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跟大人走之前,本王有一句話想要問問大人,」賀裕神色自若地走到了大理少卿的麵前,「敢問太僕寺卿說本王通敵叛國,證據何在?」
大理少卿目光向下斂,沉緩道:「王爺的暗探已經被太僕少卿抓獲了,之前王爺頻繁派人去鴻臚寺與烏夜國人傳消息的事兒,已經被皇上知曉了。」
賀裕下意識辯駁:「本王沒有!」
「王爺的暗探已經招了。」大理少卿麵色如沉鐵,「來往書信具在大理寺。」
不,不對勁,有貓膩。
如果這事兒是衝著自己來的,他不可能現在才收到消息。
不可能等到大理寺都來逮人了,他才知道已經被扣上了「通敵叛國」的罪名。
——而且是皇兄認證的罪名。
問題到底出在哪兒?
他一陣心悸,麵上發白:「通敵叛國,對本王有什麽好處嗎?」
太僕寺卿就算要汙衊他也不找一個像樣的藉口!
他是齊國天子的親弟弟,整日裏錦衣玉食、奢靡無度,他就算不做什麽也能享一輩子清福,何必要沒事找事背叛自己的國家?
大理少卿道:「王爺身邊的那個烏夜國人似乎已經被平安送往西域了?太僕寺的人在邊關收到了那個人的文牒,還有王爺送給那個劍奴的一些書信。邊關的人查到了這個文牒持有者的身份……他是個烏夜國的六品虎符少將。」
賀裕咬緊牙關:「那是他自己出逃的!而且那些書信絕對和本王沒有關係。」
原來問題一開始就出現在劍奴身上。
他果然不應該就這麽殺了他的,他本來就應該留著劍奴的命,好好問問當日太僕寺卿找他說了什麽做了什麽。
那個人的文牒一定被動了手腳,這些事都是太僕寺……不,都是懷王所為!
就算劍奴不自己逃走,懷王也一定會想辦法讓劍奴消失,到時候再利用他的文牒做些手腳,編造出賀裕叛國通敵的證據,簡直再容易不過了。
原來懷王這麽早就盯上了自己。
「僅憑王爺一麵之詞是無法讓陛下信服的。此時陛下正在盛怒之中,太僕寺卿狀告王爺為了美色不顧大局,險些透了機密。」
賀裕想要罵人,卻還是隱忍著:「為了美色……本王是這麽荒誕的人嗎?」
話剛說完,全場包括他自己在內的人都靜默了。
瑾王賀裕,不就是這麽荒誕的人嗎?
為了美色什麽都能做出來,不就是這些年他一直經營的形象嗎?
懷王這一招倒是陰狠,布局那麽久,若是得手,自己便再也沒有翻身之日。
先是勾結前來行刺的烏夜國人,後來又買通自己的暗探。
還有……他的暗探前一陣子打聽了那麽久都打聽不到與劍奴私下聯繫之人的消息,怎麽會在事情都過了快一個月之後才突然找到那背後之人?
這分明是懷王故意透露的!
也怪自己識人不清……
「聽聞之前豫王得罪了王爺府中的烏夜國人,王爺為了他,專門進宮向葉皇貴太妃討要公道,這事此時已經在宮內傳開了。」他否認自己沒有被美色勾引,大理少卿便提醒他,他有,隻是他不自知。
衝冠一怒為藍顏,若是那藍顏是個齊國人,大家也不過是一笑了之。
可是這藍顏的身份是烏夜國人,還是個敵國的武官。葉氏……
怪不得之前召自己進宮時小心翼翼的,一點都沒有走漏風聲,也沒有大肆宣揚召他入宮的本意。
原來是在這等著自己呢。
「本王跟你走。」賀裕還是相信自己的皇兄,他那麽快下旨讓大理寺的人將自己帶走,肯定有他的原因。
三日之後,瑾王府被查封。
後院的丫鬟小廝通通被發賣了出去,王府的金銀珠寶全部上交國庫。
瑾王通敵叛國的事情一時之間傳遍了京城。
瑾王覺得這個罪名荒謬,城中人更是覺得荒謬。
此時的賀裕已經入了大理寺,眾人已經默認了他的罪名。
百姓們隻將這件事當作笑談,而上頭的那些人卻各懷鬼胎。
尤其是那些始作俑者。
他們本來是想要藉此機會剷除瑾王,但是皇帝那邊遲遲沒有動靜。
賀裕現在就在大理寺關著,裏邊也沒有任何消息走漏出來。……
正當有人快要坐不住的時候,皇帝發話了。
宮裏歷來有專門查證書信字跡的密使,他們查出那些往來的書信有一半都是假的,真正出自賀裕之手的隻有幾封無關緊要的調情之語。
至於那些邊關城防、齊國軍隊部署的書信,都是別人仿寫的。
這些密使都是先帝留下的,不直接聽令於皇帝,他們的話,這些人不信也得信。
結果出來了,也就是說,有人渾水摸魚,想要趁這次機會誣告瑾王。
檢舉者太僕寺卿因為誣陷罪名立刻被革職,連帶著當初十幾個上書嚴懲瑾王的官員,都被罰了俸祿,降了官職。
誣陷皇親,這可不是小罪。
若是有心人細細觀察比較,就能得知,這被貶的十幾個官員,往日裏都和懷王有著或深或淺的關係。
此時的懷王府:
「父皇什麽時候留下了那些能查證字跡的密使,本王怎麽不知道!說是先帝的人,其實他們肯定已經被賀昭收歸於自己所有了!」懷王恨道,「那些書信,分明……」
大理少卿目光向下斂,沉緩道:「王爺的暗探已經被太僕少卿抓獲了,之前王爺頻繁派人去鴻臚寺與烏夜國人傳消息的事兒,已經被皇上知曉了。」
賀裕下意識辯駁:「本王沒有!」
「王爺的暗探已經招了。」大理少卿麵色如沉鐵,「來往書信具在大理寺。」
不,不對勁,有貓膩。
如果這事兒是衝著自己來的,他不可能現在才收到消息。
不可能等到大理寺都來逮人了,他才知道已經被扣上了「通敵叛國」的罪名。
——而且是皇兄認證的罪名。
問題到底出在哪兒?
