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燕故一的角度看去,她身處脂紅瀰漫的長廊,花影搖曳於女子席地羅裙上。
低頸的那一截軟玉,謙卑平庸,任人拿捏。
而轉眼間,她緩緩直起了那副身骨,褪去裙擺上那些柔弱攀附的妖嬈花影,擲地有聲道:「燕大人莫非要復興連坐之罪不成?」
他仍是笑:「如果換成這個說法,能讓付小姐好接受一些的話。」
這位燕大人終是揭開偽善麵具,付書玉也不與他多虛與委蛇,「若是書玉不按大人說的做呢?」
聞言,燕故一的神情越發溫和,低眉落目,風儀翩翩,令人見之如沐春風:「我們王爺是個良善人,難免會為讒言之人心軟,燕某卻不是。客隨主便,還望付小姐多多配合,莫要為難燕某才好。」
好一個客隨主便,好一個莫要為難,輕飄飄幾句就將是非顛倒,她幾乎要拍掌稱嘆起來。身後的笙兒快要氣得跳出來指他鼻子罵人。付書玉向後牽住她衣袖。
「這些話煩請燕大人告知王爺,再請王爺下令。王爺若是下令,書玉必定言聽計從。」付書玉頭一次正眼看向他,迴笑道:「但凡大人能說動王爺下令,也不必再屈尊紆貴到書玉跟前勸解了。」
燕故一斂下唇角:「付小姐是個聰明人。」
「不及燕大人。」
話不投機半句多,對方約莫也如她這般所想,當下甩袖揚長而去,被燈打落至階下的剪影孤傲。
「望付小姐在此處無行差踏錯之時。」
「書玉也願燕大人如今日長盛不衰。」
——
出了院落,身邊再無外人,笙兒抓皺了裙麵仍不解氣,「那個人好不講理,半點禮數也無,竟也能當得定欒王身邊第一謀士,怕不是外麵人瞎傳的。」
這話說進付書玉心坎,「誰說不是呢。」
不過也是,換作她是定欒王眼下處境,被褫奪兵權,又被彈劾南下,身邊還帶上個與罪魁禍首有不少幹係的累贅,再是心大,必定也是要好好查探仔細的。
付書玉將自己勸解了一番。
笙兒卻不願自家小姐蒙受半點委屈,她想起什麽,忙忙將手上信件翻來看去。信件完好無損,封口貼的嚴嚴實實,也不像是有人拆開又黏上的。
笙兒納了悶了,「怎麽會……」
付書玉看她的動作就知她在想什麽,「怎麽?」
笙兒不信邪,幾乎把眼睛黏上信,要在上麵尋出條縫來,「那人如此不安好心,誰知他會不會將寄給小姐的信先看了。奴婢必得找出他的把柄,好拿給王爺評評理去!」
付書玉止住了她的動作,拿過那封信件捋平,「怎麽會呢,即便以最壞的心思去揣度對方,對方也是不屑於做此等齷蹉事的。」
是的,不是不敢,是不屑,才要擺上明麵,來要求她客隨主便。
笙兒不敢不聽,又氣不過,猶自絞著指頭氣咻咻嘟囔,「就算不會又如何,也改變不了那是個無禮之人!實在是氣煞我也,遇上的都是些什麽人……」
什麽人?付書玉收好那封薄薄信件,輕淡一句:「勉強不算個偽君子。」
第18章 朱門酒
主僕說話間,很快到了地方。王府大門前被兵馬圍得水泄不通。
當前一匹高馬上,定欒王正收鞭點兵,與夜色兼容的黑衣上停著霜白。她俯首和馬旁站著的燕故一說了句什麽,忽而一笑,抬起的眼裏挑映了三兩點府門燈籠落的光。
無論見到多少次,付書玉都感嘆造物主對於此人的慷慨與偏愛。
