內都收拾得幹幹淨淨,也不曾聞到半點牲畜糞便的異味,想是他們一向收拾得妥帖。
周慈青將蘇知樂迎進了客屋裏,叫他坐好後,又倒上了自家熬煮的飲子,邊喝邊說。
周慈青是帶了滿腦子現代那些新奇的吃食,腦子活泛得很。除卻剛來這兒時,還不大會使灶屋裏的鍋和灶膛,後頭會了,做出來的吃食就沒有味道不好的。
他第一日給吳長庚帶了竹筒飯,加了糯米,臘肉,豌豆,胡蘿蔔。佐以鹽,醬油,油。要吃時就燒火,再將竹筒放入火堆中,直至炭烤得竹筒表麵焦黃,便能吃了。
也有香菇臘肉,還有香腸竹筍,都是周慈青變著法兒給吳長庚做的。
顧慮到吳長庚的飯量,他每日都要盛滿五根竹筒叫吳長庚帶著走,免得他中午餓肚子。
吳長庚不願周慈青同他一塊兒早起,便叫他多睡兒,不必勉強自己。
周慈青搖頭:「哪裏是勉強我呢,我這也是願意的。夜裏頭睡那般早,白天自然不會懶躺著。況且那菜都是你來切的,我不過是忙活著塞進竹筒裏,算得上什麽呢。」
見他樂在其中,吳長庚便不再勸。
周慈青也順帶著給自己塞了一竹筒的飯,留在午間滾進那灶膛裏,燒熱了再吃。
他在家裏頭餵雞餵鴨餵大黑,上午吳長庚前腳一走,他後腳就趕著豬羊出去。
同村裏小孩混熟後,他竟成了孩子王。
一直是在村中領頭的吳向鬆問他:「我聽人說,你和蘇少爺在縣城裏做了生意,賺了大錢,為何還留在村中呢?」
周慈青抻了個懶腰:「哪裏又賺了多少呢,不過是尚且能糊個口罷了。你想,這出人出力都是蘇家的,我又能拿多少錢。再者,我想你們應是知曉我自寒冬便生了場大病,錢財都要花在這醫藥上。湯湯水水的,加上人參和燕窩吃了不少,哪還有餘下的錢財。」
吳向鬆說:「怪說不得呢。我本不是在說你們為何不去縣城裏住,我是想著你聰穎,讀書定是不差的,怎麽不去考取功名。現在想來,你身子骨弱,要是真去考上一場,碰上寒冬臘月的在那貢房裏,隻怕是命都要去掉半條。」
周慈青滿臉的敬謝不敏,連道:「你知曉便好。你自個兒好好讀書,切莫傷了身體,免得往後後悔都來不及。」
周慈青是讀得來四書五經,可若是叫他去細細鑽研,那便是讓他犯了難。
更遑論科舉還有那寫詩寫策論,他是一概不會的。
他不大喜讀書,卻愛聽這些幼童們的朗朗書聲。最近他就將買來的蜜餞和飴糖分去,給他們甜甜嘴。
得了吃的,放羊割草的幼童們更是喜笑顏開,讀書聲越大了。
周慈青聽著還犯了困,若非早晨起來,這些草上生了不少露珠,連他的褲腿都沾濕不少,他隻怕是早坐下來打起盹了。
一個多時辰後,那些孩子們陸陸續續歸家,周慈青也沒停留。
眼瞅著前麵一堆羊群湧過,沒幾天又碰上的吳愣子家倆孩子又碰上了他,還恨恨看了他兩眼。
周慈青是懶得同人計較的,何況是倆孩子,犯不著上趕著吵鬧。
可他成日裏被這倆孩子糟心地恨來恨去,心裏也不大痛快。迴去就打算找蘇知樂,讓他自個兒去解決這些恩怨。
說曹操,曹操便到。
吳長庚進山第一天,周慈青放羊歸家時便碰上了蘇知樂。身邊竟也沒跟個小廝護衛,就他一人便跑來了。
正如周慈青沒料到這才幾天他就忙不迭跑來找自己,蘇知樂也不成想他竟在放羊。
周慈青睨了他一眼:「這叫勤儉持家,可懂?」
蘇知樂哼哼兩聲:「怕不是慳吝吧,你可是賺了……」
周慈青一把握住他的嘴,不叫他多話:「財不外露,你可曾聽過?」
蘇知樂乖乖閉上嘴,隻那表情還是有些不服氣的。
周慈青便拿之前對吳向鬆所言的話來敷衍他。
蘇知樂一拍掌,便道:「可巧了,我家中還有些上好的人參燕窩,不若給你送來。」
周慈青搖頭:「無功不受祿。」
蘇知樂:「可你本就在同我家合夥做生意,光是靠你,我要不了多長時日便能補齊上一迴虧損的錢財了。何況我跟在你左右,一張嘴好似也利索不少。」
周慈青笑道:「可我已收了銀子,那才是我費盡心思後理所應當得來的酬勞。」
蘇知樂嘟噥著:「我還道你瞧著是個奸商,不曾想竟這般有道義。」
周慈青挑眉,哼了聲:「你小看我了吧。」
蘇知樂幹脆攤牌:「好吧,那我便將實情同你道來。這人參燕窩也是你後頭的酬勞,你自是能收的。」
周慈青曉得他這是有正事了,不然不會來找自己,便道:「路上不是個談話的好地兒,迴家了再談。」
蘇知樂心裏門清兒,便正兒八經跟在他身後。
他平日裏從不踏足鄉裏民間的屋子,自家那小院修得富麗堂皇,看那些低矮房簷便覺著好奇,多看了好幾眼。
到了周慈青住的小院,沒料想他還養了雞鴨鵝,又將豬羊趕迴了圈裏。
熟門熟路的,和他那嬌氣公子哥的外表大相逕庭,真叫蘇知樂看傻了眼。
好在院內都收拾得幹幹淨淨,也不曾聞到半點牲畜糞便的異味,想是他們一向收拾得妥帖。
周慈青將蘇知樂迎進了客屋裏,叫他坐好後,又倒上了自家熬煮的飲子,邊喝邊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