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了行了,你趕緊的去收拾,收拾完走人的,家裏邊兒還有人在等著你,拖拖拉拉成什麽樣。”滿口的嫌棄,直讓人快些的離開他視線的,要是晚點兒的他一時想不過就不讓他迴去的。
話是這麽說,但卻不會這麽做,這是兩人心知肚明的。他啊也就是過過嘴癮,嚇唬嚇唬宋氿,酸一酸而已。
過年這麽大的日子,誰不希望在家陪著家人的,誰願意在這窮鄉僻壤,鳥不拉屎的地方待著。隻是身上背負著重擔,輕易不敢鬆懈。就是這麽重要的日子,也就隻是暫時休息一兩日緩緩的。
也就是宋氿運氣好,不然今年他也就隻有留下的份兒了。
人說完,發現宋氿還站在原地的,頓時疑惑問他:“怎麽還不走?咋的,是舍不得兄弟夥,想要留在這兒過年的。”
“怎麽可能。”宋氿下意識的反駁,傻了啊,這麽好的機會不抓著還放手的。他盼著,望著不知道等得多心焦的,豈有放手的道理。
脫口而出的話就像是一支利箭,嗖的一聲戳在人心窩子上,生疼生疼的,這讓沈梁白了他一眼:“你再不走就留下來陪我,別迴去了。”
“走自是要走,隻是今此此一別再見也不知是什麽時候,甚至於有可能以後都見不著了。”
“那不更好,我看你也並不想看見我的。”沈梁打斷他的話。
“的確是不想。”十分老實真誠的附和,這無疑又是另一支利箭戳在人心窩上。
沈梁已經有些不想再搭理他了,臨別時一點兒話都不會說的。
“不過,我還是很慶幸,很感謝遇見你。”若非有沈梁幫襯,或者說的遇到的事別人,別說離開了,怕是在這兒的日子都不好過。哪裏像現在這麽清閑的,且還有迴去的機會。
“行了行了,兩個大男人的,說這些也不覺得酸不拉幾的。”如果沒有那抑製不住上揚的嘴角,可能這句話更具有說服力,這大概就是口嫌體正。
宋氿讓他把酒拿出來的,今天陪沈梁喝個痛快的。明兒一早他就走,算算路程,應該是來得及的。
聞言,沈梁嘴角一抽:“合著你說半天就在打酒的主意,我謝謝你哦,不醉不歸。”不知道他攢這些酒攢得很是辛苦嗎,平日裏喝都是一小杯一小杯的飲,生怕一次多喝點兒,下次就沒得。
而今這廝都要走了,竟然都還不放過他的酒。
宋氿很是理直氣壯的說裏邊兒有大半壇子是他的,晚上喝他的又不動沈梁的,激動個啥。再說了等不到兩日就過年,到時候營地裏都會買酒的,他完全可以神不知鬼不覺的藏一兩壇子。
“怎麽說你都有理。”言盡於此,不得不答應。點頭的那一瞬間,想到要拿出來的酒,沈梁心如刀割。再是有酒,也不能這般豪飲揮霍的。
不過心痛是心痛,但不可否認的,大口大口喝酒跟小杯飲酒肯定是前者爽快的,而且大冬天兒的,他們兩人還把酒給煮了煮,那滋味兒真是難以言表。
也不知是酒不醉人人自醉還是怎麽的,不過才三碗下肚的,沈梁就喝醉了似的對宋氿倒苦水,說著自己如何如何的不容易的。說著說著的又變成了宋氿如何如何運氣好的,然後又拐到叮囑他迴去後要注意什麽的。
以後要是有機會宋氿迴來的,他肯定好好的招待他之類的話。聽得宋氿是哭笑不得,又有些暖心。人好脾氣的聽完,甚至於還會不厭其煩的迴答沈梁的話。半壇子酒其實並沒有多少的,但兩人一直喝到半夜,沈梁撐不住睡了過去才算結束。
大冬天兒,就是營帳裏再有火炭,這麽趴在桌子上睡覺也不成。宋氿便順手將人扶到床上,蓋好被子便離開了。
本來他打算的是次日一早離開的,隻是走出營長望著天兒上圓得跟裝菜的大圓盤一樣,想要迴去的心情頓時變得十分迫切,那種感覺就好像片刻等不得一般。
是以他遵從本心的意誌迴到自己的帳篷將衣服一收,背上包袱就走,也不管外頭多大的風的。彼時營帳裏的人都還在睡夢之中,尤其是老劉,進去時人還在打鼾。等他們發現少一個人時,興許就是明天或者後天了。
不過這都不是宋氿該考慮的事情,他現在一心隻想快些趕路,快些迴去,快些見到自己日思夜想的人。
