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章 正宗的酸梅湯
為了吃一口,食客追我八條街 作者:小哈士齊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見到他一臉驚喜。
“老板,多少錢一杯啊?”
“五塊。”
“那來兩杯。”
易觀從座位上下來說,走到三輪車前,打開鐵桶舀了兩杯。
冰涼的酸梅湯倒進杯裏,杯子瞬間蒙上一層寒氣,可見有多冰。
“這酸梅湯真香,還帶著桂花味兒呢。”
“嗯,加了桂花。”
桂花最後放,生怕早了香氣全煮散了。
煮好再加,一揭開蓋,桂花香撲麵而來。 阿姨二話不說,端起杯子就是一大口,隨後舒坦地歎了口氣。
“痛快!”
“好久沒見到這種流動小攤了,小時候那是天天見啊。”
想想在家坐著,外麵一吆喝,扯開嗓子應一聲,下樓就能買到小吃,那滋味簡直美滋滋。
時光流轉,這樣的流動攤販漸漸被時代淘汰了。
但還是有人對它情有獨鍾。
...
早早等著易觀出攤的網紅劉某某守在微博前,盯著易觀是否開張。
結果發現,今天居然沒配圖。
易觀在“出攤了”後麵加了個括號,備注說今天四處轉悠,賣完就撤,不固定位置。
這對於劉某某來說,簡直就是晴天打雷,這讓他上哪兒找去?
這不是存心逗他玩嘛?
“老板,咱們還繼續嗎?”
助理看到易觀這波操作差點笑出聲,這招確實出乎意料!
“繼續個鬼!我就不信一次都逮不著他!”
熬到現在沒睡,就為了等易觀出攤,結果計劃泡湯了!
另一邊,粉絲們看到這種新式擺攤法也是好一陣失落。
“這得是有緣人才能喝到的酸梅湯了吧?”
“按易老板的習慣,估計會去老小區、人少的巷子或者胡同裏叫賣,你們懂的吧?”
“我出門碰碰運氣,今天正好休息!”
“這種叫賣的方式,以前老人那會兒多得很,肯定是在老小區!”
...
易觀的粉絲們幾乎把他的路線和心思都摸了個透。
住在這類地方的人已經開始蠢蠢欲動,準備去找易觀了。
不出所料,易觀還真被人堵住了!
“哎呀,我這運氣真是太好了!”
一個男的剛拐進巷子,就瞧見易觀在給攤前的客人盛酸梅湯。
他連忙拍了張照發到評論區,說自己一出門就撞上了易老板。
真是純靠運氣啊!
“易老板,酸梅湯怎麽賣?”
這男子激動地跑去買酸梅湯,心裏盤算著一會兒去買彩票,心想事成嘛!
剛想著出門遇易老板,出門就真遇上了!
多靈驗啊!
買彩票說不定能中五百萬呢!
這男子也是想出門碰碰運氣,因為他家這一片,小時候常有小販敲著兩個小銅碗,發出響聲吸引人注意,邊走邊賣酸梅湯。
既然易老板也是這樣賣,很可能選他們附近,找找也沒啥損失。
沒想到真給碰上了。
“老板,你這酸梅湯太地道了!”
酸梅湯這玩意,真的是全民飲品,好喝與不好喝,差別可不是一星半點。
好喝的酸梅湯,沒人不喜歡,大熱天來上一杯,既能消暑又解渴,還能緩解疲勞、止咳化痰、預防疾病、生津潤喉。
早先可是皇家專享,後來流入民間,街頭巷尾、幹鮮果鋪門前,隨處可見賣酸梅湯的小攤。
攤上插個月牙戟表示是夜晚熬製,掛著“冰鎮熱水酸梅湯”的招牌。
攤主手執一對小銅碗,時不時敲擊發出清脆聲響。
路人聽見聲、見其影,仿佛已解渴、已感涼快。
一碗下肚,炎熱全消。
那時候賣酸梅湯的,不僅沿街叫賣、擺攤,以酸梅湯為主營的店麵也不少。
倒是現在科技發達了,反而喝不到正宗的酸梅湯了。
“市麵上的酸梅湯真是難喝死了,我上次買了一瓶,一看配料表,全是各種化學成分,顯然是添加劑勾兌的。”
勾兌的酸梅湯和用傳統手藝熬製的,嚐一口便知高下,那差別可太大了!
