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此之前,西北邊疆戰火波及不到的這處無戰之地,百姓日常平靜祥和,在瓦片完整的屋簷下安居樂業,每日最大的煩惱不外乎是早上買菜被多要了兩個銅板,雨水多淹了農作物,地頭蛇又來討要保護費。
看起來,兵富馬強與這塊地頭半點關係也無,也並不需要。最多就是在戰火風聲從幾千裏外的地方傳來時,事不關己,嘆息幾句。
直到一波又一波的兵士來了又去,死在江上的人卻越來越多。每天出江都有可能是最後一遭,靠水為生的活計甚至成了一道催命符,一日重過一日地敲打在洛臨城百姓心頭。
或許,當真沒有和平的,隻有暫且和平的地頭。而當有朝一日不可抵抗的人禍驟然襲來,沒有強盾保護的城池又能抵擋幾次重擊?
一次就可以將其掀翻。
然後,定欒王軍來了,半月內雷厲風行將毒瘤拔除。長軍撤到城外五裏駐紮,搭起一片無邊無際的營帳,直延綿至目之所及的天盡頭。
這場勝利來得迅疾而悄聲,又被說書先生們走至街頭巷尾,布道般循循講了一迴又一迴。
二人騎馬從主街上慢悠悠地走過,就見到了好幾個露天或蓋瓦的館子裏,都有人正揮舞著驚堂木、唾沫橫飛地講些什麽。
今安勒住韁繩聽了幾句,瞭然瞥向燕故一:「你做的?」
「哪裏哪裏,屬下隻是將故事簡單抄了幾遍賣給了一些人。」燕故一也是沒想到,「誰想他們竟是如此的有才華。」
今安聽了隻想搖頭。
路人迎麵見著這二人,有在接軍入城當日見過的覺得眼熟,也想不出是什麽時候在哪裏見過,更多的是為二人的容貌氣度讚嘆。
「俊吶,真俊吶。」
「穿白衣服的好看,紅衣服的那個更好看!」
「紅衣服的是姑娘家罷?比我見過的好些兵爺還瀟灑些,真真的。」
對麵簷下坐著三兩婦人,就著新提的井水在擇菜,邊不住往那騎馬走遠的兩人背影上瞧,等看不見了,才意猶未盡地扯起其他話。
「我聽二舅他鄰居侄子說,他每天從山上砍柴迴來都能聽到城外在練兵,哎喲嚇人的呀,跟雷公打雷一樣!」
「我也聽到了,都傳到江上去了,實在是威風。」
各條主街上左右張望一下,都可以看見官衣佩刀身姿筆挺的兵士,在有序巡視,替代了之前腆肚坐轎的官爺。
「不像之前的那些個官爺,看菜下碟,專挑軟柿子捏,遇上幾個當街勒索收保護費的,隻會避開——」
「就是就是!」
「對麵人家開酒樓的就有福氣了,哪像我們這種小本生意的,天天賺不到什麽還要倒貼錢出去!」
其中一個開小食館的邊說邊向對麵努努嘴,旁邊的跟著去瞧,不巧正對上樓裏走出個長裙繁複明眸善睞的女子。
對上眼,幾人一下紛紛避開。沒法子,嚼人舌根肯定要被抓住啊,抓住了肯定要對罵啊,可是對上那麽多迴都罵不過啊,可不得早早避開。
煙娘一瞧那幾個長舌婦湊作一堆,就知道又在說些什麽是非,懶得理睬,迴身指揮夥計把吃白食的扔出去。
「走你嘞!我們掌櫃今天心情好,讓你洗一百個碗就放過你,再有下迴,見你一次打你一次!」
金阿三看著那人連滾帶爬地跑了,拍了怕手上的灰轉頭向煙娘邀功:「掌櫃的,我做的好罷?今晚可否多給兩個雞腿……」
「行了行了,想吃自己夾去。」煙娘大方地擺擺手,撚帕拍了拍裙上的褶皺,復抬頭往長街兩頭望了望,轉身迴去了樓裏。
