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僅答了, 甚至還反問了。
宋理枝懵了幾秒, 說不清那一會兒心裏究竟是個什麽情緒, 然後說:「你這人怎麽迴事?我先問的你。」
接著牧廉就不吭聲了。
或許是這個話題從來沒有在兩人之間出現過,或許是他終於意識到自己的反問也有些衝動,牧廉重新拿起筷子,幅度很輕地晃了晃, 說:「那我不問了,吃飯。」
宋理枝張了張口, 有瞬間是想刨根問底。
在那幾秒欲言又止的安靜裏,他盯著牧廉淡淡的眼尾看了會兒,最終隻是故作失望地「嘖」了聲:「沒意思,這都不肯說。」
聽起來就像是好兄弟之間的小抱怨,響在房間裏甚至都落不下地麵,輕飄飄的。
他底下頭去喝了口稀飯,又抬頭來了句:「真沒有麽?」
牧廉滯了口氣,抬筷子去敲他的碗,「吃飯,要冷了。」
「行行行,就你神秘。」宋理枝有點不滿似的囫圇幾口把粥旋下去,吃完之後又在牧廉的指示下夾著溫度計量體溫。
牧廉站起來在他眼前收拾碗筷,深藍色的毛衣時不時擦到桌子邊,腰邊布料會成一道小小的褶皺。
宋理枝正盯著那兒看,牧廉的聲音從褶皺上方傳來:「你這兩天吃過的藥我和陳阿姨說了,她後天就過來。」
「嗯?」宋理枝抬頭,下意識地疑惑一句,過了兩秒才反應過來——
怎麽忘了,還有幾天過年了,牧廉是要迴他奶奶家的。
「要不把奶奶接過來唄?」宋理枝提議。
其實這話不止宋理枝說過,就連宋倪他們都老說,甚至每到過年都抽時間給奶奶打電話。隻是老人家推脫得厲害,沒有成功過。
牧廉搖搖頭,「她念舊,說懶得折騰。」
宋理枝思考著點頭,「也是,過年嘛,誰不喜歡在熟悉的地方。」
他嘴上這麽說,心裏卻有點微妙的堵。
牧廉家裏的情況他是清楚的,奶奶膝下就一個兒子,他走後,祖孫兩人互相扶持,除此之外就剩些關係淡薄的親戚。
有一年正月宋理枝跟著宋倪他們去拜年,坐在別人家裏無聊得很,一個電話就給牧廉打過去了。
身邊鬧鬧哄哄的,大人小孩兒成堆紮。他捧著手機捂上耳朵,走了好久才找到個安靜的房間。
但門關上的那刻,牧廉那邊的聲音卻並沒有像預想中湧過來。
其實是湧過來了,隻是過於安靜。
電話那頭像哪個隨意的午後,家裏的蚊蟲都慵懶地進入了睡眠,除了陽光,沒人造訪。而電話這頭人聲鼎沸,背景中永遠有喜氣洋洋的鞭鳴。
他們離了不過八百多公裏,相見隻需要不到十個小時,卻成了兩個世界。這邊是喧囂人間,那邊是無盡荒垠。
宋理枝清楚地知道他在那一刻產生了心疼,且這種心疼像水缸裏的水,每一年都在上演、疊加,到了今年,已經很滿很滿了。
宋理枝問:「你什麽時候迴去?」
「陳阿姨來了我就迴去。」牧廉說。
「那你什麽時候迴來?」
「初五吧,我多陪陪奶奶。」
牧廉端著碗筷下去了,宋理枝算了算日子,心說您這給自己放的假,好像比老譚規定的寒假日期還長啊。
確實如此,牧廉春節前兩天就出發了,走的時候撞上宋倪和蔣欣情迴家,給全家人做了一桌子菜,惹得一頓誇。
飯後,蔣欣情開車送牧廉去車站,路上跟他聊天:「你呀,平時帶著弟弟就幫了我們很大忙了,每次迴來還看見你在幹活,會不會太懂事了點?」
