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上的通訊一直沒關,宋理枝在那頭把這屋子裏的聲音都聽得清清楚楚,心想牧廉這種瞎扯也就隻能騙騙老人家了。
牧廉的房間就在電視機後頭,整個房子沒一麵牆是隔音的,其實很吵。
宋理枝早停了筆,過了幾秒,聽到對麵有衣物摩擦椅子的動靜,他點點卷子問:「迴來了?接著寫麽?」
「嗯,接著寫,我重新開計時。」
宋理枝「哦」了聲,又接著說:「牧廉……」
像是還沒想好接下來要說什麽,說完「牧廉」,那頭忽然頓了良久。
牧廉重新打開手機上的計時器,又切換到通話界麵,問他:「要說什麽?」
「我今年生日,你還記得什麽時間麽?」那頭很輕地吸了口氣,才說。
「記得,初六。」
牧廉迴答得毫不猶豫,宋理枝差點要問,所以你初五走是因為想迴來陪我過生日麽?
但這樣太矯情也太黏糊,宋理枝沒問出口,最後還是說:「那行……寫卷子寫卷子!」
他好像有點開心,音調都高了幾度。
年少的時候總是很容易因為點小事就開心起來,也很容易被身邊的人渲染情緒。
牧廉被帶著勾起嘴角,剛剛在房外落下去的心情又慢慢飄上來一點。
他和宋理枝連著線寫了一天的卷子,期間有奶奶相識的好友來家裏走動,還陸陸續續過來過幾個叔叔輩的親戚,坐的時間都很短,像就是路過進來喝了口茶,但牧廉還是幹脆把卷子拿到外頭去寫了。
天黑下來的時候,奶奶開著靜音的電視看,牧廉結束了一天的任務,收了筆。
他掛斷電話,抬眼看電視屏幕上的「默劇」,眉頭輕擰。
不過沒等他說話,奶奶先一步開了口:「怕吵著你和小宋做題,你蔣姨說你們現在學習累。」
老人家都解釋了,牧廉就不忍心開口了,隻好吞下話鋒,抿著唇。
奶奶知道自己這個孫子心軟,什麽都顧著別人,她笑著看了牧廉一會兒,想到點什麽,忽然問:
「迴來過年是不是不好玩?家裏也沒人。」
「不是。」牧廉眉頭皺得更深,他有點不擅長解釋這種事,斟酌著說:「我不喜歡熱鬧。」
「瞎說,小孩子家家的哪能不喜歡熱鬧。」奶奶拍了下他的手,又慈祥地笑起來,「奶奶其實啊,就是覺得咱孫倆這樣過個年也蠻好的,現在又有了你宋叔叔和小宋他們,奶奶是覺得挺高興,你蔣姨前幾天打電話,還在誇你……」
老人家絮絮叨叨的,說點什麽也沒個主題,讓人很難抓住重點。但牧廉還是很快就明白過來,奶奶在說她知足了。
即使遠遠迴不到從前的圓滿,她也知足了。
奶奶原來是村裏的老師,走在路上也是被叫一聲「知識分子」的,牧廉的父母沒出事之前,自尊心一直很強。
村裏的人有些小民思想,出事之後,他們覺得牧家「弱」了,除了同情之外,暗暗生了些看不起的情緒。
奶奶挺了一輩子的脊樑,好像險些就要被悲傷和這些瞧不起壓彎了。
但某些時刻,她和遠在大城市裏的孫子通電話時,又無比慶幸地覺得還好。
——還好有個宋家,還好宋家的人都好,不至於讓她寶貝孫子的前途沒落,不至於讓她和孫子一直活在無妄的泥沼中。
「你宋叔叔他們實在是大好人,崽崽啊,千萬要記得他們的情分,啊。」說到最後,奶奶還是翻來覆去地倒騰這句。
她日漸渾濁的眼裏泛了點淚光,口中的叮囑就是她餘生的寄託了:「宋叔叔一家是好人,你得把他們當成家人看,得對他們好。尤其是小宋,多好的孩子啊,你做哥哥的,得照顧他。」
她平常什麽都是緊著牧廉,叮囑的話也是讓牧廉照顧好自己,隻有說到這件事,才會讓牧廉把自己排第二,將第一的位置讓出來。
這話實在被奶奶說過太多次,一般這樣的時候,牧廉都會毫不猶豫地說「好」,說「您放心」。
但今天,他忽然有些說不出口了。
沉悶從心底湧上來,和麵對蔣姨時有微妙的區別,但一樣像大青板石頭,壓得牧廉有點喘不過氣。
甚至因為奶奶眼裏深重的期盼,更加疲憊。
最終他還是說:「我有點累了。」
奶奶當他是學累了,立刻放了人去休息。
可牧廉躺上床,卻睡不著。
他從除夕前一天,持續性地失眠到了初一晚上。
在那三個輾轉睜眼到天亮的夜晚裏,他花了大把大把的時間想同一件事。
然後終於從貧瘠的經驗裏敗下陣來,心甘情願地承認:
他這些日子的掙紮和想念,全都是因為宋理枝。
其實開端不是那個高燒中的吻。
而是自從他把宋理枝劃分到自己在意的那個圈圈裏,自從他想管人,想替人操心開始,他就知道,宋理枝對於他來說,和別人是不一樣的。
而此刻高遠的天光從雲層裏乍破,整個村莊掙脫黑天,像霧散般一點一點清晰發亮。光線透過玻璃,以傾斜的角度照進來。
窗簷上總停著鳥,夜裏歇了,又在天將亮未亮的某刻瞬間啼叫。
牧廉就在這樣的清晨中惦念喜歡的那個少年。
他喜歡宋理枝。
牧廉的房間就在電視機後頭,整個房子沒一麵牆是隔音的,其實很吵。
宋理枝早停了筆,過了幾秒,聽到對麵有衣物摩擦椅子的動靜,他點點卷子問:「迴來了?接著寫麽?」
「嗯,接著寫,我重新開計時。」
宋理枝「哦」了聲,又接著說:「牧廉……」
像是還沒想好接下來要說什麽,說完「牧廉」,那頭忽然頓了良久。
牧廉重新打開手機上的計時器,又切換到通話界麵,問他:「要說什麽?」
「我今年生日,你還記得什麽時間麽?」那頭很輕地吸了口氣,才說。
「記得,初六。」
牧廉迴答得毫不猶豫,宋理枝差點要問,所以你初五走是因為想迴來陪我過生日麽?
