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武帶著明輝和一眾手下,風塵仆仆地迴到了江北州明家的祖宅。那座古老的宅邸在夕陽的餘暉下顯得格外莊重,仿佛每一塊磚石都承載著明家數百年的輝煌與滄桑。明武的心情卻異常沉重,因為他知道,這次迴來,他肩負著家族未來的命運。
他把大公子明航的親筆信小心翼翼地交給了家主明遠,心中既期待又忐忑。明航作為明家的嫡長子,一直深受家主明遠的器重,他的意見在家族中自然有著舉足輕重的分量。然而,明武卻失望地發現,家主明遠在接過信後,隻是淡淡地看了一眼,便將其放在了一旁,並沒有立即召開家族會議來討論信中的內容。
明武心中不禁有些惴惴不安,他不知道明遠為何如此沉默,難道是對明航的話不以為然?還是另有打算?他隻能默默地等待著,希望家主能夠盡快給他一個答複。
然而,時間一天天過去,明家祖宅內依舊平靜如初,沒有任何波瀾。直到有一天,天河幫事變的消息傳來,那個控製著天河這個重要交通要道,可以影響天下格局的天下第一幫,竟然徹底投靠了大漢帝國。這個消息如同一枚重磅炸彈,在明家內部掀起了軒然大波。
終於,家主明遠在書房內召見了明武。書房內,燭光搖曳,氣氛凝重。除了明遠外,還有家族的幾個核心人員,他們個個麵色嚴峻,仿佛都預感到了即將到來的風暴。
明遠坐在書桌後,目光如炬地注視著明武,緩緩開口問道:“明武,你這次迴來,帶來了明航的消息。他跟你說了些什麽?”
明武深吸一口氣,將明航的告誡一一說了出來:“大公子說,明家不可能統一天下了,更不可能割據一方。等到大漢帝國的軍隊進攻江北州時,我們根本就沒有能力阻擋他們的進攻。現在擺在明家麵前的隻有兩個選擇,一個是盡早投降大漢帝國,另一個就是我們明家離開中原,去海外重新開始。”
說到這裏,明武停頓了一下,觀察著家主和眾人的反應。隻見明遠的眉頭緊鎖,似乎在思考著什麽。而其他幾位家族長老則麵露驚異之色,顯然對這兩個選擇都感到意外。
明遠沉默了一會兒,才緩緩開口問道:“那你覺得,我們應該選擇哪一個?”
明武心中早已有了答案,但他還是謹慎地說道:“大公子說,投靠南楚帝國是不可能的。因為南楚帝國的佛門勢力雖然強大,但絕對不是大漢帝國的對手。未來統一天下的,隻會是大漢帝國。至於投降大漢帝國,雖然可以保住家族一時的平安,但長遠來看,大漢帝國的行政製度對任何一個世家門閥來說都是慢性毒藥。所以,大公子更傾向於我們離開中原,去海外重新開始。”
明遠聽了明武的話,微微點了點頭,似乎對他的分析表示認可。但隨即,他又皺起了眉頭,說道:“可是,離開中原去海外,又談何容易?我們明家在中原經營了數百年,根基深厚。一旦離開,就意味著要放棄所有的努力和積累。這其中的風險,你可曾想過?”