他一陣心悸,麵上發白:「通敵叛國,對本王有什麽好處嗎?」
太僕寺卿就算要汙衊他也不找一個像樣的藉口!
他是齊國天子的親弟弟,整日裏錦衣玉食、奢靡無度,他就算不做什麽也能享一輩子清福,何必要沒事找事背叛自己的國家?
大理少卿道:「王爺身邊的那個烏夜國人似乎已經被平安送往西域了?太僕寺的人在邊關收到了那個人的文牒,還有王爺送給那個劍奴的一些書信。邊關的人查到了這個文牒持有者的身份……他是個烏夜國的六品虎符少將。」
賀裕咬緊牙關:「那是他自己出逃的!而且那些書信絕對和本王沒有關係。」
原來問題一開始就出現在劍奴身上。
他果然不應該就這麽殺了他的,他本來就應該留著劍奴的命,好好問問當日太僕寺卿找他說了什麽做了什麽。
那個人的文牒一定被動了手腳,這些事都是太僕寺……不,都是懷王所為!
就算劍奴不自己逃走,懷王也一定會想辦法讓劍奴消失,到時候再利用他的文牒做些手腳,編造出賀裕叛國通敵的證據,簡直再容易不過了。
原來懷王這麽早就盯上了自己。
「僅憑王爺一麵之詞是無法讓陛下信服的。此時陛下正在盛怒之中,太僕寺卿狀告王爺為了美色不顧大局,險些透了機密。」
賀裕想要罵人,卻還是隱忍著:「為了美色……本王是這麽荒誕的人嗎?」
話剛說完,全場包括他自己在內的人都靜默了。
瑾王賀裕,不就是這麽荒誕的人嗎?
為了美色什麽都能做出來,不就是這些年他一直經營的形象嗎?
懷王這一招倒是陰狠,布局那麽久,若是得手,自己便再也沒有翻身之日。
先是勾結前來行刺的烏夜國人,後來又買通自己的暗探。
還有……他的暗探前一陣子打聽了那麽久都打聽不到與劍奴私下聯繫之人的消息,怎麽會在事情都過了快一個月之後才突然找到那背後之人?
這分明是懷王故意透露的!
也怪自己識人不清……
「聽聞之前豫王得罪了王爺府中的烏夜國人,王爺為了他,專門進宮向葉皇貴太妃討要公道,這事此時已經在宮內傳開了。」他否認自己沒有被美色勾引,大理少卿便提醒他,他有,隻是他不自知。
衝冠一怒為藍顏,若是那藍顏是個齊國人,大家也不過是一笑了之。
可是這藍顏的身份是烏夜國人,還是個敵國的武官。葉氏……
怪不得之前召自己進宮時小心翼翼的,一點都沒有走漏風聲,也沒有大肆宣揚召他入宮的本意。
原來是在這等著自己呢。
「本王跟你走。」賀裕還是相信自己的皇兄,他那麽快下旨讓大理寺的人將自己帶走,肯定有他的原因。
三日之後,瑾王府被查封。
後院的丫鬟小廝通通被發賣了出去,王府的金銀珠寶全部上交國庫。
瑾王通敵叛國的事情一時之間傳遍了京城。
瑾王覺得這個罪名荒謬,城中人更是覺得荒謬。
此時的賀裕已經入了大理寺,眾人已經默認了他的罪名。
百姓們隻將這件事當作笑談,而上頭的那些人卻各懷鬼胎。
尤其是那些始作俑者。
他們本來是想要藉此機會剷除瑾王,但是皇帝那邊遲遲沒有動靜。
賀裕現在就在大理寺關著,裏邊也沒有任何消息走漏出來。……
正當有人快要坐不住的時候,皇帝發話了。
宮裏歷來有專門查證書信字跡的密使,他們查出那些往來的書信有一半都是假的,真正出自賀裕之手的隻有幾封無關緊要的調情之語。
至於那些邊關城防、齊國軍隊部署的書信,都是別人仿寫的。
這些密使都是先帝留下的,不直接聽令於皇帝,他們的話,這些人不信也得信。
結果出來了,也就是說,有人渾水摸魚,想要趁這次機會誣告瑾王。
檢舉者太僕寺卿因為誣陷罪名立刻被革職,連帶著當初十幾個上書嚴懲瑾王的官員,都被罰了俸祿,降了官職。
誣陷皇親,這可不是小罪。
若是有心人細細觀察比較,就能得知,這被貶的十幾個官員,往日裏都和懷王有著或深或淺的關係。
此時的懷王府:
「父皇什麽時候留下了那些能查證字跡的密使,本王怎麽不知道!說是先帝的人,其實他們肯定已經被賀昭收歸於自己所有了!」懷王恨道,「那些書信,分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