虞蘭時想也不想地否決,發了狠勒今安的腰,唇與手一道往下侵入她前襟,束帶揉得更散——手被人抓住,不重,纏進指縫與他十指交纏,今安捏起虞蘭時的下巴親他,將他親得沉湎閉眼。
「乖。」
「不——」
又一個吻,更久更深。虞蘭時被攪弄得唿吸顫抖,眼尾水紅色泛濫。
「乖。」
「……再親一下。」
今安忍不住笑,琥珀眼眸裏如同傾倒一壺溫酒,親吻格外溫柔。虞蘭時整個人都快要被迷死了,不忘擒她衣袖問:「你要去哪兒?」
探進窗的一枝粉薔薇被今安折下,她低眸嗅香,道:「跟人約了湖上泛舟。」
虞蘭時驀然沉寂。
今安將薔薇花簪去他鴉黑鬢髮,「虞公子,賞臉嗎?」
第153章 見天光(六)
晌午時分,日頭最烈。一輛馬車從定欒王府後門驅出,車身棕木灰簾全無裝飾,旁無侍從跟隨隻有一鬥笠車夫拿韁。馬車出門後隻走遠路,繞過好幾處暗巷,才從鬧市取直道直出城門。
馬車途經午門外長街,提刑台上吏兵在潑水刷洗,掃出的血水一級級淌下石階。幾日前這裏恍如阿鼻地獄,慘不忍睹。現下已然隨著殘留血跡洗淡,在民眾談論聲中漸漸消散。
這一刺皇案重現幹坤黑白,主犯定罪擇日淩遲處死,大快人心。
朝臣於昭清殿山唿攝政王英明決斷,無數明言暗喻效忠的摺子湧向鉤戈殿,倡議攝政王入主東宮的聲勢益發如日中天。
可就在午門外提刑台上行刑的當天,攝政王自登昭清殿以來唯一一次告病缺席朝議。
起初流言四起眾說紛紜,不到一日,坊間說辭連番變化直至天翻地覆,說的傳的全是攝政王仁慈,即便是審判十惡不赦的罪人,也不忍見其受剖肉剔骨之刑。口口相傳,一時攝政王仁德之名廣為稱頌王都城內外。
「從前本宮看薛懷明與付襄結黨營私,輕易左右朝堂輿論風向,對此深惡痛絕。」鳳丹堇站在窗前,鉤戈殿枕著天邊殘陽,如血的光芒籠罩著她,「沒想到有一天,本宮會親自用到這把武器。」
今安作為百官代表前來探望,聊表問候一二句:「今日朝會殿下缺席,底下官員生出不少議論。」
「無妨,讓他們說。謀逆之禍已經將本宮架上刑台一迴,現在本宮是洗清所有嫌疑的無辜人。那麽從前擲向本宮的刀劍流火,如今都將反過來為本宮所用。本宮越是遭受非難,他們越要一遍遍翻出過往證據為本宮正名,越會擁護本宮。」
聽這人言之鑿鑿,今安難得有些感慨:「殿下難道每一次都能算無遺策嗎?」
短暫的靜默。
紮進大朔心髒的華台宮,千千條廣道鋪射南城北州,天下之大,無所不及。站在其中卻隻能望見天穹倒扣四方宮牆,鑄成牢籠。
鳳丹堇眉眼浸沒在燦爛的落日餘暉中,辨不清在看哪個方向,她說:「不能。萬事易料,人心難測,人心一錯足以令我滿盤皆輸。然而趨利避害人之常情,更是本性。我提防著所有人,不到最後一刻絕不輕信。」
「但是……」
鳳丹堇沒有再說下去,她闔眸沉默,久久佇立。而後她轉身離開這空有遠天囚簷的窗前,卻忘記喚人送客。
拖曳著象徵攝政權柄的蟒衣長袍,鳳丹堇一步一步走入深暗內殿,在她身後,一重一重帷帳次第斬下。
提刑台上燈明三天三夜,於第三夜的戌時三刻徹底熄滅。
至今隻餘一地血水。
車軲轆滾滾行過,今安扔下轎簾,不再看遠去的提刑台。
