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過半個月,搶購風就平息了下來。
針對各地出現的搶購風,中央出麵要求各部門從各生產廠家緊急調運物資,平抑物價,中央及地方報刊反複宣傳國家近期內不會對老百姓日用物品進行漲價,國內物資豐富,不存在貨源短缺現象,並對一些乘機投機倒把擾亂社會經濟的破壞分子予以嚴厲打擊。各地各部門也加強對物價的整頓、指導工作,馬上市場短缺物資迅速上市,價格比以前搶購時還低,一場轟轟烈烈的搶購風終於平息。造成的直接後果是老百姓的錢袋幹癟了不少,家裏堆積了一批短時間消耗不完的物品。
搶購風過去不久,社會上又展開了一場對社會主義製度是否優越的討論,起初隻在民間閑談,特別是一些年輕人。後來就漸漸登上了報刊、雜誌,引發一場辯論,也傳到了我們的學校。
剛下了課,教室裏高保平就和馮霞辯上了。
“不能說社會主義製度不優越,怕人說我反動;也不能說資本主義腐朽”,高保平先挑起了戰爭,“拿現在來說,我們中國人的四大件是收音機、縫紉機、手表、自行車,人家日本和美國人的四大件是汽車、洗衣機、電視機、電冰箱,外加吸塵機、錄音機、照相機,事實就證明了這兩種製度的明顯差別。誰優誰劣一目了然。要實在說資本主義腐朽,我看也是資本主義腐而不朽,垂而不死。”
“問題根本就不是這麽簡單的認識”。馮霞激動臉脹得通紅,“你就沒有簡單的曆史知識。日本、美國和咱們國家的起點就不一樣。從清朝末年開始,經過北洋軍閥到蔣介石,幾十年內,他們在發展生產力上有什麽成績?在發展生產力上有什麽貢獻?我們建國三十年來發展社會生產力的成就,同解放前的幾十年比較,難道不是大大可以自豪的嗎?你的這種思想有問題,是典型的崇洋媚外,是‘洋奴主義’,是資本主義的‘哈叭狗’!”天津姑娘一激動,“大帽子”就給高保平飛過去幾頂,“你是不是認為美國的月亮都要比中國的圓,日本的海水都要比中國的甜?”
高保平被噎得連吸冷氣,“哎、哎,馮霞同學,咱們這可是正常的同學之間的辯論,可不是開我的批鬥大會,幹嘛火藥味這麽濃,溫柔點嘛,咱有理說理,別扣‘帽子’,有理不在言高嘛,事實就擺在哪,你兇也說明不了問題,也別扯上什麽美國的月亮、日本的水,班長,你說是嗎?”他扭頭望向我。
開學一個月後高老師召開班會讓同學們正式選舉班委會、團支部。因為我代理了一個月班長,再三聲明不要把我作為候選人(咱這人在方麵實在沒興趣),結果投票下來,班長仍是我,團支部書記是活潑可愛的天津姑娘馮霞。就這樣班裏年齡最小的反倒成了班長,這也可能是那個時代的大學生對此都不太感興趣,名利思想淡薄而把精力都放在了學習上而已。後來係學生會的兩個高年級同學找我參加學生會,被我以各種亂七八糟的理由堅決拒之門外,強扭的瓜不甜,他們隻好作罷,找了老大高健,當了學生會副主席。
聽見保平問我,我想了想,“這個問題我認為不是簡單能說清楚的,我有點同意馮霞的意見,當然她的那幾頂‘帽子’除外,”。我周圍旁聽的幾個同學都笑了起來,馮霞也不好意思笑著瞪了我一眼。“這個社會製度孰優孰劣的問題必須結合曆史來看,建國前的曆史馮霞已講得很清楚,咱們國家的底子薄,甚至比一清二白還糟糕,起步點就不一樣。”
“可日本戰敗後同樣基礎很差,挨了兩顆原子彈後可以說在廢墟中起步,可我國解放後三十年發生了翻天覆地的巨大變化,但生產水平卻仍然比不上日本這個資本主義國家?”我們宿舍的老二——廣東人王誌明在一旁插話。
“日本雖然戰後變成廢墟,但他隻傷了皮肉,而未傷之元氣。早在一八六八年日本明治天皇實行‘維新’,所謂的‘明治維新’,大力發展資本主義,采取發展生產,振興工業、普及教育和富國強兵政策,從那時到現在已經一百一十多年了。而我國從鴉片戰爭後的一百多年,是受帝國主義列強侵略的時代,被人罵時稱為‘東亞病夫’,被人誇時叫‘東方睡獅’,生產力發展的曆史隻有四九年建國至今三十年的曆史,同帝國主義國家一百多年、二百多年相比,所取得的成績還不能算是奇跡嗎?”我說得也有點激動,聲音不覺一下就高了起來。
“說得好”,不知什麽時候,我們幾個周圍已站了不少人圍成一個圈,有不少外係的同學。聲音是從圈外發出的。我循聲而望,壞了,這不是教我們政治經濟學的老師——張玉保教授嗎?他什麽時候來的,難道這一節是公共課,怪不得外係的同學也都在(大學公共課是幾個係的同學一起上大課),這下露臉可露大了!