第一迴 見是去年底迎軍的大宴上,在廣寒樓,王公顯貴觥籌交錯的名利場。
廣寒樓,借嫦娥月宮之名,在王城中央拔地而起,欲撥雲摘星。也是近年最是大興土木的一樁盛事,耗損近一半國庫,勞民傷財,在朝野民間毀譽參半。
夜宴靡燈交輝,流轉過一眾女子的雲鬢羅裳,落珠搖玉的大片華光晃得人眼睛疼,付書玉坐在其中,看桌前盛桃花釀的杯中映著寡月。
忽然間,一支從遠處飛來的冷箭打斷了這滿目歌舞昇平。
月光連盞撞地,動亂四起,人仰馬翻。在內侍太監連聲護駕的高唿聲中,那支冷箭被近在帝王側的定欒王提劍斬斷。禦林軍護著花容失色的貴女們往安全的地方退,一隻鏤刻孔雀翎的頭釵摔落台階,碾碎在接踵而下的鞋底。
付書玉隔著驚慌人群迴望,遠遠地看見被圍得嚴嚴實實的高台上,有人提劍而出,躍上屋簷往冷箭飛出的方向追去。
定欒王迴朝第一天,立下救駕大功,擒拿反賊,忠勇雙全。帝王接連幾道封賞,將這位新入朝的異姓王捧到了位極人臣的地步。炙手可熱,見者退避。
就此成了以父親為首的一幹諫臣的眼中釘肉中刺。
父親身居一朝司徒高位,心懷國事的胸襟裏放不下太多教導女兒的小事,母親卻早早看透她的不馴。平日裏訓導妾婢時常帶她在旁邊言聽後宅管束之事,斥責她收攬的書籍都是些信口雌黃的邪論。
母親在後宅耗盡大半生心血,將一眾妾室踩在腳下管壓得嚴嚴實實,聽盡前唿後擁的恭維奉從。便是父親權在朝野,不也得依仗她周旋後宮裏那些最尊貴的女人,得以探聽帝王枕邊風一二。
女子拋頭露麵,不過是甘為下賤,與男子一道登堂弄權,更是冒天下之大不韙。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低頸的那一截軟玉,謙卑平庸,任人拿捏。
而轉眼間,她緩緩直起了那副身骨,褪去裙擺上那些柔弱攀附的妖嬈花影,擲地有聲道:「燕大人莫非要復興連坐之罪不成?」
他仍是笑:「如果換成這個說法,能讓付小姐好接受一些的話。」
這位燕大人終是揭開偽善麵具,付書玉也不與他多虛與委蛇,「若是書玉不按大人說的做呢?」
聞言,燕故一的神情越發溫和,低眉落目,風儀翩翩,令人見之如沐春風:「我們王爺是個良善人,難免會為讒言之人心軟,燕某卻不是。客隨主便,還望付小姐多多配合,莫要為難燕某才好。」
好一個客隨主便,好一個莫要為難,輕飄飄幾句就將是非顛倒,她幾乎要拍掌稱嘆起來。身後的笙兒快要氣得跳出來指他鼻子罵人。付書玉向後牽住她衣袖。
「這些話煩請燕大人告知王爺,再請王爺下令。王爺若是下令,書玉必定言聽計從。」付書玉頭一次正眼看向他,迴笑道:「但凡大人能說動王爺下令,也不必再屈尊紆貴到書玉跟前勸解了。」
燕故一斂下唇角:「付小姐是個聰明人。」
「不及燕大人。」
話不投機半句多,對方約莫也如她這般所想,當下甩袖揚長而去,被燈打落至階下的剪影孤傲。
「望付小姐在此處無行差踏錯之時。」
「書玉也願燕大人如今日長盛不衰。」
——
出了院落,身邊再無外人,笙兒抓皺了裙麵仍不解氣,「那個人好不講理,半點禮數也無,竟也能當得定欒王身邊第一謀士,怕不是外麵人瞎傳的。」
這話說進付書玉心坎,「誰說不是呢。」
