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苦苦哀求所有人救我母親,求不得。我又求父皇不要把我送到夷狄為質,求不得。我殺了嚴紹,下一個就是你。在應該殺你卻殺不了的時候,我意識到我的弱點,我重返皇庭謀其他,我將所有獻上,求你看我一眼,到今時今日,仍然是求不得。」
鐮月匿去烏雲後,桌上油燈燒到油盡燈枯,薄薄火光照著桌前三尺,鳳應歌滿身烏金垮塌,脊背佝僂細語不停。
而三尺外,沒有一點光源照去的無盡荒野黑暗裏,不計其數的箭簇從頭到尾滿弦指向聚光處。
長劍出鞘,鏘一聲恍然要劃破混沌天地,劍身雪亮嗡鳴不止,今安說:「不要再把自己偽裝成羔羊了,鳳應歌,你是屠夫。」
「對,我是屠夫,我要做屠夫。」鳳應歌直起身,仰頭見山巔,「所以我不再求。」
長劍瞬息而至,避不開。
鳳應歌抬手,劍尖頃刻洞穿他的掌骨,毫無滯澀刺進胸膛——
滴答、滴答。
鮮血成溪成河從他掌心淌下,劍尖已經破開他胸膛血肉。鳳應歌瞳孔倒映今安身影,她身後無數箭簇逼近,鋪天蓋地。
「今安,我們做永世的敵人罷。」
就是這剎那的唿吸間,千百烏箭疾射而來,撕開了今安長劍即將刺進鳳應歌心髒的毫釐間隙。
第158章 見天光(十一)
「兩萬兵,跋山涉水,中間過城門通關隘,途經數座城池竟無一人迴稟朝中。可知這些人早已沆瀣一氣,有多想把父皇從位置上扒下來,自己坐上去。」鳳丹堇道,「父皇可要親眼看一看?」
內監聽命推開宮殿大門。
殿門一開,猶如水麵破。
被隔絕於水麵之上、隱隱約約的雷鳴鼓擊聲,霎時隨狂風湧進,充斥大殿。
字麵上的兩萬兵說來輕易,可當有一日他們騎馬披甲,舉起火把擬作四野燎原,就站在一裏之距的薄薄牆外。
磅礴風聲灌入耳鼻,朔和帝緊緊抓住座下扶手,像抓著最後一根救命稻草,心頭隻剩四個大字。
亡國之君。
歷經數代君主、恢弘無雙的華台宮倏忽如一片金箔支起,不堪一擊,垮塌的樑柱將與最後的帝王一同被踐踏為齏粉。
所見所感將朔和帝迫得窒息,他不敢再直麵,倉皇低頭。他儼然被傷病藥毒浸得發白麵枯,風燭殘年,命不久矣,滿心恨意在此刻忽然轉為慶幸。
或許他能死在國破家亡之前,死在萬箭穿心之前——
鳳丹堇替朔和帝戴上冠冕,溫聲安撫道:「父皇不必擔憂。叛軍為這一日磨刀多年,刀很利,頃刻可叫人頭落地。不會很痛,也不會痛很久。」
被寒風吹得抖如篩糠,朔和帝語不成句:「亡了大朔……對你究竟有何好處,你有何顏麵下去見開朝先聖——」
「這些話父皇該問自己。」鳳丹堇道,「父皇是一國之君,開朝先聖的詰問,父皇可有想好如何迴答?」
「你、你——」朔和帝罵無可罵,癱在座上。
鳳丹堇替朔和帝捋正冠冕前遮麵的垂旒,輕聲道:「今夜我若敗,我便以死謝罪,成全大朔朝早該覆滅的結局。我若勝——」
「江山社稷,萬民禍福,父皇擔不起,兒臣擔了。」
華台宮據地五百畝,矗立王都城最中央。在平時禦馬從東華門至西華門,尚且需要一柱香時間。今夜,卻是數萬人的戰場。
眼前的金堆玉砌,不過是明日的斷壁殘垣。