「沒有。」牧廉說:「都是我以前做慣了的。」
「每次問你都這麽說。」蔣欣情笑了,「給小枝做零嘴也是以前做慣了的?替小枝給我和他爸買過節禮物也是以前做慣了的?」
牧廉微怔,從副駕駛側頭看她。
「行了,小孩兒——」蔣欣情視線朝前,拖著長音愉悅地揭穿:「你們做點什麽能瞞過我們呀?小枝哪有那個心,過個母親節發條簡訊過來就得了,這麽貼心的事兒他幹不出。」
牧廉眨了下眼,薄唇微張,最終還是閉嘴了。
「順便一說,今年的鋼筆我很喜歡,但下次呢……」路過紅燈,蔣欣情剛好踩剎車停下,側頭看著牧廉,「不要辛苦攢這個錢,不要送這麽貴的,然後以你自己的名義送,我們會更喜歡。」
牧廉點了點頭,又「嗯」了一聲。
蔣欣情勾著唇,抬手想摸摸他的腦袋——這是平常對宋理枝經常做的動作。但她猶豫了下,最後改成了拍拍牧廉的肩。
這孩子,始終是要比小枝沉穩很多,背負的東西也要多很多,是不適合當成小枝那樣來養的。
牧廉來他們家好幾年了,蔣欣情對他的態度也從一開始的可有可無漸漸變得上心。
無他,牧廉懂事,且貼心。最重要的是,他真的把宋理枝照顧得很好,彌補了她和宋倪對兒子的那一塊空缺。
一方麵蔣欣情知道,宋家對牧廉確實有恩,一方麵,她又並不願意把牧廉當成填補自己愧疚的工具人。
蔣欣情心裏嘆了口氣想,命運複雜之處就在於,即使無意,牧廉卻在此過程中,早已經活成了他們隱秘期待的那樣。
紅燈一過,蔣欣情鬆開剎車,她瞥了牧廉一眼,又說:「我們家小廉這麽帥,多笑笑嘛。別總想些不開心的,也別總覺得你麻煩了我和宋叔叔,你把小枝當弟弟照顧,不知道幫了我們多大忙了。」
宋理枝懵了幾秒, 說不清那一會兒心裏究竟是個什麽情緒, 然後說:「你這人怎麽迴事?我先問的你。」
接著牧廉就不吭聲了。
或許是這個話題從來沒有在兩人之間出現過,或許是他終於意識到自己的反問也有些衝動,牧廉重新拿起筷子,幅度很輕地晃了晃, 說:「那我不問了,吃飯。」
宋理枝張了張口, 有瞬間是想刨根問底。
在那幾秒欲言又止的安靜裏,他盯著牧廉淡淡的眼尾看了會兒,最終隻是故作失望地「嘖」了聲:「沒意思,這都不肯說。」
聽起來就像是好兄弟之間的小抱怨,響在房間裏甚至都落不下地麵,輕飄飄的。
他底下頭去喝了口稀飯,又抬頭來了句:「真沒有麽?」
牧廉滯了口氣,抬筷子去敲他的碗,「吃飯,要冷了。」
「行行行,就你神秘。」宋理枝有點不滿似的囫圇幾口把粥旋下去,吃完之後又在牧廉的指示下夾著溫度計量體溫。
牧廉站起來在他眼前收拾碗筷,深藍色的毛衣時不時擦到桌子邊,腰邊布料會成一道小小的褶皺。
宋理枝正盯著那兒看,牧廉的聲音從褶皺上方傳來:「你這兩天吃過的藥我和陳阿姨說了,她後天就過來。」
「嗯?」宋理枝抬頭,下意識地疑惑一句,過了兩秒才反應過來——
怎麽忘了,還有幾天過年了,牧廉是要迴他奶奶家的。
「要不把奶奶接過來唄?」宋理枝提議。
其實這話不止宋理枝說過,就連宋倪他們都老說,甚至每到過年都抽時間給奶奶打電話。隻是老人家推脫得厲害,沒有成功過。
牧廉搖搖頭,「她念舊,說懶得折騰。」
宋理枝思考著點頭,「也是,過年嘛,誰不喜歡在熟悉的地方。」
他嘴上這麽說,心裏卻有點微妙的堵。