不過也是,換作她是定欒王眼下處境,被褫奪兵權,又被彈劾南下,身邊還帶上個與罪魁禍首有不少幹係的累贅,再是心大,必定也是要好好查探仔細的。
付書玉將自己勸解了一番。
笙兒卻不願自家小姐蒙受半點委屈,她想起什麽,忙忙將手上信件翻來看去。信件完好無損,封口貼的嚴嚴實實,也不像是有人拆開又黏上的。
笙兒納了悶了,「怎麽會……」
付書玉看她的動作就知她在想什麽,「怎麽?」
笙兒不信邪,幾乎把眼睛黏上信,要在上麵尋出條縫來,「那人如此不安好心,誰知他會不會將寄給小姐的信先看了。奴婢必得找出他的把柄,好拿給王爺評評理去!」
付書玉止住了她的動作,拿過那封信件捋平,「怎麽會呢,即便以最壞的心思去揣度對方,對方也是不屑於做此等齷蹉事的。」
是的,不是不敢,是不屑,才要擺上明麵,來要求她客隨主便。
笙兒不敢不聽,又氣不過,猶自絞著指頭氣咻咻嘟囔,「就算不會又如何,也改變不了那是個無禮之人!實在是氣煞我也,遇上的都是些什麽人……」
什麽人?付書玉收好那封薄薄信件,輕淡一句:「勉強不算個偽君子。」
第18章 朱門酒
主僕說話間,很快到了地方。王府大門前被兵馬圍得水泄不通。
當前一匹高馬上,定欒王正收鞭點兵,與夜色兼容的黑衣上停著霜白。她俯首和馬旁站著的燕故一說了句什麽,忽而一笑,抬起的眼裏挑映了三兩點府門燈籠落的光。
無論見到多少次,付書玉都感嘆造物主對於此人的慷慨與偏愛。
第一迴 見是去年底迎軍的大宴上,在廣寒樓,王公顯貴觥籌交錯的名利場。
廣寒樓,借嫦娥月宮之名,在王城中央拔地而起,欲撥雲摘星。也是近年最是大興土木的一樁盛事,耗損近一半國庫,勞民傷財,在朝野民間毀譽參半。
夜宴靡燈交輝,流轉過一眾女子的雲鬢羅裳,落珠搖玉的大片華光晃得人眼睛疼,付書玉坐在其中,看桌前盛桃花釀的杯中映著寡月。
忽然間,一支從遠處飛來的冷箭打斷了這滿目歌舞昇平。
月光連盞撞地,動亂四起,人仰馬翻。在內侍太監連聲護駕的高唿聲中,那支冷箭被近在帝王側的定欒王提劍斬斷。禦林軍護著花容失色的貴女們往安全的地方退,一隻鏤刻孔雀翎的頭釵摔落台階,碾碎在接踵而下的鞋底。
付書玉隔著驚慌人群迴望,遠遠地看見被圍得嚴嚴實實的高台上,有人提劍而出,躍上屋簷往冷箭飛出的方向追去。
定欒王迴朝第一天,立下救駕大功,擒拿反賊,忠勇雙全。帝王接連幾道封賞,將這位新入朝的異姓王捧到了位極人臣的地步。炙手可熱,見者退避。
就此成了以父親為首的一幹諫臣的眼中釘肉中刺。
父親身居一朝司徒高位,心懷國事的胸襟裏放不下太多教導女兒的小事,母親卻早早看透她的不馴。平日裏訓導妾婢時常帶她在旁邊言聽後宅管束之事,斥責她收攬的書籍都是些信口雌黃的邪論。
母親在後宅耗盡大半生心血,將一眾妾室踩在腳下管壓得嚴嚴實實,聽盡前唿後擁的恭維奉從。便是父親權在朝野,不也得依仗她周旋後宮裏那些最尊貴的女人,得以探聽帝王枕邊風一二。
女子拋頭露麵,不過是甘為下賤,與男子一道登堂弄權,更是冒天下之大不韙。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