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一位觀眾問起“越窯”為何物。


    隨即有內行人解釋道,簡而言之就是非常高質量且珍貴的瓷器。


    “聽到聲音多悅耳吧?雖然感覺快要敲破一樣但實際卻完好無損,這就是越窯出品的魅力所在。”


    有人驚歎於它的美妙音色並表示想要擁有這樣一個物件。


    但也有人感歎這樣的物品必定價格不菲。


    大家議論紛紛的時候,易觀也是愣了一下。


    畢竟他並沒有特意研究過手中的器具。


    出於好奇他也仔細瞧了一眼自己手握的那個刻著梅花圖案、通透明亮、觸感極佳的青色瓷碗。


    如果不是觀眾提到這一點,他還真沒注意到其中特別之處。


    果然係統的獎品都不是凡品呢。


    想至此處,易觀依舊繼續著自己的動作。


    不久,澱粉液與山楂混合物已徹底拌勻了。


    放下手中工作後,易觀麵向鏡頭說到:“基本上我們就隻剩最後一步工序了。”


    接著便展示出一個四四方方類似於家用冰棒模子的小工具。


    許多人並不熟悉這件物品紛紛求解。


    部分網友迴答了問題指出其實質上是做食物時常用到的一種模具。


    聽完答複易觀笑了笑,“確實如此,但這種模具平時不容易買到,一般要到市場裏找尋才行。


    當然也可以用冷凍甜品模代替。”


    然後又迴到主題上:“下麵我們該進入正題啦。


    隻需將剛才配製完好的混合物放進模具當中即可。”


    “覆蓋一張薄紙片幫助其表麵自然風幹固化即可成型。”


    “這一過程耗時較長,可能得好幾個小時時間。”


    “目前狀態下的山楂糕還是處於半流質態、十分黏稠。”“但等山楂糕風幹後,它就會變得固體化,有點像果凍,但是比果凍更結實。


    所以咱們不等了,我主要是想給大家演示一下我的小吃是怎麽做出來的。


    今天要賣的小吃我都已經準備好啦。


    那今天的山楂糕教學就到這裏結束了。


    易觀說罷,微笑地看著鏡頭。


    網友們立刻有些不滿。


    “易老板,有幾個步驟還是不太明白,你能不能再演示一遍啊?”


    “對呀,有幾處還沒搞懂,麻煩你再做一次吧。”


    “自己迴去看錄像嘛,總不能耽誤易老板的時間吧?”


    “就是就是,這玩意這麽簡單都看不懂,還要讓人家重新來一遍?別太過分了好嗎?”


    不過易觀倒是挺隨和的,看到有些網友沒有理解透徹,便問:“怎麽迴事兒呢?哪兒還不清楚嗎?”


    “我來一一迴答大家的問題。”


    易觀這樣的耐心讓粉絲們讚不絕口。


    “真是貼心的易老板,要是我的話早就發火了……”


    “易老板也太溫暖了吧...真希望他能當我男朋友……”


    “那個山楂與水的大致配比是多少?可以說說嗎,易老板?”


    “同問同問!還有你今天用的鍋看起來不是之前那一個啊?為啥換成了不鏽鋼的呢?以前從沒見過你用這個鍋誒。”


    “我也發現了這個問題,我想知道是不是製作這道甜品有什麽特別的要求?”


    經此一提點,易觀才想起了還有些細節沒有提及。


    實際上,做這種山楂糕時不能使用鐵鍋。


    因為山楂非常容易粘底。


    一旦鐵鍋沾上,基本就報廢了。


    在聽到網民的疑問之後,易觀察趕緊做出了解釋:“哦哦,不好意思不好意思,確實忘了提幾個小貼士。”


    “讓我慢慢給你們解釋下這些細枝末節吧。”


    “山楂與水的比例大約為2:1。”


    “這隻是最初步驟所需的比例哦。”


    “之後的部分我已經介紹過了,大家可以參考覃導錄製的教學視頻。”


    “至於不鏽鋼鍋的問題......大家都吃過山楂吧?”


    “你們肯定都知道,它是多麽黏糊糊的一種食物!”


    “同樣地,無論是山楂汁或是成品的糕點也都非常黏性。”


    “因此必須得選擇不會粘底的不鏽鋼鍋來做,以免粘附在容器上難清理。”


    接著他又補充到:“我還收到詢問說我平常用作烹飪的鍋明明很愛粘連,為何還堅持用它?難道不怕麻煩麽?”


    事實上,在廚藝界有一種說法認為,真正的美食大師都會傾向於選用能夠保留食材香氣的老式鐵製炊具。


    確實會遇到清潔上的難題,但由於長期累積下來的各種調料精華被封存於其內,每道菜都能汲取先前佳肴的味道,從而變得更加美味無比。


    但要注意的是,此類鍋不宜烹調任何甜品或者需要絕對純正口味的菜品。


    因為那樣會導致交叉汙染的現象出現。


    易觀看向直播間繼續講:“其實除了甜食之外,某些特別講究原味本色的小炒綠葉蔬菜等也需要避免鐵製器皿才行。”


    “原因在於我們日常做飯大多時候都是伴隨著調味料進行的;因此當鐵鍋中殘留過多其它味道時,則不適合用來烹調清雅類型的菜肴。”


    “假設用帶有各種調味痕跡的鐵製鍋具去嚐試烘焙糖果之類,則極有可能破壞掉那份純粹感;試想一下若你咬了一口糖卻品嚐到了一股濃重的油脂味……誰還想吃下去呢?”


    “像今天我們所示範的做法,就屬於比較典型的甜蜜製品了;所以肯定不可以拿它來做原料處理工具嘍。”


    至於有人問到其他類型的餐點是否會受到同樣影響呢?


    答案也是肯定的——隻不過因為大多數情況底下我們都已習慣於添加植物油來進行預先保護層的鋪設工作;加上普通消費者對於微量差異的敏感度並不是特別高,因此並不容易察覺而已。


    “要知道廚師之間的這類技巧往往是相當保密的信息呢;許多專業人士窮盡一生也可能未能悟透全部訣竅。


    這通常是通過跟師學徒的方式逐漸積累並流傳下來的寶貴財富。”


    “原來如此呀!真是開了眼界呢!”


    “嘿,易老板啊~這樣做下去整個行業都要開始‘內卷’啦!就連我個人都不輕易對外公開的經驗都被你說出來啦哈哈哈。”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為了吃一口,食客追我八條街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小哈士齊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小哈士齊並收藏為了吃一口,食客追我八條街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