牧廉家裏的情況他是清楚的,奶奶膝下就一個兒子,他走後,祖孫兩人互相扶持,除此之外就剩些關係淡薄的親戚。
有一年正月宋理枝跟著宋倪他們去拜年,坐在別人家裏無聊得很,一個電話就給牧廉打過去了。
身邊鬧鬧哄哄的,大人小孩兒成堆紮。他捧著手機捂上耳朵,走了好久才找到個安靜的房間。
但門關上的那刻,牧廉那邊的聲音卻並沒有像預想中湧過來。
其實是湧過來了,隻是過於安靜。
電話那頭像哪個隨意的午後,家裏的蚊蟲都慵懶地進入了睡眠,除了陽光,沒人造訪。而電話這頭人聲鼎沸,背景中永遠有喜氣洋洋的鞭鳴。
他們離了不過八百多公裏,相見隻需要不到十個小時,卻成了兩個世界。這邊是喧囂人間,那邊是無盡荒垠。
宋理枝清楚地知道他在那一刻產生了心疼,且這種心疼像水缸裏的水,每一年都在上演、疊加,到了今年,已經很滿很滿了。
宋理枝問:「你什麽時候迴去?」
「陳阿姨來了我就迴去。」牧廉說。
「那你什麽時候迴來?」
「初五吧,我多陪陪奶奶。」
牧廉端著碗筷下去了,宋理枝算了算日子,心說您這給自己放的假,好像比老譚規定的寒假日期還長啊。
確實如此,牧廉春節前兩天就出發了,走的時候撞上宋倪和蔣欣情迴家,給全家人做了一桌子菜,惹得一頓誇。
飯後,蔣欣情開車送牧廉去車站,路上跟他聊天:「你呀,平時帶著弟弟就幫了我們很大忙了,每次迴來還看見你在幹活,會不會太懂事了點?」
「沒有。」牧廉說:「都是我以前做慣了的。」
「每次問你都這麽說。」蔣欣情笑了,「給小枝做零嘴也是以前做慣了的?替小枝給我和他爸買過節禮物也是以前做慣了的?」
牧廉微怔,從副駕駛側頭看她。
「行了,小孩兒——」蔣欣情視線朝前,拖著長音愉悅地揭穿:「你們做點什麽能瞞過我們呀?小枝哪有那個心,過個母親節發條簡訊過來就得了,這麽貼心的事兒他幹不出。」
牧廉眨了下眼,薄唇微張,最終還是閉嘴了。
「順便一說,今年的鋼筆我很喜歡,但下次呢……」路過紅燈,蔣欣情剛好踩剎車停下,側頭看著牧廉,「不要辛苦攢這個錢,不要送這麽貴的,然後以你自己的名義送,我們會更喜歡。」
牧廉點了點頭,又「嗯」了一聲。
蔣欣情勾著唇,抬手想摸摸他的腦袋——這是平常對宋理枝經常做的動作。但她猶豫了下,最後改成了拍拍牧廉的肩。
這孩子,始終是要比小枝沉穩很多,背負的東西也要多很多,是不適合當成小枝那樣來養的。
牧廉來他們家好幾年了,蔣欣情對他的態度也從一開始的可有可無漸漸變得上心。
無他,牧廉懂事,且貼心。最重要的是,他真的把宋理枝照顧得很好,彌補了她和宋倪對兒子的那一塊空缺。
一方麵蔣欣情知道,宋家對牧廉確實有恩,一方麵,她又並不願意把牧廉當成填補自己愧疚的工具人。
蔣欣情心裏嘆了口氣想,命運複雜之處就在於,即使無意,牧廉卻在此過程中,早已經活成了他們隱秘期待的那樣。
紅燈一過,蔣欣情鬆開剎車,她瞥了牧廉一眼,又說:「我們家小廉這麽帥,多笑笑嘛。別總想些不開心的,也別總覺得你麻煩了我和宋叔叔,你把小枝當弟弟照顧,不知道幫了我們多大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