小鎮上除了李章,沒有人知道宋氿會迴來,也沒人猜到他會迴來。哪怕晚歌,意識如此。
上一次宋氿迴來時,她便問過。當時人說的是不清楚,恐怕是有些難的。起初她還是抱有一絲幻想和期待,隻是隨著日子悄近,眼看著明兒就是二十九了,人都還沒迴來,也沒有說什麽有書信或者是什麽動靜傳迴的,且李章那邊兒審問也沒個結果。到現在鄭家人還關在牢房裏,具體到底如何處置也不清楚。
反正看那架勢,年前審訊完是不可能,甚至於年後都夠得整的。
基於這些事兒,晚歌心裏的期待漸漸消失。
她告訴自己,沒關係的,雖說第一歌年頭宋氿沒在的,好歹還有肚子裏的小家夥兒陪著,還有杜春、盧生、錢翠她們在的。和曾經相比,可謂是再幸福不過。
人要懂得知足,太過貪得無厭反而會痛失所有。就好比如今的鄭家,便是活生生的例子。
二十九這天是舊年的最後一尾,這一天的小鎮是一年當中除了七月七,恐怕最是熱鬧得時候。往年呢府衙裏那位都會聯合著鎮上的一些大商戶整一些有意思的東西,今年那位倒了,如今是李章坐鎮府衙的,但一些習俗還是延續了下來。比如講小鎮布置一番,四處街道掛上大紅燈籠,喜氣洋洋。隨後又請人搭了台子,請了一些拉曲兒的,跳舞的熱熱鬧鬧的弄了一出,鬧了大半宿合著大夥兒一起辭舊迎新的。
今日的小鎮從天亮熱鬧到黑,往常該是休息的時候,如今還是人聲鼎沸的。擺攤賣小東西的,生意絡繹不絕,賣吃食的那是座無虛席。你隨便兒走哪條街都是燈火通明的,平日裏熱鬧得幾條街巷更是被擠得水泄不通。
你想想吧,往常鹵肉鋪外頭的那條街一到天黑幾乎就沒什麽人的,而今天,外頭坐著不少的人,孩童更是幾個幾個圍一塊兒玩兒的。高掛的紅燈籠驅走了濃鬱得夜色,照亮了巷子裏的溫馨。
晚上是在杜春這邊吃的飯,本來也叫了盧生和錢翠的,隻是兩人皆是要迴去與家人團聚的。有時候店裏忙活起來,他們都沒有辦法好好的和家裏人坐在一塊兒好好吃頓飯,又或者是談上一談的。如今好不得晚歌給了兩日休息的,他們更多的還是想在家裏陪家人。
為此晚歌提前請了他們去福聚樓吃飯,除了他們這些人,晚歌還請了紅樓的蘇柔。一是吃團飯,二是感謝。感謝他們在久香坊成為眾矢之的的時候,仍舊不離不棄。若非他們的堅持,挺不挺得過來都還是個未知數。
其實她該感謝的還有一個人,便是容芸。
若非她冒著危險去搜找證據的,她們都還在為怎麽接近鄭家並找證據而發愁。晚歌曾經去看過容芸一次,是請的獄卒將人給帶出來的。不過個多月沒見,人消瘦得下巴都尖了,本來還想問些什麽的,晚歌都將話給咽了迴去,將提著的吃食放在桌上,讓她吃的。
探望的時間並不多,也就一會兒的,等她吃完也就差不多了。望著容芸離開的背影,晚歌掏出了幾錠銀子塞給獄卒,請他幫忙照顧一下剛才那個人的。
獄卒很是爽快的收了銀子應了,反正人和鄭家沒太大關係的,至多就是個被養著的小寵,算是被連累的人員。給個方便什麽的,那倒是無妨。但你要說多照顧另外幾個主犯的,那就不行了,那可是大人親自盯著的。隔三差五的就來審問一次,他就是有那個心,也沒那個膽的。
離開的時候晚歌的心情是沉重的,也不知道這些破事兒什麽時候是個頭兒,她好想快些見到宋氿。
每一天都這麽的想著念著,終於有一天老天爺像是睡醒聽見了一般,大手一揮滿足了她的心願。
二十九的晚上吃過飯,她們幾人在鎮上溜達了一圈兒,看了會兒雜耍後,晚歌便有些困了。她現在是瞌睡睡不醒的樣子,早上起不來,晚上睡得早,有時候杜春都戲稱她懷了歌小懶豬,成天都睡覺的。
原本是說好一直堅守過點兒的,但現在是不行了。她們便轉著將晚歌給送迴久香坊,之後再去逛逛的。
久香坊已經有兩三天兒沒開門了,但身處鬧巷,你不開門兒,別人開的。除了她們這家,其他家家戶戶店門敞開,因過年的緣故,進來進去的人不少。就是晚上,亦是如此。