明武心中一凜,他知道家主這是在考驗他。於是,他堅定地迴答道:“家主,我當然想過。但是,與留在中原麵臨的滅頂之災相比,離開中原去海外,至少還有一線生機。而且,我們明家有著天下第一的商會,在海外也有很多布置。隻要我們能夠找到一個合適的海外之地建國,未必就不能重現明家的輝煌。”
明遠聽了明武的話,眼中閃過一絲讚賞之色。但他並沒有立即表態,而是轉頭看向了其他幾位家族長老。隻見他們個個麵露沉思之色,顯然也在權衡著利弊。
這時,一位年長的長老開口了:“家主,我覺得明武說得有道理。大漢帝國勢不可擋,我們明家如果硬要與之抗衡,隻會是自取滅亡。而離開中原去海外,雖然風險很大,但也有可能找到一條新的出路。”
另一位長老也附和道:“是啊,家主。我們明家世代經商,在海外有著廣泛的聯係和資源。隻要我們能夠團結一心,未必就不能在海外創出一片天地。”
然而,也有長老持反對意見:“可是,離開中原就意味著要放棄我們的根和魂。我們明家在中原的聲譽和地位,都將化為烏有。這對於我們明家來說,無疑是一種巨大的損失。”
“而且,”另一位長老補充道,“海外的情況我們並不熟悉。一旦去了那裏,可能會遇到很多意想不到的困難和挑戰。到時候,我們明家是否能夠應對自如,還是一個未知數。”
書房內的氣氛頓時變得緊張起來,每個人都在為自己的觀點據理力爭。明遠則靜靜地坐在書桌後,聽著他們的爭論,臉上沒有任何表情。
就在這時,明遠突然開口了:“好了,大家都不要再爭了。我明白你們的擔憂和顧慮。但是,作為明家的家主,我必須為家族的未來考慮。我認為,明航的建議是值得我們認真考慮的。”
說到這裏,明遠停頓了一下,似乎在調整著自己的情緒。然後,他繼續說道:“大漢帝國確實勢不可擋,我們明家如果硬要與之抗衡,隻會是自取滅亡。而投靠南楚帝國又是不可能的,因為南楚帝國的佛門勢力雖然強大,但絕對不是大漢帝國的對手。所以,我們隻剩下兩個選擇:投降大漢帝國或者離開中原去海外。”
“投降大漢帝國,”明遠搖了搖頭,“雖然可以保住家族一時的平安,但長遠來看,大漢帝國的行政製度對任何一個世家門閥來說都是慢性毒藥。我們明家如果投降了大漢帝國,就必然會受到他們的控製和削弱。再過幾代人,我們明家恐怕就再也沒有翻身之日了。”
“所以,”明遠話鋒一轉,“我認為我們應該選擇離開中原去海外。雖然這個選擇充滿了風險和未知,但至少還有一線生機。而且,我們明家有著強大的船隊,要知道,對於這些船隊的訓練,我們都是按照朝廷正規水軍來訓練的,他們可一點都不比諸葛家的東方軍團差多少,在海外這就是一個巨大的優勢。”
聽到這裏,明武心中不禁鬆了一口氣。他知道,家主已經做出了決定,而這個決定正是他所期望的。
然而,就在這時,一位長老突然提出了一個關鍵問題:“可是,家主,我們明家如果要離開中原去海外,需要準備些什麽?又該如何應對可能出現的困難和挑戰呢?”
這個問題立刻引起了眾人的關注,大家都把目光轉向了明遠。隻見明遠微微一笑,說道:“這個問題,我已經考慮過了。我們明家要離開中原去海外,首先需要做的就是整合家族的資源。我們要把商會、船隻、武器、糧食等所有能夠帶走的東西都帶走。同時,我們還要挑選一批忠誠可靠的家族子弟和仆人隨行。這樣,我們才能確保在海上航行時萬無一失。”
“至於如何應對可能出現的困難和挑戰,”明遠繼續說道,“這就需要我們團結一心、共同應對了。我相信,隻要我們明家人能夠齊心協力、共度難關,就一定能夠找到一條新的出路。”
聽到這裏,眾人都露出了堅定的神色。他們知道,家主已經做出了決定,而他們也願意為了家族的未來而努力奮鬥。
在接下來的日子裏,明家開始緊鑼密鼓地籌備著離開中原的計劃。他們整合了家族的資源,挑選了忠誠可靠的家族子弟和仆人隨行。同時,他們還秘密地聯係了海外的盟友和合作夥伴,為將來的建國之路鋪平了道路。