樓裏四座陣陣掌聲叫好聲,衝著台上正抽空喝水的說書先生拋去許多銅板,無疑是剛剛那一段講得極其精彩。
講完的是定欒王化名為的安平侯,在北境驅逐夷狄軍拿下第四州城,智勇殺敵的精彩戰事。
可以想見說書先生已是被饑渴難耐的聽客們逼急了,不得不拿出肚中藏貨,一一說來。
在座聽的有走街遛鳥的富戶,有淩晨入江剛迴的船家,也有趁閑暇來一陣又走了的各色人等。
「在座要知道,北境與我們這處的吃穿行用各種,皆是大大不同。我們吃的是稻米,那邊是麥子、麵食。我們坐在家中推開窗,就可以看見底下橫貫城中的流水。那邊,卻是要跋涉上幾十裏地才能去到城中為數不多的綠洲上取水,尤其是身處中部的甘沐州城最為貧瘠。」
「但水源貧瘠帶來的這些疾病與死亡遠遠不及另一件事,給甘沐州城造成的災難深重。」
今天講到這裏的故事比較淒悲,說書先生的聲音也變得緩而沉重,吊起了在場聽客的心弦,「那便是夷狄鐵騎自二十五年前踏進,屠了半座城池,將剩餘人全部貶為奴隸,劃為財產,生殺予奪,甚至將人直接綁去菜市場當牲畜論斤販賣!」
場中眾人倒吸一口涼氣。
「所以,當日尚隻是一名中領軍的安樂侯,打勝夷狄拿迴城池後向朝廷求的第一道賞令,是一道服兵役的旨意。要求全甘沐州城中,每一戶有兩名青年男子或女子的家中,必須出一人進行每月練兵、守城、針對各類戰事做訓練,且服兵役者視同朝廷徵兵,在役時軍餉戰功爵位一視同仁,務必做到隨時有兵可調,不可違逆不可作假,年年如是。」
「可是——」聽到這裏,一人不由得高聲提出疑問,「戰都打完了,打贏了呀,怎麽還要練兵,練到什麽時候?」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看起來,兵富馬強與這塊地頭半點關係也無,也並不需要。最多就是在戰火風聲從幾千裏外的地方傳來時,事不關己,嘆息幾句。
直到一波又一波的兵士來了又去,死在江上的人卻越來越多。每天出江都有可能是最後一遭,靠水為生的活計甚至成了一道催命符,一日重過一日地敲打在洛臨城百姓心頭。
或許,當真沒有和平的,隻有暫且和平的地頭。而當有朝一日不可抵抗的人禍驟然襲來,沒有強盾保護的城池又能抵擋幾次重擊?
一次就可以將其掀翻。
然後,定欒王軍來了,半月內雷厲風行將毒瘤拔除。長軍撤到城外五裏駐紮,搭起一片無邊無際的營帳,直延綿至目之所及的天盡頭。
這場勝利來得迅疾而悄聲,又被說書先生們走至街頭巷尾,布道般循循講了一迴又一迴。
二人騎馬從主街上慢悠悠地走過,就見到了好幾個露天或蓋瓦的館子裏,都有人正揮舞著驚堂木、唾沫橫飛地講些什麽。
今安勒住韁繩聽了幾句,瞭然瞥向燕故一:「你做的?」
「哪裏哪裏,屬下隻是將故事簡單抄了幾遍賣給了一些人。」燕故一也是沒想到,「誰想他們竟是如此的有才華。」
今安聽了隻想搖頭。
路人迎麵見著這二人,有在接軍入城當日見過的覺得眼熟,也想不出是什麽時候在哪裏見過,更多的是為二人的容貌氣度讚嘆。
「俊吶,真俊吶。」
「穿白衣服的好看,紅衣服的那個更好看!」
「紅衣服的是姑娘家罷?比我見過的好些兵爺還瀟灑些,真真的。」