這也是易觀想喝酸梅湯解暑,選擇自己做的原因。
外麵賣的好喝又健康的真心難找,除非花時間慢慢尋。
旁邊買了酸梅湯還沒走的大媽聽了這話,連連點頭表示讚同。
“仔細挑挑還是有的,我跟你說,首要就是看成分,原料自然的酸梅湯才健康。”
“正宗的酸梅湯要用上等烏梅、桂花、山楂、陳皮、甘草這些材料加上冰糖熬製而成。”
易觀聽罷也點頭表示讚同,並解釋道:
“對,大媽說得對,你這酸梅湯我一嚐就知道了。”
“一般餐館裏的酸梅湯用的是酸梅膏或酸梅晶,直接兌水,再加點香精、蘋果酸之類的攪和攪和,就成了酸梅湯。”
經易觀這麽一講解,圍觀的幾人立刻明白了其中的門道。
聊了好一會兒,易觀這才繼續騎上三輪車,邊跑邊叫賣。
夏日的酸梅湯可是熱銷貨,沒過多久,一大桶就空了。
易觀趁著落日,騎著車悠哉遊哉地迴到了四合院。
係統獎勵的三套房中,易觀最中意這套四合院。
實話說,公寓有點小,比起四合院和別墅。
別墅離市中心稍遠,四合院位於市中心,最便利。
出了巷子就是主幹道,去哪兒都方便。
到家第一件事,洗澡。洗完澡,天色已晚。
易觀先領了獎勵。
“叮,獎勵曲左花園住宅樓一棟!”
下一刻,係統倉庫裏瞬間出現了幾十本房產證,易觀點懵了。
撫州地界挺大的,大到易觀都不知曲左花園在哪。
一查才發現,跨區了。
係統的意思是讓他跨區域擺攤?
不然,這老遠的地方,給他一棟樓幹啥?
這小區看著挺高檔,一棟樓他哪住得了。
迴頭去看看,留一套自住,其他的出租算了。
一看時間,也該吃晚飯了。
易觀抓起一把掛麵,燒水,撒點鹽,下麵,煮熟後撈出來過冷水降溫。
接著,拿出一瓶冰豆漿,切點黃瓜絲。
將麵條瀝幹水分裝碗,放些冰塊,倒上冰豆漿,黃瓜絲鋪在麵條上。
奶白色的豆漿作為湯底,細白的麵條在豆漿中若隱若現,頂上鋪滿黃瓜絲。
手裏托著碗,裏頭的冰塊叮叮咚咚響,瞧著就讓人覺得涼快。
碗沿摸上去透心涼,夏天的感覺撲麵而至。
“老板,多少錢一杯啊?”
“五塊。”
“那來兩杯。”
易觀從座位上下來說,走到三輪車前,打開鐵桶舀了兩杯。
冰涼的酸梅湯倒進杯裏,杯子瞬間蒙上一層寒氣,可見有多冰。
“這酸梅湯真香,還帶著桂花味兒呢。”
“嗯,加了桂花。”
桂花最後放,生怕早了香氣全煮散了。
煮好再加,一揭開蓋,桂花香撲麵而來。 阿姨二話不說,端起杯子就是一大口,隨後舒坦地歎了口氣。
“痛快!”
“好久沒見到這種流動小攤了,小時候那是天天見啊。”
想想在家坐著,外麵一吆喝,扯開嗓子應一聲,下樓就能買到小吃,那滋味簡直美滋滋。
時光流轉,這樣的流動攤販漸漸被時代淘汰了。
但還是有人對它情有獨鍾。
...
早早等著易觀出攤的網紅劉某某守在微博前,盯著易觀是否開張。
結果發現,今天居然沒配圖。
易觀在“出攤了”後麵加了個括號,備注說今天四處轉悠,賣完就撤,不固定位置。
這對於劉某某來說,簡直就是晴天打雷,這讓他上哪兒找去?
這不是存心逗他玩嘛?
“老板,咱們還繼續嗎?”
助理看到易觀這波操作差點笑出聲,這招確實出乎意料!
“繼續個鬼!我就不信一次都逮不著他!”
熬到現在沒睡,就為了等易觀出攤,結果計劃泡湯了!
另一邊,粉絲們看到這種新式擺攤法也是好一陣失落。
“這得是有緣人才能喝到的酸梅湯了吧?”
“按易老板的習慣,估計會去老小區、人少的巷子或者胡同裏叫賣,你們懂的吧?”
“我出門碰碰運氣,今天正好休息!”
“這種叫賣的方式,以前老人那會兒多得很,肯定是在老小區!”
...
易觀的粉絲們幾乎把他的路線和心思都摸了個透。
住在這類地方的人已經開始蠢蠢欲動,準備去找易觀了。
不出所料,易觀還真被人堵住了!
“哎呀,我這運氣真是太好了!”