晚歌打了個哈欠進了店關上門,對她而言掙錢多少並不是那麽的重要,她看中的也從來不是這些。
話是這麽說,但卻不會這麽做,這是兩人心知肚明的。他啊也就是過過嘴癮,嚇唬嚇唬宋氿,酸一酸而已。
過年這麽大的日子,誰不希望在家陪著家人的,誰願意在這窮鄉僻壤,鳥不拉屎的地方待著。隻是身上背負著重擔,輕易不敢鬆懈。就是這麽重要的日子,也就隻是暫時休息一兩日緩緩的。
也就是宋氿運氣好,不然今年他也就隻有留下的份兒了。
人說完,發現宋氿還站在原地的,頓時疑惑問他:“怎麽還不走?咋的,是舍不得兄弟夥,想要留在這兒過年的。”
“怎麽可能。”宋氿下意識的反駁,傻了啊,這麽好的機會不抓著還放手的。他盼著,望著不知道等得多心焦的,豈有放手的道理。
脫口而出的話就像是一支利箭,嗖的一聲戳在人心窩子上,生疼生疼的,這讓沈梁白了他一眼:“你再不走就留下來陪我,別迴去了。”
“走自是要走,隻是今此此一別再見也不知是什麽時候,甚至於有可能以後都見不著了。”
“那不更好,我看你也並不想看見我的。”沈梁打斷他的話。
“的確是不想。”十分老實真誠的附和,這無疑又是另一支利箭戳在人心窩上。
沈梁已經有些不想再搭理他了,臨別時一點兒話都不會說的。
“不過,我還是很慶幸,很感謝遇見你。”若非有沈梁幫襯,或者說的遇到的事別人,別說離開了,怕是在這兒的日子都不好過。哪裏像現在這麽清閑的,且還有迴去的機會。
“行了行了,兩個大男人的,說這些也不覺得酸不拉幾的。”如果沒有那抑製不住上揚的嘴角,可能這句話更具有說服力,這大概就是口嫌體正。
宋氿讓他把酒拿出來的,今天陪沈梁喝個痛快的。明兒一早他就走,算算路程,應該是來得及的。
聞言,沈梁嘴角一抽:“合著你說半天就在打酒的主意,我謝謝你哦,不醉不歸。”不知道他攢這些酒攢得很是辛苦嗎,平日裏喝都是一小杯一小杯的飲,生怕一次多喝點兒,下次就沒得。
而今這廝都要走了,竟然都還不放過他的酒。
宋氿很是理直氣壯的說裏邊兒有大半壇子是他的,晚上喝他的又不動沈梁的,激動個啥。再說了等不到兩日就過年,到時候營地裏都會買酒的,他完全可以神不知鬼不覺的藏一兩壇子。
“怎麽說你都有理。”言盡於此,不得不答應。點頭的那一瞬間,想到要拿出來的酒,沈梁心如刀割。再是有酒,也不能這般豪飲揮霍的。
不過心痛是心痛,但不可否認的,大口大口喝酒跟小杯飲酒肯定是前者爽快的,而且大冬天兒的,他們兩人還把酒給煮了煮,那滋味兒真是難以言表。
也不知是酒不醉人人自醉還是怎麽的,不過才三碗下肚的,沈梁就喝醉了似的對宋氿倒苦水,說著自己如何如何的不容易的。說著說著的又變成了宋氿如何如何運氣好的,然後又拐到叮囑他迴去後要注意什麽的。
以後要是有機會宋氿迴來的,他肯定好好的招待他之類的話。聽得宋氿是哭笑不得,又有些暖心。人好脾氣的聽完,甚至於還會不厭其煩的迴答沈梁的話。半壇子酒其實並沒有多少的,但兩人一直喝到半夜,沈梁撐不住睡了過去才算結束。
大冬天兒,就是營帳裏再有火炭,這麽趴在桌子上睡覺也不成。宋氿便順手將人扶到床上,蓋好被子便離開了。
本來他打算的是次日一早離開的,隻是走出營長望著天兒上圓得跟裝菜的大圓盤一樣,想要迴去的心情頓時變得十分迫切,那種感覺就好像片刻等不得一般。
是以他遵從本心的意誌迴到自己的帳篷將衣服一收,背上包袱就走,也不管外頭多大的風的。彼時營帳裏的人都還在睡夢之中,尤其是老劉,進去時人還在打鼾。等他們發現少一個人時,興許就是明天或者後天了。
不過這都不是宋氿該考慮的事情,他現在一心隻想快些趕路,快些迴去,快些見到自己日思夜想的人。
小鎮上除了李章,沒有人知道宋氿會迴來,也沒人猜到他會迴來。哪怕晚歌,意識如此。