對麵簷下坐著三兩婦人,就著新提的井水在擇菜,邊不住往那騎馬走遠的兩人背影上瞧,等看不見了,才意猶未盡地扯起其他話。
「我聽二舅他鄰居侄子說,他每天從山上砍柴迴來都能聽到城外在練兵,哎喲嚇人的呀,跟雷公打雷一樣!」
「我也聽到了,都傳到江上去了,實在是威風。」
各條主街上左右張望一下,都可以看見官衣佩刀身姿筆挺的兵士,在有序巡視,替代了之前腆肚坐轎的官爺。
「不像之前的那些個官爺,看菜下碟,專挑軟柿子捏,遇上幾個當街勒索收保護費的,隻會避開——」
「就是就是!」
「對麵人家開酒樓的就有福氣了,哪像我們這種小本生意的,天天賺不到什麽還要倒貼錢出去!」
其中一個開小食館的邊說邊向對麵努努嘴,旁邊的跟著去瞧,不巧正對上樓裏走出個長裙繁複明眸善睞的女子。
對上眼,幾人一下紛紛避開。沒法子,嚼人舌根肯定要被抓住啊,抓住了肯定要對罵啊,可是對上那麽多迴都罵不過啊,可不得早早避開。
煙娘一瞧那幾個長舌婦湊作一堆,就知道又在說些什麽是非,懶得理睬,迴身指揮夥計把吃白食的扔出去。
「走你嘞!我們掌櫃今天心情好,讓你洗一百個碗就放過你,再有下迴,見你一次打你一次!」
金阿三看著那人連滾帶爬地跑了,拍了怕手上的灰轉頭向煙娘邀功:「掌櫃的,我做的好罷?今晚可否多給兩個雞腿……」
「行了行了,想吃自己夾去。」煙娘大方地擺擺手,撚帕拍了拍裙上的褶皺,復抬頭往長街兩頭望了望,轉身迴去了樓裏。
樓裏四座陣陣掌聲叫好聲,衝著台上正抽空喝水的說書先生拋去許多銅板,無疑是剛剛那一段講得極其精彩。
講完的是定欒王化名為的安平侯,在北境驅逐夷狄軍拿下第四州城,智勇殺敵的精彩戰事。
可以想見說書先生已是被饑渴難耐的聽客們逼急了,不得不拿出肚中藏貨,一一說來。
在座聽的有走街遛鳥的富戶,有淩晨入江剛迴的船家,也有趁閑暇來一陣又走了的各色人等。
「在座要知道,北境與我們這處的吃穿行用各種,皆是大大不同。我們吃的是稻米,那邊是麥子、麵食。我們坐在家中推開窗,就可以看見底下橫貫城中的流水。那邊,卻是要跋涉上幾十裏地才能去到城中為數不多的綠洲上取水,尤其是身處中部的甘沐州城最為貧瘠。」
「但水源貧瘠帶來的這些疾病與死亡遠遠不及另一件事,給甘沐州城造成的災難深重。」
今天講到這裏的故事比較淒悲,說書先生的聲音也變得緩而沉重,吊起了在場聽客的心弦,「那便是夷狄鐵騎自二十五年前踏進,屠了半座城池,將剩餘人全部貶為奴隸,劃為財產,生殺予奪,甚至將人直接綁去菜市場當牲畜論斤販賣!」
場中眾人倒吸一口涼氣。
「所以,當日尚隻是一名中領軍的安樂侯,打勝夷狄拿迴城池後向朝廷求的第一道賞令,是一道服兵役的旨意。要求全甘沐州城中,每一戶有兩名青年男子或女子的家中,必須出一人進行每月練兵、守城、針對各類戰事做訓練,且服兵役者視同朝廷徵兵,在役時軍餉戰功爵位一視同仁,務必做到隨時有兵可調,不可違逆不可作假,年年如是。」
「可是——」聽到這裏,一人不由得高聲提出疑問,「戰都打完了,打贏了呀,怎麽還要練兵,練到什麽時候?」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