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不知聯姻能給她帶來的利益,動輒如歷代皇帝,後宮亦是朝野,禦妃嬪如禦群臣。即便隻是親王,後宅也是拉攏關係網最牢靠的聯盟。
鳳丹堇自小長在深宮,見慣枕邊風的威力,也早已料想著握住所有能為己所用的武器。隻是如今動亂將起,任何一方都是深淵,不見明路。聯姻之事,她隻能暫時按下不談。
別有用意的摺子一律被束之高閣,等批完摺子,熱茶也涼,外頭蕭瑟冷風起。
臨出門,稟祿拿披風替鳳丹堇繫上,在她垂目間,他低聲問:「殿下為何要給藺知方臉麵?」
披風係帶綁好落在前襟,骨節分明的手指挪上來理她鬢間釵,指腹碰到她的耳廓,硬繭刺得癢。
鳳丹堇無視且容許著這些習以為常的觸碰,自然也容許了稟祿偶爾過於唐突的言行,道:「他嘛,人微言輕,易受擺布。」
相較襲上麵門的涼風,稟祿的手指有些燙。她不經意一側,這點子燙擦過唇麵。
稟祿拿開手,看見指腹上一點紅,是她唇上的胭脂。
鳳丹堇毫無所覺,看稟祿麵色如常收迴手,接過小內監遞上的燈,提燈出殿,照去禦書房外的長階。他問:「殿下是想利用他?」
「是,也不是。」
長風盈袖,鳳丹堇望去階下停的轎輦,說:「他既不入朋黨,朝堂上沒有他的立足之地,總是要撞得頭破血流。本宮想瞧瞧,他是鎩羽而歸,還是寧死不迴。」
——
迴到鉤戈殿,殿外燈火燦如晝,宮人噤若寒蟬。秋翎守在外頭,迎上鳳丹堇,「殿下,皇後娘娘已在殿中等了許久。」
鉤戈殿中上首,坐著一人,華冠累累綴滿珠寶,髮絲妝容一絲不亂。與鳳丹堇極為相似的眉眼畫在這張臉上,多了些歲月沉澱與久居高位的痕跡,像一尊奉於香火廟中的慈悲相,令人不敢擅自打量。
鳳丹堇潦草解下披風扔給稟祿,入殿行禮:「兒臣拜見母後。」
「起罷。」
皇後目光從鳳丹堇身上滑過,看去她身後跟進跪下的人,定了一定,開口不辨喜怒,「聽聞你罷免鄧僉,撤了他禁軍副統領的職務,又將他下獄?」
單刀直入的問話,鳳丹堇坦言:「是,他底下人受指使,放夷狄細作進祭壇刺殺。鄧僉身為禁軍副統領,掌管本次祭祀守備,一則職務之失,二則上行下效,脫不開幹係,若他真是無辜受累,刑獄一出結論,自會放他出來。」
皇後點頭,又說,「鄧呂廉是兩朝重臣,鄧僉是他的親侄子,又是他親自推舉上來,不可做得太過,寒了老臣的心。」
鳳丹堇知曉她的思慮,前頭剛下令查三公重臣,後頭便發落其親信,哪怕師出有名,也免不得有連坐嫌疑。而相比文官裏聲望頗重的兩公,大司馬鄧呂廉雖則近幾年憊懶,疏於政事,可從戎時打下的威名猶存,單看如今的定欒王、上東王等,都與之頗有淵源。
為此再去得罪哪一些人,在這關頭都不值當。
母為兒憂,母後擔心她後麵惹非議阻難,難免思慮多重。
鳳丹堇於是道:「母後盡可放心。查出的一應罪證都先過刑部明麵,必不會落下口舌。再者,兒臣如今執攝政之權,秉公論事,不議親疏隻說功過,量他們也不敢妄議。」
「禦下諫言,你從來精進,是母後多慮了。」皇後說著,目光挪到鳳丹堇身後,「可為何皇兒這次卻沒有一視同仁,將祭壇守備失職的其他人一同論過?」
