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浩知道,時訣沒有完全從徐雲妮這事裏走出來,這使他經常間歇性犯病。但也沒辦法,時訣是個很難被人安慰的人,除了他自己想通,誰也不能說服他。
那之後,時訣很久沒去sd,因為不想看見那對沙發。
這是他一貫處理難受的方法,眼不見心不煩。
他把那發黴的被子塞進衣櫃,壓在箱底,想讓它從他房間裏徹底消失。
但其實,這被子隻是從視野中暫時不見了,客觀講一直存在,並且,隨著積壓的時間越長,被子上的黴菌隻會加快速度滋生蔓延。
剛從徐雲妮那迴來那陣,時訣經常從深夜無故醒來。
他坐在酒店的床上,萬籟俱寂,空無一人,黴菌就會開始從皮膚浸入體內。
那種感覺突如其來,抵在胸口。
在黑夜裏,他會控製不住地迴想過去那四年。
四年。
他一共去找了她幾次?
那時他去找她,很多時候一天下來,隻在飛機上睡那麽一會,但精神卻異常飽滿。那時他心裏有根線,一直牽著他,告訴他,這種日子四年就結束了,他抱著來一次少一次的心態,珍惜每一次跨越千裏的機會,因為以後想有異地相見的體驗都難。
呦,可太難了呢。
想到最後,時訣會笑出來。
他去洗手間用冷水洗臉,抬眼看著鏡子裏的自己,怎麽看怎麽像他爸臨死前的那副慘樣。
看久了,他會生出極其複雜的情緒,抽菸,喝酒,幹什麽都無法緩解。
更加諷刺的是,這個時候,他就會想——如果有個擁抱就好了。
然後他就越發覺得自己無藥可救。
而這感受,在出了酒店就會好很多。
因為外麵有太多事情占據他的腦子。
樂陽準備的音樂綜藝叫《音何啟航》,說是為他打造的,其實不盡然,這跟《舞動青春》差不多,算是姐妹節目,也是麵向年輕人的教育類綜藝。這比《舞動青春》更專業,節目注重原創,來的很多都是音樂生。節目給出選題,考驗大家的創作能力,積分製,不淘汰人,主打的就是交流學習,風格碰撞。
時訣並沒有以導師的形式加入,三名導師都是已經成名的唱作人,時訣算是個助力人員,像他這樣的還有四個,都是已經出過大熱歌曲,但卻沒怎麽露過麵的幕後人員,主要幫忙給自己小組的人做整合,有缺失的部分,幫忙補充。
樂陽唯一給時訣開的後門,就是讓他提前挑選了組員。
時訣聽了全員的聲樂資料,選了幾個人。
節目出來,走向比較出人意料。
時訣的歌聲算不上吸引人,但他作歌的過程卻引發了極大關注,當然,還有他的臉。
樂陽的高層曾經討論過,時訣的聲樂條件稱不上最好,他最精華的地方其實在於他有一種敏銳的音樂洞察力,而且接觸麵很廣,非常擅長將不同元素融合在一起。在錄音的時候,尤其樂器錄製的時候,他展現了誇張的實力,別人大多隻能拿把吉他,最多再彈彈鋼琴,但時訣能掏出多種樂器,基本靠一個人,就將編曲內的樂器全部實錄。
很難想像,一個彈吉他的人,同時還會拉二胡,甚至還會吹長笛。
節目裏有人問過,他怎麽學這麽多樂器,時訣說,是小時候家裏讓學的。
這種舉重若輕的表現分外迷人。
時訣還有一個優勢,他能準確抓住組員想要展現的東西,有一些人不善口舌,磕磕絆絆跟他說了一會,他就能做出他們想要的效果,他有這種敏感性。
錄製過程很順利。
節目錄製結束那天,時訣又迴了sd,他本來想去歇一歇,結果一進店,看見休息區裏好幾個會員聚在一起,有的坐在沙發裏,有的靠在沙發邊,正在聊天。
那椅子在709室用了四年,嶄新如初,放這才這麽一陣子,就像要磨掉皮了似的。
會員看見他,笑著打招唿:「時老師!你好久沒來啦!」
時訣也笑著說:「最近事情多。」
他們聊了一會,時訣就走了。
出了門,時訣順著長街一路走,走了不知多久,一抬頭,已經走到了不認識的地方。
李雪琳打來電話,說團隊聚餐,讓他快點過去。
時訣在餐會上喝了很多酒,他在心裏計算時間,恍然發現,原來一轉眼,又一個四個月過去了。
算出這個時間節點,時訣一直繃著的弦終於有點到極限了。
他又喝了幾瓶酒,然後掏出手機,打電話給徐雲妮。
他想見她。
結果可想而知。
那天半夜,時訣就在這濃烈的酒氣中,發了一個幼稚的誓言——不都說為了他好嗎?行,他一定不負眾望,他一定功成名就,一定飛黃騰達。
時訣註冊了一個新的,舊的那個再也不登了。
從那天起,時訣一頭紮進了事業中。
事業能給人慰藉嗎?