“這位同學講得很好”,張玉保教授走到我麵前笑著說,“你是哪個係的?叫什麽名字,我怎麽瞧著你眼生。”我一下了臉紅了,我們班知情的同學“哄”的發出善意的笑聲,他基本不上公共課,你可不瞧著他眼生嘛!
“噢”,張老師似乎明白了什麽,“沒關係,你們都是大學生,成年人了,隻要知道在做什麽,該怎麽做就行了。老師教課的目的就是為了讓你們明白。不過我的課考試你必須達到優秀,吳永成,是叫吳永成吧!現在咱們開始上課。”說完張老師向講台走去,半道上突然轉過頭:“吳永成,我給你個建議,你可以把剛才你們幾個同學的辯論寫成一篇東西,發到報社,發到咱們學校和其它學校的校刊上,讓更多的年輕人都來參加這個討論,真理是不怕辯論的,越爭越論才會顯出她的永恆!社會主義製度的優越性是經過多少年理論和實踐證明的,並不能因為我們國家暫時的落後就對這個製度本身產生懷疑。實踐會證明她的正確,曆史會告訴我們一切的。”
針對各地出現的搶購風,中央出麵要求各部門從各生產廠家緊急調運物資,平抑物價,中央及地方報刊反複宣傳國家近期內不會對老百姓日用物品進行漲價,國內物資豐富,不存在貨源短缺現象,並對一些乘機投機倒把擾亂社會經濟的破壞分子予以嚴厲打擊。各地各部門也加強對物價的整頓、指導工作,馬上市場短缺物資迅速上市,價格比以前搶購時還低,一場轟轟烈烈的搶購風終於平息。造成的直接後果是老百姓的錢袋幹癟了不少,家裏堆積了一批短時間消耗不完的物品。
搶購風過去不久,社會上又展開了一場對社會主義製度是否優越的討論,起初隻在民間閑談,特別是一些年輕人。後來就漸漸登上了報刊、雜誌,引發一場辯論,也傳到了我們的學校。
剛下了課,教室裏高保平就和馮霞辯上了。
“不能說社會主義製度不優越,怕人說我反動;也不能說資本主義腐朽”,高保平先挑起了戰爭,“拿現在來說,我們中國人的四大件是收音機、縫紉機、手表、自行車,人家日本和美國人的四大件是汽車、洗衣機、電視機、電冰箱,外加吸塵機、錄音機、照相機,事實就證明了這兩種製度的明顯差別。誰優誰劣一目了然。要實在說資本主義腐朽,我看也是資本主義腐而不朽,垂而不死。”
“問題根本就不是這麽簡單的認識”。馮霞激動臉脹得通紅,“你就沒有簡單的曆史知識。日本、美國和咱們國家的起點就不一樣。從清朝末年開始,經過北洋軍閥到蔣介石,幾十年內,他們在發展生產力上有什麽成績?在發展生產力上有什麽貢獻?我們建國三十年來發展社會生產力的成就,同解放前的幾十年比較,難道不是大大可以自豪的嗎?你的這種思想有問題,是典型的崇洋媚外,是‘洋奴主義’,是資本主義的‘哈叭狗’!”天津姑娘一激動,“大帽子”就給高保平飛過去幾頂,“你是不是認為美國的月亮都要比中國的圓,日本的海水都要比中國的甜?”