稟祿從頭到尾躬身站在鳳丹堇身後,他低著頭,也能感覺到皇後極具壓迫感的目光壓到他身上。
鳳丹堇覺出不對,剛要開口,已聽皇後說:「幾日前祭壇一迴,已令我皇兒險遭不測,更有包藏禍心之人用此事大做文章。而你手下這個奴才,事事無能。」
貴人詰難之言,聲音不重,甚至可說是輕柔,卻駭得殿中親信宮人接連跪下。
原不是什麽大事,鳳丹堇認為,且她用稟祿做事做慣了,祭壇過後事情一樁接著一樁,忙得腳不沾地,更離不了稟祿。可她方才才說秉公論事,言猶在耳,這些實話確也不能現在就來說出,反打了自己的臉。
鳳丹堇更不懂母後突如其來的責難,隻好一同告罪:「母後,稟祿跟在我身邊多年,尚算忠心。鬥膽請母後看在他對兒臣忠心的份上,饒他這一迴。」
皇後:「不會護主的奴才,要他何用?」
這就是不饒了。
鳳丹堇心頭轉過千般推脫詞,低頭掩下眼中踟躕。
忽聽後頭一下清脆聲響,是稟祿伏身磕頭,「奴才失職有罪,謝主子賞罰。」
皇後視他為無物,隻看鳳丹堇:「你說,該給他什麽罰?」
鳳丹堇沉默片刻,「拖出殿外,杖二十。」
話落,殿外宮人應聲而進,將稟祿拖出去受罰。類似棍棒重砸在沙袋上的聲音,隔著門牆沉悶地傳進來,除此外,再無其他聲音。
鳳丹堇起身跪下,「是兒臣優柔,謝母後教誨。」
皇後走下來,親手扶起她,「你既在這個位置,忠心向你的不止一二個。另外,禁軍副統的位置空出來,關乎皇城戒備,不可一日無人。」
「兒臣曉得。」
皇後扶正她鬢間釵,「皇兒,你從來最懂得權衡利弊。」
第138章 烏夜啼(四)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鳳丹堇自小長在深宮,見慣枕邊風的威力,也早已料想著握住所有能為己所用的武器。隻是如今動亂將起,任何一方都是深淵,不見明路。聯姻之事,她隻能暫時按下不談。
別有用意的摺子一律被束之高閣,等批完摺子,熱茶也涼,外頭蕭瑟冷風起。
臨出門,稟祿拿披風替鳳丹堇繫上,在她垂目間,他低聲問:「殿下為何要給藺知方臉麵?」
披風係帶綁好落在前襟,骨節分明的手指挪上來理她鬢間釵,指腹碰到她的耳廓,硬繭刺得癢。
鳳丹堇無視且容許著這些習以為常的觸碰,自然也容許了稟祿偶爾過於唐突的言行,道:「他嘛,人微言輕,易受擺布。」
相較襲上麵門的涼風,稟祿的手指有些燙。她不經意一側,這點子燙擦過唇麵。
稟祿拿開手,看見指腹上一點紅,是她唇上的胭脂。
鳳丹堇毫無所覺,看稟祿麵色如常收迴手,接過小內監遞上的燈,提燈出殿,照去禦書房外的長階。他問:「殿下是想利用他?」
「是,也不是。」
長風盈袖,鳳丹堇望去階下停的轎輦,說:「他既不入朋黨,朝堂上沒有他的立足之地,總是要撞得頭破血流。本宮想瞧瞧,他是鎩羽而歸,還是寧死不迴。」
——
迴到鉤戈殿,殿外燈火燦如晝,宮人噤若寒蟬。秋翎守在外頭,迎上鳳丹堇,「殿下,皇後娘娘已在殿中等了許久。」
鉤戈殿中上首,坐著一人,華冠累累綴滿珠寶,髮絲妝容一絲不亂。與鳳丹堇極為相似的眉眼畫在這張臉上,多了些歲月沉澱與久居高位的痕跡,像一尊奉於香火廟中的慈悲相,令人不敢擅自打量。