不好說,但分散注意力絕對是夠的。
等《音何啟航》節目正式播出,時訣瞬間就被工作淹沒了。
他吸引了很多關注,同樣也引來了閑言碎語,他以前很多事都被挖出來了,自然也包括徐雲妮。
有人好事去他以前演出過的酒吧打聽,打聽的結果是兩人早分了。
粉絲瞬間反撲黑料,說他明明是被牽連的,帶節奏的人真該死!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那之後,時訣很久沒去sd,因為不想看見那對沙發。
這是他一貫處理難受的方法,眼不見心不煩。
他把那發黴的被子塞進衣櫃,壓在箱底,想讓它從他房間裏徹底消失。
但其實,這被子隻是從視野中暫時不見了,客觀講一直存在,並且,隨著積壓的時間越長,被子上的黴菌隻會加快速度滋生蔓延。
剛從徐雲妮那迴來那陣,時訣經常從深夜無故醒來。
他坐在酒店的床上,萬籟俱寂,空無一人,黴菌就會開始從皮膚浸入體內。
那種感覺突如其來,抵在胸口。
在黑夜裏,他會控製不住地迴想過去那四年。
四年。
他一共去找了她幾次?
那時他去找她,很多時候一天下來,隻在飛機上睡那麽一會,但精神卻異常飽滿。那時他心裏有根線,一直牽著他,告訴他,這種日子四年就結束了,他抱著來一次少一次的心態,珍惜每一次跨越千裏的機會,因為以後想有異地相見的體驗都難。
呦,可太難了呢。
想到最後,時訣會笑出來。
他去洗手間用冷水洗臉,抬眼看著鏡子裏的自己,怎麽看怎麽像他爸臨死前的那副慘樣。
看久了,他會生出極其複雜的情緒,抽菸,喝酒,幹什麽都無法緩解。
更加諷刺的是,這個時候,他就會想——如果有個擁抱就好了。
然後他就越發覺得自己無藥可救。
而這感受,在出了酒店就會好很多。
因為外麵有太多事情占據他的腦子。
樂陽準備的音樂綜藝叫《音何啟航》,說是為他打造的,其實不盡然,這跟《舞動青春》差不多,算是姐妹節目,也是麵向年輕人的教育類綜藝。這比《舞動青春》更專業,節目注重原創,來的很多都是音樂生。節目給出選題,考驗大家的創作能力,積分製,不淘汰人,主打的就是交流學習,風格碰撞。
時訣並沒有以導師的形式加入,三名導師都是已經成名的唱作人,時訣算是個助力人員,像他這樣的還有四個,都是已經出過大熱歌曲,但卻沒怎麽露過麵的幕後人員,主要幫忙給自己小組的人做整合,有缺失的部分,幫忙補充。
樂陽唯一給時訣開的後門,就是讓他提前挑選了組員。
時訣聽了全員的聲樂資料,選了幾個人。
節目出來,走向比較出人意料。
時訣的歌聲算不上吸引人,但他作歌的過程卻引發了極大關注,當然,還有他的臉。
樂陽的高層曾經討論過,時訣的聲樂條件稱不上最好,他最精華的地方其實在於他有一種敏銳的音樂洞察力,而且接觸麵很廣,非常擅長將不同元素融合在一起。在錄音的時候,尤其樂器錄製的時候,他展現了誇張的實力,別人大多隻能拿把吉他,最多再彈彈鋼琴,但時訣能掏出多種樂器,基本靠一個人,就將編曲內的樂器全部實錄。
很難想像,一個彈吉他的人,同時還會拉二胡,甚至還會吹長笛。
節目裏有人問過,他怎麽學這麽多樂器,時訣說,是小時候家裏讓學的。
這種舉重若輕的表現分外迷人。
時訣還有一個優勢,他能準確抓住組員想要展現的東西,有一些人不善口舌,磕磕絆絆跟他說了一會,他就能做出他們想要的效果,他有這種敏感性。
錄製過程很順利。
節目錄製結束那天,時訣又迴了sd,他本來想去歇一歇,結果一進店,看見休息區裏好幾個會員聚在一起,有的坐在沙發裏,有的靠在沙發邊,正在聊天。
那椅子在709室用了四年,嶄新如初,放這才這麽一陣子,就像要磨掉皮了似的。
會員看見他,笑著打招唿:「時老師!你好久沒來啦!」
時訣也笑著說:「最近事情多。」
他們聊了一會,時訣就走了。
出了門,時訣順著長街一路走,走了不知多久,一抬頭,已經走到了不認識的地方。
李雪琳打來電話,說團隊聚餐,讓他快點過去。
時訣在餐會上喝了很多酒,他在心裏計算時間,恍然發現,原來一轉眼,又一個四個月過去了。
算出這個時間節點,時訣一直繃著的弦終於有點到極限了。
他又喝了幾瓶酒,然後掏出手機,打電話給徐雲妮。
他想見她。
結果可想而知。
那天半夜,時訣就在這濃烈的酒氣中,發了一個幼稚的誓言——不都說為了他好嗎?行,他一定不負眾望,他一定功成名就,一定飛黃騰達。
時訣註冊了一個新的,舊的那個再也不登了。
從那天起,時訣一頭紮進了事業中。
事業能給人慰藉嗎?
不好說,但分散注意力絕對是夠的。
等《音何啟航》節目正式播出,時訣瞬間就被工作淹沒了。
他吸引了很多關注,同樣也引來了閑言碎語,他以前很多事都被挖出來了,自然也包括徐雲妮。
有人好事去他以前演出過的酒吧打聽,打聽的結果是兩人早分了。
粉絲瞬間反撲黑料,說他明明是被牽連的,帶節奏的人真該死!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