燕故一手持烏扇撫過朱門漆縫,撫過月窗鏤刻,邊摸邊嘆氣:「後麵修葺這麽一座宮殿,不知道要流出去多少白花花的銀子。」
看他一副憂國憂民神色,付書玉隻得寬慰道:「大人不如多關心關心自己能不能見到明天的太陽。」
燕故一甩袖怒道:「我就知道,你是哄騙我來給你家主子賣命的。」
付書玉遞茶:「大人先喝口茶潤潤喉。」
燕故一欣然接過:「好的。」
飲一口茶的餘光裏,有人自角門進來,是阿沅。
阿沅一身輕甲步入中庭,向鳳丹堇行禮,稟明戰況:「叛軍兵分三路包圍華台宮,仗著人多勢眾在宮門外叫囂,是生了輕敵自大的心思。但東南北三處宮門撐不了多久,卑職已在華台中各處宮牆屋簷布下兵防。宮道窄,大軍不能貿然突進,設滾油箭矢,可拖延他們直入內廷的腳步。」
鳳丹堇問:「加上方才收進的連州兵,統共有多少人手?」
「連同各府衙散兵,統共九千八百人。」
「可能與叛軍一戰?」
「不能。」阿沅眼也不眨,「殿下不欲傷及無辜,嚴禁在城中開戰,隻設路障。城門破後叛軍如入無人之境,片甲無損,兵力強盛,我方難以與之一戰。卑職已發信往王都城周邊衛戍部隊請援,離得最近的有數百裏距離,援兵可在日出後抵達。」
「日出?」鳳丹堇仰頭看天色。
叛軍黃昏攻城,到現在不過將近一個半時辰,今夜子時尚未到,明早日出更是遙不可及。
「宮牆裏打仗卑職也是第一遭,卑職當盡全力。」阿沅實事求是地道,「為保安全,後妃皇嗣已護往鹿園暫避,殿下可要——」
鳳丹堇斷然道:「主帥豈可棄帳而逃?本宮要在此坐鎮,看我朝勇士大敗叛軍。」
「是。」阿沅一下抱拳,真心實意許多,「卑職奉定欒王之命,自當與殿下、與華台宮同進退。」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鐮月匿去烏雲後,桌上油燈燒到油盡燈枯,薄薄火光照著桌前三尺,鳳應歌滿身烏金垮塌,脊背佝僂細語不停。
而三尺外,沒有一點光源照去的無盡荒野黑暗裏,不計其數的箭簇從頭到尾滿弦指向聚光處。
長劍出鞘,鏘一聲恍然要劃破混沌天地,劍身雪亮嗡鳴不止,今安說:「不要再把自己偽裝成羔羊了,鳳應歌,你是屠夫。」
「對,我是屠夫,我要做屠夫。」鳳應歌直起身,仰頭見山巔,「所以我不再求。」
長劍瞬息而至,避不開。
鳳應歌抬手,劍尖頃刻洞穿他的掌骨,毫無滯澀刺進胸膛——
滴答、滴答。
鮮血成溪成河從他掌心淌下,劍尖已經破開他胸膛血肉。鳳應歌瞳孔倒映今安身影,她身後無數箭簇逼近,鋪天蓋地。
「今安,我們做永世的敵人罷。」
就是這剎那的唿吸間,千百烏箭疾射而來,撕開了今安長劍即將刺進鳳應歌心髒的毫釐間隙。
第158章 見天光(十一)
「兩萬兵,跋山涉水,中間過城門通關隘,途經數座城池竟無一人迴稟朝中。可知這些人早已沆瀣一氣,有多想把父皇從位置上扒下來,自己坐上去。」鳳丹堇道,「父皇可要親眼看一看?」
內監聽命推開宮殿大門。
殿門一開,猶如水麵破。
被隔絕於水麵之上、隱隱約約的雷鳴鼓擊聲,霎時隨狂風湧進,充斥大殿。
字麵上的兩萬兵說來輕易,可當有一日他們騎馬披甲,舉起火把擬作四野燎原,就站在一裏之距的薄薄牆外。