鳳丹堇潦草解下披風扔給稟祿,入殿行禮:「兒臣拜見母後。」
「起罷。」
皇後目光從鳳丹堇身上滑過,看去她身後跟進跪下的人,定了一定,開口不辨喜怒,「聽聞你罷免鄧僉,撤了他禁軍副統領的職務,又將他下獄?」
單刀直入的問話,鳳丹堇坦言:「是,他底下人受指使,放夷狄細作進祭壇刺殺。鄧僉身為禁軍副統領,掌管本次祭祀守備,一則職務之失,二則上行下效,脫不開幹係,若他真是無辜受累,刑獄一出結論,自會放他出來。」
皇後點頭,又說,「鄧呂廉是兩朝重臣,鄧僉是他的親侄子,又是他親自推舉上來,不可做得太過,寒了老臣的心。」
鳳丹堇知曉她的思慮,前頭剛下令查三公重臣,後頭便發落其親信,哪怕師出有名,也免不得有連坐嫌疑。而相比文官裏聲望頗重的兩公,大司馬鄧呂廉雖則近幾年憊懶,疏於政事,可從戎時打下的威名猶存,單看如今的定欒王、上東王等,都與之頗有淵源。
為此再去得罪哪一些人,在這關頭都不值當。
母為兒憂,母後擔心她後麵惹非議阻難,難免思慮多重。
鳳丹堇於是道:「母後盡可放心。查出的一應罪證都先過刑部明麵,必不會落下口舌。再者,兒臣如今執攝政之權,秉公論事,不議親疏隻說功過,量他們也不敢妄議。」
「禦下諫言,你從來精進,是母後多慮了。」皇後說著,目光挪到鳳丹堇身後,「可為何皇兒這次卻沒有一視同仁,將祭壇守備失職的其他人一同論過?」
稟祿從頭到尾躬身站在鳳丹堇身後,他低著頭,也能感覺到皇後極具壓迫感的目光壓到他身上。
鳳丹堇覺出不對,剛要開口,已聽皇後說:「幾日前祭壇一迴,已令我皇兒險遭不測,更有包藏禍心之人用此事大做文章。而你手下這個奴才,事事無能。」
貴人詰難之言,聲音不重,甚至可說是輕柔,卻駭得殿中親信宮人接連跪下。
原不是什麽大事,鳳丹堇認為,且她用稟祿做事做慣了,祭壇過後事情一樁接著一樁,忙得腳不沾地,更離不了稟祿。可她方才才說秉公論事,言猶在耳,這些實話確也不能現在就來說出,反打了自己的臉。
鳳丹堇更不懂母後突如其來的責難,隻好一同告罪:「母後,稟祿跟在我身邊多年,尚算忠心。鬥膽請母後看在他對兒臣忠心的份上,饒他這一迴。」
皇後:「不會護主的奴才,要他何用?」
這就是不饒了。
鳳丹堇心頭轉過千般推脫詞,低頭掩下眼中踟躕。
忽聽後頭一下清脆聲響,是稟祿伏身磕頭,「奴才失職有罪,謝主子賞罰。」
皇後視他為無物,隻看鳳丹堇:「你說,該給他什麽罰?」
鳳丹堇沉默片刻,「拖出殿外,杖二十。」
話落,殿外宮人應聲而進,將稟祿拖出去受罰。類似棍棒重砸在沙袋上的聲音,隔著門牆沉悶地傳進來,除此外,再無其他聲音。
鳳丹堇起身跪下,「是兒臣優柔,謝母後教誨。」
皇後走下來,親手扶起她,「你既在這個位置,忠心向你的不止一二個。另外,禁軍副統的位置空出來,關乎皇城戒備,不可一日無人。」
「兒臣曉得。」
皇後扶正她鬢間釵,「皇兒,你從來最懂得權衡利弊。」
第138章 烏夜啼(四)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