虞蘭時坐在對麵看她,他摘了帷帽,鴉黑鬢邊簪一朵粉薔薇。
渾然不顧頭上頂著這朵薔薇是多麽的滑稽,他就這麽頂了從院裏到出門的一路,看得阿沅啞口無言險要自戳雙眼,來往奴僕皆是望之興嘆。現在府裏人都在傳王爺養的外室有些不為人知的癖好。
還是今安心善,替他戴上頂帷帽。至於那朵薔薇,暫時來說,虞蘭時是無論如何也不肯摘下的。
落下的簾子遮去人群奔忙的外麵,虞蘭時道:「行刑的擬詔是在翰林定的。」
今安抬眼看他,道:「你看過了?」
虞蘭時:「此事鬧得滿城風雨,大學士以此辦了一次清談會。」
今安點頭:「是那老迂腐能做出來的事。」
「貪慾貪不可得,便要生妄鬼,妄鬼蒙耳障目。」虞蘭時念誦出其中一二句,「雖然說以史為誡,拿筆人隻要把事情頭尾客觀記錄就好,但是我寫的時候卻發現——」
今安接口:「發現果然很難拋開私情罷?」
虞蘭時點頭。
今安笑著說:「這是自然,翰林院又不是佛寺,用不著遁空門。再說,你們的一二點私情改變不了什麽史記。歷史嘛,總是由勝利者裁定的。」
虞蘭時不由得發怔。
「而且這些條條框框對你沒用,都是過耳就忘的東西。」
虞蘭時下意識道:「我有抄錄記下——」
伸手撩過他鬢邊薔薇的花瓣,今安說:「你要是真聽進去這些東西,早就應該離我遠一點了。」
虞蘭時嘴唇開合,說不出辯駁的半個字。
鬧市後出城門行上半個時辰,一聲籲馬,地方到了。
看不到邊界的一片湖,像一滴藍墨水落入湖中央,湖心深,湖邊淺。遠處白鶴離群而起,掠過湖麵,振向雲邊。一艘四麵落簾席的船舫泊在湖畔。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乖。」
「不——」
又一個吻,更久更深。虞蘭時被攪弄得唿吸顫抖,眼尾水紅色泛濫。
「乖。」
「……再親一下。」
今安忍不住笑,琥珀眼眸裏如同傾倒一壺溫酒,親吻格外溫柔。虞蘭時整個人都快要被迷死了,不忘擒她衣袖問:「你要去哪兒?」
探進窗的一枝粉薔薇被今安折下,她低眸嗅香,道:「跟人約了湖上泛舟。」
虞蘭時驀然沉寂。
今安將薔薇花簪去他鴉黑鬢髮,「虞公子,賞臉嗎?」
第153章 見天光(六)
晌午時分,日頭最烈。一輛馬車從定欒王府後門驅出,車身棕木灰簾全無裝飾,旁無侍從跟隨隻有一鬥笠車夫拿韁。馬車出門後隻走遠路,繞過好幾處暗巷,才從鬧市取直道直出城門。
馬車途經午門外長街,提刑台上吏兵在潑水刷洗,掃出的血水一級級淌下石階。幾日前這裏恍如阿鼻地獄,慘不忍睹。現下已然隨著殘留血跡洗淡,在民眾談論聲中漸漸消散。
這一刺皇案重現幹坤黑白,主犯定罪擇日淩遲處死,大快人心。
朝臣於昭清殿山唿攝政王英明決斷,無數明言暗喻效忠的摺子湧向鉤戈殿,倡議攝政王入主東宮的聲勢益發如日中天。
可就在午門外提刑台上行刑的當天,攝政王自登昭清殿以來唯一一次告病缺席朝議。
起初流言四起眾說紛紜,不到一日,坊間說辭連番變化直至天翻地覆,說的傳的全是攝政王仁慈,即便是審判十惡不赦的罪人,也不忍見其受剖肉剔骨之刑。口口相傳,一時攝政王仁德之名廣為稱頌王都城內外。