磅礴風聲灌入耳鼻,朔和帝緊緊抓住座下扶手,像抓著最後一根救命稻草,心頭隻剩四個大字。
亡國之君。
歷經數代君主、恢弘無雙的華台宮倏忽如一片金箔支起,不堪一擊,垮塌的樑柱將與最後的帝王一同被踐踏為齏粉。
所見所感將朔和帝迫得窒息,他不敢再直麵,倉皇低頭。他儼然被傷病藥毒浸得發白麵枯,風燭殘年,命不久矣,滿心恨意在此刻忽然轉為慶幸。
或許他能死在國破家亡之前,死在萬箭穿心之前——
鳳丹堇替朔和帝戴上冠冕,溫聲安撫道:「父皇不必擔憂。叛軍為這一日磨刀多年,刀很利,頃刻可叫人頭落地。不會很痛,也不會痛很久。」
被寒風吹得抖如篩糠,朔和帝語不成句:「亡了大朔……對你究竟有何好處,你有何顏麵下去見開朝先聖——」
「這些話父皇該問自己。」鳳丹堇道,「父皇是一國之君,開朝先聖的詰問,父皇可有想好如何迴答?」
「你、你——」朔和帝罵無可罵,癱在座上。
鳳丹堇替朔和帝捋正冠冕前遮麵的垂旒,輕聲道:「今夜我若敗,我便以死謝罪,成全大朔朝早該覆滅的結局。我若勝——」
「江山社稷,萬民禍福,父皇擔不起,兒臣擔了。」
華台宮據地五百畝,矗立王都城最中央。在平時禦馬從東華門至西華門,尚且需要一柱香時間。今夜,卻是數萬人的戰場。
眼前的金堆玉砌,不過是明日的斷壁殘垣。
燕故一手持烏扇撫過朱門漆縫,撫過月窗鏤刻,邊摸邊嘆氣:「後麵修葺這麽一座宮殿,不知道要流出去多少白花花的銀子。」
看他一副憂國憂民神色,付書玉隻得寬慰道:「大人不如多關心關心自己能不能見到明天的太陽。」
燕故一甩袖怒道:「我就知道,你是哄騙我來給你家主子賣命的。」
付書玉遞茶:「大人先喝口茶潤潤喉。」
燕故一欣然接過:「好的。」
飲一口茶的餘光裏,有人自角門進來,是阿沅。
阿沅一身輕甲步入中庭,向鳳丹堇行禮,稟明戰況:「叛軍兵分三路包圍華台宮,仗著人多勢眾在宮門外叫囂,是生了輕敵自大的心思。但東南北三處宮門撐不了多久,卑職已在華台中各處宮牆屋簷布下兵防。宮道窄,大軍不能貿然突進,設滾油箭矢,可拖延他們直入內廷的腳步。」
鳳丹堇問:「加上方才收進的連州兵,統共有多少人手?」
「連同各府衙散兵,統共九千八百人。」
「可能與叛軍一戰?」
「不能。」阿沅眼也不眨,「殿下不欲傷及無辜,嚴禁在城中開戰,隻設路障。城門破後叛軍如入無人之境,片甲無損,兵力強盛,我方難以與之一戰。卑職已發信往王都城周邊衛戍部隊請援,離得最近的有數百裏距離,援兵可在日出後抵達。」
「日出?」鳳丹堇仰頭看天色。
叛軍黃昏攻城,到現在不過將近一個半時辰,今夜子時尚未到,明早日出更是遙不可及。
「宮牆裏打仗卑職也是第一遭,卑職當盡全力。」阿沅實事求是地道,「為保安全,後妃皇嗣已護往鹿園暫避,殿下可要——」
鳳丹堇斷然道:「主帥豈可棄帳而逃?本宮要在此坐鎮,看我朝勇士大敗叛軍。」
「是。」阿沅一下抱拳,真心實意許多,「卑職奉定欒王之命,自當與殿下、與華台宮同進退。」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