然而,就在明家準備離開中原的前夕,一個意外的消息傳來了。原來,諸葛家也選擇了離開中原去海外。這個消息讓明遠感到既驚訝又擔憂。他驚訝的是,諸葛家竟然也做出了和他一樣的決定;擔憂的是,諸葛家選擇的海外之地要是跟他們家族重合的話,那麽可能會給明家帶來更大的困難和挑戰。
於是,明遠再次召見了明武和其他幾位家族長老,商量著如何應對這個新的情況。在書房內,他們再次展開了激烈的爭論。
明武首先發言道:“家主,我覺得諸葛家的離開對我們來說是一個機會。他們既然選擇了離開中原去海外,就意味著我們可以利用這個機會來削弱他們的勢力。我們可以暗中聯係一些與諸葛家有仇的勢力來對付他們。”
然而,這個建議立刻遭到了其他長老的反對:“不行!這樣做太冒險了。一旦我們被諸葛家發現或者卷入到與他們的爭鬥中去,就可能會打亂我們整個的計劃。到時候,我們明家可能就真的無法離開了。而且諸葛家選擇的海外之地還不一定是我們家族選擇的那裏,我們完全沒有必要得罪他們,跟他們成為死敵。”
明遠聽了明武和其他長老的意見後,陷入了沉思。他知道,明武的建議雖然有一定的道理,但風險也確實很大。而其他長老的擔憂也是有道理的。他必須找到一個既能夠削弱諸葛家實力又能夠確保明家安全離開中原的方法,他有這樣的想法,那是因為他有一種很強烈的直覺,那就是諸葛家的選擇應該跟他們家族的選擇是一樣的,因為離中原不近不遠,又適合建國稱帝的海外之地,就隻有一個地方,據他所知,諸葛家跟明家一樣從幾百年前就開始在那裏布置了,所以能削弱諸葛家的實力,對明家來說,絕對是一件好事。
就在這時,一個突如其來的想法在明遠的腦海中閃現。他微微一笑,說道:“我想到了一個辦法。我們可以暗中聯係大漢帝國的人馬,讓他們在我們離開中原的時候對諸葛家發動攻擊。這樣一來,既可以削弱諸葛家的實力又可以確保我們明家的安全。”
這個建議立刻得到了明武和其他長老的讚同。他們都覺得這是一個既巧妙又安全的辦法。於是,明遠立刻派人暗中去聯係遠在京城的明航,由明航這個大漢帝國的重臣出麵才是最合適的選擇。
他把大公子明航的親筆信小心翼翼地交給了家主明遠,心中既期待又忐忑。明航作為明家的嫡長子,一直深受家主明遠的器重,他的意見在家族中自然有著舉足輕重的分量。然而,明武卻失望地發現,家主明遠在接過信後,隻是淡淡地看了一眼,便將其放在了一旁,並沒有立即召開家族會議來討論信中的內容。
明武心中不禁有些惴惴不安,他不知道明遠為何如此沉默,難道是對明航的話不以為然?還是另有打算?他隻能默默地等待著,希望家主能夠盡快給他一個答複。
然而,時間一天天過去,明家祖宅內依舊平靜如初,沒有任何波瀾。直到有一天,天河幫事變的消息傳來,那個控製著天河這個重要交通要道,可以影響天下格局的天下第一幫,竟然徹底投靠了大漢帝國。這個消息如同一枚重磅炸彈,在明家內部掀起了軒然大波。
終於,家主明遠在書房內召見了明武。書房內,燭光搖曳,氣氛凝重。除了明遠外,還有家族的幾個核心人員,他們個個麵色嚴峻,仿佛都預感到了即將到來的風暴。
明遠坐在書桌後,目光如炬地注視著明武,緩緩開口問道:“明武,你這次迴來,帶來了明航的消息。他跟你說了些什麽?”
明武深吸一口氣,將明航的告誡一一說了出來:“大公子說,明家不可能統一天下了,更不可能割據一方。等到大漢帝國的軍隊進攻江北州時,我們根本就沒有能力阻擋他們的進攻。現在擺在明家麵前的隻有兩個選擇,一個是盡早投降大漢帝國,另一個就是我們明家離開中原,去海外重新開始。”
說到這裏,明武停頓了一下,觀察著家主和眾人的反應。隻見明遠的眉頭緊鎖,似乎在思考著什麽。而其他幾位家族長老則麵露驚異之色,顯然對這兩個選擇都感到意外。
明遠沉默了一會兒,才緩緩開口問道:“那你覺得,我們應該選擇哪一個?”