但這樣太矯情也太黏糊,宋理枝沒問出口,最後還是說:「那行……寫卷子寫卷子!」
他好像有點開心,音調都高了幾度。
年少的時候總是很容易因為點小事就開心起來,也很容易被身邊的人渲染情緒。
牧廉被帶著勾起嘴角,剛剛在房外落下去的心情又慢慢飄上來一點。
他和宋理枝連著線寫了一天的卷子,期間有奶奶相識的好友來家裏走動,還陸陸續續過來過幾個叔叔輩的親戚,坐的時間都很短,像就是路過進來喝了口茶,但牧廉還是幹脆把卷子拿到外頭去寫了。
天黑下來的時候,奶奶開著靜音的電視看,牧廉結束了一天的任務,收了筆。
他掛斷電話,抬眼看電視屏幕上的「默劇」,眉頭輕擰。
不過沒等他說話,奶奶先一步開了口:「怕吵著你和小宋做題,你蔣姨說你們現在學習累。」
老人家都解釋了,牧廉就不忍心開口了,隻好吞下話鋒,抿著唇。
奶奶知道自己這個孫子心軟,什麽都顧著別人,她笑著看了牧廉一會兒,想到點什麽,忽然問:
「迴來過年是不是不好玩?家裏也沒人。」
「不是。」牧廉眉頭皺得更深,他有點不擅長解釋這種事,斟酌著說:「我不喜歡熱鬧。」
「瞎說,小孩子家家的哪能不喜歡熱鬧。」奶奶拍了下他的手,又慈祥地笑起來,「奶奶其實啊,就是覺得咱孫倆這樣過個年也蠻好的,現在又有了你宋叔叔和小宋他們,奶奶是覺得挺高興,你蔣姨前幾天打電話,還在誇你……」
老人家絮絮叨叨的,說點什麽也沒個主題,讓人很難抓住重點。但牧廉還是很快就明白過來,奶奶在說她知足了。
即使遠遠迴不到從前的圓滿,她也知足了。
奶奶原來是村裏的老師,走在路上也是被叫一聲「知識分子」的,牧廉的父母沒出事之前,自尊心一直很強。
村裏的人有些小民思想,出事之後,他們覺得牧家「弱」了,除了同情之外,暗暗生了些看不起的情緒。
奶奶挺了一輩子的脊樑,好像險些就要被悲傷和這些瞧不起壓彎了。
但某些時刻,她和遠在大城市裏的孫子通電話時,又無比慶幸地覺得還好。
——還好有個宋家,還好宋家的人都好,不至於讓她寶貝孫子的前途沒落,不至於讓她和孫子一直活在無妄的泥沼中。
「你宋叔叔他們實在是大好人,崽崽啊,千萬要記得他們的情分,啊。」說到最後,奶奶還是翻來覆去地倒騰這句。
她日漸渾濁的眼裏泛了點淚光,口中的叮囑就是她餘生的寄託了:「宋叔叔一家是好人,你得把他們當成家人看,得對他們好。尤其是小宋,多好的孩子啊,你做哥哥的,得照顧他。」
她平常什麽都是緊著牧廉,叮囑的話也是讓牧廉照顧好自己,隻有說到這件事,才會讓牧廉把自己排第二,將第一的位置讓出來。
這話實在被奶奶說過太多次,一般這樣的時候,牧廉都會毫不猶豫地說「好」,說「您放心」。
但今天,他忽然有些說不出口了。
沉悶從心底湧上來,和麵對蔣姨時有微妙的區別,但一樣像大青板石頭,壓得牧廉有點喘不過氣。
甚至因為奶奶眼裏深重的期盼,更加疲憊。
最終他還是說:「我有點累了。」
奶奶當他是學累了,立刻放了人去休息。
可牧廉躺上床,卻睡不著。
他從除夕前一天,持續性地失眠到了初一晚上。
在那三個輾轉睜眼到天亮的夜晚裏,他花了大把大把的時間想同一件事。
然後終於從貧瘠的經驗裏敗下陣來,心甘情願地承認:
他這些日子的掙紮和想念,全都是因為宋理枝。
其實開端不是那個高燒中的吻。
而是自從他把宋理枝劃分到自己在意的那個圈圈裏,自從他想管人,想替人操心開始,他就知道,宋理枝對於他來說,和別人是不一樣的。
而此刻高遠的天光從雲層裏乍破,整個村莊掙脫黑天,像霧散般一點一點清晰發亮。光線透過玻璃,以傾斜的角度照進來。
窗簷上總停著鳥,夜裏歇了,又在天將亮未亮的某刻瞬間啼叫。
牧廉就在這樣的清晨中惦念喜歡的那個少年。
他喜歡宋理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