高保平被噎得連吸冷氣,“哎、哎,馮霞同學,咱們這可是正常的同學之間的辯論,可不是開我的批鬥大會,幹嘛火藥味這麽濃,溫柔點嘛,咱有理說理,別扣‘帽子’,有理不在言高嘛,事實就擺在哪,你兇也說明不了問題,也別扯上什麽美國的月亮、日本的水,班長,你說是嗎?”他扭頭望向我。
開學一個月後高老師召開班會讓同學們正式選舉班委會、團支部。因為我代理了一個月班長,再三聲明不要把我作為候選人(咱這人在方麵實在沒興趣),結果投票下來,班長仍是我,團支部書記是活潑可愛的天津姑娘馮霞。就這樣班裏年齡最小的反倒成了班長,這也可能是那個時代的大學生對此都不太感興趣,名利思想淡薄而把精力都放在了學習上而已。後來係學生會的兩個高年級同學找我參加學生會,被我以各種亂七八糟的理由堅決拒之門外,強扭的瓜不甜,他們隻好作罷,找了老大高健,當了學生會副主席。
聽見保平問我,我想了想,“這個問題我認為不是簡單能說清楚的,我有點同意馮霞的意見,當然她的那幾頂‘帽子’除外,”。我周圍旁聽的幾個同學都笑了起來,馮霞也不好意思笑著瞪了我一眼。“這個社會製度孰優孰劣的問題必須結合曆史來看,建國前的曆史馮霞已講得很清楚,咱們國家的底子薄,甚至比一清二白還糟糕,起步點就不一樣。”
“可日本戰敗後同樣基礎很差,挨了兩顆原子彈後可以說在廢墟中起步,可我國解放後三十年發生了翻天覆地的巨大變化,但生產水平卻仍然比不上日本這個資本主義國家?”我們宿舍的老二——廣東人王誌明在一旁插話。
“日本雖然戰後變成廢墟,但他隻傷了皮肉,而未傷之元氣。早在一八六八年日本明治天皇實行‘維新’,所謂的‘明治維新’,大力發展資本主義,采取發展生產,振興工業、普及教育和富國強兵政策,從那時到現在已經一百一十多年了。而我國從鴉片戰爭後的一百多年,是受帝國主義列強侵略的時代,被人罵時稱為‘東亞病夫’,被人誇時叫‘東方睡獅’,生產力發展的曆史隻有四九年建國至今三十年的曆史,同帝國主義國家一百多年、二百多年相比,所取得的成績還不能算是奇跡嗎?”我說得也有點激動,聲音不覺一下就高了起來。
“說得好”,不知什麽時候,我們幾個周圍已站了不少人圍成一個圈,有不少外係的同學。聲音是從圈外發出的。我循聲而望,壞了,這不是教我們政治經濟學的老師——張玉保教授嗎?他什麽時候來的,難道這一節是公共課,怪不得外係的同學也都在(大學公共課是幾個係的同學一起上大課),這下露臉可露大了!
“這位同學講得很好”,張玉保教授走到我麵前笑著說,“你是哪個係的?叫什麽名字,我怎麽瞧著你眼生。”我一下了臉紅了,我們班知情的同學“哄”的發出善意的笑聲,他基本不上公共課,你可不瞧著他眼生嘛!
“噢”,張老師似乎明白了什麽,“沒關係,你們都是大學生,成年人了,隻要知道在做什麽,該怎麽做就行了。老師教課的目的就是為了讓你們明白。不過我的課考試你必須達到優秀,吳永成,是叫吳永成吧!現在咱們開始上課。”說完張老師向講台走去,半道上突然轉過頭:“吳永成,我給你個建議,你可以把剛才你們幾個同學的辯論寫成一篇東西,發到報社,發到咱們學校和其它學校的校刊上,讓更多的年輕人都來參加這個討論,真理是不怕辯論的,越爭越論才會顯出她的永恆!社會主義製度的優越性是經過多少年理論和實踐證明的,並不能因為我們國家暫時的落後就對這個製度本身產生懷疑。實踐會證明她的正確,曆史會告訴我們一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