上一次宋氿迴來時,她便問過。當時人說的是不清楚,恐怕是有些難的。起初她還是抱有一絲幻想和期待,隻是隨著日子悄近,眼看著明兒就是二十九了,人都還沒迴來,也沒有說什麽有書信或者是什麽動靜傳迴的,且李章那邊兒審問也沒個結果。到現在鄭家人還關在牢房裏,具體到底如何處置也不清楚。
反正看那架勢,年前審訊完是不可能,甚至於年後都夠得整的。
基於這些事兒,晚歌心裏的期待漸漸消失。
她告訴自己,沒關係的,雖說第一歌年頭宋氿沒在的,好歹還有肚子裏的小家夥兒陪著,還有杜春、盧生、錢翠她們在的。和曾經相比,可謂是再幸福不過。
人要懂得知足,太過貪得無厭反而會痛失所有。就好比如今的鄭家,便是活生生的例子。
二十九這天是舊年的最後一尾,這一天的小鎮是一年當中除了七月七,恐怕最是熱鬧得時候。往年呢府衙裏那位都會聯合著鎮上的一些大商戶整一些有意思的東西,今年那位倒了,如今是李章坐鎮府衙的,但一些習俗還是延續了下來。比如講小鎮布置一番,四處街道掛上大紅燈籠,喜氣洋洋。隨後又請人搭了台子,請了一些拉曲兒的,跳舞的熱熱鬧鬧的弄了一出,鬧了大半宿合著大夥兒一起辭舊迎新的。
今日的小鎮從天亮熱鬧到黑,往常該是休息的時候,如今還是人聲鼎沸的。擺攤賣小東西的,生意絡繹不絕,賣吃食的那是座無虛席。你隨便兒走哪條街都是燈火通明的,平日裏熱鬧得幾條街巷更是被擠得水泄不通。
你想想吧,往常鹵肉鋪外頭的那條街一到天黑幾乎就沒什麽人的,而今天,外頭坐著不少的人,孩童更是幾個幾個圍一塊兒玩兒的。高掛的紅燈籠驅走了濃鬱得夜色,照亮了巷子裏的溫馨。
晚上是在杜春這邊吃的飯,本來也叫了盧生和錢翠的,隻是兩人皆是要迴去與家人團聚的。有時候店裏忙活起來,他們都沒有辦法好好的和家裏人坐在一塊兒好好吃頓飯,又或者是談上一談的。如今好不得晚歌給了兩日休息的,他們更多的還是想在家裏陪家人。
為此晚歌提前請了他們去福聚樓吃飯,除了他們這些人,晚歌還請了紅樓的蘇柔。一是吃團飯,二是感謝。感謝他們在久香坊成為眾矢之的的時候,仍舊不離不棄。若非他們的堅持,挺不挺得過來都還是個未知數。
其實她該感謝的還有一個人,便是容芸。
若非她冒著危險去搜找證據的,她們都還在為怎麽接近鄭家並找證據而發愁。晚歌曾經去看過容芸一次,是請的獄卒將人給帶出來的。不過個多月沒見,人消瘦得下巴都尖了,本來還想問些什麽的,晚歌都將話給咽了迴去,將提著的吃食放在桌上,讓她吃的。
探望的時間並不多,也就一會兒的,等她吃完也就差不多了。望著容芸離開的背影,晚歌掏出了幾錠銀子塞給獄卒,請他幫忙照顧一下剛才那個人的。
獄卒很是爽快的收了銀子應了,反正人和鄭家沒太大關係的,至多就是個被養著的小寵,算是被連累的人員。給個方便什麽的,那倒是無妨。但你要說多照顧另外幾個主犯的,那就不行了,那可是大人親自盯著的。隔三差五的就來審問一次,他就是有那個心,也沒那個膽的。
離開的時候晚歌的心情是沉重的,也不知道這些破事兒什麽時候是個頭兒,她好想快些見到宋氿。
每一天都這麽的想著念著,終於有一天老天爺像是睡醒聽見了一般,大手一揮滿足了她的心願。
二十九的晚上吃過飯,她們幾人在鎮上溜達了一圈兒,看了會兒雜耍後,晚歌便有些困了。她現在是瞌睡睡不醒的樣子,早上起不來,晚上睡得早,有時候杜春都戲稱她懷了歌小懶豬,成天都睡覺的。
原本是說好一直堅守過點兒的,但現在是不行了。她們便轉著將晚歌給送迴久香坊,之後再去逛逛的。
久香坊已經有兩三天兒沒開門了,但身處鬧巷,你不開門兒,別人開的。除了她們這家,其他家家戶戶店門敞開,因過年的緣故,進來進去的人不少。就是晚上,亦是如此。
晚歌打了個哈欠進了店關上門,對她而言掙錢多少並不是那麽的重要,她看中的也從來不是這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