明武心中早已有了答案,但他還是謹慎地說道:“大公子說,投靠南楚帝國是不可能的。因為南楚帝國的佛門勢力雖然強大,但絕對不是大漢帝國的對手。未來統一天下的,隻會是大漢帝國。至於投降大漢帝國,雖然可以保住家族一時的平安,但長遠來看,大漢帝國的行政製度對任何一個世家門閥來說都是慢性毒藥。所以,大公子更傾向於我們離開中原,去海外重新開始。”
明遠聽了明武的話,微微點了點頭,似乎對他的分析表示認可。但隨即,他又皺起了眉頭,說道:“可是,離開中原去海外,又談何容易?我們明家在中原經營了數百年,根基深厚。一旦離開,就意味著要放棄所有的努力和積累。這其中的風險,你可曾想過?”
明武心中一凜,他知道家主這是在考驗他。於是,他堅定地迴答道:“家主,我當然想過。但是,與留在中原麵臨的滅頂之災相比,離開中原去海外,至少還有一線生機。而且,我們明家有著天下第一的商會,在海外也有很多布置。隻要我們能夠找到一個合適的海外之地建國,未必就不能重現明家的輝煌。”
明遠聽了明武的話,眼中閃過一絲讚賞之色。但他並沒有立即表態,而是轉頭看向了其他幾位家族長老。隻見他們個個麵露沉思之色,顯然也在權衡著利弊。
這時,一位年長的長老開口了:“家主,我覺得明武說得有道理。大漢帝國勢不可擋,我們明家如果硬要與之抗衡,隻會是自取滅亡。而離開中原去海外,雖然風險很大,但也有可能找到一條新的出路。”
另一位長老也附和道:“是啊,家主。我們明家世代經商,在海外有著廣泛的聯係和資源。隻要我們能夠團結一心,未必就不能在海外創出一片天地。”
然而,也有長老持反對意見:“可是,離開中原就意味著要放棄我們的根和魂。我們明家在中原的聲譽和地位,都將化為烏有。這對於我們明家來說,無疑是一種巨大的損失。”
“而且,”另一位長老補充道,“海外的情況我們並不熟悉。一旦去了那裏,可能會遇到很多意想不到的困難和挑戰。到時候,我們明家是否能夠應對自如,還是一個未知數。”
書房內的氣氛頓時變得緊張起來,每個人都在為自己的觀點據理力爭。明遠則靜靜地坐在書桌後,聽著他們的爭論,臉上沒有任何表情。
就在這時,明遠突然開口了:“好了,大家都不要再爭了。我明白你們的擔憂和顧慮。但是,作為明家的家主,我必須為家族的未來考慮。我認為,明航的建議是值得我們認真考慮的。”
說到這裏,明遠停頓了一下,似乎在調整著自己的情緒。然後,他繼續說道:“大漢帝國確實勢不可擋,我們明家如果硬要與之抗衡,隻會是自取滅亡。而投靠南楚帝國又是不可能的,因為南楚帝國的佛門勢力雖然強大,但絕對不是大漢帝國的對手。所以,我們隻剩下兩個選擇:投降大漢帝國或者離開中原去海外。”
“投降大漢帝國,”明遠搖了搖頭,“雖然可以保住家族一時的平安,但長遠來看,大漢帝國的行政製度對任何一個世家門閥來說都是慢性毒藥。我們明家如果投降了大漢帝國,就必然會受到他們的控製和削弱。再過幾代人,我們明家恐怕就再也沒有翻身之日了。”
“所以,”明遠話鋒一轉,“我認為我們應該選擇離開中原去海外。雖然這個選擇充滿了風險和未知,但至少還有一線生機。而且,我們明家有著強大的船隊,要知道,對於這些船隊的訓練,我們都是按照朝廷正規水軍來訓練的,他們可一點都不比諸葛家的東方軍團差多少,在海外這就是一個巨大的優勢。”
聽到這裏,明武心中不禁鬆了一口氣。他知道,家主已經做出了決定,而這個決定正是他所期望的。
然而,就在這時,一位長老突然提出了一個關鍵問題:“可是,家主,我們明家如果要離開中原去海外,需要準備些什麽?又該如何應對可能出現的困難和挑戰呢?”
