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應該,這樣一點也應該。
他告訴自己,周庭光已經拒絕了他說要在一起的無禮請求,也沒說過要負責。
那他就應當知趣一些,現在這樣已經很好了,恰似朋友就已經很好了。
人不要太貪心。-
這場戲的布景在影視基地的歌舞廳裏,即使是白天,室內的場景也並不明亮,然而這場內景卻隻在旁邊隻立了幾個打光燈。設備一開,澄黃的光便灌滿整個歌舞廳,映在滿牆掛著的水晶掛飾上,徒升出幾分紙醉金迷的曖昧。
束之做好妝造出來,道具、燈光、攝影都已經準備好,大家都在忙著自己的事情,並沒有太多人將打量的視線落在他身上,這讓他覺得輕鬆不少。
在和周庭光的對手戲之前,有一段束之的單人鏡頭——換上舞娘衣服的王珍坐在角落等待,待夜幕降臨時,他將會邀請佟原跳夜晚開場的第一支舞。
這個場景主要是近景,因此道具布置得很簡單,就隻有一張桌子、一條椅子,和一個玻璃製的花邊圓形魚缸。魚缸裏隻有一條金魚,其餘什麽擺飾也沒放,水很清澈、魚缸壁被擦拭得很幹淨,因此它像是遊在一團沒有形狀卻有邊界的空氣裏。
而他需要表演的內容並不複雜,隻是趴在桌上用手指撥弄魚缸中的水展現等待的過程而已。
看似簡單,可束之心裏很清楚沒有台詞的鏡頭最難演,因為沒有對話的時候,對於演員而言唯一能給觀眾傳達信息的就是行為舉止、神態表情。
怎麽演才能讓觀眾代入?怎麽表現才不會讓人覺得空洞?
束之在看劇本的時候嚐試過去分析王珍這個時候的心理狀態,他很篤定王珍並不僅僅因為無聊才做出了這樣的舉動,或許還有緊張、惶恐、迷茫和迫切等等一係列不可言說又複雜的情緒。
但再複雜的情緒也會有主次之分,獨自苦思許久之後,束之才隱隱找到了一個突破口——金魚。
金魚,一個經常出現在電影當中的隱喻符號。暗示性。
風流的、躁動的、纏綿的、禁錮的、急於掙脫的……性。
而在許多的文藝作品當中,創作者會用被壓抑的性來代指被禁錮的自由、會將性的解放延申為自我人格的解放。
束之不知道自己這麽理解對不對,也不知道他推斷出來的這些是不是一知半解,他隻能嚐試性地去做。
「action.」
吳宇話音落下的瞬間,束之就進入了狀態,他按照劇本所寫的、以及從分鏡頭腳本當中看到的那樣開始動作。
然而不過是剛剛趴上桌,就被喊了卡。
「不對,」吳宇在監視器後麵表情淡淡地看著他,「我不喜歡我的電影裏出現方法派,你不要把從其他電影當中看到的公式套到我這裏來,我當初選你也不是因為你長得像其他所有電影中會選的陪酒郎,把劇本都忘掉。」
吳宇說得很清晰,但也很模糊。
束之能夠理解其中的意思,可又不知道該怎麽做,他想那樣的一個動作,他應該是沒有做錯的。
可沒錯也不代表是對的。
沒再給他多的反應時間,吳宇就又開口,「again。」
第二次他很小心翼翼,學著吳宇說的那樣努力地將自己帶入到王珍這個角色裏,但開拍不過幾秒,就又被喊停。
他有些麵熱,心中不由地開始懷疑是不是自己演技太差了,下意識地看向周圍的工作人員,卻發現眾人都是一副習以為常的模樣。
而吳宇這次什麽都沒說,隻是丟下了一個,「再來。」
有一有二再有三,緊接著第四次、第五次、第六次……ng的次數逐漸翻倍,幾乎每次都在他意想不到的地方喊停,直到最後,這樣在意別人看法的束之也變得有些麻木。
麻木會不自覺地削減人的專注和嚴謹,束之暗自嘆了一口氣,在吳宇的「action」當中開始了又新一次的表演。
而這一次,好像意外地順利。
他坐下後懶懶地趴伏在桌子上,偏著腦袋盯著魚缸看了好一會兒,驀地將手浸在水中去逗弄裏麵的魚。
不知為何,不討人喜歡的束之,卻意外得到魚的青睞。
手指在水中撥弄了沒幾秒,原先還躲避著人的金魚竟然慢慢地湊了過來。
如水波般柔軟的魚鰭蹭在他的指腹,覆蓋著細密鱗片的身體穿梭在指間、輕輕地刮蹭著肌膚,長長的尾鰭又柔柔地卷在指節上。
很癢、很黏、很怪異。
束之的手指痙攣般彈動一下,金魚不知是受了驚嚇還是什麽,竟然反身吻在了他的指尖上。
他愣了一兩秒,竟然忘記自己在片場,很突兀地笑了起來。
嘴角咧到一半,才遲遲地意識到不對,便很僵硬又很迅速地把笑收迴。又做錯事了。
但吳宇還沒有喊卡,他還是王珍、還不能停,於是束之隻能硬著頭皮繼續演了下去,還是在腦袋一片空白的情況下,沒按照劇本地演了下去。
他不知道為什麽要這麽做,但他收迴沒在水中的手,很不體麵地在絲絨麵的裙擺上把水擦盡,而後生硬地偏開頭,不再看那讓他得到過片刻歡愉的魚。
到這裏,吳宇終於喊了停。
「ok。」
他起身緊張地看向吳宇,做好了被訓斥的準備。
可對方沒像前幾次一樣直接否定這段表演,而是走到他身邊問:「為什麽笑場之後要這麽演?」