一個男的剛拐進巷子,就瞧見易觀在給攤前的客人盛酸梅湯。
他連忙拍了張照發到評論區,說自己一出門就撞上了易老板。
真是純靠運氣啊!
“易老板,酸梅湯怎麽賣?”
這男子激動地跑去買酸梅湯,心裏盤算著一會兒去買彩票,心想事成嘛!
剛想著出門遇易老板,出門就真遇上了!
多靈驗啊!
買彩票說不定能中五百萬呢!
這男子也是想出門碰碰運氣,因為他家這一片,小時候常有小販敲著兩個小銅碗,發出響聲吸引人注意,邊走邊賣酸梅湯。
既然易老板也是這樣賣,很可能選他們附近,找找也沒啥損失。
沒想到真給碰上了。
“老板,你這酸梅湯太地道了!”
酸梅湯這玩意,真的是全民飲品,好喝與不好喝,差別可不是一星半點。
好喝的酸梅湯,沒人不喜歡,大熱天來上一杯,既能消暑又解渴,還能緩解疲勞、止咳化痰、預防疾病、生津潤喉。
早先可是皇家專享,後來流入民間,街頭巷尾、幹鮮果鋪門前,隨處可見賣酸梅湯的小攤。
攤上插個月牙戟表示是夜晚熬製,掛著“冰鎮熱水酸梅湯”的招牌。
攤主手執一對小銅碗,時不時敲擊發出清脆聲響。
路人聽見聲、見其影,仿佛已解渴、已感涼快。
一碗下肚,炎熱全消。
那時候賣酸梅湯的,不僅沿街叫賣、擺攤,以酸梅湯為主營的店麵也不少。
倒是現在科技發達了,反而喝不到正宗的酸梅湯了。
“市麵上的酸梅湯真是難喝死了,我上次買了一瓶,一看配料表,全是各種化學成分,顯然是添加劑勾兌的。”
勾兌的酸梅湯和用傳統手藝熬製的,嚐一口便知高下,那差別可太大了!
這也是易觀想喝酸梅湯解暑,選擇自己做的原因。
外麵賣的好喝又健康的真心難找,除非花時間慢慢尋。
旁邊買了酸梅湯還沒走的大媽聽了這話,連連點頭表示讚同。
“仔細挑挑還是有的,我跟你說,首要就是看成分,原料自然的酸梅湯才健康。”
“正宗的酸梅湯要用上等烏梅、桂花、山楂、陳皮、甘草這些材料加上冰糖熬製而成。”
易觀聽罷也點頭表示讚同,並解釋道:
“對,大媽說得對,你這酸梅湯我一嚐就知道了。”
“一般餐館裏的酸梅湯用的是酸梅膏或酸梅晶,直接兌水,再加點香精、蘋果酸之類的攪和攪和,就成了酸梅湯。”
經易觀這麽一講解,圍觀的幾人立刻明白了其中的門道。
聊了好一會兒,易觀這才繼續騎上三輪車,邊跑邊叫賣。
夏日的酸梅湯可是熱銷貨,沒過多久,一大桶就空了。
易觀趁著落日,騎著車悠哉遊哉地迴到了四合院。
係統獎勵的三套房中,易觀最中意這套四合院。
實話說,公寓有點小,比起四合院和別墅。
別墅離市中心稍遠,四合院位於市中心,最便利。
出了巷子就是主幹道,去哪兒都方便。
到家第一件事,洗澡。洗完澡,天色已晚。
易觀先領了獎勵。
“叮,獎勵曲左花園住宅樓一棟!”
下一刻,係統倉庫裏瞬間出現了幾十本房產證,易觀點懵了。
撫州地界挺大的,大到易觀都不知曲左花園在哪。
一查才發現,跨區了。
係統的意思是讓他跨區域擺攤?
不然,這老遠的地方,給他一棟樓幹啥?
這小區看著挺高檔,一棟樓他哪住得了。
迴頭去看看,留一套自住,其他的出租算了。
一看時間,也該吃晚飯了。
易觀抓起一把掛麵,燒水,撒點鹽,下麵,煮熟後撈出來過冷水降溫。
接著,拿出一瓶冰豆漿,切點黃瓜絲。
將麵條瀝幹水分裝碗,放些冰塊,倒上冰豆漿,黃瓜絲鋪在麵條上。
奶白色的豆漿作為湯底,細白的麵條在豆漿中若隱若現,頂上鋪滿黃瓜絲。
手裏托著碗,裏頭的冰塊叮叮咚咚響,瞧著就讓人覺得涼快。
碗沿摸上去透心涼,夏天的感覺撲麵而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