這個問題立刻引起了眾人的關注,大家都把目光轉向了明遠。隻見明遠微微一笑,說道:“這個問題,我已經考慮過了。我們明家要離開中原去海外,首先需要做的就是整合家族的資源。我們要把商會、船隻、武器、糧食等所有能夠帶走的東西都帶走。同時,我們還要挑選一批忠誠可靠的家族子弟和仆人隨行。這樣,我們才能確保在海上航行時萬無一失。”
“至於如何應對可能出現的困難和挑戰,”明遠繼續說道,“這就需要我們團結一心、共同應對了。我相信,隻要我們明家人能夠齊心協力、共度難關,就一定能夠找到一條新的出路。”
聽到這裏,眾人都露出了堅定的神色。他們知道,家主已經做出了決定,而他們也願意為了家族的未來而努力奮鬥。
在接下來的日子裏,明家開始緊鑼密鼓地籌備著離開中原的計劃。他們整合了家族的資源,挑選了忠誠可靠的家族子弟和仆人隨行。同時,他們還秘密地聯係了海外的盟友和合作夥伴,為將來的建國之路鋪平了道路。
然而,就在明家準備離開中原的前夕,一個意外的消息傳來了。原來,諸葛家也選擇了離開中原去海外。這個消息讓明遠感到既驚訝又擔憂。他驚訝的是,諸葛家竟然也做出了和他一樣的決定;擔憂的是,諸葛家選擇的海外之地要是跟他們家族重合的話,那麽可能會給明家帶來更大的困難和挑戰。
於是,明遠再次召見了明武和其他幾位家族長老,商量著如何應對這個新的情況。在書房內,他們再次展開了激烈的爭論。
明武首先發言道:“家主,我覺得諸葛家的離開對我們來說是一個機會。他們既然選擇了離開中原去海外,就意味著我們可以利用這個機會來削弱他們的勢力。我們可以暗中聯係一些與諸葛家有仇的勢力來對付他們。”
然而,這個建議立刻遭到了其他長老的反對:“不行!這樣做太冒險了。一旦我們被諸葛家發現或者卷入到與他們的爭鬥中去,就可能會打亂我們整個的計劃。到時候,我們明家可能就真的無法離開了。而且諸葛家選擇的海外之地還不一定是我們家族選擇的那裏,我們完全沒有必要得罪他們,跟他們成為死敵。”
明遠聽了明武和其他長老的意見後,陷入了沉思。他知道,明武的建議雖然有一定的道理,但風險也確實很大。而其他長老的擔憂也是有道理的。他必須找到一個既能夠削弱諸葛家實力又能夠確保明家安全離開中原的方法,他有這樣的想法,那是因為他有一種很強烈的直覺,那就是諸葛家的選擇應該跟他們家族的選擇是一樣的,因為離中原不近不遠,又適合建國稱帝的海外之地,就隻有一個地方,據他所知,諸葛家跟明家一樣從幾百年前就開始在那裏布置了,所以能削弱諸葛家的實力,對明家來說,絕對是一件好事。
就在這時,一個突如其來的想法在明遠的腦海中閃現。他微微一笑,說道:“我想到了一個辦法。我們可以暗中聯係大漢帝國的人馬,讓他們在我們離開中原的時候對諸葛家發動攻擊。這樣一來,既可以削弱諸葛家的實力又可以確保我們明家的安全。”
這個建議立刻得到了明武和其他長老的讚同。他們都覺得這是一個既巧妙又安全的辦法。於是,明遠立刻派人暗中去聯係遠在京城的明航,由明航這個大漢帝國的重臣出麵才是最合適的選擇。