他告訴自己,周庭光已經拒絕了他說要在一起的無禮請求,也沒說過要負責。
那他就應當知趣一些,現在這樣已經很好了,恰似朋友就已經很好了。
人不要太貪心。-
這場戲的布景在影視基地的歌舞廳裏,即使是白天,室內的場景也並不明亮,然而這場內景卻隻在旁邊隻立了幾個打光燈。設備一開,澄黃的光便灌滿整個歌舞廳,映在滿牆掛著的水晶掛飾上,徒升出幾分紙醉金迷的曖昧。
束之做好妝造出來,道具、燈光、攝影都已經準備好,大家都在忙著自己的事情,並沒有太多人將打量的視線落在他身上,這讓他覺得輕鬆不少。
在和周庭光的對手戲之前,有一段束之的單人鏡頭——換上舞娘衣服的王珍坐在角落等待,待夜幕降臨時,他將會邀請佟原跳夜晚開場的第一支舞。
這個場景主要是近景,因此道具布置得很簡單,就隻有一張桌子、一條椅子,和一個玻璃製的花邊圓形魚缸。魚缸裏隻有一條金魚,其餘什麽擺飾也沒放,水很清澈、魚缸壁被擦拭得很幹淨,因此它像是遊在一團沒有形狀卻有邊界的空氣裏。
而他需要表演的內容並不複雜,隻是趴在桌上用手指撥弄魚缸中的水展現等待的過程而已。
看似簡單,可束之心裏很清楚沒有台詞的鏡頭最難演,因為沒有對話的時候,對於演員而言唯一能給觀眾傳達信息的就是行為舉止、神態表情。
怎麽演才能讓觀眾代入?怎麽表現才不會讓人覺得空洞?
束之在看劇本的時候嚐試過去分析王珍這個時候的心理狀態,他很篤定王珍並不僅僅因為無聊才做出了這樣的舉動,或許還有緊張、惶恐、迷茫和迫切等等一係列不可言說又複雜的情緒。
但再複雜的情緒也會有主次之分,獨自苦思許久之後,束之才隱隱找到了一個突破口——金魚。
金魚,一個經常出現在電影當中的隱喻符號。暗示性。
風流的、躁動的、纏綿的、禁錮的、急於掙脫的……性。
而在許多的文藝作品當中,創作者會用被壓抑的性來代指被禁錮的自由、會將性的解放延申為自我人格的解放。
束之不知道自己這麽理解對不對,也不知道他推斷出來的這些是不是一知半解,他隻能嚐試性地去做。
「action.」
吳宇話音落下的瞬間,束之就進入了狀態,他按照劇本所寫的、以及從分鏡頭腳本當中看到的那樣開始動作。
然而不過是剛剛趴上桌,就被喊了卡。
「不對,」吳宇在監視器後麵表情淡淡地看著他,「我不喜歡我的電影裏出現方法派,你不要把從其他電影當中看到的公式套到我這裏來,我當初選你也不是因為你長得像其他所有電影中會選的陪酒郎,把劇本都忘掉。」
吳宇說得很清晰,但也很模糊。
束之能夠理解其中的意思,可又不知道該怎麽做,他想那樣的一個動作,他應該是沒有做錯的。
可沒錯也不代表是對的。
沒再給他多的反應時間,吳宇就又開口,「again。」
第二次他很小心翼翼,學著吳宇說的那樣努力地將自己帶入到王珍這個角色裏,但開拍不過幾秒,就又被喊停。
他有些麵熱,心中不由地開始懷疑是不是自己演技太差了,下意識地看向周圍的工作人員,卻發現眾人都是一副習以為常的模樣。
而吳宇這次什麽都沒說,隻是丟下了一個,「再來。」
有一有二再有三,緊接著第四次、第五次、第六次……ng的次數逐漸翻倍,幾乎每次都在他意想不到的地方喊停,直到最後,這樣在意別人看法的束之也變得有些麻木。
麻木會不自覺地削減人的專注和嚴謹,束之暗自嘆了一口氣,在吳宇的「action」當中開始了又新一次的表演。
而這一次,好像意外地順利。
他坐下後懶懶地趴伏在桌子上,偏著腦袋盯著魚缸看了好一會兒,驀地將手浸在水中去逗弄裏麵的魚。
不知為何,不討人喜歡的束之,卻意外得到魚的青睞。
手指在水中撥弄了沒幾秒,原先還躲避著人的金魚竟然慢慢地湊了過來。
如水波般柔軟的魚鰭蹭在他的指腹,覆蓋著細密鱗片的身體穿梭在指間、輕輕地刮蹭著肌膚,長長的尾鰭又柔柔地卷在指節上。
很癢、很黏、很怪異。
束之的手指痙攣般彈動一下,金魚不知是受了驚嚇還是什麽,竟然反身吻在了他的指尖上。
他愣了一兩秒,竟然忘記自己在片場,很突兀地笑了起來。
嘴角咧到一半,才遲遲地意識到不對,便很僵硬又很迅速地把笑收迴。又做錯事了。
但吳宇還沒有喊卡,他還是王珍、還不能停,於是束之隻能硬著頭皮繼續演了下去,還是在腦袋一片空白的情況下,沒按照劇本地演了下去。
他不知道為什麽要這麽做,但他收迴沒在水中的手,很不體麵地在絲絨麵的裙擺上把水擦盡,而後生硬地偏開頭,不再看那讓他得到過片刻歡愉的魚。
到這裏,吳宇終於喊了停。
「ok。」
他起身緊張地看向吳宇,做好了被訓斥的準備。
可對方沒像前幾次一樣直接否定這段表演,而是走到他身邊問:「為什麽笑場之後要這麽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