「從前本宮看薛懷明與付襄結黨營私,輕易左右朝堂輿論風向,對此深惡痛絕。」鳳丹堇站在窗前,鉤戈殿枕著天邊殘陽,如血的光芒籠罩著她,「沒想到有一天,本宮會親自用到這把武器。」
今安作為百官代表前來探望,聊表問候一二句:「今日朝會殿下缺席,底下官員生出不少議論。」
「無妨,讓他們說。謀逆之禍已經將本宮架上刑台一迴,現在本宮是洗清所有嫌疑的無辜人。那麽從前擲向本宮的刀劍流火,如今都將反過來為本宮所用。本宮越是遭受非難,他們越要一遍遍翻出過往證據為本宮正名,越會擁護本宮。」
聽這人言之鑿鑿,今安難得有些感慨:「殿下難道每一次都能算無遺策嗎?」
短暫的靜默。
紮進大朔心髒的華台宮,千千條廣道鋪射南城北州,天下之大,無所不及。站在其中卻隻能望見天穹倒扣四方宮牆,鑄成牢籠。
鳳丹堇眉眼浸沒在燦爛的落日餘暉中,辨不清在看哪個方向,她說:「不能。萬事易料,人心難測,人心一錯足以令我滿盤皆輸。然而趨利避害人之常情,更是本性。我提防著所有人,不到最後一刻絕不輕信。」
「但是……」
鳳丹堇沒有再說下去,她闔眸沉默,久久佇立。而後她轉身離開這空有遠天囚簷的窗前,卻忘記喚人送客。
拖曳著象徵攝政權柄的蟒衣長袍,鳳丹堇一步一步走入深暗內殿,在她身後,一重一重帷帳次第斬下。
提刑台上燈明三天三夜,於第三夜的戌時三刻徹底熄滅。
至今隻餘一地血水。
車軲轆滾滾行過,今安扔下轎簾,不再看遠去的提刑台。
虞蘭時坐在對麵看她,他摘了帷帽,鴉黑鬢邊簪一朵粉薔薇。
渾然不顧頭上頂著這朵薔薇是多麽的滑稽,他就這麽頂了從院裏到出門的一路,看得阿沅啞口無言險要自戳雙眼,來往奴僕皆是望之興嘆。現在府裏人都在傳王爺養的外室有些不為人知的癖好。
還是今安心善,替他戴上頂帷帽。至於那朵薔薇,暫時來說,虞蘭時是無論如何也不肯摘下的。
落下的簾子遮去人群奔忙的外麵,虞蘭時道:「行刑的擬詔是在翰林定的。」
今安抬眼看他,道:「你看過了?」
虞蘭時:「此事鬧得滿城風雨,大學士以此辦了一次清談會。」
今安點頭:「是那老迂腐能做出來的事。」
「貪慾貪不可得,便要生妄鬼,妄鬼蒙耳障目。」虞蘭時念誦出其中一二句,「雖然說以史為誡,拿筆人隻要把事情頭尾客觀記錄就好,但是我寫的時候卻發現——」
今安接口:「發現果然很難拋開私情罷?」
虞蘭時點頭。
今安笑著說:「這是自然,翰林院又不是佛寺,用不著遁空門。再說,你們的一二點私情改變不了什麽史記。歷史嘛,總是由勝利者裁定的。」
虞蘭時不由得發怔。
「而且這些條條框框對你沒用,都是過耳就忘的東西。」
虞蘭時下意識道:「我有抄錄記下——」
伸手撩過他鬢邊薔薇的花瓣,今安說:「你要是真聽進去這些東西,早就應該離我遠一點了。」
虞蘭時嘴唇開合,說不出辯駁的半個字。
鬧市後出城門行上半個時辰,一聲籲馬,地方到了。
看不到邊界的一片湖,像一滴藍墨水落入湖中央,湖心深,湖邊淺。遠處白鶴離群而起,掠過湖麵,振向雲邊。一艘四麵落簾席的船舫泊在湖畔。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